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311

  二人自说自话半天,没人搭茬,一时也有些尴尬。
  戴誉从图纸里抬起头来,对秦教授笑道:“我老师这是在思考问题呢,您二位别着急啊,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关于降落伞的事,我也了解一点,要不我先跟您二位说说?”
  “行啊。”秦教授点点头。
  总比干等着强。
  “对于主降落伞的使用问题,咱们肯定没有争议了,对吧?”戴誉将降落伞地工作原理简单讲一下,“就是飞机飞到降落区上空的时候,发动机停止工作,然后降落伞打开,再让它慢慢悠悠地安全着陆。”
  两位大佬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但是,这种情况只适用于普通速度的飞行。如果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非常快,甚至接近音速,这时候直接放出主降落伞,肯定要承受超大的冲击载荷,那么无论降落伞的强度多大,都会有破裂的风险。所以,火蜂才要另外加设一个面积小一点的减速伞。先用减速伞一点点降低飞机的速度,再放出主降落伞,这种设定是十分合理的呀!”
  谭院长颔首,却直言道:“这些我们都知道。”
  “哦,那您为啥还要取消减速伞呢?”戴誉疑惑地问。
  “火蜂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动机,它的推力可以让飞机速度接近音速,实现高亚音速。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可供装置到我们的无人机上。”谭院长解释。
  秦教授摇头叹道:“李代表留给我们的仿制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只能从现有的发动机中进行选择,临时研发肯定是来不及的。如果真的装备了现有的发动机,那么减速伞就可有可无了,甚至是个鸡肋的存在。”
  他们所说的确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戴誉也无话可说了。
  一直拧眉思考的章教授,突然回身对几人道:“降落伞的事情不是特别紧迫,你们暂时先放一放吧,再给动力系统这边一点时间。我会尽快想想办法!”
  作为科研人,谭院长和秦教授都能理解他这种想要精益求精的心情,遂不再多言,说了几句宽慰的话便起身告辞了。
  戴誉这几天一直在配合徐教授团队,设计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这三个操纵面。没想到他们自己的组里,会在发动机方面碰壁。
  看着章教授又蹙眉钻进了实验室,戴誉也有些犯愁。
  一下午都琢磨着有关无人机发动机的事。临近下班时,他犹豫了半天,还是跑去徐教授那里借用了一下电话。
  快速拨通记忆中的号码,嘟嘟几声后,电话被人接起。
  不待电话对面的人应答,戴誉立马露出八颗牙微笑,热情招呼道:“喂,夏叔!我是戴誉呀!我可想死您啦!您想我不?”
第121章
  同一时间,
滨江机械厂的副厂长办公室内。
  好不容易提前做完了工作,夏启航准备按时下班,回家陪一陪已经会叫爸爸的小闺女。
  谁知还没出门,
就接到了这通来自北京的电话。
  听着对面人异常热情欢快的招呼声,
夏启航本想回怼一句“不想”。
  不过,
想了想还是算了,直接问:“你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用的是谁的电话?”
  他这么问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从这俩孩子去了北京上大学,
只有刚开始的几个月会往家里写信。后来嫌弃通信的时间太漫长,他俩就干脆每月往家里打一个电话。
  这时候,
普通的电话一般只能拨打市内电话,所以这俩败家孩子就跑去电话局往家里打长途。
  不过,
长途电话是按分钟计费的,他们每次都像机关枪似的,捡着紧要的事突突突一通说,
像今天这样还能说闲话,
问自己想不想他的情况,
比较少见。
  戴誉在电话那边嘿嘿笑了两声,
只简单解释道:“我刚进了一个课题组,
这是教授办公室的电话。”
  “你跟夏露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夏露还帮着教授编书呢,
学生会的工作也忙得要命,
都没时间搭理我了。”戴誉幽怨道。
  对于这一点,夏启航比较满意,
这样正好,省得整天黏黏糊糊地腻在一起。
  “行了,公家的电话哪是让你随便打长途聊闲篇的!没什么事就挂了吧。”被总机那边听到,影响不好。
  “诶诶,
别挂别挂。”戴誉生怕他真把电话挂了,急忙将人留住,“我有正事找您帮忙呢!”
  “哦,原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赶紧说吧。”他还着急回家呢。
  “那什么,夏叔,我问您个事啊!”戴誉斟酌着措辞,半天才说,“咱厂里有推力在770-800公斤的航空发动机嘛?”
  他其实想问那个涡喷-6发动机,之前在他夏叔的书房里,他曾看到过一份关于涡喷-6发动机某槽底裂纹的分析。
  这就说明涡喷-6发动机早就已经在他们机械厂立项了,至于是否投产了,还不好说。
  不过,他也知道交换台是能听到他们的对话内容的,所以没敢直接问。
  夏启航斩钉截铁答:“没有。”
  戴誉:“那有八百公斤以上的嘛?”
  夏启航不答反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最近不是在跟一个课题组嘛,组里想找一台能适配的发动机。”戴誉含糊着说。
  “唔,”夏启航沉吟半晌才说,“想问什么,让你的上级部门出面直接跟厂里联系,你自己不要瞎打听。”
  戴誉秒懂。
  看来还真有八百公斤以上推力的发动机,那岂不是比火蜂装备的那个发动机还牛?
  他赶紧答应下来,又忍不住提醒道:“夏叔,要是真有人找到了厂里,您仔细考虑一下啊。我老师是这方面的大拿,厂里要是在新型发动机方面有啥问题,也可以趁机跟他交流一下。”
  涡喷-6都研制好几年了,投产了还好说,要是没投产,肯定是在什么关键技术环节卡住了。
  “知道了。”估摸他没什么正经事了,夏启航挂断了电话。
  *
  从徐教授的办公室出来,戴誉溜达回实验室。
  不料,只是打个电话的功夫,章教授就提前离开了。
  心里已经有了底,他便不着急了。拎着饭盒去食堂打了饭菜,又返回宿舍拎了瓶酒,晃悠着去了章教授的单人宿舍。
  他到的时候,宿舍门敞开着,袁师姐正拿着几张稿纸,跟章教授汇报着什么。
  在门上敲了两下,见章教授招手示意他入内,才拎着东西走进去。
  “老师,袁师姐,吃晚饭了嘛?”将东西放到桌子上,戴誉扭头问。
  没人应声,看来是都没吃呢。
  “我在食堂打了几个菜,今天居然有豆腐丝和炒猪肝,正好咱爷俩喝点小酒。”他又看向袁师姐问,“师姐你能喝点白的不?”
  袁冰冰:“……”
  她已经惊呆了,头一次遇到找教授喝酒的学生……
  “不会喝,我一会儿去食堂吃饭。”这恐怕是她与戴誉说过最长的话了。
  袁冰冰谈完工作便不再过多逗留,与教授道声别,抱着资料就出门了。
  “既然我袁师姐不吃,那就咱俩吃点吧!”戴誉将那瓶二锅头拧开,给章教授的茶杯里倒了浅浅的一个杯底,又笑道,“背着苗老师,咱俩偷摸喝一点。”
  章教授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抱怨道:“就这么一点点,也值得你这么显摆!还不够我沾湿嘴巴的!”
  而后又狐疑地问:“你这酒是从哪来的?”
  “前几天常师兄拿过来的,他本来想叫上我和郭师兄,一起招待招待关中来的那几位,不过人家都以工作为由推了,这酒就留在我们宿舍了。”
  章教授哼笑道:“你们几个都不如人家谭院长的学生,人家那才是干工作的态度!”
  戴誉不高兴地说:“这酒我只给您倒了一口,自己可没喝!本来我还想帮您解决一下发动机的问题呢,不过,我现在得考虑考虑了。”
  “我就说你不是单纯来找我喝酒的吧,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章教授还要去拿酒瓶子。
  “您喝一口就得了,少喝点有助于睡眠。您要是喝多了,我咋跟苗老师交代啊!”戴誉伸手将酒瓶拦下来放在一边,问,“您听说过滨江机械厂吗?”
  “听过,部属单位,规模挺大。你家不就是那个厂的嘛。”他之前是调阅过戴誉的档案的,知道他是工人阶级出身。
  “对,我们这个厂生产航空发动机,您知道吧?”
  章教授颔首。
  “那您看没看过我们厂生产的那些发动机,有能用的吗?”
  “市面上已经投产的发动机,我这边都有清单,目前没有合适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滨江机械厂的产品。
  戴誉暗忖,涡喷-6果然还没有投产啊。
  见他神色迟疑,章教授问:“难道这个厂还有什么被我漏掉的项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