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16

  而位列前排的薛王,虽然辅助监国多年,气势渐长,但却没有那种人君权势在握的霸气,显得很是中庸。
  较为年幼的晋王,也感觉到群王的威势,气氛的紧张,他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兄长。
  薛王微微一撇,轻轻摇头,示意其不要紧张。
  与薛王对面,早已经就藩多年,资历最老的卫王与中山王,他们则比较放松。
  “去年刚回,今年又来,皇后的去世,天下震动啊!”
  中山王李复文,随着年岁的增长,留起了长须,显得很是沉稳。
  “虽然耗费多,但也是没得法子!”
  卫王李宾则微微眨了眨眼,轻声道:“皇嫂故去,如今最难的,怕是薛王吧!”
  “虽然就藩了,但他们,还是皇子的身份。”
  李复文略微看了一眼几排成列的诸王,他不由得苦笑道:“多事之秋,不提也罢!”
  在家天下的时代,皇帝后宫之事,其实影响极大。
  比如,皇后去世,如果某位嫔妃上位,比如齐王之母丽妃,那么,齐王就也是嫡子,足以挑战薛王的地位。
  但,皇帝怎么会容忍太平多年的朝政出错?他直接让平淡如水的瑜妃,暂摄六宫事,而且明言,不再立后。
  这对于许多皇子来说,打击颇大。
  不过,政治也因此再次稳定。
  皇帝统御天下三十载,宇内太平,威势如泰山压顶,在他没有死之前,谁都不敢放肆。
  “陛下驾到——”
  突然,沉默的气氛被打开,尖锐的声音响起。
  群王忙不迭地起身,身上的威势顿孝,仿若是卑微的臣子一般,恭敬地跪下,以头碰地。
  “儿臣(臣弟)参见皇帝陛下——”
  声音整齐洪亮,响彻宫殿。
  “起来吧!”
  皇帝步伐稳健,面目平静,不悲不喜,就坐在龙椅上,看了济济一堂的儿子们,他这才缓缓说道。
  “多谢陛下——”
  众人排成队,低头垂手,仿佛被训的小学生。
  李复歆偷偷望了龙椅一眼,皇帝身子康健,目光如炬,只须一眼,似乎就能洞穿人心。
  “坐吧!”
  良久,皇帝这次轻叹道。
  “诺——”
  众人复归原位,凝神静气。
  “本来你们去年三年一朝,今年又来,可谓是劳民伤财,不过,皇后去了,也不得不为之。”
  李嘉背靠软枕,腰部好受些,他才投以目光与前方,说道:
  “国朝以孝治天下,远离洛阳,你们封国相邻,理应兄友弟恭,互相帮扶才是,莫要以我年老,就胡作非为。”
  “作为藩王,得有仁君之范!”
  “嗯?”
  皇帝轻哼一声,底下几位藩王身躯抖动,低头不语。
  “梁王、曹王、沈王?”
  “儿臣在——”几位藩王颤巍巍的出列。
  然后,他们几人就看看,皇帝老子,从宦官手里接过皮鞭,接着,几个宦官不由分说地将他们拿下,直接扒掉裤子,按在长椅上。
  “啪——”皇帝缓缓走近,直接就是一鞭。
  “让你掳掠妇女入宫——”
  “啪——”
  “让你随意斩杀劝谏的文官!”
  “啪——”
  “老子让你整日淫乐,劳命伤财,修建宫殿——”
  “啊——”梁王哭丧着脸,嚎道:“父皇,我没有扩建宫殿!”
  “呸,你还好意思说?随便粘一项,就得挨打!”
  李嘉好笑道,毫不留情又是一鞭。
  每人几乎挨了五六鞭,屁股血肉模糊,咬着木棍,强忍着,他们知道皇帝最讨厌哭泣的人。
  藩王们面面相觑,打死他们也想不到,会有这一出。
  随着皇帝的一鞭又一鞭,他们嘴角的抽搐,也随之上下动荡。
  “把这几个逆子拉下去擦药!”
  皇帝到底是一把年纪了,他累了,坐在龙椅上,说道:“今天给你们点教训,下次若还是这样不为人君,老子废了你的藩国。”
  “把你圈禁起来,省的日后被人造反,割了人头,老子心里更不痛快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一步到位
  “杀鸡骇猴——”
  在场的藩王们,有一个算一个,凝神屏气,故意都不敢加重,鼻观眼,眼关心,那叫一个温顺。
  但他们心里,对于皇帝的行动,已经有了总结。
  其实,只要皇帝在位一天,就没有哪个藩王敢放肆,或者说,敢无事中央朝廷。
  但,人心这种东西,是没法控制的,儿子不听话了,你还真的派兵攻伐不成?
  当然,也不排除皇帝这是为太子铺路。
  皇帝高坐龙椅,就这么看着诸王,扫视了几眼,心中不由得有些失望。
  兄弟被打,竟然连个求情的都没有。
  但同样,藩王们如果齐心合力,呈现结盟反而是让洛阳有些不安。
  这样矛盾的心理,并没有人知晓。
  唯独晋王,他瞅着这形势,心中窃喜,脸上却一副紧张。
  心态最平和的,就只有卫王与中山王了。
  “中山王!”
  “儿臣在!”李复文忙应下。
  “听说你把阿里地区拿下了,与于阗,喀喇汗国接壤了?”
  “儿臣幸不辱命!”李复文忙道:“数年征伐,几个小国堪堪拿下。”
  “那就配合朝廷,将喀喇汗国搞定!”
  皇帝不容置疑地说道:“这个小国,倒是顽强的很,数次攻伐而不灭,必须来点狠的。”
  “儿臣知晓了!”李复文毫不迟疑地应下。
  皇帝点点头,还是养子最听话。
  说着,他目光又看向了卫王:“二郎,你的兵马都去天竺了?还准备分封尼婆罗给儿子?”
  李宾闻言,两腿抽搐了下,忙回道:“臣弟确实出兵入了天竺,至于分封儿子,不过是戏言,戏言——”
  “什么戏言的,我倒是觉得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