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1

  各位厂长也确实对联合开办这样一间学校颇感兴趣。
  大家多多少少都尝过独立办学的苦。经费支出就不说了,关键是规模太小,老师和学员都是小猫三两只,办着办着学校就黄了。
  众人面上都答应得好好的,对于区里提出的这个设想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
  事情推进得异常顺利,区长老怀甚慰。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干脆把大家的出资比例定下来吧。
  不成想,一提到钱的事,大家就变脸了。
  区里给出的方案,是在许厂长方案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的。学校产权归区里,教室和设备也都由区里出,教师由区里提供,各个厂只负责每月给区里交学费就行了。
  学员多的就多交点,学员少的就少交点。
  十分公平!
  但是除了许厂长以外的七个厂长全都摇头了。
  量具厂的厂长问得很直接:“按照一个人两块钱计算,每个厂出五十人培训,八个厂每个月得交八百块。目前教师工资是二十块左右,哪怕您给学校聘请二十位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支出也才四百块。那我们多交的学费算谁的?区里办个学校咋还得从我们这些人身上刮一层油呢?”
  区长被他不客气的问题怼得脸色不太好,解释道:“技校打算租赁十间教室,另外还要支付水电费、维护费,除了老师以外的工作人员也是要有的,这些开支都是从你们交的学费里出的。”
  轧钢厂的厂长笑眯眯道:“教室也不用太好嘛,有几间能用的屋子就行了。我们厂前面有一排破败的厂房,一直没人用。租又租不出去,想推倒重建,上级又不同意。区里要是想用,我们厂可以贡献出来,到时候给我们厂的学费打个折就行。”
  另几个厂长纷纷表示,各自家里也都有现成的教室,不用租房子。
  尔后时不时就会有人提出一个省钱的点子。最后合计下来,大家不但不用给学员交学费,区里可能还得倒贴点。
  区长被这些老狐狸气得面色通红,直接起身宣布休会,让大家缕清思路,搞清楚立场了再发言。
  领导开会的时候,坐在后面的一排秘书,一个个安静如鸡大气都不敢喘。
  此时,虽然事情僵持了起来,但是他们总算可以中场休息了。
  戴誉小声问轧钢厂长的秘书:“你们厂之前办过学校吧?有几个老师?”
  “现在还在办呢,只不过学员太少了,大家的时间都对不上。有两个老师,人家这工作挺好,基本不干活,白拿工资。”
  其他几个秘书也附和,各厂里都有两三个老师,有的一直在坚持上课,有的与轧钢厂的情况类似。
  戴誉缓声道:“我看区里办这个学校,最大的开支就是教师经费。反正咱们各厂都有老师,还不如就用咱们原来的老师算了,把这些老师凑到一起给八个厂的学员上课。工资还是由厂里出。”
  量具厂长的秘书跟他家厂长一样,特别直接。琢磨着这主意不错,就跑到前面去,将戴誉的这套说辞给几个厂长说了。
  许厂长招手让戴誉到前面来,咨询了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戴誉看了眼门口,对几个厂长低声道:“我觉得咱们联合办学的产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产权和资金都应该是由各位厂长说了算的。”
  “区里都要出房子出人了,产权肯定是区里的。”再生胶厂的厂长说。
  “就向刘厂长说的,他们可以提供几间废弃厂房当教室,桌椅设备什么的也可以由各厂凑一凑嘛。谁家的东西还是谁家的,产权还归各厂,只是统一使用罢了。然后,再把八个厂的老师组织到一起上课。教室教师设备,都是咱们自己的,咋就不能产权归咱们?”戴誉笑问。
  许厂长点头赞同:“我觉得可行!咱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只给各自厂里的老师发工资,经费也由各单位自行掌管。学员们想上课就直接去上,大家都不用交学费了!”
  轧钢厂厂长也说:“至于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可以由各单位工会或者后勤的人组成校务委员会,再从其中选举出一个委员主任和委员会秘书,负责学校的运营,其他委员负责监督。”
  几个厂长顺着这个思路集思广益,不一会儿就把八厂自有产权的联合办学方式补充的七七八八了。
  大家发言的时候,戴誉习惯性地做着记录,等区长抽完两支烟回来时,他已经记录了两页纸了。
  几个厂长照着他的笔记本,将刚刚讨论出来的办学思路说给了区长。
  区长也没想到,只是抽个烟的工夫,好好的学校就不再归区里了……
  不过,能找到解决办法就行,区里也不差这样一间放在郊区的技校。
  他无奈笑着摆摆手:“那就尽快按照你们自己商量出来的方案建校吧!学校建成以后,作为第一个试点,省里和市里肯定会派人前去交流。老许继续当牵头人,把建校的事快点推进下去。”
  最难的事情已经解决了,许厂长欣然点头。
  从区里回来,已经到下班时间了。戴誉拎着包直接奔往夏家。
  谁知走出厂大门,刚拐个弯,就忽地从旁边的胡同里窜出一个人来。
  戴誉正一心琢磨事情,根本没注意周遭动静。
  待他回过神的时候,已经被人一把揪住了衣领。
  看清楚对方是谁,戴誉蹙着眉刚想说话,就被人干脆利索地照着面门抡了一拳。
  若不是他机警地侧闪了一下,恐怕鼻梁都会被这一拳打断了。不过,即便如此,他右侧颧骨的位置还是中招了。
  捂着剧痛的脸颊,戴誉破口大骂道:“赵学军你这狗日的是不是疯了?”
  手下没客气,扯开对方揪上自己衣领的手,礼尚往来地在赵学军的面门上狠狠砸了一拳,又趁着他伸手挡脸的空档,对着他的小腹连踹两脚。
  天冷路滑,戴誉穿的还是在劳保商店买的翻毛鞋,鞋底又硬又沉,这样不留余力的两脚踹上去,直接把赵学军踹到了胡同的红砖墙面上。
  像是慢动作回放似的,对方背倚围墙,一点点地滑落下来。
  见他捂着肚子跪坐在地上半天不动,戴誉舒出一口气,以同样的动作揪住对方的衣领,把人从地上提溜起来。
  嫌弃地看着他汩汩冒血的鼻孔,戴誉问:“你怎么回事?磕耗子药啦?”
  赵学军没想到戴誉长着一副小白脸模样,力气却出奇的大,打架的时候是真敢下死手的。此时,他终于对全厂知名的流氓头子,有了清晰的认知。
  赵学军缓了好半天才缓过那股剧痛,按住仍在隐隐作痛的腹部,气弱地从齿间逼出几个字:“都已经这样了,你还装什么装?”
  戴誉隐约能猜出他如此反常的原因,却还是故作不知道:“老子用得着跟你装?你说不说?不说我就再踹你两脚!”
  抬起穿着翻毛鞋的大脚,作势就要往人家身上招呼。
  “举报信是不是你写的?”赵学军咬牙切齿地问。
  “什么举报信?老子整天忙得要死,哪有时间跟你纠缠?”戴誉心想,这哥们最近半年是跟举报信撕扯不清了?
  “你还狡辩!除了你,还有谁会写我跟苏小婉的举报信?”
  当然,除了他和苏小婉的,还有他与其他女同志的。但是这次的举报信与去年的不同,明显准备得更充分,证据更充足。除了他与苏小婉婚前便有不正当关系的铁证,还有他与自己班里文娱委员的。
  戴誉不屑轻嗤:“你跟苏小婉都已经结婚了,我还举报你俩有个毛用?再说,你俩早就被老子当成臭屁放了!”
  赵学军扒拉开戴誉揪住自己的手,将那封举报信从裤兜中拿出来,举到他面前问:“信纸抬头是啤酒厂的,字迹也是你的吧,你居然还不肯承认?”
  戴誉冷笑问:“这是实名举报信嘛?”
  “匿名的。”
  “哦,照你刚刚的说法,这信纸和字迹已经在明明白白地昭示了,举报人就是我。那我为啥还要藏头露尾地写匿名信?”戴誉嘲讽道,“按理说,凭你这颗能考上大学的聪明脑袋,不可能想不到这些,但你还是要跑来跟我打上一架。你不会是以为,把屎盆子扣到我头上,就能继续装鸵鸟了吧?”
  赵学军问:“你什么意思?”
  “苏小婉在我这里等于过去式了,她跟我八字不合,与她分开以后我就否极泰来了。我巴不得你俩长长久久地过下去,别来我跟前碍眼呢。举报你俩,这不是没事吃饱了撑的嘛!”戴誉啧啧两声道,“不过,听说你除了苏小婉还有别的红颜知己。虽然我乐意让你俩天长地久,但你的红颜知己可未必乐意。有工夫来找我的麻烦,你还是管好自己的后院和裤裆吧。”
  即便戴誉说的是真的,赵学军也不可能承认自己有生活作风问题。
  对于戴誉就是举报人的事,他也是半信半疑的。但是,他刚刚收到学校的退学通知,父亲那边又随时有一把利剑悬在头上。环境压抑得让他喘不过气来,所以才堵住戴誉,想要出口恶气。
  两次举报事件中都有戴誉的影子,即便不是他写的举报信,他肯定也不是完全无辜清白的,打他一顿不算冤枉。
  不过,既然打不过,赵学军干脆也不给自己寻晦气了,大不了以后再找机会弄他。
  清醒过来以后,大脑终于开始正常运转。
  这一次赵学军连句狠话都没留,面无表情地推开戴誉,略微佝偻着腰离开了。
  戴誉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总感觉这件事不会轻易结束。这次被举报后,姓赵的反应这么大,肯定是触及到他的利益了。要么是被档案记过处分,要么是被学校开除了。
  那个写举报信的人也真是够用心的,不但举报了苏小婉和赵学军两口子,连他这个苏小婉的前未婚夫都被捎带上了。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幕后推手是谁!
  没想到许晴那娘们还挺能忍的,忍好几个月,过了赵学军刚结婚的那阵风头,就干净利落地出手了。
  看样子举报效果还不错。
  还用那劳什子的匿名举报信顺带着坑了他一把……
  戴誉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先去卖肉师傅那里取了猪棒骨,才顶着一张大花脸敲开了夏家的门。
  夏露看到他这副样子吓得声音都变调了:“你跟谁打架了?怎么被人打成这样啊?”
  颧骨那里都青紫了,差一点就要伤到眼睛。
  何婕听到声音望过来,也被他那张挂彩的脸惊了一下,连忙招呼李婶拿药箱来。
  让戴誉坐到沙发上,她则站在跟前给对方上药。
  戴誉对于这个苦肉计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大夫的手碰到伤处时,他就假模假样地嘶嘶哈哈一通。引得屋里的三大一小都紧张兮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