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889

  婆娑大陆的僧人都是这样的打扮,因为这里气候炎热,衣服多是用来遮羞,而不是为了保暖。
  谢小玉的样子也变了,变得凸额深目,短发全都打着碎鬈,皮肤又粗又黑,完全和当地人一个模样。
  谢小玉小心地看着路。
  西方佛土被认为是人间净土,不过来这里有一段时间,谢小玉对这个“净”字有些不敢恭维,因为这里很脏,大街上到处都是牛走来走去,牛的粪便自然也随处可见,风一吹,总有一股臭味钻进鼻孔里。
  最让谢小玉受不了的是,这里的僧人全都赤着脚,所以他也不得不这样,但只要一想到可能踩到什么脏东西,他就感到浑身不自在。
  现在谢小玉有些后悔来这里,可他来婆娑大陆并不是为了空石,而是为了实现当初的诺言。
  当初谢小玉为了拉拢那三位大巫,曾经许下诺言让他们至少多活两、三百年,就算做不到,也让他们能转世重修。
  谢小玉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很麻烦——要先转魔门,再转佛门,最后转入道门,不过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有保命的办法。
  现在三个大巫已经开始修练魔功,所以谢小玉也要兑现诺言,帮他们炼制魔门秘药。
  之前在苗疆的时候,三个大巫问遍他们认识的魔道中人,结果一无所获,那些魔道中人没有人研究秘药,也没人有药方,更别说《药经》;最后,一个和罗老相熟的魔道中人提议让他们来婆娑大陆看看,或许在佛门的典籍中可以找到一些与之有关的线索,所以他们来这里。
  这座小城叫耶罗,站在这座城,稍微抬头往远处看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整齐的山岭。
  这些山岭仿佛被刀削般,不但侧面是平的,连山脊都几乎没有起伏,这片山岭绵延数万里,中间被围起来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这个盆地直径一万两千余里,被划成八个邦。
  如此巨大的盆地并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为造成,制造出这个巨型盆地的正是佛魔之争的最后一战。
  这座盆地正中央的位置,曾经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城市——三连城。
  传说在建造三连城的时候,是先由人工堆砌出一座千余丈高的山,然后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各建造一圈城墙。山脚就是最外围的城墙,是用铁浇铸而成;山腰则是位在中间的城墙,是用白银浇铸而成;最高也最里面的城墙是用黄金铸成。
  那时候有数千万人居住在三连城,平民住在黑铁城域,有钱、有地位的人住在白银城域,修士和贵族住在黄金城域。在黄金城域,夜晚亮如白昼,住在那里的人美酒佳肴、莺歌燕舞,无时无刻不在享乐,那是真正的人间乐土、极乐世界。
  如果说天门是太古妖都,这座三连城就是远古魔都,可惜这一切已经连一点痕迹都看不到。
  三连城在那一战中化为废墟,数十万年的岁月沧桑甚至让三连城连残垣断壁都没有留下,大部分东西都被拆走,剩下的则抵挡不住岁月侵蚀,早已经化作流沙和尘埃。
  不过也有一些东西被保留下来,比如魔门的传承。当然,不可能留下完整的传承,只能从各式各样的佛门典籍找到痕迹。
  谢小玉所在的耶罗城就是一个佛门圣地,在攻打三连城的时候,佛门就是在这里集结;三连城毁灭的时候,这座城受到波及被夷为平地,后来佛门重建这座城。
  耶罗城当然不能和难陀寺、天龙寺相比,不但名气小得多,规模也差得远,除了这里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婆娑大陆的中心在北方,而这里靠近南方,另一个原因是这里的佛寺全都属于早期教派,秉承最初那套佛门思想,在大乘佛法兴起的现在早已经落伍。
  这里的和尚大多是本地人,像谢小玉这种挂单的和尚很少,就算有,也都是对早期教义感兴趣、认为佛门应该回归本源的异类,其中大部分是苦修僧。
  谢小玉既然要装,当然要装得尽可能像,此刻他就是苦修僧,名叫僧伽罗,修的是闭口禅,不能和任何人说话,传心术这类法门也不能用,这样还能避免露马脚。
  婆娑大陆的人说的是印地语,谢小玉可不会,好在身为和尚,更多是用梵文,他听写梵文都没问题,不会露出破绽,但是不能开口,中土的梵文和婆娑大陆的梵文在咬字吐音上有些区别,所以他干脆不说话。
  眼看着快要到城边,远处已经看得到成片农田,谢小玉往左一拐,走进旁边的小巷,小巷很深,一群小孩在巷子中嬉戏打闹,巷子的尽头有一幢两层房子。
  这是一家客栈,这里的客栈差不多都是这样,都建在巷子的深处,车马并不通行,必须走进去,这类客栈就只住人。
  客栈的门面很小,只有一扇窄窄的小门,进去是一座筒子楼,中间有好大一座天井,四周是一圈房子,上下两层,里面还满热闹。
  谢小玉停下来看了片刻,观察着这里的住客,确定没有可疑的人后,他上二楼往左一拐,走到第三间房间门口前敲了敲门。
  门打开了,开门的是莫伦老人,仍旧苗人打扮,不过换了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
  房间内不只莫伦老人一个人。天蛇老人正靠墙坐着,旁边有个中年苗人抱着肩膀站在窗口,这个苗人叫敦昆,是玛夷姆的女婿,之前对付朝廷派来的四位道君,他也有出手。
  对敦昆来说,他的寿命还长,用不着像罗老、莫伦和天蛇这样着急,他之所以过来,完全是因为玛夷姆信不过别人,偏偏她又走不开,只能让自己女婿代她跑一趟。
  同样,罗老放不下赤月侗,所以他也没来,但和玛夷姆相比,罗老的心胸宽广多了,没派人过来盯着。
  一看到谢小玉进来,不等莫伦老人关上门,天蛇老人就急不可耐地问道:“有结果了吗?”
  天蛇老人比罗老年轻一点,但是之前为了对付那四位道君,他化身天地,寿命一下子缩减很多,此刻他甚至比莫伦老人更急。
  “哪里有这么快?这座城内总共有六十三座寺院,每座寺院的藏书少则十几万册,多则百万册,这需要不少时间。”谢小玉并不是不想卖力,但他只有一个人两只眼睛,想快也快不起来。
  “实在不行,就想办法问别人。”莫伦老人的语气不善,显然他说问别人,指的不是普通的问法,而是抓一个人来搜魂。
  谢小玉吓了一跳,连连摆手,忙不迭地说道:“别生事,这里毕竟是佛门圣地,厉害的佛修一大堆,一旦失手就有大麻烦了。”
  这几天来,谢小玉已经在这座城转了一遍,大致了解城内的情况,此刻他总算明白佛门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
  在道门中,道君绝对属于凤毛麟角的人物,像璇玑派这样的大门派也只有四十几位道君,元辰派的道君更少;但是在耶罗城,谢小玉挂单的寺庙就有十几位禅师,那还不是城内最大的寺院,整座耶罗城少说有两、三百位禅师。
  道门是占山为王,佛门是群聚在城内,所以像耶罗城这样的佛城,地位和道门中的大门派相当,正因为知道差距,谢小玉绝对不敢在这里惹事。
  “就算得到药方、炼成秘药,如果你们没有达到真君境界一点用也没有,所以我想问你们修练得怎么样?”
  这话是在转移注意力,不过谢小玉说的也有道理。
  道门的灵丹只有道门中人能服食,因为服丹的同时需要真气流转,将药力转移到需要的部位;魔门的秘药也一样,需要靠魔功调和药力,否则那些秘药不但不能让人长寿,还会瞬间夺人性命。
  “这有什么难?用你们汉人的话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天蛇老人很不以为然。
  天蛇老人修练的魔功名为军荼利咒,又叫蛇王功,在远古曾经盛行一时,那时候修练这种功法的人很多,现在很多佛门功法中也有它的影子。
  虽然才刚修练不久,天蛇老人却已经唤醒力量本源,开启所有脉轮;换成道门的说法,也就是他已经完成透穴和炼血,接下来就是洗毛伐髓、脱胎换骨,按照这样的速度,顶多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第一步。
  魔功并不讲究沟通天地,这和佛、道两门都不一样,脱胎换骨后就要观想本命灵神。
  玄门的核心是天地,魔门的核心是自我,这本命灵神就是自我化身,随着境界提升,本命灵神会不停成长,神通也变得越来越强,等到将来某一天本命灵神能够脱离肉体而存在,就可以将魂魄和它相融,到了这一步就可以长生不死。
  虽然天蛇老人连脱胎换骨这一步都没有完成,但是却已经有本命灵神,所以一旦脱胎换骨,他就可以连跳几步直接跨入真人境界,成为魔道真人。
  而魔门中,真人到真君并不需要凝炼金丹,也没舍利一说,而是要凝练真形,让本命灵神从无形无质变成有形有质。对天蛇老人来说,这一步同样可以省去,因为他已经有本命灵神,如果全力苦修,顶多半年他就可以修练到真君境界。
  “我也没什么问题。”敦昆在一旁说道。
  敦昆修练的是另外一种有名的魔功——大黑天,这种魔功练到高深之处,可以化为无尽的黑暗吞噬一切。
  当初创出这部魔功的人确信黑暗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有光明必然有黑暗,而没有光明则意味着全都是黑暗,化身黑暗、融入黑暗,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永恒。
  这部魔功也和敦昆修练的巫法相近,因此和天蛇老人一样,他也可以跳过很多地方,成就真君绝对不在话下。
  没有回答的,就只剩下莫伦老人。
  莫伦老人轻弹手指,只听到“啪”的一声轻响,房间内顿时响起一阵音乐声,那声音妙不可言,令人陶醉神往。
  谢小玉知道厉害,连忙收敛起心神。
  这是魔音贯脑,如果听多就会不知不觉被控制,佛门中最有名、用得最多的梵音禅唱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和天蛇老人和敦昆不同,莫伦老人修练的并非是远古魔功,而是后来出现的魔功。
  军荼利咒和大黑天都注重于自身的修练,古魔门的功法很多都是这样;而莫伦老人修练的“空无幻灭真魔心经”却是拘役魔头,借助外力的法门,也就是通常而言的魔功,当初谢小玉修练的就是这一类,天宝州土蛮修练的同样也是。
  用不着多说,莫伦老人露了这么一手,足以证明他的进展比天蛇老人和敦昆更快,这倒可以理解。
  魔门到了最后,一大半的人都走上这条路,原因就是这类法门进展神速,而且相对安全。像军荼利咒和大黑天是用自己的身体冒险,一旦出了岔子,就有性命危险;可拘役魔头、豢养神魔就不同了,只要小心神魔反噬,就用不着太在意其他地方,修练的时候有神魔之力相助,绝对事半功倍。
  不过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类法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请神容易,送神难。随着境界提升,魔头也会变得越来越强,一旦被反噬,后果非常可怕,而且魔头狡诈,一般时候不会反噬,但是当主人情况不佳的时候十有八九会落井下石,到时内外夹击,凶险之处只有修练魔功的人自己明白。
  走这条路的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个缺陷,只是人都有侥幸之心,总觉得有办法避得过,但莫伦老人却不在意,因为他本身实力就很强,又有一头鬼王,足以镇压魔头。
  看到三位大巫进展都不错,谢小玉只得换问另一件事情:“佛法呢?”
  为了节省时间,这几位大巫魔功初步练成后就应该兼修佛法,谢小玉甚至连修什么佛法都帮他们选好。
  “这比较麻烦,很多东西我们都看不懂,也听不懂。”天蛇老人这次却没把握,他瞥了扔在角落的佛经一眼。
  谢小玉在耶罗城的一座座寺院寻找线索,天蛇老人三人就在这里读这些佛经,虽然他们都看得懂梵文,但是都看不懂意思。
  “不懂就问啊!城内有那么多佛寺,我又给你们足够的钱,随便布施出去,难道还找不到人请教吗?”谢小玉觉得这三位大巫的脑子不开窍。
  谢小玉不担心没人肯教,佛门这点就比道门好,没有敝帚自珍的习惯,所谓大开方便之门,这话确实不假。
  “解释也听不懂,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天蛇老人抱怨道。
  “会不会那些和尚看你们是苗人,故意难为你们?”谢小玉婉转地问道,但他真正的意思是,他们有没有找对人?
  “这不可能!我们说自己是阿布哲人、是克利班查的贵裔。佛门对阿布哲的贵裔最感兴趣,他们一直都想让阿布哲皈依佛门,不过要在阿布哲传教很难,因为那里的人全属于一个个部族,绝对不允许外人进入,只有部族内的贵裔信佛,其他人才会也跟着信佛。佛门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才让阿布哲南部的部族信佛,而克利班查是北部的邦,他们巴不得有人学佛,所以那些和尚在解释时都很用心。”
  “我看他们自己也没搞懂。”莫伦老人在旁边嘟囔道。
  “为什么这么说?”谢小玉感到很稀奇。
  “有一次我们找了两个和尚帮我们解释,那两个和尚一开始解释得还行,但是解释到后面他们却吵了起来,然后又引来其他和尚,其他和尚又有自己的解释。到了最后,他们将我们三个人扔在一旁,接着一大群和尚争论不休。”莫伦老人解释道。
  谢小玉有点明白了。
  这是辩法,谢小玉在万佛山时就参与过一次辩法,其实别说这三位大巫,就算他也听不懂。
  佛法博大精深,即便那些飞升佛界的高僧也未必敢说已经将佛法研究通透。
  谢小玉已经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他走到角落捡起一本佛经看了看,里面果然都是和佛法有关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