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9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7/1016

  皇帝不由得反驳起来,他的女儿怎么会像前唐那样不知羞耻呢?真是胡言乱语。
  “陛下,皇后,燕国长公主求见!”
  这时,女官在门外轻声道。
  “薇儿?”李嘉诧异起来,他不由道:“让她进来,几个月不见她了,也不知近况如何了。”
  “真是有了夫君,就忘了兄长!”
  皇后不由得掩嘴笑道:“陛下还吃妹夫的醋呢?”
  “虽然薇儿是我的妹妹,但自小看着养大,与女儿无甚差别!”
  李嘉轻声道:“我也是当着女儿来看待,不然怎么会如此纵容,你看李宾,说打就打,如此才勉强成才。”
  “陛下说的对!”皇后轻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很快,身着宽衣貂皮衣裙的李薇儿,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见过皇帝哥哥,皇后娘娘!”
  “你坐吧!”
  李嘉点点头,仔细瞧了瞧,只觉得李薇儿胖了一些,不由道:“鲁国公府的饭菜这般好?竟然把我的妹妹养胖了一些!”
  “皇兄!”李薇儿颇有些羞涩。
  而周颖儿则仔细看了看她,不由得对皇帝道:“你还是做兄长的,薇儿怀孕了,都不知晓!”
  “什么?你怀孕了?”
  李嘉突兀站起,很是惊诧。
  “怎么不告诉我,我这外甥来的可真突然。”
  “太医刚诊断出来,我就迫不及待来宫里报喜了!皇兄可别诬赖好人啊!”
  李薇儿不乐意了,撅起小嘴道。
  李薇儿虚岁十七,身体还算康健,如今怀孕,也不算太早,应该没问题。
  “皇兄,您作为舅舅,对外甥就没有什么赏赐的?”
  “我这个小外甥,将来可是鲁国公呢,我还有什么可赏赐的?”
  李嘉哭笑不得。
  “罢了罢了,就给他加个骁毅校尉的头衔吧!”
  “多谢皇兄!”李薇儿笑眯眯地应下。
  虽然说骁毅校尉,年俸不过百石,但也是初级的终身勋爵,其意义不凡。
  能有收获,她已经很满足了。
  “改日让潘文也入宫,一家人好久不见,也是该多亲近一些!”
  李嘉看着谈笑宴宴地李薇儿,也觉察到,这场联姻,其实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长公主,哪个敢欺负?
  又谈了一会儿心,李薇儿不由得忧愁起来:“母妃去了吐蕃,也不知境况如何了,她身子弱。”
  “你勿要担心!”
  李嘉忙道:“你怀了身子,莫要大哭,太妃在吐蕃,含饴弄孙,指不定多快活呢,要不了几天就会来信。”
  “到时候让你看看,你就晓得了。”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即将冬至日大朝,来自于中山国,以及卫国的使臣队伍,终于来到了洛阳。
  从夏日出发,经过半年,才堪堪到达洛阳。
  也就是说,安顿没多久,李宾与李复文二人,就派遣着人手,回国复命。
  使臣队伍并不多,只有百八十人,还是两国一起合并的结果。
  至于侯太妃,则并没有书信传来,只不过使臣在半路上碰到,侯太妃虽然萎靡不振,但精神还算好,此时恐怕已经到了逻些城了。
  李嘉微微放下了心,然后问道:“卫国,中山国,境况如何?”
  卫国使臣不由道:“启禀陛下,卫王境况安康,卫国都城在逻些城,民约五十万,兵万人,其余的还有贵族奴隶等,难以计数。”
  “朕明白了!”
  李嘉一下子就知晓了李宾的处境,这次陷入到了贵族包围中,不过,这也正是可以磨砺的地方,消灭了这群贵族,卫国自然壮大。
  “你归国之后,带句话给卫王,让他不要只盯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往南边走走,那里还有不少的小国,朕与他面南征伐之权,先斩后奏!”
  “多谢陛下隆恩!”
  使臣忙不迭地大喜,这权力可是不小,着实属于惊喜范畴。
  一旁的中山国使臣,也不由得说道:“陛下,中山国虽然国土广袤,但人烟稀少,包括众多的贵族,也不过三十来万。”
  李嘉听着,觉得中山国,国土广袤,但都是一些贫瘠之地,除了离陇右西域近一点,着实没有啥好处的。
  他不由得有些惭愧。
  李宾的逻些,是整个图波最富庶的地方,而且南边,就是尼泊尔,再之后就是印度天竺,不少的小国,一番征伐,成就一番伟业是必然的。
  但,藏北那地方,也着实贫瘠了些。
  他想了想,之前看到的那些地图上,那曲旁边,东边就是昌都地区,西边是阿里地区。
  “西边,中山国之西,还有一些吐蕃遗族建的古格,普兰等小国,也可以征伐!”
  李嘉继续道:“其东面的朵康地区,也是中山国的范畴,允许尔等征伐。”
  “这两地的征伐,中山国也可以先斩后奏!”
  “你们两国,一定要和气,同心协力,才能安稳如山。”
  “诺!”
  两名使臣大喜,立马应下。
  随着两人的退出,李嘉细细地专研起了地图。
  吐蕃南边是尼泊尔,印度。
  西边的话,就是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也就是中亚地区,虽然贫瘠的一些,但还是有不少人的。
  只是,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
  中亚地区,正是绿教盛行,中三国能不能抵挡得住呢?
  不过,就算打不过,退回来也能守住。
  吐蕃进可攻,退可守,着实是个好地界。
  “就是希望,李宾与李复文,能够在吐蕃立足,不要浪费我的一番苦心啊!”
  冬至日,群臣毕至。
  在正旦之前的冬至大朝,属于文武百官,自己大唐国内的一场大朝会,实际上还是有一些事的。
  正旦日大朝,则是海内外,万国来朝,脸面大于实际。
  群臣贺喜,王公贵族们也纷纷献上祝福,祝愿大唐千秋万世。
  那么多年都过来了,李嘉已经完全习惯这一番套路。
  贺喜之后。
  皇帝就是赐宴,赏赐许多的东西。
  内库又空了一些。
  不过那些地方封疆大吏,也献上不少的地方特产上来。
  内库也因此充实了不少。
  当然了,金银珠宝什么的很少,都是一些真正的特产,不提也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7/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