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8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9/1016

  “逼迫定难军,永安军,献土归降。”
  赵诚认真地说道:“如今外患已除,尤其是河套地区收入囊中,承包抄之势,正可一网打尽,如此,今岁不仅得北庭六州,还有定难四州,还有永安三州,如此,陇右府,才算是真正的定下。”
  “何其速也!”
  李嘉摇摇头,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两地,迟早是囊中之物,太过急切,反倒是容易出事。”
  “话说,相公不是一向持稳吗?怎会如此反常,急功近利起来?”
  面对皇帝的质疑,赵诚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请陛下原谅老臣的鲁莽,实在是微臣贪慕身后荣光,想要最后时间立一番功业。”
  “此话怎讲?”李嘉急了,忙不迭地问道:“相公身体可是出了问题,快招御医——”
  田福忙不迭地想要走出,却被赵诚所阻,后者不由得摇摇头,苦笑道:“微臣并无其他疾病,实在是年岁太大,身体日下,早已经负担不起政事堂的重任了。”
  听闻这番话,李嘉这才仔细地看着这位首相,不由得感慨万千。
  只见,赵诚的发色,已然灰白参半,眼袋深沉,双目虽然有神,但却颇为疲惫,原本挺立的身躯,也渐渐佝偻,朝服穿在其身,尽显松垮。
  显然,多年来的朝政,已经让这位宰相,消磨了大量的精血。
  要知道,他如今也才五十六岁,但却仿佛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政务对他的摧残,是极为夸张的。
  当然,在这个人均不过三十来岁的时代,活到五十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只是,对于六十致仕的标准,还差一些。
  “从神武元年,到如今的神武十年(969),我们君臣历经十个春秋,相辅相成,才有了这般盛世,相公这时离我而去,朕,着实心痛!”
  “陛下——”赵诚低着头,眼眶通红,声音颇为沙哑地说道:“微臣何尝不是如此,何尝舍得陛下。”
  “只是,微臣年老体衰,纵然是陛下能容臣,大唐也不会容下老臣,老臣自己,也容不下这般恋权之行。”
  赵诚情真意切地说道:
  “辅佐明君致尧舜,老臣已然竭尽全力,有所成就,自然得顺应天命而下,还请陛下恩准!”
  说着,赵诚匍匐而跪,满脸的真诚之色。
  李嘉摇摇头,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两地,迟早是囊中之物,太过急切,反倒是容易出事。”
  “话说,相公不是一向持稳吗?怎会如此反常,急功近利起来?”
  面对皇帝的质疑,赵诚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请陛下原谅老臣的鲁莽,实在是微臣贪慕身后荣光,想要最后时间立一番功业。”
  “此话怎讲?”李嘉急了,忙不迭地问道:“相公身体可是出了问题,快招御医——”
  田福忙不迭地想要走出,却被赵诚所阻,后者不由得摇摇头,苦笑道:“微臣并无其他疾病,实在是年岁太大,身体日下,早已经负担不起政事堂的重任了。”
  听闻这番话,李嘉这才仔细地看着这位首相,不由得感慨万千。
  只见,赵诚的发色,已然灰白参半,眼袋深沉,双目虽然有神,但却颇为疲惫,原本挺立的身躯,也渐渐佝偻,朝服穿在其身,尽显松垮。
  显然,多年来的朝政,已经让这位宰相,消磨了大量的精血。
  要知道,他如今也才五十六岁,但却仿佛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政务对他的摧残,是极为夸张的。
  当然,在这个人均不过三十来岁的时代,活到五十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只是,对于六十致仕的标准,还差一些。
  只见,赵诚的发色,已然灰白参半,眼袋深沉,双目虽然有神,但却颇为疲惫,原本挺立的身躯,也渐渐佝偻,朝服穿在其身,尽显松垮。
  显然,多年来的朝政,已经让这位宰相,消磨了大量的精血。
  要知道,他如今也才五十六岁,但却仿佛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政务对他的摧残,是极为夸张的。
  当然,在这个人均不过三十来岁的时代,活到五十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只是,对于六十致仕的标准,还差一些。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首相之缺
  赵诚荣誉而归,卸任宰相之职,随即就让朝堂上下,为之震动。
  尤其是政事堂,更是如同地震了一般,人心大变,或者说,人心起伏不定。
  按照道理来说,位序递进,接下来的首相,应该是孙钊,毕竟其四十多岁又成次相多年,资历能力都是适合的。
  但,孙钊也有缺点,锱铢必较,多年的财相生涯,让他养成小气的毛病,并无赵诚那般宽松的心思,所以无论是朝堂上,还是政事堂的堂后官,都是议论纷纷。
  德不配位之言,纷纷扰扰。
  孙钊大为恼火,作为次相,他继承首相那是应该的,他们岂敢如何?
  不过,他终究还是理智的,在赵诚荣归时,忍不住私下抱怨请教:“相公一去,兴王府旧臣,朝廷寥寥无几了。”
  “话不能这样说!”赵诚捋了捋胡须,看着孙钊一副气呼呼地模样,他不由得笑了:“勉之,你这般,好似不乐意我回去?”
  “老相公,您是不知!”孙钊这才无奈道:“朝野议论纷纷,首相空悬,某,实在是被气到了。”
  “你啊,还是多虑了!”
  赵诚摇摇头,说道:“如今政事堂中,仅有你与邓华章二人,乃是从元旧臣,他年岁较轻,更难服重,陛下总不可能,将朝政交给那些前朝旧人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孙钊恍然。
  对啊,赵普王溥之流才入朝多少年,我又多少年,心慌作甚?有且只有可能是自己。
  “多谢老相公指点迷津!”
  孙钊拜下。
  “我一介匹夫,能帮你什么,但有一点,你切记!”赵诚轻声道。
  “您说!”孙钊持恭敬态度。
  “日后执掌朝堂,作为首相,切记亲自表态,甚少参与夺权争势中,尤其是你当了多年的次相,财务的事,该放下就得放下!”
  “这……”孙钊颇为迟疑,掌管了多年的财政想要他放下,还是有点难。
  “糊涂——”赵诚轻骂了一句,忍不住说道:“成了首相,人事大权在握,再握财权,天下岂能容你,朝廷岂能容下你!”
  孙钊惊醒,岂止是朝堂,皇宫内的那位,同样也容不下他。
  “首相者,重在辅佐二字,调控朝堂,掌握打局,一些枝叶,就莫要锱铢必较了,反而落的下乘。”
  “在下受教了!”孙钊感慨万千,不由得真诚拜下。
  “明白就好!”赵诚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老夫一走,这辈子就看不到洛阳了,也好,辛苦半辈子,荣归故里!”
  “报,陛下前来送别相公!”这时,忽然有了呼喊声。
  赵诚心头一惊,与孙钊连忙出了车厢,然后望着远处灰尘扑扑的场景,不由得心生感动。
  “相公所行,何其速也!”
  李嘉纵马而来,显得威风凛凛,极为英姿飒爽。
  “老臣归乡,竟然劳烦陛下亲临,真是,真是……”
  赵诚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这不是应该的吗?”
  李嘉下了马,说道:“君臣十载,人这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共筑这大唐基业,老相公居功至伟!”
  随即,皇帝让人拿了个匣子来,里面装着万贯钱票,随意地说道:“君臣一场,就收下吧!”
  赵诚看了看,最终点点头,示意儿子收下。
  这是皇帝私底下的馈赠,考虑到赵诚一路奔波,耗费匪浅,其家资恐怕难抵。
  毕竟赵相公也是个体面人,一路上可不能寒酸,养老什么的也得体面,万贯也就合适了。
  孙钊则羡慕地看了那个匣子,无论里面是什么,都代表着皇帝对其的恩宠。
  君臣又是好一通告别,最后,还是抵不过时间,赵诚缓缓而去。
  李嘉骑在马上,望着这几辆马车,一队骑兵,看了许久,直到其不见了踪影,这才折返。
  这一番行为,在朝廷激起了不少的反响,突出了皇帝重情重义的形象,百官为之振奋:有这般一个皇帝,真好!
  邸报也连忙加印,大写标题:论赵相公之功
  赵普来到王溥家中,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讨论起了朝廷形势:“首相空悬数日,孙相公倒是不急了!”
  “他前几个急躁了些,今日就稳了!”
  王溥头也不抬,直接说道:“话说,这政事堂,也只能是他了,陛下如果求稳的话,也必然是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9/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