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311

  即便他可以独立做课题,近期却也不可能再有水上飞机这样大的课题让他做了。
  他反复衡量了几次,觉得这次去二机厂,没准是自己事业腾飞的一个契机!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他是从部属研究所下去的副研究员,到了厂里就是高级人才,肯定会受到重视。
  如果在厂里发展的好,项目总设计师,总工艺师、总工程师之类的头衔也能手到擒来。
  听说二机厂的副厂长,谭总工就是从设计室里升上来的。走在外面,与他们研究所的所长是一个级别的。
  再说,他不是北京本地人,对北京并没有太多的留恋。在他看来,北京和滨江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异乡。
  黄轩兀自在心里权衡着,隐约听到有人问:“部长,二机厂那边可以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吗?能保证家属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吗?”
  秦部长肯定道:“可以。谭总工特意在会上提过这一点,已经成家的科研人员,只要愿意去二机厂工作,就能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和孩子的上学问题。如果对口工作不好安排,部里也会出面在当地帮忙协调。”
  闻言,黄轩心里的天平又往二机厂那边倾斜了几分,连他老婆孩子的工作学习问题都能解决,那就基本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见大家还在嗡嗡嗡地讨论,却一直没有人表态,秦部长顺势开起了动员大会。
  “我们平时总喊着‘航空报国’、‘科研人员与工农相结合’的口号,这次真的给了大家奉献和报国的机会,我希望同志们都能有航空人的觉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踊跃地投身到航空产业的生产第一线……”
  秦部长动员了半天,就想看看谁能主动报名下基层,实在没人愿意去就只能让大家服从组织安排了。
  视线在办公室里打个转,秦部长刚要再次开口,却突然瞥见戴誉高高举起的手臂。
  “部长!我愿意去滨江二机厂!我是气动布局方案小组的副组长,还是起落架设计小组的组长,也跟着水动力研究所的同志,全程参与了针对三号方案的修改,对于水上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水动力特性都很了解!而且我还是党员!我愿意响应上级号召,代表咱们课题组的同志们,投身到产业一线!”
第151章
  在秦部长看来,
戴誉本就是最佳人选。去滨江支援建设,他是有天然优势的。
  其一,他是滨江人,
从北京回老家工作,
算是衣锦还乡了。
  其二,
戴誉跟谭总工关系匪浅。他去了二机厂,多半会作为青年骨干被单位重点培养,
未来发展未必就比在气动所差。
  让戴誉这个本地人回滨江,总比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强,
到了当地不用适应水土,报了到就能立马投入工作。
  秦部长刚才还在掂量,
如果没人主动报名,他就点名让戴誉去。
  不过,这会儿对方主动举手了,
简直皆大欢喜!
  秦部长鼓掌笑道:“好好好!戴誉同志非常有党员的觉悟和自觉性!你是气动布局方案小组的副组长,
去滨江二机厂当这个机身组组长,
协助他们完成水上飞机的试制,
正合适!”
  其他人一看终于有人主动站出来了,
纷纷发自内心地跟着秦部长一块儿鼓掌。
  好啊,大家都不用纠结了!小戴挺身而出了!
  整间办公室里,
上到组长,
下到组员,几乎所有人都乐乐呵呵的。
  也许唯一不痛快的,
就只有黄轩了……
  他先是被戴誉突如其来的慷慨陈词打个措手不及,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竞争一下机身组组长的位置,又被秦部长这番骚操作弄懵了!
  他十分想问问秦部长,
你咋不征询一下其他人的想法呢?
  戴誉的话音刚落,你就跟生怕夜长梦多似的,快刀斩乱麻地宣布了机身组长的最终人选。
  不给其他人留下一点点争取的余地……
  他这边还在暗自懊悔慢人一步,另一边秦部长大夸特夸了戴誉一通就宣布散会。
  只要有一个人主动申请去滨江,秦部长这个领导就算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了。
  临出门前,他还补充道:“如果其他人也有意向去滨江二机厂支援建设,这几天考虑清楚以后,可以随时找我报名。”
  目送秦部长离开,课题组众人都围到戴誉跟前,不可置信地问:“小戴,你还真要去滨江啊?”
  “对啊,刚才部长都同意啦!”戴誉挺激动,心里的大石终于落地了。
  冯峰纠结道:“你才来气动所一年,脚跟还没站稳就换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那工厂里的环境肯定没有咱们研究所好!”
  他印象里的工厂就是京大三系工厂那样的,跟工人们交流起来费劲巴拉的。
  戴誉忙道:“那哪算陌生的地方,我就是滨江人呐!去了滨江二机厂就相当于回家了,哈哈!而且我们那边环境不比北京差,你们是没见过我们国营大厂的风采!”
  这些研究员大多是毕了业就直接来研究所工作的,除了偶尔出差,谁也没在大厂里生活过,听他说起国营大厂,不禁都围过来询问。
  戴誉暗忖,二机厂有自己的设计室,却在这时候向外求援,肯定是急需高级技术人才的。他要是能从所里多动员几人一起去二机厂,对于新型水上飞机的设计和试制都是好事。
  “我虽然没去过二机厂,但我是在与它配套的滨江机械厂长大的!”戴誉决定给这些土老帽开开眼,“我们机械厂职工多达上万人,有自己的中小学、医院、供销社、副食品商店、菜站、邮局、派出所、储蓄所、工人俱乐部、工人培训学校,以及成片的家属院。还配套建有啤酒厂、罐头厂、养猪场、冰棍厂等大大小小十来个下属厂。”
  冯峰惊叹地张着嘴问:“这么厉害啊?”
  “那当然了,我们厂的规模和工人福利在附近几省都是这个!”戴誉竖起一根大拇指,“只要认真埋头干活,努力为厂里做贡献,生老病死厂里全包!二机厂这次是遇到困难了才会从其他单位抽调人手,平时的话,想去这两个厂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谁要是想去,赶紧找部长报名啊,我在滨江人头很熟的!到时候咱们并肩战斗!”
  一群人围着戴誉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黄轩坐在座位上,听着戴誉高谈阔论,真是越想越气!多好的机会啊,怎么就被这小子抢占先机了呢!
  当天下班后,戴誉背着包哼着小调出门。
  走到办公室门口时,却被正要进门的黄轩用力撞了一下肩膀。
  见对方表情臭臭的,戴誉也不以为意,反正马上就要分开了,只当对方是在“无能狂怒”罢了。
  出门骑上自行车,就回了家。
  *
  夏露已经彻底清闲了下来,研究所的人大多都搬走了,她不用去上班,就每天猫在家里研究她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课题任务,十分能耐得住寂寞。
  “遇上什么喜事了?高兴成这样?”夏露顺手接过他脱下来的衣服挂到衣架上。
  “这次还真是撞大运了!哈哈!”戴誉将人搂过来直接在嘴唇上啵啵啵了好几口。
  “你疯啦?胡闹什么?差点碰到我的肚子!”站在原地任他亲了一会儿,倒也没挣扎。
  “咱家大聪明可真是福星啊!逢凶化吉小能手!”
  夏露无奈道:“你怎么什么事都能扯到孩子身上!到底怎么回事?”
  “你工作的事有眉目了!”
  夏露拉着他的胳膊催促:“怎么有眉目了,赶紧说说!”她最近每每空闲下来都不由自主地琢磨全家去临省的事,心里总是堵得慌。
  “所里要抽调人手去滨江第二机械厂,协助他们完成一个新项目的试制。机械部可以帮家属在当地安排对口的工作,我报名了!”
  “啊!”夏露赶紧抓住关键问题,“这个项目能做多久啊?完成以后是继续留在滨江还是回气动所?”
  “项目时间最少得一两年吧,后期如果订货多的话,可能时间更长。”戴誉停顿片刻,选择撒个小谎,“结束以后可以选择留在滨江,或者回气动所都行。”
  夏露松了口气似的抚一抚胸口:“那太好啦!气动所的平台这么好,又不像我们研究所似的有各种麻烦事,要是就这么一走了之也太可惜了!能回来就好!”
  “要是让我选,我还是更乐意选滨江,那边的地头人头我都熟悉,而且二机厂的科研条件也不错。咱两家父母都在那边,到时候大聪明生出来了,也有人帮忙带……”
  夏露笑眯眯道:“都好都好!你不用放弃事业陪我去临省,我就知足了!”
  简直是峰回路转!
  “二机厂那边要求半个月内到岗,咱们这几天得抓紧时间收拾行囊,把该带的都带上。还得跟家里人通报一声,再跟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道个别!”
  夏露兴致勃勃地“诶”了一声。
  戴誉在屋里环视一圈,叹道:“就是可惜了这个院子,咱俩结婚才住了一年就得空置了,本来就够破的,长期空置没人打理,恐怕等咱们再回来的时候,得破得不能住人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你要不要听听?”
  *
  之后的几天,戴誉去研究所做了工作上的交接。跟秦部长请个假,就准备回家收拾行囊。
  不过,整理东西之余,他还抽空去了一趟京大的筒子楼。
  章教授听说他要去飞机制造厂当设计师,赞同地颔首:“如果你想在飞行器设计领域长期发展,去工厂锻炼锻炼是好事,总呆在研究所里搞理论研究容易将路走窄了。”
  戴誉讪笑道:“我还以为您得说我没出息呐!”
  “去工厂工作,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怎么是没出息!”章教授瞥他一眼提醒道,“不过,你可得有心里准备,现在的好多飞机制造厂都是从修理厂干起来的,他们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的。”
  “我们研究所的效率也不低啊。”
  “那是两码事。工厂里经常是现场出设计图,现场试制。项目上马和原型机的组装速度都非常快。”章教授举个例子,“据我所知,之前某个型号的战斗机,从出图到原型机组装成功,只用了一年时间。”
  戴誉:“……”
  那人家的效率是挺高的,他们水上飞机的设计图足足用了一年才定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