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1016

  随即,另有一人走出,自名控鹤军指挥使,叫做魏龙,也是个大汉。
  杨业对契丹还是了解的,幽州的汉军,按照中原的禁军旗号建立六军,每军三千人,也就是说,这次留下断后的,约莫六千汉军。
  “只有你们?”
  “此次南下,只有两军!”施兴章苦笑道:“来时六千人,如今却不到四千,弟兄们死伤惨重,也不想打了。”
  杨业清楚,幽州的汉军,地位最低,待遇最差,连奚人、室韦人都不如,辱骂也是常有的事,每年都有军队暴动。
  所以,眼前的人,值得信赖。
  “好!”杨业不停歇,直言道:“你们将铠甲脱掉,与我一同杀契丹狗——”
  “好,干他娘的——”汉军齐声应下,将本就破烂的铠甲扔下,一同大喊,调转马头,追杀而去,气势高昂,一扫之前的失落,宛若疯狗。
  他们的追杀,比杨业还要疯狂,还要激烈,把唐军吓了一跳。
  而另一边,呼延赞也终于带兵而来,从侧方一同袭击。
  你追我赶,一直到了天亮,追击了近百里地,杨业与呼延赞汇合,皆染血水,气喘吁吁,胯下的马匹也跑不动了!
  契丹人逃窜了一夜,一路上,尽是尸体以及吃草的战马,咋七八啦的铠甲,刀剑,洒落一地,大量的尸骸,在草原上横七竖八的摆放着。
  只有从雁门关出来的步兵,一路捡拾,收集大量的战马与铠甲,聚拢一起,形成了一座座高山。
  被俘虏的契丹兵们,则被绑上绳子,满脸晦气地瘫坐着,失魂落魄,疲惫与饥饿,把他们折腾的够呛。
  “哈哈哈——”杨业站立在一座山包上,看着被俘虏的兵卒,以及休息的战士们,不由得大笑:
  “老子忍了几十年的气,终于出来了,真是痛快啊!”
  “哈哈哈!”呼延赞也爬将起来,望着壮阔的草原,以及满地的狼藉,他也大笑道:“老子北上,总算是有所收获,值得,真他么值!”
  另一边,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跑,塔尔与耶律敌烈,终于回到了大同镇,一清点,欲哭无泪。
  五万人围城,回来时,只有三万,近半的兵马消失不见,如果加上在石岭关,那么被唐人击败的兵马,超过了五万。
  十万人前后南下,尽然损失泰半。
  而大同镇的兵马,则有惊无险地归来,毫发无损,对于先行撤退,他们也毫无愧疚。
  至于漠南部落,被他们忽略不计,如杂草一般。
  两人面面相觑,脸色涨红。
  ……
  “捷报——”太原城外,一名骑兵,快马奔腾,气势一往无前,路上的行人匆匆躲避。
  稍微有点见识到人,自然明白,这是北面雁门关的战情,一时间,议论纷纷,这位唐家皇帝,看来已经坐稳太原,城内外一时间喧哗热闹。
  许多酒楼脚店,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街面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
  跪的时间太久,太原人对契丹人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自然,伴随着还有厌恶。
  战胜契丹人,怎么说也是一件大喜事。
  很快,信使来到皇宫,皇帝正与一众文武,谈论着如何构建北面防御体系,对于石敬瑭的憎恨,也越发的厉害。
  燕云十六州,即太行山以东的幽、蓟、瀛、莫、涿、檀、顺,即山前七州,幽州为中心,长城一带。
  幽燕地区的丧失,让北方无险可守,明末哪怕后金把明朝打的快亡国了,但就是没法子,得等吴三桂打开山海关。
  至于另外的山后九州,则是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以大同为中心,俗称代北地区,乃是重要的养马地。
  大同的重要程度,让契丹人将其设置为西京。
  换句话来说,大同,堵住了中原王朝北进,无法大量的获取马匹,附庸军。
  没错,对付契丹人,得以夷制夷,草原部落是最好的选择,汉时的反击匈奴,明初的北伐,泰半的骑兵,基本上都是草原人。
  “报——”这时,一声欢悦的声音响起。
  李嘉瞬间侧目而视,神色动容。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幽州营
  “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李嘉镇定心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些,雁门关要是真守不住,那太原,他都感觉待不下去了。
  面子哪有性命重要啊!
  “信使面露欢喜,口称报捷——”田福小步而来,看着众人,对着皇帝说道。
  “让他进来吧!”李嘉微微颔首,荣辱不惊地坐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让大家格外的赞叹,殊不知他已经忍的很艰难了。
  “启禀陛下!”信使气喘吁吁而来,单膝跪地,直言道:“雁门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契丹人战败而逃——”
  随之,报捷的书信,呈交到了李嘉手中,他摊开,仔细看将起来,过了许久,众人的也被吊足了胃口,皇帝这才合上,露出一丝笑意:
  “北方传来的消息,杨业突袭契丹后营,一举击溃其兵,俘虏两万有余,逃回大同的兵马,不足一半。”
  哗啦——
  所有人都惊诧了。
  这句话仔细理解,不就是杨业等人袭击契丹人,以寡敌众,将十万人打得溃不成军,几乎拦腰斩断,损失一半的兵马,那还有战斗力吗?
  一时间,众将欢喜,声响雷动,赞叹声,恭贺声,不一而足,所有人都很欢喜,这就意味着,北汉,真正的被吞没。
  而,听闻杨业仅仅凭借二万兵马,就能击溃十万契丹人,如此悬殊的差距,让他们格外的难以置信。
  他们不敢相信杨业有这般本事,不然北汉怎么会被攻克?
  那么,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契丹人太弱了,才能合理的解释。
  于是,许多人都膨胀了,他们好像是发觉了新世界,庞然大物的契丹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这般一来,乘胜追击,甚至趁机收复幽云的呼声,也是不断地高涨。
  对此,李嘉默然以对,你们这是想考验我的驴车技术?
  “止声——”皇帝沉声道,众将纷纷恍然,立马停下来探讨。
  “契丹人此次虽然兵败,但只是伤及了皮毛罢了!”
  李嘉目视众人,心情颇有些不爽,这就是骄兵了?
  “况且,你们是不是忘了,这是攻城战,契丹人最擅长的是野战,攻城战胜之,本就是常有的事,野战胜,才是真正的胜利。”
  “我想要问你们,攻伐契丹人,可有骑兵?”
  李嘉见众人不再出声,继续说道:“总数不过两三万的骑兵,撒在草原上,就不见踪影,怎么打?”
  这一下,众人更不敢言语了。
  “陛下,幽云数百里之外,可望不可即,又有高城强兵,自然不可取!”
  李继勋颇有些不甘,这次平灭北汉,他只是捞个辅助,根本就没多少功劳,于是,他出声道:
  “山后九州,代北之地,虽然不可尽取,但大同却可窥探一二。”
  “契丹人兵马损失惨重,正所谓趁其病,要其命,只要拿下大同,代北就安稳如山,徐徐图之,尽可复之。”
  这话一出来,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所有人都探讨着必要性,这可是大功,这下子,可算是能捞点功劳了。
  李嘉听闻他们讨论的如此热烈,虽然颇有些心动,但却依旧面无表情,直言道:“大同虽重,却是契丹之西京,宛若捅了马蜂窝,到时候契丹再举十万铁骑,又如何守之?”
  不待众人反应,他直接摆了摆手,说道:“此战而守雁门,至此,北汉覆灭,山西府也正好成立,其他的就不必谈了。”
  “喏——”皇帝态度如此坚决,众人自然不敢忤逆,没得办法,只能偃旗息鼓了。
  随即,待众人走后,李嘉摊开书信,再次看将起来。
  杨业将自己的行动描绘的非常仔细,兵分为二,夜间突袭,火马相战,逼降汉军,乘胜追击,力竭而还。
  俘虏上,除了四千的汉军外,还有被烧糊涂的漠南部落,约有七千人,以及被追击而迫降的兵马,三千余人。
  至于斩首,约莫一万,其余的,俘虏的战马,就有近三万匹,粮食,牛羊等,上十万头,如今他们正漫山遍野的抓牛羊呢!
  自身的损失,两万人中,仅仅伤亡五千余人,算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了。
  至此,契丹南下的援军,被一举击溃,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援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