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

  戴誉面上感激,心里却轻嗤一声。
  明天就是李叙去新单位报到的最后期限,不然也不会这样急慌慌地与自己做工作交接。孙主任明知这一点,居然还要个人出资搞什么欢送会……
  人家的心思早飞去新单位了,谁会有闲工夫参加欢送会嘛。
  果然,李叙婉拒道:“我明天就要去局里报到,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只能辜负孙主任这番美意了!”
  孙主任一脸遗憾地转向戴誉,迟疑着问:“要不我们就单独给戴誉同志办一个欢迎会?你虽是大家的熟人了,但厂办的同志们还不知道你就是新任秘书呢。”
  这办公楼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厂办一准儿是第一个知道的,何况他上午被人事科长谈话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厂部这边大多数人都听说他是厂长秘书的人选了。
  看来孙主任这是嫌他上任以后还没去厂办拜码头,这是来挑理了……
  “孙主任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快年底了,厂里还在赶生产任务,您肯定也是要忙得焦头烂额的。我哪能拖厂里后腿,在这个时候让您拨出时间为我搞欢迎会嘛。”戴誉话锋一转,顺势道,“正好我跟李秘书的工作已经交接完了。既然大家还不知道我是新秘书,那一会儿我就跟您回一趟厂办,您也正式地帮我引荐一下大家,怎么样?”
  李叙笑睨了他一眼,帮腔道:“我去跟厂长打声招呼就要离开了,孙主任领着戴誉去厂办吧。”
  孙主任没有推却,只笑眯眯地应好,若不是戴誉见识过他之前嚣张凌厉的气焰,也会误以为他是个老好人。
  厂办里这会儿没什么人,除了打字员许家庆和办事员张爱国,只有一个叫曲桂芳的女文员在。另外几个副厂长的秘书,都是跟着领导走的。
  孙主任热情地将戴誉介绍给办公室里的三人,言谈间对于戴誉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张爱国和曲桂芳都很给面子地鼓了掌,尤其是张爱国,他与戴誉是老熟人了,在扫盲班并肩作战了两个月,甚至还合唱过一出秧歌剧《夫妻扫盲》。对于戴誉的到来,张爱国热烈欢迎。
  唯有被戴誉顶替了位置的许家庆木着一张脸,不顾孙主任的多次眼神警告,唇角频频勾出嘲讽的弧度。
  戴誉与几人寒暄了一会儿,便以初来乍到还要熟悉工作为由,离开了厂办。
  回了小单间,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就敲响了隔壁办公室的门。
  许厂长正皱眉阅读一份文件,见他进来,让他在对面坐下,便随口道:“人事科的已经跟你谈过话了,我就不重新谈了。李叙离开,你尽快把他那一摊子事情抓起来。到年底了,事情比较多,有不懂的直接问我或者厂办的老孙都可以。”
  戴誉忙正色道:“厂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进入角色,保证不拖您的后腿。”
  许厂长伸手点点他,笑道:“嗯,对你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不然也不会亲自点了你的将。你们年轻人头脑灵活,之后也要在工作中发挥你的这个优势。”
  领导已经挑明了,是他主动点的将,这就是戴誉表决心表忠心的时候了。
  戴誉忙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厂长的信任和期望云云。
  许厂长之前一直蹙着的眉头稍松,显然是认可了他的这番表态。
  将案头正在看的那份十几页的报告递给戴誉,交代道:“这是杨副厂长那边递过来的,你整理一份摘要出来,下周的厂长办公会上要进行讨论。”
  工作布置下去,许厂长说了几点注意事项,又勉励了新秘书一番,便让他出去工作了。
  戴誉回到座位,仔细阅读一遍杨副厂长提交的那份报告。
  主要是探讨在汽水生产车间增加两条水果罐头生产线的可行性。
  这倒是让他想到了前几天在家吃饭时,大家在饭桌上聊起的一个小道消息。
  据说机械厂有意开办一间罐头厂,一是为厂职工增加供给项目,算是职工福利,二是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像机械厂这种大厂,职工上万人,其中有不少单职工家庭,有的甚至是全家十来口人,只有一人在厂里上班拿工资,其他人都只算职工家属。
  这几年厂里年轻力壮的无业游民越来越多,也大大增添了安全隐患。
  机械厂里安排不下那么多人,就只能从别处想办法。
  戴誉猜测,杨副厂长是想将机械厂即将新办的那家罐头厂拉到啤酒厂这边来,增加啤酒厂的产品种类。
  不过他觉得只在汽水生产车间增加两条生产线这种想法,只是杨副厂长的一厢情愿。
  啤酒厂当然是乐意之至的,机械厂那边却未必会答应。
  两条生产线只是杯水车薪,安排不了多少劳动力,甚至只是啤酒厂职工家属,就能填补所有的劳力空缺,根本解决不了机械厂那边的问题。
  这种问题拿到会上讨论,就算是啤酒厂内部全票通过了,人家机械厂不答应,也没用啊。
  怪不得许厂长皱着眉呢。
  戴誉摇摇头,取出稿纸打算把摘要写了。
  然而,刚要动笔,就听见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沉重的脚步声。
  瞬息的工夫,就有人来到了他办公室的跟前。
  来人是厂保卫科的人,戴誉对他有些面熟,但叫不上名字。
  这人在门上重重敲了两下,弯腰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道:“戴秘书,出大事了!”
  戴誉心里一沉,第一天上任就赶上大事了?
  他赶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怎么了,你慢慢说!”
  “生产车间那边打起来了!械斗!赶紧通报厂长!”
  戴誉没急着去敲厂长的门,等他喘匀了气,才问:“械斗是在车间里面还是车间外面?”
  “车间外面。”
  “是我们厂的职工吗?”
  “不是,下边公社来拉酒糟的老乡。”
  “一共多少人?”
  “两边加起来有十来人。”保卫科的人也渐渐平静下来,回忆着答道。
  “有人员伤亡吗?”
  “有两人的脑袋被铁锹拍出血了!”
  “送医了吗?”
  “顾师傅出车送去厂医院了。”
  让来人在外面等着,戴誉敲开厂长办公室,独自走了进去。
  将事情快速说清楚,觑着厂长凝重的神色,戴誉小心翼翼道:“估计是争抢啤酒糟的时候发生了口角,继而演变成械斗的。”
  啤酒厂的酒糟向来是各大养殖场争抢的好东西。在困难时期,甚至有人直接食用啤酒糟充饥。
  不过因为啤酒厂的产品是啤酒,酒糟只是副产品,所以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即便啤酒糟是好东西,颇受大家青睐,啤酒厂也不能出售啤酒糟,只能倒掉或者被下面公社的农户免费运走。
  自从戴誉在啤酒厂上班以后,他们家喂鸡的饲料都变成了啤酒糟,能给家里省下不少粮食。
  得到厂长的示意,戴誉将保卫科的人请了进来。
  许厂长严肃着脸吩咐:“送医的两人先不管,其他人暂时由保卫科看守起来,给他们公社打电话,至少要让生产队长出面领人,不来人的直接扭送公安。”
  又转向戴誉交代道:“你去车间跑一趟,告诉他们,最近几天的酒糟一律倒掉,不再免费送人。这帮王八犊子真是吃了几天饱饭就得意忘形了!不要钱的东西,还能给我搞出幺蛾子来!”
  戴誉暗暗咋舌,看来厂长是真气急了,平时那么沉稳的人,这会儿也忍不住爆粗口!
  许厂长此时很是心有余悸。
  本来今年厂里的产量不错,形势一片大好,他还等着年底被上级表彰呢。若是因为一点酒糟闹出人命,他这个啤酒厂一把手也是要负领导责任的。
  到时候别说表彰了,不挨批都是万幸了。
  戴誉得了指示,连忙跑去生产车间。
  车间外面围满了人,他没急着往人群里挤,而是在外围站了一会儿。
  “就说这么搞早晚得出事吧!”有人在旁边感叹。
  戴誉回头去看,是一个面生的老工人。见他嘴上叼着的烟还没点燃,戴誉拿出火柴给他点了火,好奇问:“师傅,这里面咋回事,咋还打起来了呢?”
  “呵呵,还不是被酒糟闹的!厂里的酒糟本来是不要钱的,有些人非要耍小聪明赚个黑心钱。现在出岔子了吧!一份酒糟卖两家,两家都花了钱,都等着酒糟回去喂牲口呢,谁也不让谁,当然要打起来了!这回有人要倒霉喽!”
  “这两家每天都来拉酒糟?”
  “其中一个是,另一个是今天才来的,不知道是谁家亲戚。”老工人吐出一口烟。
  不是谁都能从啤酒厂拉酒糟出去的,没点门路关系的连厂门都进不来。
  戴誉打听的差不多了,钻进人群,看到生产厂长赵副厂长正在里面给双方调解。他并没过去打扰,只跟他的秘书把许厂长的意思传达了。
  又找生产车间的主任传达一遍,才打道回府。
  戴誉回去将从那老工人处听说的消息跟许厂长转述了,不过许厂长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神色,显然是早就知道这件事的。
  “以前只当是给下面人的福利了,大家都有亲戚朋友,反正都是免费的,给谁不是给。”许厂长在头上胡乱挠了一把,“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这是有安全隐患的。”
  事故现场可以由副厂长去处理,但是后续的一连串连锁事件却是需要他这个厂长来操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