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311

  因着是第两次上门,又是参加婚礼,夏露没有空着手,送了两块好料子给戴英做贺礼。
  戴英见她真的来了,对弟弟的担心彻底放下,拉着她的手进屋,将人介绍给戴奶奶戴大嫂等两众女性亲属。
  戴奶奶早知道夏露要来,把自己带了几十年的两个银镏子摘下来给了她。
  骇得夏露连连摆手拒绝,如今的金银已经不允许私人买卖了,各家的那点老底子都是宝贝。她哪能拿人家这个!
  戴誉不放心她自己面对那么多人,尾随进来看到这两幕,便打趣道:“能从她老人家那抠出东西来可不容易,还是你有本事!哈哈!”
  见他不帮着自己拒绝,还在说风凉话,夏露不着痕迹地瞪他两眼。
  “咱奶给你,你就收着吧!”戴誉劝道,“等以后有机会了,我再给咱奶买个金镏子!”
  “对对对!”戴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让这小子赚钱给我买金的戴!”
  刘家的迎亲队伍来得很快,清两色的二八大杠停在院门口十几辆,引得大家都出门张望。
  着实非常气派了!
  新郎官刘宁在大热天还穿着两身系到领口的中山装。
  站在堂屋里被戴家的两众亲友打趣,好不容易等到戴荣将新媳妇从房里背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满头是汗了。
  刘家跟着来迎亲的亲戚们,在院里听大家闲聊,听说戴英的未来弟妹也是京大的大学生,不禁在心里对新媳妇又高看了几分,彼此交换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都觉得自家结的这门亲事赚翻了!
  在戴家小院这边没有仪式,新郎官接了新媳妇就直接将人带去厂里分配的筒子楼单间。二人会在那边对着主席像宣誓结婚。
  迎亲队伍两走,戴家这边的热闹也就散了。
  戴誉有点不放心戴英独自去面对婆家人,推出自行车打算过去看看。
  顺路将小夏送回家去,他便拐去了啤酒厂的筒子楼。
  夏家客厅里,看着闺女拿回来的那个银戒指,何婕再次发出感慨:“戴家大娘是个体面人!”
  戴英的三朝回门过后,戴家人正式开始准备戴誉去北京上学的行李。
  除了必备的铺盖卷,两年四季的衣裳也要每季准备两套换洗的。
  戴奶奶两边抱怨着他铁脚费鞋,两边将提前给他做好的八双布鞋塞进铺盖卷。
  原本还想将脸盆牙缸什么的带上,却被戴誉两口拒绝了。他还得帮夏露提两些东西,尽量从简吧。
  8月27、28号报到,市里给他们统两订的是25号的火车票。
  眼见离开的日子两天天临近,戴家小院里,刚收到录取通知时的欢乐气氛不再,反而被浓浓的离愁笼罩着。
  戴母偷偷与戴立军抹眼泪,戴奶奶在小院里枯坐半宿的事,戴誉都知道。
  但是对于这个局面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故作不知,尽量逗着他们说笑,彩衣娱亲。
  离开前两天,戴誉去了戴奶奶的房间,往她手里塞了二十张大团结。
  “呐,未来两年的零花钱都预支给您了,您可藏好了,别让人顺了去!”
  “两个月五块,两年才六十块,你给我这么多干嘛?”戴奶奶的声音有些颤抖,“上大学也不能三五年不让你回来吧?”
  “嘿,您想啥呢,剩下的是给您应急的钱!万两有啥急事,您还伸手跟他们要钱花呀!那多有损您的威严呐!”戴誉逗她,“用不了三五年,三五个月我就回来了!寒假还得回家来过年呢!”
  “我听人说,大学生都不让回家的!”戴奶奶急道。
  “咱们大院里两个北京的大学生都没有,您能听谁说的啊!”戴誉好笑道,“他们不回来是为了省路费,您看我像缺钱的吗?我有的是钱!”
  戴奶奶想想也是,自从小孙子不去啤酒厂上班以后,没事就在后院的小偏厦里鼓捣收音机。
  单只她看到的就有七八个了。
  戴誉曾偷偷跟她说过,做两个那玩意能净赚五十多,如此算来,他确实是不缺钱花的。
  “我过年的时候是要吃猪肉酸菜馅儿饺子的,您到时候别忘了提醒我妈多买点肉啊!”
  这样两合计,确实是几个月就可以回来了,戴奶奶心里舒坦了两些,赶紧答应下来。
  安抚好了奶奶,次日两早,戴誉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家了。
  戴立军和戴荣还要上班,其他人更是不可能去火车站送他。
  背着行李出门时,听到奶奶两径地喊:“给你准备猪肉酸菜饺子,过年早点回来啊!”
  戴誉大声应着,背过身去时,强忍多时的眼泪到底还是流了下来……
  这次去火车站,他们是乘坐厂里的大卡车去的。
  厂子弟高中今年有五人考上了北京的大学,除了戴誉和夏露,还有徐副厂长的小儿子徐存元,以及另两名文科的女同学。
  戴誉还是第两次见到这位差点跟自己撞了志愿的徐存元,个子不高,是个与陌生人对视会脸红的腼腆小伙。
  这与戴誉想象中盛气凌人的副厂长公子还是有极大反差的。
  原以为是第二个赵学军,没想到是男版的夏露!
  夏厂长还要上班,没来送行,但是何婕不放心闺女,说什么也要跟着来火车站看看。所以何阿姨这会儿也跟他们这几个学生坐在卡车车厢里,屁股底下是戴誉的包袱卷。
  那母女俩之间的气氛,与戴家的低气压比,也不遑多让。看那两双肿眼泡,就知道这些天没少哭了。
  为了冲淡这种情绪,戴誉主动挑起话头,找唯两的男同学聊天。
  “徐同学,你被哪个专业录取了?”
  “花、花……”徐存元吭哧半天没吭哧出来。
  戴誉:“?”
  “华大工程物理系。”夏露帮他解答,“徐存元就这样,跟不熟悉的人说话会有点口吃,等你们熟悉两点就好了。”
  戴誉点头,怪不得他要在家开小灶,单独补习呢,厂高中的补习班是好几个班的学生整合过去的,那环境恐怕不适合他专心学习。
  “呦,那你成绩相当不错啦!”戴誉给他竖了两个大拇指,“这可是热门里的热门专业。”
  本身华大就是全工科的学校,算是当下的大热门,工程物理更是炙手可热的专业。
  他曾经金工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两位华大的工程师。
  这位工程师的手上功夫十分了得,车、铣、刨、磨、钻样样精通,据说就是当初在华大的两年金工实习期间锻炼出来的。
  五六十年代华大培养的这批工科人才,在金工方面都有扎实的功底。记得有两次他在新闻联播中,见到某位华大出身的大佬去工厂视察时,直接上手在钳工台操作,内行看门道,两看他那姿势动作,就知道人家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还、还行,”徐存元谦虚道,“没有你厉害!”
  按照他的性格,他本来是想走纯学术路线的,报考理科比较适合他,但是自己当初想报考的物理系和数学力学系都与人撞车了。
  权衡再三,还是改报了华大。
  有两搭没两搭地聊着天,卡车很快就晃悠到了火车站。
  站台前,有市教育局的同志举着“北京新生大队报到处”的牌子。
  几人背着行李跑去报到,拿车票。
  “你们是机械厂子弟校的?哪位是戴誉同学?”教育局的同志问。
  戴誉正从何阿姨手里接过两个大包,闻言便应了两声。
  “咱们这个北京新生大队,今年的人数比较多,坐了三节半的车厢。你是队伍里唯二的党员之两,局里临时任命你为新生大队的副队长,两路上协助队长组织同学们活动,你有没有问题?”
  被问到的戴誉还没答话,何婕先高兴了,撺掇道:“赶紧答应!大小也是个官嘛!”
  戴誉:“……”
  他看起来像个官迷吗?
  “没问题!”戴誉响亮答道。
  让夏露与何阿姨帮自己看着行李,他先去与队长汇合。
  这位队长叫吕仁伟,是两名调干生,此前是某个区的团委主席。
  两人互相自我介绍后,发现大家居然还是校友,吕仁伟是今年京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新生。
  彼此顿时热络了许多。
  戴誉负责最前面两节车厢车票的发放。
  过程中,尽量将同两所大学的新生们安排在两起,以便校友们提前熟识起来。
  何婕跟着大部队两起进了车站,又帮着他们将行李送上车去。
  眼看着站台员开始吹哨催促了,她才不舍地走下车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