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1

  她不提娘家还好,一提娘家简直是戳上了苏小婉的肺管子。
  娘家一个能指望得上的人都没有,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跟戴誉撕破脸,不然这时候还能让芦阿姨来帮帮忙。
  被苏小婉惦记上的芦阿姨,此时刚从儿子那里听说了厂长夫人生产的事。
  午休时,戴誉特意回了自家一趟。
  掏出五块钱递给老娘,他交代道:“这五块钱是何阿姨给的,让咱们帮忙弄点红鸡蛋。他家现在一个能主事和跑腿的人都没有,娘家婆家都不在这边,做月子都是由保姆伺候的。”
  戴母瞪眼道:“人家给你钱,你就接着啊?鸡蛋能值几个钱,咱家鸡蛋都是现成的。你就不会机灵一点?”
  “哎呀,不收钱,她哪能过意得去。您就收着吧,尽快准备五六十个鸡蛋就行。主要是送给昨天帮她接生的医护,还有过来探望的亲友领导。”
  戴母合计了一下,一般生闺女都是送单数的,如果每人送三个,准备六十个应该够了。
  敲定了红鸡蛋的事,戴誉又看向刚给四丫喂完奶的大嫂,问:“大嫂,我这有个赚钱的活,你想不想接?”
  “啥活?”听说有钱赚,戴大嫂眼睛都亮了。
  “夏厂长的爱人给了我五块钱。让我帮她找个靠谱的人,做几天月子饭送去厂医院妇产科。每天三顿,估计得送个三四天吧,咱家出粮食肉菜。”
  “行啊!产妇要吃什么,我最清楚了!从今天开始送吗?”
  产妇吃不了啥大鱼大肉,哪怕材料都由自家出,成本顶多也就两块钱。
  戴母这次是真生气了,恨铁不成钢地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气恼道:“瞧瞧你这点出息!送几天月子饭能费什么事,还值当花钱找人做?既然咱家已经听说了她生产的事,哪能装聋作哑一点表示也没有,我去帮着送几天饭也算是个意思嘛!”
  戴誉无辜道:“嗐,就可着我一个人折腾吧,哪能让您跟个老妈子似的给她伺候月子!要是我跟小夏真成了,以后会亲家的时候,您不怕矮她一头啊?到时候您还怎么摆婆婆的款儿?”
  嘴上如此说着,心里却在暗忖,苏小婉与何阿姨同在一个病房,而且赵家人似乎对她生孩子的事并不重视,堂堂厂长的儿媳妇,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有。
  万一老娘看到苏小婉那哭唧唧的样,心软地去给她伺候月子,那得多膈应人呐!
  戴母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觉得儿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双方还没正式见面,她就去给亲家伺候月子,确实不太像样。
  但她还是坚持道:“让你大嫂去也可以,但是这个钱咱家不能收!”
  “您快别操心了,这钱是给我大嫂的,又不是给您的。你们在饭菜上多弄点花样出来,让人家吃好点就行了!”
  解决了红鸡蛋和送月子饭的事,戴誉又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单位。
  这几天,啤酒厂遇到了一件棘手事。
  他们厂被人举报了!
  是的,这次不是举报个人,而是啤酒厂整个单位被举报了!
  从年初开始,省委就接连数次发文,为了严格制止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严禁各系统各单位私招乱雇劳动力,违者一律通报批评,主要领导记大过处分。
  然而,第二啤酒厂就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候,顶风作案了!
  说起来,这件事还与刚被开除的许家庆有点关系。
  他被监察委调查的时候,其中一条罪名就是收受一个荣城工程队的贿赂。为了与工程队的负责人核实具体金额,区监察委的人在省城遍寻不到人,便连夜去了荣城。
  然而,按照地址摸过去以后,他们发现,那里只是一个纺织厂堆放残次品的仓库,根本就不是什么工程队的老巢。
  人家回去跟上级领导一提,领导觉得事有蹊跷,干脆派了两个公安与监察委一起顺着这条线往上查。
  好家伙,一查不要紧,直接查出来一个大案!
  这个在许家庆口中全是壮劳力,在荣城做过很多大项目的工程队,实际上是个草台班子。
  这位工程队的队长其实只是一个社会闲散人员,也就是俗称的二流子。他趁着荣城各单位组织查勘和修缮房屋之际,看到了商机,干脆从社会上和工厂里招募壮劳力,兜揽房屋修缮工程,当起了工程中介,从中剥削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
  这个年代是不允许赚差价的中介存在的,这种谋取非法利润的手段,被视作资本主义势力的复辟!
  这个工程队长确实是个能人,在荣城赚了几票大的以后,他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打算进军省城,承接更多业务!
  然后,他就盯上了“为人很灵活”的许家庆。
  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许家庆收了好处以后,极力向冯副厂长推荐这个工程队。他们的既往项目是真实的,成员也确实都是壮劳力,冯副厂长权衡一番以后,还是选择了他们,而舍弃了青少年基建队。
  这个工程队也确实挺倒霉的。
  要不是许家庆被监察委抓住了,由此顺藤摸瓜查到他们身上,没准他们还能继续混得风生水起呢。
  然而,工程队长被捕了不要紧,荣城各局机关相继落马了一批收受贿赂的党员干部,只三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揪出来四五个了,其中职位最高的是房管局副局长。
  因为这件事,荣城政界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被拿下的就是自己。
  啤酒厂因为不顾影响,将罐头厂的建设工程承包给了不法分子,助长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而被市里区里接连通报批评。
  啤酒厂是整件事中唯一一个省城单位,市监察委的人马上会组织调查组进厂调查。
  许厂长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最近因为抓生产有力,又成功促成了八厂联合办学,已经是市委的提拔考察对象了。
  正值考察关键时期,却突然飞来横祸,哪怕他不是罐头厂的直接负责人,也要替老冯背上这个黑锅了。在外人看来,他才是罐头厂筹备领导小组的一把手。
  看着眉头紧锁的许厂长,以及旁边一脸愧疚的冯副厂长,戴誉也有些犯愁。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许家庆竟能给厂里找来这么大的麻烦,只是被开除,真是便宜他了!
  “许厂长,你放心,是我失察又领导不力,你已经将罐头厂的筹建工作全权下放给我了。这件事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冯副厂长真诚地说,“我会与调查组说明情况的。”
  许厂长大气地一摆手,“别说了,既然是集体领导的问题,就不能全归罪到你一个人身上。”
  怪只怪他太信任对方了,没想到只是一个小小的建厂问题都能弄出幺蛾子来。
  当初他派戴誉去当领导小组的组员,不是没有帮自己看场子的意思。但是对于他反馈回来的问题,自己没有给予重视,任由老冯全权负责。
  他虽有些憋屈,但也不能说是全然无辜的。
  将对方安抚一番,许厂长就僵着脸端茶送客了。
  戴誉琢磨了一番劝道:“厂长,不然就像冯厂长说的那样,您跟调查组的人解释清楚,自己不是实际负责人就好了。”
  他也是知道许厂长被列为考察对象的事的,如果这时候掉了链子,再想遇到这样一个提拔的好机会,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件事里,他确实挺冤枉。
  许厂长也没对他隐瞒,直言道:“哪怕我与老冯同时跟调查组澄清也不管用。我让老冯负责罐头厂筹建的事,只是口头约定,并没有形成文件,或会议记录。如果那样解释了,不但说不清楚,还很有可能给人留下推卸责任、没有一把手担当的印象。”
  立在原地回忆了一会,戴誉拿起自己手上的笔记本,向前面刷刷翻了几十页,才停在一个页面上。
  他大致浏览了一下,便递交给许厂长。
  “您看看,这个能当做会议记录吗?”
  许厂长接过来,仔仔细细看了快有十分钟,才长舒了一口气。
  尔后,眼神古怪地看了戴誉一眼。
  戴誉不好意思地笑笑,打着哈哈道:“我就是随手一记,做会议记录都养成习惯了。当时我进来给冯厂长泡茶,听了一耳朵你俩的谈话,出去没啥事的时候,我就简单记了一笔。”
  许厂长再次低头看向那一页,这哪是随手一记啊!这他娘的都快赶上剧本了!
  这小子不但详细记录了自己和老冯的对话内容,连他们当时的语气神态都要描写出来。
  比如“许厂长哈哈笑着,热情握手”,“冯副厂长客气地笑”,“许厂长大气交代道”,“冯副厂长满意地答道”。
  不只如此,日期、天气、见面时间都记录得明明白白。
  想在短时间内造假,做一份这样类似于日记的记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厂长,这个行不?”戴誉满含期待地问。
  许厂长被牵连,与他多少有点关系,要是能帮上对方,也是一个安慰嘛。
  许厂长沉默着思考片刻,点点头:“虽然不确定,但是可以试试。”
  事在人为吧。
  罐头厂建厂的事因为没有施工单位而被迫暂停,他作为厂长,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的政治前途问题,之后的烂摊子也要接手过来赶紧处理掉。
  如果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不耽误罐头厂的建厂进度,也能让市委看到自己的能力,算是亡羊补牢。
  “你之前介绍给老冯的那个基建队,还能联系上吗?”许厂长问。
  “联系倒是能联系得上,但是人家是被省里表彰过的基建队,没准已经承接其他工程了。”戴誉迟疑一下,还是把许家庆的事情又提了提,“他索贿的范围还挺大的,这个青少年基建队的队长被他盘剥过两次。不给好处或者好处给得少了,许家庆就不让人家见冯厂长。之前那个队长往厂里跑了四五趟,就是为了争取这个项目,最后还是没成。”
  “别管怎么样,你明天主动联系一下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空档吧。”许厂长叮嘱道。
  他也想找其他的工程队,但是如今的工程队大多是由农村生产队组建的,城里很少有像样的工程队。
  即便有,也未必能承接他们的工程了。刚开春正是各大项目破土动工的时候,工程队是香饽饽,抢手得很。
  戴誉与许厂长探讨着补救措施,下班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