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311

  章教授拿过戴誉的纸笔,给另两人讲解道:“飞机飞行时,
机翼下表面的气流会绕过翼梢来到上表面,形成一个涡流。飞行速度越快涡流越强,飞行阻力也就越大,
相应的必然会增加飞行时的燃料损耗。”
  “啊!”郭振东抚掌叹道,
“加上翼尖小翼以后,
确实可以有效地阻挡旋涡气流的形成,
虽然不能完全消除,
但是如果安装角度合理,应该是能减少大部分阻力的,
从而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
  而后又看向戴誉,
称赞道:“小戴,你可真聪明啊!”
  戴誉:“……”
  受之有愧!你可以称赞我记性好!
  袁冰冰盯着那个示意图看了一会儿,
说:“这种翼尖小翼确实可以节约一部分燃料,但是我觉得远途飞行的飞机会更适合安装它,像无人机这种航程短的,额外增加的负重损耗基本可以与它节省下来的燃料持平了,
那样的话安装它还有什么意义?”
  章教授想了想,摇头道:“并不是完全持平的,调整好小翼片的倾斜角、安装角和高度,再通过风洞实验确定参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机翼升阻比。从长远来看,在机翼上安装翼尖小翼的方法是可行的。”
  章教授沉吟半晌后又说:“先在油箱自身上想办法吧,如果依靠对油箱的改造和增加的两个附加油箱,能够满足航程需要,翼尖小翼的事情就暂时先放一放。反之,咱们就为安装了翼尖小翼的模型机做一次风洞实验。”
  既然教授已经做出了决定,三人都没什么异议地应是。
  各自解散干活了。
  下午,觑着休息的空档,戴誉蹭到了郭师兄身边。郭师兄这会儿正站在窗边远眺,活动肩颈。
  “师兄,不忙吧!”他没话找话地问。
  郭振东笑道:“有事你就说吧,客气啥呢。”
  “嗐,我就是想跟你打听打听袁师姐的事。”见他望过来,戴誉四下梭巡一圈,确认袁师姐的距离够远,才小声问,“袁师姐有对象嘛?”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郭振东皱着眉说,“你不是已经有对象了嘛,怎么还瞎打听别的女同学?”
  “哎呀,我是替别人打听的。有人想让我帮他跟袁师姐牵个线,我这不是先来你这边确认一下嘛。”戴誉自以为贴心地说,“你要是也对袁师姐有那个意思,我就不帮别人牵线了,肥水不留外人田嘛。”
  郭振东怔了一下,然后没什么表情地说:“实验室里那么多事情没做完,你管得倒是挺宽的!”连师兄师姐的感情问题都关心上了!
  “嘿嘿!再忙也得生活嘛!你都老大不小了,找个对象也正常吧。你看看我,”戴誉自得道,“等我到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郭振东:“……”
  “你要是真没那意思,我就去跟袁师姐说啦!”戴誉再次确认道。
  “谁让你帮忙牵线的?你确定是给袁冰冰牵线,而不是给文兰?”袁冰冰那性格谁能受得了……
  戴誉想了想,常石好像也没要求他保密,遂直言道:“袁师姐人还不错,有追求者也很正常吧,你不追还不让别人追啊!人家常石师兄还挺有眼光的!”
  “他给你多少好处,你这么卖力地给他办事?”
  “五十个一毛钱的残次品胶卷。”戴誉老实地答。
  “……”郭振东挥挥手,“行了,你乐意牵线就去牵吧。跟我说不着!”
  “那我真去了啊,你可别后悔。”
  “呵呵,她能搭理你就有鬼了。”郭振东露出等着看好戏的表情。
  不过,戴誉并没让他看成好戏,他是趁着郭师兄不在实验室的时候找上的袁师姐。
  他心里嘀咕着五十个胶卷真是烫手啊,磨蹭着坐到了袁师姐身边。
  袁冰冰正在写增设副油箱的可行性报告,见他在自己身边坐了,也不吱声只当他不存在。
  过了两分钟,发现对方一直没动静,她才冷冰冰地开口:“我就是觉得在无人机上增加翼尖小翼没什么用,你要是想反驳我,需要拿出具体数据,证明你的观点。”
  戴誉:“……”
  咋还惦记这事呢?
  “我没想反驳你,你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这种翼尖小翼放在远距离航行的飞机上,优势会更明显一些。”
  袁冰冰满意地点头。
  戴誉觉得袁师姐应该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所以也没兜圈子,直截了当道:“我来找你不是为了实验室里的事。常石师兄前两天求到我这里来,想让我帮你俩牵个线。”
  袁冰冰疑惑问:“牵什么线?他们那边要是有资料就直接送过来好了,交给你也行,不用非得交到我这里。”
  戴誉:“……”
  终于见识到比他家夏露还钢管直的了!
  “他只是想跟你处个对象……”戴誉尽量用词准确,避免产生任何歧义,“让我帮忙来问问你的意思。”
  袁冰冰拿着钢笔的手一顿,隔了两秒似乎觉得这样一直被他打扰,根本无法安心工作,干脆将钢笔放了下来。
  她板着脸,语气严肃地说:“我跟完这个项目就毕业了。”
  “啊。”所以呢?
  “去向未定。”
  “师姐,你不打算留校啊?”
  袁冰冰摇头,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我不适合教书育人,而且我想到最需要我的岗位上去。”
  戴誉没想明白啥岗位是最需要她的,但也理解地点点头。
  其实,常石也是今年毕业,听说他已经确定要留在空军学院任教了。这样的话,哪怕两人真在这时候成了,多半也是异地恋。
  这会儿的异地跟后世可是两码事,通信方式一般只有书信和电报。毕业分配被分开,基本就是咫尺天涯了,这辈子能不能再见都是两说。
  嗐,他们这些大男人谁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是人家袁师姐头脑清醒。
  戴誉抽空将袁师姐明确拒绝的意思对常石转达了,常石像是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很平静地接受了。
  不过,听到袁冰冰拒绝自己的理由后,常石沉默半晌,叹道:“我不如她。”
  戴誉没说什么安慰话,陪着常师兄喝了一通闷酒,就重新返回了实验室干活。
  七月中旬的时候,三个团队再次齐聚空军学院,向李代表交上了仿制无人侦察机的最终定稿。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一份代号为“0”的取样机定稿也随之被呈给了上级部门。
  设计稿交上去以后,工厂的投产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后续的事情基本就与他们这些设计人员无关了,只待样机进行风洞实验和试飞的时候,才需要他们的再次关注。
  交稿次日,项目组就地解散,戴誉彻底轻松下来,过起了期待已久的暑假生活。
  不过,夏露已经跟着甄教授的调查组出去调研半个多月了,暂时不知归期。
  他把自家小院大概收拾了一下,破败的地方该补的补,该修的修,甚至还自己一个人上了房顶,给正屋房顶填上了不少新的瓦片。
  在家呆得实在没意思,戴誉又开始往市总工会组织的技术交流会上跑。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技术交流会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百多个工厂的工人参加了技术交流会,几个月以来集中攻破了八十多项比较重大的技术问题。
  戴誉来到市工人文化宫的时候,会场里已经挤满了人。
  三系工厂三车间的钱主任在门口见到戴誉后,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你好几个月没来了吧,咱们这边变化可大了,要不要我带你进去?”
  “哈哈,这人有点多吧?”戴誉看着不断往会场里涌的人群感慨。
  “这已经算是好的了,上个月总工会又在每个区的工人俱乐部开辟了分会场,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近选择参会地点。”钱主任与有荣焉道,“不过,即便有工人俱乐部的分流,这边的参与人数还是最多的。没办法啊,各工种的大拿都习惯往这边跑了,有重大难题还得来这边找答案。”
  入场的人实在太多了,戴誉陪着钱主任在门口抽了支烟,随口问道:“我这几个月一直忙着学校里的事,咱车间里的事我都关注得少了,最近水轮泵的生产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铸造车间的技术改进了以后,废品率也慢慢降低了。现在能达到这个!”钱主任猛吸一口烟,比划了一个“九”的手势,“现在水轮泵的名声渐渐打响了,不少外地的公社都会来咱们厂采购水轮泵,基本上黄河以北的市场都归咱们。”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等到南方作为试点的水电站项目被广泛宣传以后,势必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水轮泵的生产。”戴誉对钱主任劝道,“咱们这边的生产工艺还得提高啊。”
  三系工厂的弱点就在生产工艺方面,废品率达到百分之九也不算低了。
  陆续有与戴誉相熟的工人师傅过来,在门口抽烟的人越聚越多,甚至影响正常通行。没办法,戴誉招呼大家直接入场。
  能来市工人文化宫参会的基本都是各厂的车间主任和七级八级工人,其他不够资格的早已自动去了区工人俱乐部。
  戴誉这次过来没啥目的性,就是随便看看的。遂跟在钱主任身边去了车工组的讨论区。
  车工组最近一直在帮自行车零件厂改进一种刀具。这种刀具如果能按照大家的设想改进成功,可以让某个自行车零件模具的生产效率提高三倍以上。
  戴誉他们过去的时候,桌子上已经稿纸图纸一大堆了,一圈的黑脑袋凑到桌子前,围着那个图纸研究。
  戴誉抻着脖子往里张望,连个图纸的边都没看到,只能围在外面听大家的讨论。
  “你画的这种图纸根本就不正规,按照你的方法来,虽然车削效率提高了,但是零件的光洁度根本不能保证!”有个黑脑袋的声音突然拔高,“你才跟着工程师学了几天作图啊,就真当自己是搞设计的啦?”
  另一个人嘀咕了啥戴誉没听清,反正人群里不少人出声劝和,两人根本吵不起来。
  钱师傅将戴誉往人群里推,喊道:“我们厂的工程师过来了,图纸对不对让他给看看嘛。”
  戴誉的身前被让出一个小过道,他跟几个眼熟的师傅打过招呼后,也钻到人群里学着大家的样子趴在桌子上,盯着那图纸瞧。
  不多时便对着图纸的主人说:“季主任,您这图做的一看就是下功夫了!基本功也很扎实,不像是新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