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1016

  许多前朝的,甚至前唐的开元通宝,依旧在民间大量的流传,因为铜钱是自带价值的,所以历朝历代对此默认,税收也是不顾及。
  唐末以来,各种奇葩的货币一一诞生,但唯有铜钱,一如既往的具有强大魅力,依旧在流通。
  如山般的铜钱如此大规模的出现,依旧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兵卒们其实并不懂得什么忠君爱国,那是军官们需要做的事情,他们最现实的,就是钱财。
  大量的铜钱散发而出,将卒们高呼万岁。
  这样的场面,一天之内,李嘉连续经历了十几次,他自己都快麻木了。
  这次洒出去的钱财,约莫三十万贯,是有少府寺打造的新铜钱,第一批约莫一百万贯,剩余的,还得等到开拔时发下去。
  像开拔费这种东西,李嘉一开始是深恨痛绝的,一旦财政所有紧张,军队很可能就会哗变,日常钱饷就足够了,怎么还要钱?
  他并没有当过兵,尤其是底层兵,所以并不理解开拔费。
  直到这天,他嘘寒问暖,对于某个老兵,也是从岭南北上,存活下的老兵,算作是都头了。
  由于是老乡,皇帝问出来自己的疑惑。
  老兵思量再三,这才说道:“陛下,这天底下的各国,并非人人都如您一般格守诚信,月月发饷,甚至只发放伙食,等到打仗那天,才会有赏钱下来,激励兵卒。”
  “大家都认为,开拔费,就是要打仗了,平日里克扣军饷,身无分文,如今要去拼命,怎么着也得有个卖命钱,好享受一把,也有的交给妻子。”
  “其实,大家都认为这是买命钱!”
  听闻后,李嘉默然。
  发放完过年的赏钱,皇帝回到了皇宫,深入了沉思。
  他能够保持军队如今这般不克扣军饷,纪律严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后代,又如何保障呢?
  制度?
  在人治的前提下,一切的制度只是枉然,都会腐朽,钻空子谁都会。
  思虑了许久,他望着天空,不由得哑然失笑。
  人活一世,顶多百八十年,哪里能管到那么多,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随即,他有点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战前的综合征,对于北伐幽云有些患得患失。
  “面对契丹人这样的庞然大物,哪个没点患得患失?”
  吐槽了几句,李嘉干脆就不想了,直接点了两个嫔妃,来个大被同眠三人行,抒发一下心中的郁积。
  ……
  洛阳的街头巷尾,充斥了大量的积雪,街坊的甲长,保长,一个个组织民户,对于路面上的积雪进行清理。
  孩童们则难得有如此畅快的玩耍机会,一个个活蹦乱跳,你追我赶,伴随着正月的气氛,显得格外的热闹欢快。
  巡捕司也忙活起来,受到洛阳衙门的关切,他们需要为那些倒塌的房屋进行清理帮忙,安抚百姓,抢救伤员,可以说是忙得一塌糊涂。
  随即李嘉前后两次,大规模的进行造钱,并且还用银币,金币,对大规模商业交易很有帮助,但,民间所见的铜钱依旧很少。
  许多前朝的,甚至前唐的开元通宝,依旧在民间大量的流传,因为铜钱是自带价值的,所以历朝历代对此默认,税收也是不顾及。
  唐末以来,各种奇葩的货币一一诞生,但唯有铜钱,一如既往的具有强大魅力,依旧在流通。
  如山般的铜钱如此大规模的出现,依旧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兵卒们其实并不懂得什么忠君爱国,那是军官们需要做的事情,他们最现实的,就是钱财。
  大量的铜钱散发而出,将卒们高呼万岁。
  这样的场面,一天之内,李嘉连续经历了十几次,他自己都快麻木了。
  这次洒出去的钱财,约莫三十万贯,是有少府寺打造的新铜钱,第一批约莫一百万贯,剩余的,还得等到开拔时发下去。
  像开拔费这种东西,李嘉一开始是深恨痛绝的,一旦财政所有紧张,军队很可能就会哗变,日常钱饷就足够了,怎么还要钱?
  他并没有当过兵,尤其是底层兵,所以并不理解开拔费。
  直到这天,他嘘寒问暖,对于某个老兵,也是从岭南北上,存活下的老兵,算作是都头了。
  由于是老乡,皇帝问出来自己的疑惑。
  老兵思量再三,这才说道:“陛下,这天底下的各国,并非人人都如您一般格守诚信,月月发饷,甚至只发放伙食,等到打仗那天,才会有赏钱下来,激励兵卒。”
  “大家都认为,开拔费,就是要打仗了,平日里克扣军饷,身无分文,如今要去拼命,怎么着也得有个卖命钱,好享受一把,也有的交给妻子。”
  “其实,大家都认为这是买命钱!”
  听闻后,李嘉默然。
  发放完过年的赏钱,皇帝回到了皇宫,深入了沉思。
  他能够保持军队如今这般不克扣军饷,纪律严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后代,又如何保障呢?
  制度?
  在人治的前提下,一切的制度只是枉然,都会腐朽,钻空子谁都会。
  思虑了许久,他望着天空,不由得哑然失笑。
  人活一世,顶多百八十年,哪里能管到那么多,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随即,他有点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战前的综合征,对于北伐幽云有些患得患失。
  “面对契丹人这样的庞然大物,哪个没点患得患失?”
  吐槽了几句,李嘉干脆就不想了,直接点了两个嫔妃,来个大被同眠三人行,抒发一下心中的郁积。
  ……
  洛阳的街头巷尾,充斥了大量的积雪,街坊的甲长,保长,一个个组织民户,对于路面上的积雪进行清理。
  孩童们则难得有如此畅快的玩耍机会,一个个活蹦乱跳,你追我赶,伴随着正月的气氛,显得格外的热闹欢快。
  巡捕司也忙活起来,受到洛阳衙门的关切,他们需要为那些倒塌的房屋进行清理帮忙,安抚百姓,抢救伤员,可以说是忙得一塌糊涂。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睡王之死
  睡王耶律璟当政时期,为何契丹暗流涌动,贵族“民怨沸腾”?
  一来,是耶律璟执政不力。
  其昼伏夜出,整日沉醉在打猎饮酒之中,朝政难安,甚至,其禁止贵族私底下讨论,以致于舆论沸腾。
  而对于支持者,他很少升官,阴谋叛变者,则毫不留情的镇压,贵族们敢怒不敢言。
  二来,对外战争败多胜少,使得其威望大跌。
  如高平之战,援汉失败,郭荣北伐,丧失关三州,十七县,前不久的援助太原又是惨败,这样的大汗,怎能服众?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契丹如今局面的起因——继承人问题。
  耶律阿保机半路去世,皇太子耶律倍,却因为自己母亲述律平宠爱次子,到手的皇位让给了耶律德光,也就是入住中原,被制成人干的那位。
  耶律倍苦逼地南下中原,然后待了没几年,李嗣源病逝,亲子李从厚被养子李从珂杀子,李嗣源女婿石敬瑭出卖十六州,耶律德光与其一起南下,逼迫李从珂自杀。
  而李从珂这小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杀都要强迫耶律倍一起,耶律倍不从,被李从珂派人杀人。
  耶律德光灭了后晋,由于打草谷,民怨沸腾,不得已撤回家,结果半路就死了,制成人干。
  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则乘机上位,是为辽世宗。
  耶律阮登基没几年,又在火神淀为耶律察割所弑,于是耶律德光的儿子耶律璟继位,也就是如今的睡王。
  继承人这般的混乱,既不是父死子继,也不是兄终弟及,看样子,耶律阿保机的子嗣,都有机会。
  由此,在耶律璟的死作,以及内部原因之下,让契丹一直不稳定。
  这也是少数民族的通病。
  历史上睡王耶律璟之后,上位的是耶律倍之孙,耶律阮之子,耶律贤,其一手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稳定了朝政,后来的汗位,都在他的子嗣中流传。
  闲话少说。
  却说,在造反的人少了,耶律璟就越发的放松,对于游猎,他不分季节,不管寒冬还是盛夏,只要高兴,便去游猎。
  睡王的名号,来源其经常自醉七天七夜,方肯罢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