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眼(校对)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259

  听到这番话,金算盘轻轻呼了一口气,总算门没有被彻底关死,还给他留了一条活路。
  金算盘脑子一转,立刻想出一条将功赎罪的计策,他连忙说道:“老佛爷这几年河南、陕西、两淮遭灾逃难的人很多,许多人为了一口饭卖儿卖女,您老人家神通广大,但是此刻却正缺少人手,能不能变出些粮食来?”
  “只要有一万担大米,活人要多少就有多少。”
  听到这些话,罗莉微微一愣,她和言末确实从来没有想到买人。
  对于罗莉来说,一万担大米根本就是小意思,在她的记忆之中,十几年前乾隆中期曾经有过连续丰收光景,那时候的粮食便宜得让人难以想象。
  这种生意对于别人来说绝对没有可能,但是罗莉手里有足够放下几百万担大米的空间,除此之外她还有好几件可以用来吓唬人的信物。
  当罗莉穿梭时空前往乾隆中期的时候,言末来到了一百年后,中国正处于深重苦难的时刻。
  这里是中国曾经最为富饶的地方,这里曾经是各国商人云集的所在,在一百年前,欧洲人乘坐帆船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那闻名遐迩的丝绸,济南在外国人眼里是财富的象征,是丝绸和茶叶的产地。但是此刻,仅仅一百年后的今天,洋人的蚕丝和绸缎,却以极低廉的价格向丝绸的故乡倾销。
  信步定在运河之上,言末看着那些满载着一船船白花花的蚕茧,但是脸上却充满了愁苦和忧伤的养蚕人,他的心里变得异常沉重。
  一时间,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冲动从他的心底涌起,言末非常清楚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历史,而且以他所拥有的力量,他甚至可以让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变成震惊世界的强国。
  所有这一切并非仅仅只是梦想,言末知道他可以做得到,就像当初一个个灿烂的文明全都没有阻挡住蒙古人的铁骑一样,他可以用强悍的武力,让那些西欧列强颤栗、颤抖。
  但是……
  一阵清风吹来,言末渐渐平静了下来,在他的眼前,古老的运河仍旧在缓缓地流淌着。
  突然间,一切令他感到热血沸腾的雄心全都冷却了下来,历史就应该遵循历史必然的规律运行,千年的文明想要得到延续,并且转变成为新世界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短短两百年的历史之中,无数做对的和做错了的事情,全都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十里坞是靠近苏州的一条小河汊上的渡口,这里是非常有名的蚕茧集散地,不过此刻蚕茧行全都高高地挂着“洋茧四块,土茧不要”的字样。
  在这些看上去有五、六分像是典当行的店铺门口,几乎每一个角落都站满了人,旁边的河面上则拥挤着许多小船,小船上面全都或多或少装载着一个个水缸大小的箩筐。
  “土茧这里不要,你们就算堵在这里,最后还是没有人要,我劝你们掉转船头去南通看看,或许那里会收土茧。”一个头戴瓜皮帽子、尖嘴猴腮的家伙,站在一家店铺门口嚷嚷道。
  立刻从人群之中传来了一个人的喊声:“南通现在全都是洋茧、洋绸的天下,那里洋人的轮船整天将几千匹、几万匹的生丝和绸缎卸载下来,哪有我们的活路?”
  听到这番话,人群立刻轰动起来。
  而言末则站在远处看着。
  这番景象,他当年曾经从小说中读到过,此刻亲眼看见,再回味小说之中的辛楚,确实令人感到一丝心酸。
  轻叹一声,言末暗想,虽然自己不打算改变历史,但是他或许可以让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丝悲哀,显得稍微淡薄一些。
  一天之后,当所有的养蚕人在深深的绝望和哀伤之中,对那些白花花的,辛苦了整整一年的成果犹豫不决之际,突然间,一个令所有人感到振奋的消息传来——有一个刚刚成立的大商号愿意收土茧!
  而且更令人欣喜的是,土茧的价钱和洋茧的价钱一样都是四块。
  一时间,南来北往的养蚕人小船,一下子众拢在这小小的十里坞。
  因为前来蚕的人实在太多了,堆蚕茧的箩筐绕着十里坞这座小镇,排了整整三圈。
  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河面上满载着蚕茧而来的小船,竟然还在增多。
  那骇人的长龙,一直排到十里坞的商会门口。
  十里坞的商会,是镇上最气派的房屋之一。
  那位传闻中的大老板,用每天一百块大洋的租金将这里租了下来,自然更加增强了养蚕人的信心。
  收蚕茧的伙计,全都是从别的商行那里借来的,不过和其他店铺不同的是,这里的四周守候着一排手里拎着怪样子枪的士兵,甚至在商会屋顶上还架着两座大家伙。那些养蚕人自然没有看过这样的玩意儿,只是听路过的一些上过洋学的人,管那东西叫“机关枪”。
  除了这些士兵和这两架机关枪之外,最让十里坞的人和那些养蚕人感到惊讶的是,那位神秘莫测的大老板,仿佛有个无底洞,那么多的蚕茧,居然来者不拒。也不知道那些蚕茧都被塞到哪里去了,反正总是只能看到那么一堆蚕茧堆在商会的天井中央,其他的蚕茧好像从来就没有放在这里过一般,但是偏偏也从来没人看过有人往外拉过一辆大车。
  不过很快大家就对此毫不在乎了,反正只要这位神通广大的大老板,能够源源不断地拿出大洋来就可以。
  十里坞其他收蚕茧的商铺,一直在猜测着这位神秘的大老板到底有多少身家,居然可以源源不断地吞入如此多的蚕茧。
  当整整一个星期过去之后,其他店铺甚至开始怀疑,那位大老板除了无底洞之外,或许还有一个能够源源不断变出钱来的聚宝盆。
  有人暗自算过,一个星期时间,这位神秘莫测的大老板所收的蚕茧不下五、六百万担。
  按照每担四块,那就是两千多万,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大数字,谁有那么大的手笔,一下子就能够拿出两千多万?
  就在众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突然间,从南通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在南通大肆收购生丝和洋绸,几天之后,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让十里坞的每一个商家都感到讶异。
  除了南通,其他地方同样传来了消息,在苏州、杭州,全都有神秘人物大肆搜罗绸缎和生丝,最为奇怪的是,这些人似乎并不在意到底是洋绸和是土绸,只要货色合适就进货。
  一时之间,十里坞原本并不打算做生意收蚕店铺,此刻也急不可耐地加入了收蚕的行列。
  很显然,此刻每一个人都已认定,这些蚕茧很快就会紧俏货色,既然有人如此大量的需要绸缎、生丝,那么这两样货色的价钱肯定会上升。
  几乎一夜之间,各个商铺的门口全都挂出了“洋茧六块,土茧五块”的字样,就是这一块之差,原本在商会门前排起的长龙,立刻便消散开来。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不过辛劳了一年,又有几个人不想让自己的处心积虑酬劳变得丰厚一些?
  正当所有的商铺期待着那位神秘莫测的大老板,继续将蚕茧的价钱抬升起来的时候,令所有感到惊诧莫名的是,这位大老板突然缴清了租金。
  第二天早晨,那些手持模样古怪枪械的士兵,以及屋顶上的那两架机关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立刻,众位商家大为哗然,那些脑子快的,连忙七手八脚地将“洋茧六块,土茧五块”牌子撤下来。
  不过更显得悲哀莫名的,则是那些正在观望之中的养蚕人,他们原本打算再等两天,等到价钱进一步上涨的时候,再将手里的蚕茧抛出去,但是此刻,他们成了最为悲哀的一群人。
  当蚕市发生惊天动荡,当许多悔恨万分的人想要寻死觅活的时候,言末已经撤离。
  对他来说,这一次收获之丰厚,令他感到欣喜莫名。
  最初的点子,是从金算盘的那番话里面得到的灵感,不过言末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如此顺利。
  用来收购的那些蚕茧的银元,全都是用白银私铸造而成,这些银子全都是通过和绅从内库和海关藩理事那里暂时借取而来。
  从异空间里面,将那堆积如山的绸缎一匹匹地取了出来,言末让金算盘把这一切全都清理入库。
  这将是运往欧洲的第一批货物,这些来自工业的廉价绸缎,在这个时代绝对称得上昂贵的奢侈品,不过此刻的欧洲正如同暴发户一般,对于各种奢侈享受都极为热手。
  至于那些蚕茧,言末同样让金算盘去处理,反正缫丝的工作谈不上什么效率,他自然可以找到人去做这件事情。
  他要的是那些生丝,生丝既可以作为纺织绸缎的原料,同样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绸缎、生丝和蚕茧,言末无从猜测,它们到底将会变成何等巨大的财富。
  不过此刻他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他手里所拥有的金银已然寥寥无几,这一次的大收购令金库为之枯竭,毕竟那几乎等于是他在以一人之力,抵抗整个世界的丝绸倾销。
  从另外一个时空回归的罗莉,带着数十万担大米而来,这些大米同样交给金算盘处置。
  金算盘不愧是金算盘,早在这些大米到手之前,他已经从各个方面调了十万担大米,也正如他曾经说过的那样,第一批被大米所收买的难民,已经源源不断地来到岛上。
  看到一下子又增添进来的数万居民,这三座原本看上去占地颇多的岛屿,一时显得失小了许多。
  特别是天岛,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拥有居民十万人的城市,对于这样一座连饮水都无法自给自足的小岛来说,想要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确实显得极为艰难,在这十万人里面,有两万多是用不着吃喝的活尸。
  言末已经有所打算,活尸的数量将达到五万。
  另外五万人全都被人用法术洗脑,这些人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他们将成为这个庞大而又隐秘的帝国的基石。
  因为人数的关系,岛上不得不重新规划一番,一座小组长终于露出在地面。
  这座小镇看上去极为疏散,一座座屋顶,应约隐隐约约从树木的缝隙之中透露出来,不过没有人知道,在这片悠闲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青砖绿瓦下下,却是一幢幢兵营一般的建筑这些建筑物的底下是容积巨大的蓄水池。
  沿着海岛还修建着一排排稀疏的三层楼房,这里是岛屿的周边,也是最远离居住区的地方,这里将是缫丝、整理、印染,并且纺织成绸缎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算言末不在这里,一切也都能够按照他所设想的方式运转下去。
  对于言末和罗莉来说,这一次穿梭时空,绝对是最为悠闲的一次旅行。
  不过对于罗莉来说,却有一件事情让她感到相当的不满,那就是言末禁止她像以往那样地肆意抢劫,理由是,这种不劳而获的手段,对于组织的运行并没好处。
  不过言末倒是没有禁止罗莉依靠她的部下抢劫掠夺,事实上,几乎每天都有被那些战舰拖拽回来的船只。
  无论是对船还是对货,罗莉都丝毫不感兴趣,她真正在意的是人。
  那些熟练的水手,经验丰富的船长,还有眼光敏锐的商人,不过其中最有价值的,无疑是那些欧洲人,所有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被洗了脑。
  不过这些人至少非常幸运,因为他们并有被强行留在海岛之上,而是被原船放回。
  还是言末发现最合适的做法,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岛上的人口已膨胀到令他感到有些难以忍受的地步。
  仅仅只是给这些人洗脑,然后用丝绸,茶叶和瓷器之类的货物作的投资,当这些货物运到了欧洲,一个个庞大的财团便顺势产生,所有这一切就如同事先设置好的程序一般,丝毫都不会有所差错。
  和大航海时代的其他船队不同,言末在将来会在苏伊士运河的地方,布置了一支沙漠兵团。
  这是一支伴随着巨大的沙撬而行的军团,虽然人数只有三千,但是言末确信,他们绝对可以战胜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兵团。
  最短的航线,最快的船只,再加上星罗棋布在欧洲每一个角落的商会财团,罗莉眼看着自己设想之中的庞大帝国,正在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那种感觉实在难以形容。
  和势力发展起来,更加明显地便是财富的增加。
  第第一批绸缎到达欧洲,这些工业时代的廉价货色,立刻以近百倍的价格销售一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2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