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89

  他原本以为苏明成传承的是野狐禅之类的东西,没想到居然是玄门正宗。轻吸一口气,他小心翼翼捧起这卷道书。没敢打开,他先看那几个大字。
  敢称道藏,必须集合无数道门经籍,联合道门最顶尖的几大门派,经历两、三代人修订编纂而成。
  前面这“十方”两字也不得了,代表的是天、地、东、南、西、北、生、死、过去、未来。
  这部《剑符真解》,应该是《十方道藏》其中一章。
  八个字全都是用云篆所书,初一看是字,仔细再看却又感觉变幻万千,仿佛藏有无穷玄机。
  他缓缓将经卷展开。
  里面的文字同样以云篆写成,读起来隐晦难懂,而且庞杂散碎。但是只要看得懂,必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谢小玉认真地看着。他看得非常仔细,脸上时而欣喜,时而苦恼,时而若有所悟,时而皱眉苦索。
  苏明成在一旁垂手而立。他没看经卷,那上面的文字他可以倒背如流,他注意的是谢小玉的脸色。
  谢小玉绝对不是他请教过的第一个人,之前他已经让五个人看过这部道书。不过其他人的表现都没有这么精彩。
  好半天,谢小玉才回过神来,脸上已经没了一开始的淡然,多了几分敬意。
  “当初我在门派里的时候,就听说过这部《十方道藏》。这部道藏乃是一万七千年前,天一、太和两派联合二十六家道门,费时百余年编纂的一部惊世典籍。”
  “全书以大衍为数,分成四十九部,又以大道三千为数,再分成三千卷,每一卷又分许多册,总共八万四千册,隐谕八万四千法门。每一册又分正经、真解和附录。”
  “正经上记载着各派典籍中摘录的原文,其中内容高深莫测,晦涩难明,所以才有了真解。真解是对正经的诠释和补充,附录则是那些衍化出来的法术、符篆、丹药、法器和阵法。”
  “这部典籍包罗万象,令人神往,可惜在一万年前的天地大劫中,天一、太和、二十四家道门无一幸免,这部道藏从此散失。现今各大门派和朝廷都有收录,却都不全,其中以皇家秘藏最多,总共收录六千七百余篇……”谢小玉侃侃道来。苏明成完全听傻了。
  以前请教的那五个人,只是猜测《十方道藏》博大精深,可能是一部无上典籍,也说过这只是其中一篇,还不是正篇,而是批注,里面的内容零碎残缺,根本没办法修练,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这篇真解的出处。
  他现在才知道《十方道藏》的来头如此之大,居然是天地大劫之前的道门至高典籍,整部道藏的篇幅更是惊人,四十九部、三千卷、八万四千册、二十五万两千篇,每一篇都和他手里这卷东西一样高深莫测。光是想他就快昏了。
  刚才在酒席上的时候,他已经见识到大门派的可怕,没想到可怕程度还超出他的想象。
  “小哥的门派肯定也藏有这部道藏吧?”苏明成满怀期冀地问道。
  “有。不过像我这样底层弟子,你认为有资格接触这等无上经典吗?”谢小玉反问道。
  苏明成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谢小玉越是贬低自己,越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对那些大门派,也越发多了一丝仰头难望的感觉。
  “求小哥指点一条明路。”苏明成几乎要跪下了。
  “这里面不是有路吗?”谢小玉朝着经卷一指。
  苏明成满脸迷惑。他请教过的那五个人都曾经给过他一些指点,但是都要他放弃一身修为,改练别的功法,从来没有一个人告诉他,这部真解里面就藏着答案。
  谢小玉所指之处是非常前面的一句话,上面写着:“剑气刚锐,故畅通无阻,破天阙,斩地枢……”
  苏明成的眉头完全皱成一团,根本不明白谢小玉指的是什么意思。
  “你大概以为这是废话吧?谁不知道剑气锋锐?至于后面几句肯定是夸张的说法。”谢小玉笑着问道,笑意中明显带着鄙视,仿佛一个饱学儒生看着一个文盲。
  苏明成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人家已经指出关键了,他还看不出来。
  谢小玉知道不能把顺风帆扯得太足,火候已经够了。他解释道:“上古道书中常用天阙指紫府,用地枢指任督玄关。破天阙就是打开紫府,沟通天地;斩地枢则是连接中轴,贯通周天;这样一来,前两句也就有解,恐怕是指将体内真气转化为剑气,剑气刚硬而又锋锐,所以能够畅通无阻。”
  谢小玉停了一下,展开经卷,然后点了几个地方继续说道:“后面全都不再提‘真气’或者‘剑气’,只用一个‘气’字,显然指的都是剑气。你没读懂前面那句话,所以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其中一些‘气’字理所当然想成真气,以至于一谬千里。”
  苏明成瞪大眼睛。被谢小玉这样一解释,他确实发现这篇功法完全变了个样。
  “可惜缺了正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正经上所载,肯定是要修练出一道本命剑符,然后以符为种,收入紫府温养。与人争斗的时候并不是拿这道本命剑符和人搏杀,而是另外制作剑符,所以用不着担心本命剑符受损。”谢小玉说出自己的猜测。
  此刻他所说的是七分真、三分假。
  那句话他没有乱解释。不过从上下文来看,就算不转换,应该也可以修练,只是转换成剑气效果更好。
  看到苏明成神情变幻不定,似乎犹豫不决,谢小玉伸手问道:“你手上肯定有好一点的剑符吧?”
  苏明成一下子被惊醒了。他不知道谢小玉要干什么,愣愣地从袖管里取出几枚隐蕴五彩、灵气氤氲的楔形薄片。
  谢小玉的眼睛有些发亮,这确实是符。是将太白精金打成箔片,用朱砂、天辰金沙混合灵兽之血为墨书写而成。每一枚剑符都造价不菲。
  “没想到阁下还是制符高手。”谢小玉赞道。他自己也擅长制符,所以一眼就看出这几枚剑符的好坏。
  “这是师父传给我的,他也是接手上一代传下来的东西。他给我的时候曾经告诫过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用,这东西用一枚少一枚。”苏明成倒也老实,把这几枚剑符的来历说了出来。
  “可以借我一枚吗?一旦我踏入玄门,就可以制出这种符,到时候一枚还你十枚。”谢小玉不想占任何人的便宜。
  “说什么借?尽管拿去。”苏明成毫不在意地说道。用一枚剑符换一个高人朋友,这笔买卖绝对值得。而且他也想看看谢小玉想拿这枚剑符做什么用途。
  “这卷道书能不能借阅几天?我也是剑修,这路以符为剑的法门对我也有大用。”谢小玉坦然而言。
  他不怕苏明成不借。任何人听到他刚才那番解释,都会将信将疑,这时他以身相试,对方肯定求之不得。
  “莫说几天,几个月都没问题。”苏明成喜道,他的反应正如谢小玉所料:“我就不多打扰小哥了。”说着,他拱了拱手,倒退着出了石室。
  石门缓缓落下,轰然一声闭合起来。谢小玉建造这座石室之后,第一次关闭石门。平时他都只是在洞口布下禁制,不让人随便闯进来。
  盘腿坐在蒲团之上,想起苏明成离开时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模样,他就感觉好笑。
  又有一个傻子被他骗了。
  刚才他说的那番话有一半是谎言、一半是他的猜想。他判定《十方道藏》是天地大劫之前所著,理由非常简单——藏经阁里面有一本很厚的目录,上面罗列着天地大劫之后所有道门典籍的名称,里面没有这本《十方道藏》。
  但是从这篇《剑符真解》来看,《十方道藏》绝对是一部道藏典籍,而且是一部包罗万象的鸿篇巨著。所以,很可能是天地大劫之前的东西。
  天一、太和这两个门派是他特意挑的,它们确实存在,也确实是天地大劫之前的顶级门派。但是在大劫中彻底毁灭,所有的传承全部断绝,大劫之后兴起的门派没有一个和它们有关。
  不过,有一件事他并没有骗苏明成。他确实要将这枚剑符打入紫府之中,化为本命剑符。在门派里,他走的就是这条路,经验绝对丰富,修练起来肯定事半功倍。《剑符真解》上也提到,任何剑修之法都可以与之相合,绝不会有任何冲突。不过这些都是旁枝末节,关键是他现在就可以御使剑符。所谓剑符,就是以“符”代“剑”。
  符只是一张纸,轻若无物,御使起来当然容易。飞剑就不同了,再怎么轻盈,也是一块金属片。
  非常小心地将剑符展开,谢小玉用手指抹平那些折痕。
  展开之后才知道,这张用太白精金打成的箔片长有半尺、宽有三寸,正面用云篆写了三个符文,正中央是一个大大的“剑”字,占据大半篇幅;上下各有两个小字,上面是“飞”,下面是“斩”。
  这三个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看得出制符之人功力极深,绝对是一位符道高手。
  欣赏了好一会儿,谢小玉又小心翼翼将符重新折了起来。
  这枚符原本折叠成燕尾镖的形状,和飞剑有几分相似,不过那不是他要的。
  他把剑符重新折成铜钱的模样。
  世间万物日新月异,修练之法也一样。这部剑符真解成书之时,剑丸和飞环肯定还没流行,而且真解中御使剑符的手法也显得老旧,太过堂皇大气,完全没有现今剑术的杀伐凌厉。
  这也是他猜测《十方道藏》成书于天地大劫之前的缘故。大劫之前,各门各派普遍认为道重于法,所以修士一个个道行高深,却不擅长打斗,以至于大劫一起,大小门派先后被灭,无数高人纷纷陨落。大劫过后虽然仍旧有道法之争,却以实用为上,名门正派的剑术也是堂皇中隐含杀机,是杀人的剑术。
  捻起折好的剑符,手掐剑诀,他猛地一拍。
  剑符白光一闪,瞬间打入他的眉心之中。眉心是紫府的门户,里面原本空空荡荡,只有一股氤氲之气如同迷雾一般四处弥漫,但是此刻,迷雾中多了一枚形如铜钱的剑符。
  离剑符稍微近一些的氤氲之气全都被吸了过去,转眼间变得清澈通透,却凌厉逼人。
  那是剑气。
  谢小玉只感觉到毛孔俱开,浑身上下暖洋洋的,像喝了一杯百年醇酿。这种美妙难言的感觉,让他急不可耐地又拽过来一团氤氲之气。丝丝缕缕的真气转化成剑气,剑气聚拢在剑符四周,滋养着这枚剑符。原本暗淡的剑符散发出一片微光,那光五色斑斓、变幻不定。
  抽出一缕剑气在体内流转一圈,他顿时感觉到和以往不同。以前搬运的全都是真气,多少会有一些滞涩;现在一点滞涩都没有,真的如同真解上所述,完全畅通无阻。剑气所过之处还有一种痒酥酥的感觉,比起传闻中的男女交合还美妙几分。
  他忍不住调运更多剑气流转起来。
  月升月降,日出日落。
  不知道过了多久,谢小玉从这种妙不可言的状态中醒来,脸上仍旧带着一丝如痴如醉的神情。
  突然,四肢百脉传来一阵针刺般的剧痛,让他一下子清醒过来。
  痛,痛极了!刚才感觉越舒服的地方,现在越痛,仿佛针刺,而且是烧红了的针。
  稍一思索,他立刻明白怎么一回事。功法没问题,问题出在他的经脉不够强韧。
  他如果一开始就按照这种方法修练,体内剑气积累的同时,经脉也同时强化,但是现在他一下子把真气转换成为剑气,经脉根本适应不过来。
  一想到刚才的凶险之处,他感到一阵害怕。
  为了转修《六如法》,他的真气转换过一次,损耗大半,只相当于练气三重的人所拥有的真气,但是他的经脉却可以承受练气八重的真气,这才让他保住一条性命。
  当务之急,他要想办法强化经脉。
  办法有很多,他知道好几种功法都有这种效果,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想要立竿见影,只有从丹药方面着手。问题是,到哪里弄丹药?
  云层中,一艘飞天船缓缓而行。以往总是满满的船舱里,此刻只坐着三个人。
  中间那个座位是谢小玉,他手里不停地拨弄着一枚符。这枚符绕着他的手指转来转去,灵动得就像淤泥里泥鳅。
  李光宗和苏明成坐在他对面,两个人异常羡慕地看着他手上的动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