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1016

  长期的被契丹人统治,幽云地区的汉人们,早就不知不觉的胡化了,如衣袖变窄,日常很方便,没有传统汉服的宽肥。
  但在王宁看来,风度翩翩的宽袖,才是唐人的真正衣服,一概不论全部改革。
  扎辫子,取胡名等等陋习,也一并改之。
  他觉得,自己这是伯禽化鲁,必须全方位的将幽云地区改造一番。
  也正是如此,几近万无一失,李嘉才放下心来,带着怀中的契丹女孩,晃悠悠地南下。
  这时候,山东府,河北府的地方军,早就回去一个多月了,就连御营,也走了近半,只有三四万人在身份,保护着皇帝。
  “这里就是中原吗?”
  马车上,萧燕燕好似认命了,又恢复了女孩的活泼,娇俏可爱,性子直爽,几个月的滋润,让她能量充沛,不住地望着窗外。
  马车外的地界,乃是一望无际的河北平原,已经过了夏收季节,甚至已经播了下一季,翻土,拔草,一家老小全上阵。
  农夫们衣着比较简陋,身着草鞋,皮肤蜡黄,瘦骨嶙峋,但却能安稳的种地,那就意味着能勉强活下去。
  田埂上,孩童们四处蹦跳,抓蚂蚱,小虫,偶尔跟着父母一起除草,砍柴,挑水,虽然繁重,但一家人能够活下来,甚至待在一起,这在乱世中,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能活下去,就不会造反,李嘉作为皇帝,就不用担心位置不保,对于他这样的统治者来说,这是最好的田园风光,赏心悦目。
  不消几年,只要粮食得到保证,主食不缺,副业就会发展,其他需求就会诞生,而商业自然就兴起了,
  农业,才是天下的根基。
  多灾多难的中原百姓,已经渐渐从乱世中缓过来。
  “如此平缓的土地,你们汉人真幸运!”萧燕燕不住地感叹道:“陛下,您怕是不知晓,普通牧民,吃水都是难题,更重要是,干草是牛羊的食物,吃都不够,更不能烧火。”
  “所以,哪怕是牛粪,也是牧民的宝贝,是他们吃热食的保障。”
  “而你们汉人,有坚固的房子,不用搬家;有干净的河水,不会吃病;有多的数不清的柴火,可以随时吃到热的东西,你们唐人真的是上天庇佑。”
  萧燕燕离开了幽州,不知不觉,话就多了许多,似乎在缓解思乡的愁绪。
  “草原与中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李嘉闻言,不由得笑了。
  地域之间的差异,的确是超乎想象,牛粪在牧民看来是燃料,但在农夫们看来,却是肥料。
  农民以为牧民以肉为食,天天吃肉喝酒,所以翻越长城北上的不在少数,而牧民们则以为农民们住着豪宅,吃着精细的粮食,不愁吃穿,南投归降的也不在少数。
  里面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但,穷人往往占据大多数。
  吃肉喝酒的是贵族,穷人只能喝参杂大量羊毛牛毛的奶水。
  豪强官僚,才能吃上精细的米面,而穷人只能吃卡嗓子的粗粮,往往却求之不得。
  不过,一将对比,确实是中原人生活更好一些。
  “你看的只是一方面,仔细看看,你就会发觉,其实,汉人过得比你想象中的更要好!”
  李嘉笑道。
  “哼!”萧燕燕闻言,知晓自己被戏耍了,不由得撅嘴道:“您就会捉弄人。”
  “草原上的牛羊,比繁星还要多,但在中原,却是稀缺的。”
  李嘉到底是商人出身,他不由得给萧燕燕讲解起了自己的想法:“而像,盐,茶,铁器,则在中原广泛存在,也是草原人迫切想要的。”
  “这般互通有无,草原的牧民们,也能吃到米饭,用铁器,吃盐茶,而农民则有羊毛为衣,耕牛种地,两相得利的好法子。”
  “您是想要与契丹做生意?”萧燕燕眯着眼睛,好奇地问道。
  “你们契丹人又不缺铁器,渤海人打铁帮了大忙!”
  李嘉摇头道:“对于草原的部落来说,这场贸易,将会更大程度的受惠,榷场,这是一定要做的。”
  建立榷场,就能以商业的手段,施行剪刀差,通过利益,将牧民部落,与大唐捆绑在一起。
  吃惯了茶,穿惯了丝绸,喝惯了酒水的贵族们,自然就离不开大唐。
  该死,我待在幽州两个月,竟然忘了这件事。
  李嘉颇为无奈,贪恋美色,果然容易忘事。
  以契丹部落对幽云几十年来的统治贸易,已经形成了依赖,到时候以经济贸易为武器,对除了契丹的其他部落进行挑拨,渗透。
  光是这些,就足以让契丹人忙不过来。
  一旦外交用的好,甚至都可以让部落联盟的契丹分崩离析。
  “哼,女人——”一把搂过迷茫的萧燕燕,李嘉狠狠地在其脸上揉虐了一顿,才算是发泄出来。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空狱
  一路上的耗费铺陈,十分的奢华浪费,数万大军走着官道,连绵数十里,几乎前军刚入一个州,后军才刚出另外一个州,地方州县苦不堪言。
  但,对于朝廷来说,皇帝来说,这般的耀武扬威,炫耀的意思非常明显,十分夸张的告诉天下百姓,皇帝又打了一个胜仗。
  其更是,夺回了失去数十年的幽云十六州,大唐国势日隆,心怀不轨的人还是赶快放弃吧。
  而对改革不满的豪强财主们来说,这更是一种让人畏惧的军威,对于皇帝,以及朝廷,更是不敢心生反意,反而加强了他们对大唐朝廷的归属感。
  至少,大唐这般煊赫的声势,不像是一代而亡的模样,更不是那些唐末以来短命的王朝。
  自古以来,提升朝廷以及皇帝威望的法子,要么是军功,比如灭突厥,打匈奴一类的,要么是国家富足,铜钱串腐朽,祥瑞,封禅等显而易见的场面活。
  本来这次夺回燕云,就有人提出封禅泰山,显示大唐正统的形象。
  不过,被李嘉拒绝了。
  收复失地,这是本就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等灭了契丹人再封禅也不迟。
  像历史上宋真宗那样的小丑行径,让泰山在李嘉心中形象降了不止一筹,他虽然爱慕虚荣,但也没那个心思了。
  北伐的时候,皇帝走的是河北大行山一带,如今归来,从沧州南下,走的黄河一边。
  沧州,德州,博州,最后,到达了魏州大名,也就是五代时期的大名府。
  大名府,古邺城所在,唐时为魏郡,后成就了魏博军,后改称天雄军,大唐复立后,又改回其本名魏州。
  毕竟,其隶属于河南府,府中有府,像什么话?
  而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则出任陕西知府,魏州这般的地界,收揽兵权后就由普通的刺史充任。
  魏州刺史得知皇帝銮驾将至,立马就组织上千人,对于街道城池进行清扫,修缮官道。
  甚至,为了要给皇帝一个好印象,他要求各县清空监狱,从而营造出一种太平盛世监狱空的假象。
  要知道,魏州,自从改名大名府起,地盘起伏不定,但到了如今的时日,所下辖的县,已经达到了十七个,比一开始的八县,扩充了一倍。
  这还是经过数次削弱的缘故,不然势力更强。
  面对魏州刺史的这般荒唐行径,地方各县,反而乐见其成。
  有的人借机敛财,让狱犯花钱赎买;有的心狠手辣,直接一杀了之,血流成河;有的甚至不论好赖,全部放逐,只要监狱为空就好。
  官僚主义,就是唯上论,以州县为国的风气,从两汉到如今,也不过九百多年,依旧还有大量的存余。
  比如,中原地区,还有大量的州县,对于县令、刺史的名字,进行避讳,甚至,他们的亲属病逝之后,全县,州,也得缟素,禁乐。
  州县为国的风气,也就是二元君主制,事实上则是割据势力的温床,安史之后的藩镇割据,其实除了制度外,社会风气的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而,魏州十七县中,有数个县,对于这般的行径,极为愤怒,甚至忽略,无它,因为他们都是本土人。
  正因为是在老家,这样做实在是太得罪人,他们为了风评,也不得不抵制。
  尤其是大名县令魏长庚,更是义愤填膺:“昔日魏王在,哪里容得范彦平(魏州刺史)这般的嚣张,空狱,真是好大的政绩,真是不要脸了。”
  “话虽如此,但魏州上下以其为尊,魏国公府也不好出面。”
  有人无奈道。
  “至于上书,越级而告上官,日后的官场,定然没有一席之地了!”
  “魏王远在陕西府,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就让他们这般放肆不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