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恋之月朗星明(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

  “阿福,这书案上的字迹可是卧龙先生的?”我问向一旁立侍的阿福。
  “正是先生的字迹。”阿福答道。
  我仔细观之,上面用刚劲的草书写着:“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我记得这句,是出自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中主术训的一段话。看来孔明读书也是涉猎广泛,既读法家韩非,又读这杂家类经典淮南子,不过淮南子虽说被班固归为杂家一类,但其本质思想还是偏向道家的。
  “你家先生读书倒是不少,书房里的书卷都快堆满了。“我随口与阿福闲聊,想要从孔明的书童中多了解他。
  “其实这只是先生一部分的书籍,先生还有比这多好几倍的书卷呢,只是那些先生都已看过了,便都堆到了草庐的那间杂房了。“
  “哦,还有比这多好几倍的书卷,那你家先生平日又要忙于农活,有时又要出门游学,怎得能记住如此多的书籍?”
  “先生本就不同于常人,记书本就容易,而且先生读书不喜咬文嚼字,更喜观其大略。”阿福笑了笑,颇有为自己家的先生自豪之意。
  看来从这书童口中还是能打听到不少诸葛亮的习惯的,观其大略,我细细体会阿福与我所说的这个词,恍然大悟,此观其大略非彼观其大略。略非为大意和大概,而为要义方略。看来孔明读书比较讲究效率,这在读书务求义理精熟的古代人中还真是与众不同。
  见我思忖不语,阿福忙道:“夫人,你看这把琴是我家先生自己所制。”阿福一副像我安利偶像的迷弟模样。
  “你家先生还会自己制琴?”
  “先生不只会制琴,还会动手做许多精巧玩意,乡人的许多农具都经先生之手改良过呢。”
  我拨弄着琴弦,琴音果然格外松沉旷远,心想这孔明还真是奇才,可以算得上是全才了,上天仿佛把所有的才智都赋予他了。
  参观完草庐后,我便问阿福,家中的事情都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我想着本来诸葛亮做为一千古名人,到了年龄正常的择妇成婚,却娶了我这样一个按此时审美为的丑女的夫人,而且这个丑女还不能与之行房事,还真是有些凄惨。况且诸葛亮对我也算够意思了,没什么刁难责备,反倒是体贴关怀倍至。我若是再不帮他做些家务,还真是过意不去。
  “夫人,阿福还真不知夫人应该做些什么,阿福虽是先生的书童,理应帮先生打理些琐碎家事,可是先生喜欢事必躬亲,平实都自己下厨浣衣,挑水劈柴的,并要求三先生也自理其事。而阿福只是帮先生磨磨墨,打理些有关书房的琐事,或者等先生和三先生都外出时招待外客而已。”
  古代书童不仅要给其主陪读,还要作些家务,而孔明却不让阿福做这些琐事,反倒是喜欢事必躬亲,这倒是让我另眼相看了。
  “哦,那等你家先生回来时我再问问他吧。”
  转眼已近午时,我想着去厨房给诸葛均和阿福做些菜,打开灶台上的盖子,却发觉里面有着还温热着的饭食,看来孔明二姐已为我们留好了午饭。我便将留好的饭食又热了热,招呼诸葛均和阿福来用。
  午饭食毕,我清洗收拾完碗筷后,便与诸葛均在草堂外打起手毽来,说来我自穿越已来,惊奇的发现原来早在汉代就有类似于羽毛球的运动了,而我为了锻炼体质,经常与兰心在黄府里打手毽。我与诸葛均用的就是我从黄府带来并经我改良之后的手毽。我在木板上钉了猪脬,增加了木板本身的弹性,毽球也改良的更为精美,且平衡感更好。
  诸葛均对这种玩法颇感兴趣,跃跃一试,最开始还有些找不到门路,我便耐心的教予他技巧和姿势,他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了方法,愉快的与我打起毽求。一旁的阿福也很感兴趣的样子,只是碍于身份,只得立侍一旁,羡慕的看着我和诸葛均。
  说来阿福看着比我和诸葛均还要小上几岁,也是个孩子,我看他有些可怜,便招呼他也过来试一试。阿福怯怯的看了诸葛均一眼,诸葛均向他点了点头,阿福便满面笑容的尝试了一番。
  打着打着,阿福一个用力,方向不稳,竟把毽球打到了草庐大门外,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正要去门外捡。
  “我去捡吧,你再向三先生学学动作。”
  说罢我去寻找毽球,还好没掉入门前的溪畔中,我暗自庆幸。抬眼时却看见木桥外不远处站着一抹倩丽的身影,手里提了个竹篮,似是正犹豫着要不要进来。
  “前面不远处的那位姑娘,你是要寻这草庐家的主人吗?“
  那女子闻言,犹豫了一番,还是走到了我的面前。
  随着她莲步而至,她娇美的面容也越来越清晰。只见她一身藕色曲裾,绾了一个垂髻,鬓边戴了一朵粉色夕颜花,肤色白皙,美目盼兮。气质也不似寻常乡间女子,反倒有几分仙气。看来隆中卧龙村还真是滋养人啊,出了个如诸葛亮般似仙人的名士,连寻常的村女都如此貌美,我内心感叹道。
  “你是…..你是孔明先生的新妇吗。”美人问道
  孔明先生,既没称呼诸葛先生,也没称呼为卧龙先生,我暗暗思忖着,发觉对面美人不善的打量着我,眼睛微微发红,看得我有些发毛,而我心里也对这女子的来意有数了。
  看来这孔明与这美貌村女有一腿关系,这不人家姑娘来找了。
  “我正是诸葛孔明的新婚妻子黄氏,不知姑娘是否要找我家夫君,不巧我家夫君送其二姐回房陵了,不在草庐,姑娘要是有事告知我也无妨。“我一边说一边暗暗打量着对面美貌村女的神情,想通过她的神色寻觅出些许信息。
  “黄家小姐好相貌,孔明先生还真是会择妇。”美貌村女咬了咬下唇,恨恨的说完转身欲走。
  这村女还真会说话,这讽刺很是到位啊,也是,这诸葛孔明在隆中应该也是让不少村女芳心暗许的,谁知天人般的卧龙先生却娶了一个发黄面黑的世家小姐。这就像自家的白菜被猪拱了一下,对我有意见也是情理之中,我也不想与她多计较。
  这时,却见不远处,孔明牵马而至,美貌村女脚步一顿。
  孔明见我俩都在门外,对那村女道:“小桃,你又来送鸡卵了,真是麻烦你了。”语气温柔,目光坦然的看着我,又道:”夫人,麻烦你帮我拿一下竹篮,我先将马匹拴好。”
  唤作小桃的村女一见孔明,双颊立马红了一片,忙将竹篮递与我,甜甜的对孔明说:“先生客气了,小桃不是每月都要给先生送些自家的鸡卵吗,先生之前救过家弟的性命,于我家有救命之恩,小桃做这些不算什么的。”小桃向跟屁虫一样,跟在孔明后面进了马厩。
  小桃只自顾自的与孔明说着话,完全忽视了我这个孔明夫人。我不禁有些好笑,便提着篮子准备将这些鸡卵放置屋内,阿福见我提着竹篮,忙赶来要帮我拎。
  “这小桃是何人啊?看似跟孔明很熟的样子。”我淡淡的问道。
  阿福忙替自家先生解释道:“夫人别误会,这小桃的弟弟几年前差点溺水,幸得先生相救,先生就是自那时与小桃认识的。不过这小桃只是每月按时来给先生送些鸡卵而已,先生与她没什么的。”
  “哦,她长得还挺好看的。”我随口一说,实事求是,小桃确实生的美丽动人。
  阿福许是觉得我吃味,复又解释道:“这小桃却是有传言说是卧龙村的村花,不过也只是徒有其貌,比不得夫人你蕙质兰心。况且夫人与先生的婚事是先生自己决定的,先生品性高洁,既与夫人成婚定不会与那小桃怎样的,还请夫人宽心。”
  我看见阿福惶恐的神情,不禁笑道:“阿福你可真会说话,不过我只是实事求是的夸她好看罢了,并未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1):《魏略》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2):《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事必躬亲: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所以某作者感觉,丞相在隆中时,也没什么政务缠身,以他事必躬亲的性格,应该会喜欢自己做饭了,挑柴了等等,毕竟丞相是个苦娃,16岁以后就没人照顾不说,还得自己照顾弟弟诸葛均。
☆、似是隆中明月光(三)
  小桃走后,我开始了一段平静惬意的田园生活。
  纵使阿福万般掩饰,我也还是从其口中套出了些孔明与小桃的些许往事,我本以为会是些香.艳旖旎的桃色花边,可是听来却实在没多少颜色。
  无非就是这小桃自见过孔明以后,睹其风采,便一见倾心了。这几年间除了每月送鸡卵,还故意在耕亩时节寻机与孔明见面。
  孔明对外人总是客气知礼,对小桃这样年纪小又貌美的女孩肯定也是风度翩翩,于外人眼里一看,风姿卓绝的卧龙先生与年轻貌美的村花小桃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卧龙村众村民便自然而然的以为,这卧龙先生肯定要寻良辰吉日到小桃家提亲,这小桃与其成婚是迟早的事情。
  没成想,几年过去,孔明已近二十四岁,却还未成婚,村民也都有些纳闷,这孔明怎么还未向小桃家提亲。而小桃也十六七岁了,内心也很是焦急,自己是女子不方便直接问向她仰慕的孔明先生,正要求父母帮忙去孔明家打探一番,便从碎嘴村妇中听到了孔明要迎娶襄阳黄家小姐的消息。小桃又打听到,黄家小姐黄头黑面,相貌并不是很佳好,只是其母家背景在荆襄却是雄厚,是她这等村女望之不及的。
  阿福隐晦的与我讲述了这段往事,而且每讲几句便要停下为自家先生解释一番,说孔明并未对小桃的主动表现出任何回应,只是怕伤了小桃的自尊,周全礼数而已。
  我只笑而不语,内心有些疑惑,为何这孔明不干脆从了那小桃,至少小桃还是很年轻貌美的,谁又不喜欢外表美丽之人呢。可是他的心思我又如何能揣测到,或许是他虽归隐,但仍是世家之后,有些自矜身份,况且古人成婚讲究门第,还是想寻得一位世家小姐做为发妻。又或者仅是看上了黄家和蔡家的政治关系,为其未来仕途提前铺路。
  无论如何,小桃一厢情愿皆付诸东流,也是有些可怜,谁让她倾心之人不是常人,而是诸葛孔明呢。
  冬季并不是农耕的季节,孔明虽得清闲,但他对自己约束甚为严格,每日卯时刚至必起,然后外出锻炼身体片刻,归来后便烧柴做饭。说来阿福说的没错,我问孔明家中有什么事情是我需要做的,孔明只言我既身子虚弱,只需好好将养而已,家中琐事他也做惯了。
  我也不再推脱,乐得清闲,只在孔明外出时,为诸葛均做做饭,监督监督其功课。也偶尔替孔明整理整理书房的书简和陈设,倒也不完全算闲人一个。
  新婚之夜后,孔明便搬出了我的房间,草堂上置有一卧榻,是孔明平日午睡小憩之处,虽有些狭窄,但睡下一人也是绰绰有余。但看他夜晚也委身于此,我内心也是有些过意不去,便问他要不要换一下,我住草堂卧榻,他住原本的居室如何,结果自然是被他拒绝。
  书房的藏书中有一些我也没看过,便时常在整理书卷时停下阅读,孔明见我如此,便在书房里又放置一几案。于是在孔明治学读书时,我也可以偏安一隅,偶尔抬眼偷偷的看他几眼。
  他读书时比较严肃,生人勿近的感觉,气质比以往要冷峻许多。
  而且他一看书便是大半天,丝毫不觉得疲惫一般,也不起身活动。而我是看会书就要动弹动弹,或者悄悄的观察他。毕竟诸葛孔明算是历史名人,近距离接触名人当然要多观摩一番。
  一日,我读书累了,便又如往常一样,释卷支颐,发发呆。孔明着一袭白衣,飘飘然若仙人矣,专心致志的看着书简,偶尔沾墨写写批注。
  我的视线又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过去,深邃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清晰的下颌,让女子看了都羡慕的白皙皮肤……写个字都那般风采卓绝,好似清冷谪仙坠入凡间,我不由得看痴了,竟没发觉他已经注意到了我的视线。
  孔明放下手中执笔,好笑的看着我道:“夫人不读书,一直瞅着我作甚?“
  我一时惊慌无措,尴尬到不知该说什么好,想矢口否认可是已经被他抓个现行。
  见我局促不语,孔明无奈的摇了摇头,从书案前起身,走到了我面前并将我扶起。
  “是我不对,一直读书冷落了夫人,我陪夫人说说话可好?”语气柔柔的,像是在哄幼童一般,听的我头皮有些发麻。
  我一直不解,为什么他要对我如此体贴温柔,明明只是所谓的政治婚姻而已,我可不信他能在短时间对我产生什么男女之情。
  可能正如父亲黄承彦所言,他品性高洁,不管是什么原因娶了我,都会待我很好。可是这种好也只是一种亲情,是对发妻的尊重与爱护,只是如他一般的男子,如此温柔的对一个女子,终归会让那女子产生别的念头,比如……我不想再深想下去。
  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我都有一习惯,就是喜欢察言观色,一般的人物我只消静静地观察一番,便能大致知晓他想了些什么,对我什么看法。可是对于诸葛孔明,我却无法透过他那张温柔含笑的皮,打探到任何他心里的想法。
  “我只是看你一直都没有休息,像是不知疲倦的样子,出于好奇便多看了几眼,扰了你读书了。”我故作平静道。
  “治学本应该讲究劳逸结合,是该歇歇了。”
  说罢拿起几案上的书简一看:“夫人可是在看《管子》?”
  “我从你库房中翻出来的,在黄府时并未好好读过它,只是粗略的读了前几卷就搁置一边了。”
  管子内容比较庞杂,涵盖了多家的思想,我没细细读过,但是因为孔明曾经自比过管仲,我就开始对后人推崇管仲而汇编的《管子》感了兴趣。
  “夫人在看形势一篇啊,我看你在此处作了批注。”他用手指了指我作批注的地方,又问:“可是有何见解?”
  我作批注的一处是管子形势篇的“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今日看到这句时,我便想到了出师表的那一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孔明纵有天人之智,但是想要凭一己之力恢复一个已经灰飞烟灭的朝代,无异于违背天道。天道就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顺天者生,逆天者亡,孔明在北伐时硬要逆天而为,违背了天道,最终病死在五丈原。
  一想到这里,我的内心仿佛被揪紧一般,压抑的喘不上气来。这也是我不想与他纠葛在一起的原因,他虽伟大,却也是悲剧人物。我自知道要嫁予他时,便极力想要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他的命运,不想去参与其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