大唐再起(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1016

  而对于朝廷来说,此事的后果也是很大,解池的盐户大规模的稀缺,从而造就了食盐的短缺,河东,关中的盐价大涨,甚至私盐的渠道也被断了,许多的百姓吃不上盐。
  所以,别看他此时救了几十人,但却影响了成千上万,尤其是还有许多无辜的百姓吃不上盐。
  波及上的百姓,达到了百万之巨。
  周英儿调皮可爱,动作熟稔,一点也拘束,而林玳儿却有些一本正经地模样,床榻间放不开手脚,总有含羞忍辱一般的感觉,反而激起了李嘉的兴致。
  玩乐调戏了一阵子后,李嘉擦了擦嘴角的胭脂,望向了窗外。
  这里,就是关中了。
  渭水之南的长安地区,一直是肥沃的土地,开发数千年,灌溉了数不清的土地,养活了数不清的人口。
  但,乱世中,十室九空,并非虚言,尤其是受到伤害的关中地区,泰半的人口消失不见,由此造就了空旷的草地。
  陕南地区并非缺水,在李嘉看来,恢复了数十年,关中如今最缺乏的,还是人口,以及耕地。
  不求关中能反哺中原,只要其自给自足,生产大量的资源,赋税,就是对朝廷最大的反馈。
  “咱们离开汴梁,快有四个月了吧!”李嘉感慨道。
  “是的!”林玳儿轻轻颔首,柔声道:“记得离去时,还是杨柳依依,如今却是蝉鸣不断,陛下从山东府至河北,河东,如今又到了京兆、陕西,可谓是奔波劳累过甚。”
  “没办法!”
  李嘉听到这番话,也不由的感慨道:“大唐在中原新立,许多地方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我这个皇帝还得巡查一番,至少,让地方官吏,底层百姓知晓,我这个皇帝,姓李——”
  说着,李嘉不由得指了指自己。
  周英儿则乖巧地跪坐着,敞开了衣襟,轻声道:“陛下是世上最勤政的皇帝,也是最英明的皇帝。”
  “哈哈哈!”
  闻听到这种带有些许奶音的言语,李嘉不由得大笑,勤政,他倒是没有完全到达,如果繁衍子嗣也算的话。
  不过英明,他倒是占据了,当仁不让。
  但,乱世中,十室九空,并非虚言,尤其是受到伤害的关中地区,泰半的人口消失不见,由此造就了空旷的草地。
  陕南地区并非缺水,在李嘉看来,恢复了数十年,关中如今最缺乏的,还是人口,以及耕地。
  不求关中能反哺中原,只要其自给自足,生产大量的资源,赋税,就是对朝廷最大的反馈。
  “咱们离开汴梁,快有四个月了吧!”李嘉感慨道。
  “是的!”林玳儿轻轻颔首,柔声道:“记得离去时,还是杨柳依依,如今却是蝉鸣不断,陛下从山东府至河北,河东,如今又到了京兆、陕西,可谓是奔波劳累过甚。”
  “没办法!”
  李嘉听到这番话,也不由的感慨道:“大唐在中原新立,许多地方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我这个皇帝还得巡查一番,至少,让地方官吏,底层百姓知晓,我这个皇帝,姓李——”
  说着,李嘉不由得指了指自己。
  周英儿则乖巧地跪坐着,敞开了衣襟,轻声道:“陛下是世上最勤政的皇帝,也是最英明的皇帝。”
  “哈哈哈!”
  闻听到这种带有些许奶音的言语,李嘉不由得大笑,勤政,他倒是没有完全到达,如果繁衍子嗣也算的话。
  不过英明,他倒是占据了,当仁不让。李嘉听到这番话,也不由的感慨道:“大唐在中原新立,许多地方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我这个皇帝还得巡查一番,至少,让地方官吏,底层百姓知晓,我这个皇帝,姓李——”
  说着,李嘉不由得指了指自己。
  周英儿则乖巧地跪坐着,敞开了衣襟,轻声道:“陛下是世上最勤政的皇帝,也是最英明的皇帝。”
  “哈哈哈!”
  闻听到这种带有些许奶音的言语,李嘉不由得大笑,勤政,他倒是没有完全到达,如果繁衍子嗣也算的话。
  不过英明,他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疑惑
  符彦卿自与张汀二人,自然一副感恩的表情,恭敬异常。
  而对于身后的上百名绿袍小官来说,能够初见天颜,乃是至高的荣耀。
  距离产生敬意,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李嘉并没有下车,与两人以及官吏们见一次面后,他又进入了马车,队伍缓缓地驶进了长安城。
  掀开车帘,李嘉望着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感慨万千。
  这哪是万国来朝的长安哪,这简直与普通的州城一模一样。
  令人失望,看来不当首都是正确的,西都也够呛。
  御营护卫得当,初步就占据了整个城池,把守四门,严格控制,皇帝这才有了安全感。
  西都留守府自然安排了大量的酒肉犒赏,御营们享受着难得舒适,而李嘉则入了所谓的宫殿,破旧的样子不堪入目。
  不一会儿,张汀、符彦卿联袂而来,恭敬地拜下。
  “起来吧!”李嘉坐在龙椅上,望着这两位老人,不由得笑道:“多亏两位卿家镇守长安陕西,朕才能舒适的待在汴州啊!”
  “这是臣等应尽的本分,不敢当陛下夸耀——”两人齐声说道。
  “赐坐——”
  “谢陛下——”
  这时,宦官们端来了些许冰盆,宫殿中才阴凉起来。
  “卿家的衙门还在长安吗?”
  李嘉坐定,也不热了,不由得对着自己的老丈人问道。
  符彦卿一把年纪,跪迎累的够呛,刚歇下,听到皇帝的询问,捋了捋胡子,毫无羞赧地说道:“老臣惭愧,耀州残破,不堪官军之费,只能就食与长安,与张留守为伴。”
  口中惭愧,表情却是极为坦然,真可谓是敷衍了。
  “老臣即使年迈体衰,不堪重负,也愿意为大唐流尽最后一滴血。”
  李嘉对于这个倚老卖老的老丈人,实在有些无语,要不是看你两个女儿的份上,早就把你调得远远的。
  一旁的张汀闻言,不由得说道:“符知府所言,虽然有些许道理,但还是站不住脚的,长安残破,恐怕还不及要耀州吧。”
  “如今三门峡水道通畅,关东的粮食可以直接进入长安,陕西府数个衙门,上百号人,与其辛苦运转,而不是就近就食,省却朝廷不少的钱财呢!”
  符彦卿也是振振有词,毫不落下风:“况且老臣身体衰落,耀州实不及长安,还望陛下恩准,让陕西府衙上下,在长安就食。”
  “你——”张汀尊老爱幼,一时间也不想法反驳,只能作罢。
  “那就暂且在长安就食吧!”
  这点小事,李嘉毫不在意,优待老臣罢了,他摆摆手,说道:“不知如今长安,还有多少丁口?”
  “回禀陛下,长安多年战乱,虽然领有二十二县,但泰半百姓流离失所,哪怕微臣再三诏告,揽民,如今也不三十二万,长安县更只有区区十三万。”
  张汀轻声说道,满脸羞愧之色。
  “十三万——”
  李嘉嘀咕了一声,随即说道:“这点人口,长安如何发展?”
  “为今之计,还是得兴修水利,将那些堵塞的渠道疏通干净,水来了,百姓自然就来了。”
  “谨遵圣诲!”张汀应下。
  “陕西府共约二十四州,多为下州,且土地贫瘠,养军极为不易。”
  符彦卿不由得感叹道:“启禀陛下,陕西府虽然地域广阔,但却只有户一十五万,民八十八万,这还是秦凤四州囊括其中,不然还会更少。”
  “今年夏粮,不过七十二万石,府衙剩余的三十万石,除了养军、吏,寥寥无几,不堪重负。”
  “陕西府这般艰难,出乎所想!”
  李嘉闻言,也不由得点头道。
  陕西府二十二州,竟然没有闽南八州的一半的量,真可谓是贫瘠之地。
  当然,他心中也有数,像几个藩镇,上缴的粮食微乎其微,更需要朝廷的支持,整个陕西府维持的兵力,却超过五万,还有大量的官吏,可以说负担极大。
  历史上的北宋,则更惨,党项人的崛起,让陕北彻底的废了,八百里秦川日日烽烟,西军乃是苦难所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