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1016

  “哼!”这会儿,打脸没了,但李嘉依旧生气:“国子监,就是这般语材的?”
  虽然是一堆勋贵百官的后代,废柴比例较高,但松弛到这个地步就离谱了。
  晴天白日的饮酒,卧倒街头,毫无读书人的风范。
  李复沐大气不敢喘,皇威如斯,让人胆颤心惊。
  整个朝廷,简略来说,就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
  而国子监,就是五监之一,乃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以及教育机构,其地位可见一斑。
  国子祭酒,乃是从三品,理论上来说,与六部平级,地位崇高。
  皇帝一来,正副祭酒,以及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等门类博士,一一相迎。
  比之官吏,这些人也算是不卑不亢,外露文人的矜持。
  皇帝冷冷看了一眼众人,仪驾直接入了国子监,让众人面面相觑。
  不过,带他们看到被带来的醉酒监生时,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愤不已。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入了国子监,一片心旷神怡,让李嘉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后的学校。
  这里房间林立而简陋,教室宽敞而漏风,花草树木很多,但同样,读书人也是极多的。
  对于国子学,太学等勋贵子弟,李嘉只是草草地看了两眼,就没了兴致。
  这群官二代们,怎么可能忍受得住国子监的苦楚,冬天一来,立马就跑回来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几眼空旷无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门学,八百的俊逸秀才举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头悬梁而读书,或站立走动,使得冰冷的脚暖和一点。
  有的桌前的粥,已经结成了冰,有的抱着硬邦邦地炊饼,舍不得放手,一边看一边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仪仗,一到来,立马就惊扰了这群读书人。
  面对皇帝,以及其身边一个着王袍的少年,众人哪里不识趣。
  一个个激动万分,脸色潮红,嘴巴不断地动着,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么。
  恭敬有礼,不敢逾越。
  读书人的礼节,更加的充沛。
  皇帝颇为平静,脸上带着笑意,挥舞着手,看了看周边的居室环境,随即离去。
  刚走开,他不由得皱起眉头,道:“国子监,每日与碳多少斤?”
  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忙不迭道:“监生每舍与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摇摇头,说道:“每舍虽然堆积了不少的石碳,但却只有两个火盆,一个深些,一个浅些,显然平日里只有一个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么可能如此吝啬?不外乎碳不足,只能省点用了。”
  一旁的国子监祭酒,瞬间汗如雨下,不敢争辩:“微臣驭下不严,愧对陛下!”
  皇帝这样的观察入微,让一众的国子监官吏吓了一跳。
  “你不是对不起我,而是对不起那些读书人。”
  皇帝扭过头,说道:“他们再不济,也是地方的秀才举人,百里挑一的人才,而你们,却只照顾那些勋贵子弟,甚至克扣其炭火。”
  “何以育材?何以出才?”
  管中窥豹。
  光是监生白日酗酒,克扣炭火,令李嘉明白,这个国子监,已经烂了,崇权而欺弱,完全没有了其设立的初衷。
  皇帝厌恶的看了一眼众人,不由得直接离去。
  而李复沐,则轻轻回头,看着满脸巴望的众人,只能随着皇帝远去。
  “父皇,他们还跪着呢!”
  “让他们跪着!”
  看着其拉开了窗帘,李嘉不屑地说道:“这个时候,对他们的宽容,就是对那些读书人的残忍。”
  “国子监糜烂如斯,这群人就得背下这个锅,跪着算什么?”
  皇帝轻声冷笑道:“他们当然知道我的手段,这个时候跪下来,希望我动一下怜悯之心,将他们宽恕。”
  “可,难道皇帝真是傻子吗?或者说,他们以为我真的什么都不明白?只是有时候装糊涂罢了!”
  一旁的李复沐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皇帝的话,极为深刻。
  “你猜猜,他们的结局如何?”
  李嘉不由得问道。
  “孩儿猜不出来!”李复沐哪里敢瞎猜,只能这么做不知道。
  雷霆雨露,皇帝一言以决。
  重罪能轻判,轻罪也能重判。
  “哼!”李嘉沉声道:“祭酒以下,有一个调查一个,凡是贪污受贿者,要么流放,要么撸去官身。”
  区区的贪污,竟然要处置那么多人,而且还是仅次于死刑的流放,这让李复沐深刻的意识到,皇帝对于贪污,是多么的憎恶。
  “你要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几条意见,无论是做什么事都有好处。”
  李嘉不由得说道:“而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需要拥有细致的观察力,管中窥豹。”
  “一个人的言语,动作,东西,乃至于亲友,都能看出不少东西,你要多多学习才是。”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区区火盆,再加上醉酒路边的监生,就能看得出来,国子监的烂透。”
  “儿臣谨记!”李复沐大开眼界,忙不迭的应下。入了国子监,一片心旷神怡,让李嘉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后的学校。
  这里房间林立而简陋,教室宽敞而漏风,花草树木很多,但同样,读书人也是极多的。
  对于国子学,太学等勋贵子弟,李嘉只是草草地看了两眼,就没了兴致。
  这群官二代们,怎么可能忍受得住国子监的苦楚,冬天一来,立马就跑回来了家,美名其曰寒病假。
  所以,看了几眼空旷无人。
  皇帝就直接去了门学,八百的俊逸秀才举人,果然泰半都在。
  或头悬梁而读书,或站立走动,使得冰冷的脚暖和一点。
  有的桌前的粥,已经结成了冰,有的抱着硬邦邦地炊饼,舍不得放手,一边看一边啃食。
  皇帝如此大的仪仗,一到来,立马就惊扰了这群读书人。
  面对皇帝,以及其身边一个着王袍的少年,众人哪里不识趣。
  一个个激动万分,脸色潮红,嘴巴不断地动着,就不知,也不敢喊出什么。
  恭敬有礼,不敢逾越。
  读书人的礼节,更加的充沛。
  皇帝颇为平静,脸上带着笑意,挥舞着手,看了看周边的居室环境,随即离去。
  刚走开,他不由得皱起眉头,道:“国子监,每日与碳多少斤?”
  一旁的国子监祭酒,忙不迭道:“监生每舍与碳三十斤。”
  “不可能!”
  皇帝摇摇头,说道:“每舍虽然堆积了不少的石碳,但却只有两个火盆,一个深些,一个浅些,显然平日里只有一个火盆。”
  “三十斤的石碳,怎么可能如此吝啬?不外乎碳不足,只能省点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