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眼(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259

  事实上这个占卜的结果,已然决定了所有知情者的态度。
  为了保守秘密,整个噶丹囊赛都被彻底隔离,原本至少有千名僧侣在这里处理全寺的工作,但是此刻除了将罗莉抬到这里的十二位高僧,就只有坐镇于曼陀罗阵之中的几位活佛。
  罗莉扫了一眼四周,这里几乎是由红色、黄色、绿色和闪烁的金光点缀而成,不过再精致的装饰,也无法使这里摆脱一种西北土屋的感觉。
  “来自遥远北方的公主,欢迎你来到这里,不知道北方漠土之皇是否还像当年那样,一飞千丈,展翅万里?”看上去最为年轻的达赖五世,等到罗莉一坐下来连忙开口问道。
  “漠土之皇?你问的是谁?如果是皇太极的话,那么他早已经黄土一坏垄冢一堆,如果指的是福临,要等到他展翅翱翔,还早着呢!”罗莉不以为然地说道。
  听到这番显然很不恭敬的言语,三位活佛和达赖喇嘛反倒丝毫不感到讶异,草原上同样也有喇嘛庙,各个寺庙之间都会传递消息,所以外界的一切对于这些足不出西藏的活佛来说,并非一无所知。
  所以他们非常清楚,此刻辽东满族由摄政王多尔衮执掌朝政,而多尔衮对幼帝心怀不满,也并非是鲜有人知的秘闻。
  “大喇嘛,恕我直言,我这次来,有一公一私两个目的。”言末说道。
  他之所以抢过话题,是因为害怕罗莉肆无忌惮的话,万一将对方惹恼了会令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果然如言末所想的那样,达赖喇嘛和几位活佛一听到对方居然拥有两重目的,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正题上来。
  达赖喇嘛立刻坐直了身体说道:“愿闻其详。”
  言末稍微思索了一会儿,他得清理一下脑子,整理一下思绪,作为一个未来人,此刻他手里唯一拥有的优势便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西藏未来两百多年的走势。
  在这两百多年中,西藏虽然也曾经历过一番风风雨雨,不过远比之前的大起大落要平稳祥和得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藏族从原本比蒙古、满、回三族相对弱势,变成二十一世纪时,中国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这里面那两百多年的和平绝对功不可没。
  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与历史上达赖五世进京,以及其后他一直倒向清廷,并且在西藏推行宗教统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言末确信此刻的达赖五世,肯定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刚刚拥有一块落脚之处的宗派领袖。
  言末之所以敢来到这里,实际上是在赌,赌达赖五世拥有勃勃的野心,赌这位被后世人称作为外交天才的达赖喇嘛的政治天赋已然觉醒。
  将脑子里面的东西全都整理了一遍之后,言末的心中仿佛有千丈波澜,跌宕起伏,他非常清楚此刻的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毫无疑问他正在创造历史,如果他成功的话,那么今后两百多年这片土地的和平,就将在这番交谈之后诞生。
  但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如果成功的话,他所做的仅仅只是令历史沿着原本的足迹前进。
  坐在那张为他准备的椅子上,言末双腿盘起,身体坐得笔直说道:“大喇嘛和各位活佛想必已然看清,大明朱家的气数已尽,李自成不日就将打进北京,而大清早已经做好准备,一旦明廷陷落,必将立刻叩关进入中原,争夺这片锦绣江山。
  “如若大清成功夺取天下,便是中华之共主,而吐蕃一向都是中华之一分子,所以我的公事便是,将这层意思带给各位。我相信各位肯定已经想过这种可能,也已然想好对策。”
  说到这里言末笑了笑问道:“现在,各位还想听听我的私事吗?”
  “请说。”达赖五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的直觉告诉他,即便答应奉大清为共主,对于他、对于西藏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只有接下来的这件私事,或许能够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
  “我首先告诉各位一件事情,固始汗最迟会在明年宣布,立班禅为黄教另三不主,并且借此削弱达赖一系的权力。”言末试探着说道。
  令他感到讶异的是,无论是达赖五世还是那几位活佛,根本无动于衷,仿佛早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转念间,言末已明白,达赖五世和他的手下不可能没有在固始汗以及班禅的身边安插耳目,这件事想必早已为他们所闻,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新闻。
  想到这里,言末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还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喇嘛你从尼泊尔的一座寺院请回了一件了不起的佛宝,那件佛宝的名字叫做‘须弥芥子’,可有此事?”
  这一次,对面那四个人倒是有些惊诧,要知道这件事情非常隐秘,而且事情发生并没有多久,事发的地点又是在音讯绝迹的尼泊尔,此刻就算是班禅那里,对此都一无所知,怎么会传到了万里迢迢之外的辽东?
  看到达赖喇嘛犹豫不决的眼神,言末加重了语气说道:“我此行的私事便是想要得到这枚佛宝,至于代价,就是让你永为西藏之主!”
  听到这番话,无论是达赖喇嘛还是那些活佛,都悚然动容,毫无疑问那个要求令他们感到震惊,但是同样震动人心的,还有对方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永为西藏之主?”
  达赖喇嘛喃喃自语着,显然这对于他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是的,永为西藏之主,而且是真正的西藏之主,绝非现在这样,上面还有一个固始汗在那里制约着。
  “我相信以大喇嘛的高超智慧肯定能够想像,固始汗既然可以另外设立一位班禅,和你争夺敦权,自然也可以直接用武力,将格鲁派彻底驱逐,就像他此刻驱逐其他教派那样。”言末说道。
  “即便去了个固始汗,换来一个大清皇朝的官员,岂不是和固始汗没有什么两样?更何况,我们和固始汗之间还比较熟悉。”达赖喇嘛故作不以为然地说道。
  “我不认为以大喇嘛所具有的大智慧,会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别,大清皇朝即便派出官员,也绝对不可能在大喇嘛你之上,在你之上的只有可能是大清皇帝,不过我绝对不会认为,大清皇帝会到这里来巡游。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朝廷派遣的官员绝对不会像固始汗那样,希望在西藏永久待下去,甚至让子孙后代在这里繁衍壮大。
  “对他们而言,中原才是他们向往之地,十有八九,那些被分配来西藏的官员,在还未曾到任之前,已然开始计算何时能够得到升迁调离西藏,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和藏人争权。
  “只不过,牟利可能在所难免,自古有云,‘千里为官只为财’,不过我想,大喇嘛对此应该不会在乎。
  “一方是准备在西藏永远待下来,并且打算将藏民全部变为自己子民的固始汗部,另一方,是广有天下,视西藏为西部樊篱的大清。应该如何选择,我相信大喇嘛不会弄错。”言末回答道。
  “这样说来,只要选择了大清,我格鲁派自然而然就可以在西藏站稳脚跟,那么阁下的许诺又有什么用处?”达赖喇嘛立刻追问道。
  “传闻中,进蜀有四十八条道,入青藏有二十二条路,但是其中却只有几条是真正安全的道路,其他则隐藏着诸多艰难险阻。
  “蜀地和青藏两处,因为人们走得熟了,所以很多人部知道应该怎样走,但是,永为西藏之主的这条道路,有多少人曾经走过?其中又有几个人确实走通了呢?”言末问道。
  “阁下又怎能令我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必然能够成功?难道阁下打算留在西藏,一路辅佐我?”达赖喇嘛立刻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用不着如此麻烦,各宗各派各有所长,我所属的师门擅长知晓过去未来,为了今日之事,在下费尽心机,还请来了几位有大神通的师门长辈,推演出这个结局。”言末信口雌黄说道。
  这番话却令达赖喇嘛和那几位活佛多了几分信任,毕竟各门各派的短长,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和中土敦派比起来,密宗不擅预知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达赖喇嘛仍旧想要讨价还价一番,他立刻说道:“既然阁下能够以占卜得知这“密宗虽然不善预知,不过只要凡事谨慎,经常占卜以预知未来,应该不会差于阁下听献的秘诀精要。”
  还没有等到达赖喇嘛说完,言末已然连连摇头说道:“就拿刚才所说的进蜀入青藏为例,在下的师门所能够做的,便如同分派数千乃至数万人,将每一条道路全都搜索一区,其中艰难险阻自然一目了然。
  “而阁下所能够做的,仅仅只是选择其中的一条或者两条步步为营,虽然有可能以这种办法成功,不过万一你们所选择的正是那最为艰险的一条道路,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据我所知,佛门一向都不讲究趋吉避凶,因为对于修佛者来说,一切凶险都是成道路上的考验,而且任何凶险都是因果报应的体现,所以刻意去避,即便这一次避开,下一次还是会遇到。
  “密宗脱胎于佛教,不擅预知的致命弱点同样不曾消失,如果各位不信,尽管去试,我倒是想看看,一意孤行之下,西藏会变成什么样子。”
  听到这番话,达赖喇嘛和另外几位活佛互相对望了一眼,言末非常清楚,这些人正在通过心灵交流的方式在暗中交谈着。
  过了好一会儿,达赖喇嘛叹息了一声说道:“除了给你‘须弥芥子’,是否还能够有其他通融之法?
  “那‘须弥芥子’固然神奇,不过对于我们来说真正在意的是,它是由佛骨顶门舍利化成,此物又称‘金刚智’,堪称佛门第一法器。”
  言末思索了片刻,平心而论,他对于佛骨舍利并不是很感兴趣,真正令他在意的不过是那“须弥芥子”里面隐藏着的神通。
  “密宗是否流传有‘须弥内芥子中’的神通?如果以此法交换,我就放弃那枚佛骨舍利。”言末连忙说道。
  话音刚落,那些喇嘛又是一阵暗自议论,过了好一会儿之后,达赖五世才说道:“‘须弥内芥子中’的神通确实存在,不过我们还没有任何人掌握其中的秘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须弥内芥子中’的神通,原本并没有在密宗之中传承下来。
  “但是,在那枚佛宝‘须弥芥子’之中,却藏有千部经卷,在这些经卷之中有记载着‘须弥内芥子中’秘法的密札。”
  “千藏经卷?”言末心头一动忍不住问道。
  “那‘须弥芥子’之中有十丈之地,其中藏有各种佛经八百余卷,除此之外,还有佛门秘法两百余种。
  “在这两百余种秘法之中,有将近七成是其他宗派流传下来的秘法,另外有三成左右属于我密宗秘法,很显然,这些秘法是慢慢一点一点被放人其中。”达赖喇嘛欲擒故纵说道。
  “让我参阅这些经卷,作为交换的代价,我设法令密宗成为清皇室信奉的私家宗派。”言末再一次扔出了一个诱饵说道。
  “为什么不是令密宗成为国教?就像当年阿育王对佛教那样?”达赖喇嘛寸步不让地问道。
  “这不可能,中华大地并非是天竺可比,在那里国之根本乃是儒,儒学和儒教本身并不涉及鬼神,正因如此,它并不排斥任何宗教,同样也不会彻底接受任何一种宗教,想要立密宗为国教,根本就没有可能。
  “不过我有极大的把握,令密宗成为清皇室的私家教派,满族原本信奉的是萨满,萨满教里面有咒法和各种巫术,在所有的教派之中,恐怕就只有密宗最接近萨满教,因此只要密宗能够显示出比萨满教更多的神通,绝对可以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言末说道。
  那些喇嘛们又互相对视了两眼,默默商议了好一会儿之后,达赖五世说道:“若想得‘须弥芥子’之中所藏的秘法,你必须以自己的秘法相互交换。
  “五天之后便是夏季斋戒结束,不如趁此机会,你我崭露一下所拥有的秘法,一方面可以让大家开开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依照秘法的高低,来决定应该如何来换取同等价值的秘法。”
  听到这番话,言末微微皱了皱眉头,他连忙问道:“‘须弥内芥子中’之类,你们自己都没有练成的秘法,应该如何算?
  “更何况,我所学的秘法又如何能够保证你们也能够学会?这又涉及到秘法的真假问题,由谁来甄别秘法的真伪?”
  “藏密之中有一种密咒,能够保证诸如此类的事情,得以公正解决。
  “交换秘法那天,只要咒请平等明王,一切魑魅都将不复存在于交易之中,如若有人心怀叵测,平等明王自然会透视其诡计,并且显示于众人面前。”达赖喇嘛信心十足地说道。
  即便被当作活佛一般奉养,罗莉仍旧感到很不舒服,或许是因为心理作用的缘故,她总是感觉到那些毡毯被褥都很不干净,有一股难以说清楚的怪味,正因为如此,她一天都不想在这里多待。
  和达赖喇嘛谈妥了,以记载有“须弥内芥子中”之法的经卷,换取她对于未来的指点之后,罗莉催促着言末,连夜攻读那册经卷。
  那经卷是用梵文书写,聿好在印度的时候,罗莉已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所以用不着其他人的指点,她就可以看懂经卷里面所写的东西。
  令罗莉感到诧异的是,这篇经卷并没有说如何做到“须弥内芥子中”的成就,经卷上只是非常清楚地写着,那并非是人力所能够创造的奇迹,而是天地间原本就存在的神奇。
  “须弥内芥子中”之法,仅仅只能寻找出空间裂缝的缺口位置,并且将其引导到某样具有强大稳定能量的东西上面。
  事实上,这篇经卷大部分并不是在解释和描述“须弥内芥子中”的神通,而是在说明另外一种对于佛、道两敦,甚至包括对其他修行者来说,都更加在意的能力,那就是“破碎虚空”。
  很显然修炼并且留下这篇功法的那位高人,原本是打算在无数空间缺口之中找到前往天堂的那个缺口,一旦找到正确路径,他就会撕扯开那空中裂缝,前往另外一个世界。
  这种比起一般飞升之法高明许多的、进入佛界的办法,被他们称作为“肉体飞升”,因为保留了身躯,虽然会有很多事情不太方便,不过却更容易体会更高阶层的神术道法。
  将那篇经卷看完,言末这才明白,为何喇嘛们根本就练不成经卷上所写的那些大法,很显然,西藏密宗喇嘛教并不讲究破碎虚空,他们甚至连长生不老都不感兴趣,而是更加在意能否携带记忆进行转世投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2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