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11

  没想到他俩已经把日子过得这么拮据,戴誉干脆饭也不吃了,转个弯就去了学生处领补助。
  出纳动作挺利索,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又翻出两个本子,指向表格空白处:“戴誉是吧?在这签字。”
  戴誉拿着笔刚想签字,却被夏露按住了手臂。
  “老师,这金额是不是弄错了啊?”夏露扭头问出纳,“助学金19块5毛,您让他签字的这个怎么是73块5毛呢?”
  “没错,签吧。”出纳将压在下面的另一个本子拿上来给她看,“这个是19块5毛的助学金。刚刚那个七十多的,也是他的。”
  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戴誉虽然高兴能多拿钱,但也得把事情问清楚了才能伸手。
  “老师,这73块5毛是什么钱啊?”
  “你的补贴啊,这个月刚开始发的。”出纳翻出记录给他看,“呐,按照技术11级工资给你发的。”
  夏露难得不淡定地“哇”了一声。
  她晃了晃戴誉的胳膊,小声说:“我爸是技术1级工资,你还没毕业就能有11级,赶快签字吧!”
  戴誉在签字前,还是问了出纳:“老师,这是因为什么发的补贴啊?以后还有吗?”
  “那我可不知道,我们只负责发钱。备注一栏不是写着‘实验室’嘛,你去实验室问问吧。”
  戴誉快速签下自己的名字,又领了这个月的粮票,拉着夏露就跑出了学生处。
  “妈耶,这次发达了!”他晃悠着夏露的手,兴奋地说,“没想到章教授这么大方!居然给我发了这么多的补贴!哪怕只发这一个月,我也心满意足了。”
  找个没人的角落,夏露将信封里的钱拿出来点了一遍,“一共93块!”
  “之前我还后悔辞了啤酒厂的工作来上大学呐,我错啦!这都顶啤酒厂俩月工资啦!”
  “所以,你在实验室一定要好好干啊!干出成绩章教授会看在眼里的!”夏露很为他高兴。
  戴誉从那一沓钱里抽出两张塞进夏露的上衣口袋里,“呐,给你发点零花钱!咱俩今天出去吃点好的。”
  “我不要钱,你把粮票给我就行。一会儿到东门吃炸酱面去,给你庆祝一下!”
  戴誉:“……”
  看他家夏露多朴实!他还想说要不再去一次老莫呢。
  *
  戴誉现在的活动轨迹,就是实验室——食堂——宿舍。
  除了每天早上跟章教授打打球,基本没什么额外的运动了。
  这天早上打完球,章教授说:“虽然项目时间紧,但你还是得留出运动的时间啊。”
  “知道啦,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嘛!”戴誉点头。
  “你最近是不是没去校乒乓球队训练?”章教授点点他,“李教练前几天跟我碰面的时候,还告了你的状,说你缺席乒乓球队的训练”
  当初还是他将戴誉推荐去乒乓球队当顾问的呢。
  “我整天在实验室里,哪有时间去培训乒乓球?”
  “实验室也可以给你放几天假,你该锻炼还是锻炼一下,他们马上要参加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了。最近的训练还挺重要的”
  得了章教授的叮嘱,戴誉当天就去了一趟乒乓球队。
  不过,人家的打球技术已经很纯熟了,根本就不用他顾问什么。
  他只能在旁边干看着,走个过场。
  “李教练,听说咱们乒乓球队要参加高校运动会了?”戴誉蹲到李教练身边问。
  李教练点头。
  “反正咱们队里也不需要我顾问什么了,我能跟着大家上场打个比赛不?”自从学会打乒乓球,他还从来没正式跟人比赛过呢,整天光给章教授当陪练了。
  “行啊。”李教练磕绊都没打就答应了。
  “真行?”戴誉咋这么不相信呢!
  “真的。比赛要求每个学校可以出八名队员参赛,不过咱们队里,加上替补也才七个能上场的。你要是想去试试,就去吧。”
  戴誉:“……”
  总感觉不是啥正经比赛。
  这一届的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在师大举办。
  211宿舍里除了戴誉是凑数去打乒乓球的,还有陈显这个跑步健将,会参加100米和3000米的比赛。
  为了给他们二人加油,全宿舍的人都蹭着校车跟去了师大。
  东道主师大显然十分重视这次运动会,他们的校车刚开进大门,就看到各种五颜六色的欢迎横幅和标语,弄得跟过节似的。
  这天上午,所有高校的运动员代表聚集在师大的操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
  不过,戴誉对于这些都不怎么在意,他只想赶紧比赛,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咋样。
  好在流程走得很快,他们这项突兀地出现在田径运动会上的运动项目,在上午就进行了第一轮预赛。
  戴誉混上了一套京大乒乓球队的统一服装,前胸后背都贴着“08号”的字样。
  这会儿正立在体育馆内的,其中一个乒乓球台前,等待自己对手的到来。
  “我刚才已经帮你看过了,你预赛的对手是铁道学院的。”夏露将学生会那边的大部队抛下,专门跑来体育馆帮他加油,顺便围观戴誉人生中的第一场乒乓球比赛。
  比赛已经开始,临近的几个乒乓球案子上,对战的双方早已经酣战了起来,乒乒乓乓抽球的声音不绝于耳。
  那抽球声听得戴誉热血沸腾,只待对手赶快出现,与对方来一场鏖战!
  他将球拍放在球案上,瞄了一眼手表,距离比赛开始都过去二十分钟了。他那位铁道学院的对手怎么还没来?难道是第一次来其他学校参加比赛,迷路了?
  “你先在这再等等,我帮你找裁判问问去。”夏露也等得有些着急了,想看他打一场比赛怎么这么费劲呢!
  夏露走后,又过了十来分钟,周围的几对对手早已分出胜负了,戴誉却仍在乒乓球台前干杵着呢。
  李教练手下的队员们都在同一时间参加的预赛,这会儿正好巡视过来,看到戴誉的状态,便笑道:“估计是你的那个对手弃权了,你可以直接晋级!恭喜你!哈哈!”
  果然,没过几分钟,大喇叭里就开始播报乒乓球预赛的最终成绩以及晋级名单,而戴誉的名字赫然夹在晋级名单里。
  戴誉:“……”
  他并不在乎输赢,只是想趁机实战一下而已!
  不待他多说什么,风一样的男子陈显光着脚丫子提溜着跑鞋,飞奔了过来。
  “支书,跟你对战的那个对手是不是铁道学院的运动员?”
  戴誉轻嗯了一声。
  “那你不用等了!我刚才在茅房看到那个运动员了,他拉肚子啦!”陈显哈哈笑道,“你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戴誉:“……”
  作者有话要说:  [1]吕庆风.难忘的无人机取样[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2012-03-20(4)
  温馨提示一下,本文关于无人机的研发过程和人物角色,纯属作者虚构。
  我国的第一架军用无人机是“长空一号”,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
  国家于1977年3月下达了把“长空一号”靶机改装为核试验取样机的任务。六个月后,一架“长空一号”取样机参加了我国一次核试验的穿云取样飞行。(摘自百度)
  最近查资料时,好几次泪目。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确实太不容易了,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得上。很多人一生都在为科研工作鞠躬尽瘁。向所有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第124章
  听到大喇叭里的通知后,
211宿舍的几人便找到了体育馆来。
  刘小源见到戴誉就大喊:“戴誉哥,你现在是北京高校乒乓球男子32强啦!我还以为你说自己是‘乒坛神童’是吹牛的呐!”
  “哈哈哈,支书今天走狗屎运了!”陈显将鞋扔到地上趿拉着,
哈哈笑道,
“他的对手蹲茅房呢,
刚才根本没参加比赛!”
  戴誉:“……”
  咋感觉晋级比输球还让人难受呢?
  正郁闷间,夏露又一阵风似地跑到他跟前,
一脸无语地说:“你今天到底是啥运气啊?上一场对手弃权了,下一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