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再起(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16

  皇帝也思量来三,最后还是觉得应该保留。
  首先,龟兹,高昌等地,即使是在西域,也是有名的肥沃之地,不至于得不偿失。
  其次,源源不断财富的丝绸之路,必须要有中央掌控,藩国不宜。
  再者说,保留安西都护府,可以有效的勾连成、代、辽,以及西域的曹、申二国。
  此五国,一旦发生什么,安西都护府不仅能够帮忙平叛,更是可以镇压不服,维持藩国体系。
  说白了,安西都护府,就是个中心点,去哪里都方便,不可能轻易地舍弃。
  喀喇汗国,一下就去了成王、辽王、代王。
  至于,大琉球岛,按照皇帝的规划,则是一分为二,各自占据岛的南北。
  毕竟,琉球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人口上,十几年来的努力,已经超过了两万户。
  其中,在岛北平原,建成台北城,南边为台南城,各自万余户百姓。
  皇二十一子,吕王,李复湆,都台北城。
  皇二十二子,共王李复潥,复台南城。
  由此,五个藩王,已经开始了就藩准备。
  朝廷要求,在划分藩国半年内,藩王必须离京就藩。
  当然,虽然说藩国有些寒酸,但对比被封在小琉球群岛的安国来说,已经算是极大了。
  户口上,安国刚就藩时,只有两千余户,十几年来的招募,水手,港口的建设,加上自带的几百户人,才堪堪突破五千。
  刚开始,甚至因为带过去的单身汉太多,还得去倭国去骗婚。
  群岛的发展,到底是前途太窄,不如陆地上来的快。
  所以,李嘉决定,剩余的儿子们,尽量的分在中南半岛,光是一个真腊,就能分好几个呢。
  不过,趁着这个机会,李嘉也再次进行封王,也就是第六批分王。
  如今,皇帝的子嗣,也就是皇子的数量,突破了四十,达到了四十二人。
  前面的五次,共封二十九位亲王,基本上属于神武十年后出生的。
  而这一次,则分封神武二十年后出身的诸王,规模较小,只有五人。
  分别是徽王、赣王、肃王、湘王、冀王,序列排到了三十四。
  由于儿子太多了,王号也多,长此以往,地名都不一定够,怕是得用吉祥的汉字来代替了,如福王,瑞王等等。
  不过,他这一代,却是不用担心了。
  封王典礼结束后,李复沐揉了揉僵硬的脸,典礼这东西,最是折磨人。
  疲惫地坐上马车,这时,他突然发觉,儿子怎么不见了:
  “薛王呢?”
  “听宫里传话,说是陛下特地留下,留宿在宫中。”
  “这怎么行!”李复沐皱眉道:“茗哥儿到底是十五了,怎能轻易地留宿宫中引人闲话。”
  自幼就受儒家教诲,规矩已经立在心间,况且,太子本就是众矢之的,其子也是靶子啊!
  小心再小心,也不为过。
  “停车!”李复沐调转马车,复返宫中。
  一路上行礼的人不断,李复沐不做多回复,快步而行。
  禀告后,就被领着来到了殿中。
  就见,祖孙二人,正津津有味地下着象棋,对于他的到来,不管不顾。
  太子也不惊扰,就立在一旁等候着,直到一刻钟过去,这盘棋才算是散了。
  “你怎么回来了?”李嘉奇道。
  “孩儿是送茗儿回府的。”
  李复沐笑道。
  “回什么,他又不像你住在东宫,回一趟薛王府麻烦的很,今日就留在宫里吧!”
  李嘉不喜道。
  瞧着皇帝有些气了,太子这才折中,不由道:“路途远了些,今夜就住在东宫吧,反正也不远,您觉得如何?”
  “阿爷,孙儿宫中也住不惯,您还是让我去看看母妃吧!”薛王也不由得发声道。
  “行!”李嘉点点头,他也回过神来,知晓了太子的深意。
  薛王以母子之情劝说,也是不错。
  李复沐这才带着薛王笑着离去。
  “你阿爷,脾气越来越倔了,没你我还劝不动。”
  李复沐摸了摸儿子的头,不由得感慨道。
  薛王笑笑,不说话。
  随即,到了东宫,见到母妃自是一番高兴。
  但,太子却与薛王,在书房中聊了起来。
  “你弟弟,邦芝,准备过继給梁王为嗣子,继承其藩国,年底成婚,明年就去了,你这些时日,得去帮衬一些。”
  李复沐沉声道:“我督办工部,最近治河较忙,难免有所疏漏。”
  “诺!”薛王李邦茗不由得认真应下。
  督办工部,是太子第一次掌控实权,朝野上下,以及皇帝都在看着,自然得小心认真,不得有半点马虎。
  作为儿子,李复茗倒是清楚的很。
  看着自己英俊挺拔的儿子,以及他脸上的成熟,李复沐满意地点点头。
  虽然皇帝有些惯着,但到底是培养了不错,皇孙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
  但,一味的养在宫中,伴随皇帝膝下,怎么能成长呢?
  而,作为父亲的自己,调教儿子方面,竟然极少,这岂能继续下去?
  “另外一件事,就是与你有关。”
  李复沐坐下,饮了口茶,不由道:“我在你这个年岁的时候,被你皇爷爷,派往地方州县巡察民情,然后又去督促民夫运送,风吹日晒,不得有半刻休息。”
  “犹记得,是神武十八年,朝廷出兵辽东,数十万兵马北上,海上的粮船铺满了海面,一眼望不到边。”
  “官道上的民夫,三四十万之多,日夜奔走,转运辎重……”
  “儿臣听闻过,父亲当年可谓是极为辛苦。”
  薛王立马打断了父亲的长篇大论,没有意义的话语,还是趁早结束。
  “嗯!”李复沐有些意犹未尽,他点头道:“你如今,久养与宫中,也该出去看看,体察民情了。”
  “巡查游玩吗?”薛王想着去年父亲的行径,不由得兴奋道。
  待在洛阳多年,他也腻歪了。
  “不,我要你隐瞒身份,去当个地方官!”
  太子沉声道。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安排
  神武三十六年,十月。
  洛阳已经下起了小雪,细细碎碎地铺满了道路,天空中一片白荡,让人影幢幢的国子监,瞬间就减少了泰半的人。
  如今盛世,文学昌盛。
  由于科举三级分等制,让国子监的声誉,下降了许多,毕竟国子监并无功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