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889

  “就是你们的师叔祖!当年我们一家遭了难,多亏普济寺的老和尚收留,我哥就在这里剃度出家,做了老和尚的师弟,也就是你们的师叔祖,一晃眼都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谢小钗轻叹一声,不由得想起当年的情景。
  “您是老婆婆?”一个小和尚瞪大眼睛问道。
  不只是这小和尚误会,其他小和尚也都以为谢小钗驻颜有术,实际上年纪远比看上去大得多,佛门并不讲究这个,道门中却有不少人在意外表,特别是女修。
  “别胡说!把我叫老了!我不比你们大多少,就算是你们的师叔祖,年纪也不大……算了,到了之后你们就知道了。”
  谢小钗不打算和这些小和尚多啰嗦,她随手一挥,瞬间放出一片彩云,将自己连同小和尚们全都笼罩起来,连那个挂单和尚也罩进去。
  短短四年时间,谢小钗也已经是真人,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哥哥。
  在翠羽宫,谢小钗受到的照顾还在姜涵韵、慕容雪之上,专门有人帮她舒筋通脉、洗毛伐髓,各种丹药从来不缺,特别是天门大会结束后,谢小玉透过璇玑派带给她一堆丹药,其中包括三颗灵丹;之后谢小玉创出金球,她这个当妹妹的立刻成了第一批享受金球好处的人。
  拥有这么好的条件,谢小钗的修练速度怎么可能慢?
  谢小钗放出的这片彩云也是翠羽宫颇为有名的法宝,名为“霞光幛”,能攻能守,还能够用来飞遁,危机关头更能够幻化出许多分身,将真身隐于暗处,伺机逃跑。
  “都给我趴下!”谢小钗轻喝一声。
  “祖姑姑,我们坐下行不行?”一个小和尚胆子颇大,嬉皮笑脸地问道。
  “不怕变成滚地葫芦的话,你尽管坐着好了。”谢小钗嘴角带笑。
  在翠羽宫时,虽然谢小钗很得宠,却始终小心翼翼,因为她知道,翠羽宫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之所以宠着她,并不是因为她的资质有多好,而是因为她有一个了不起的哥哥。
  面子是别人给的,却是自己丢的,谢小钗不敢有丝毫大意,但是在这些小辈面前,她可以放松一下。
  小和尚们虽然顽皮,却知道好歹,一个个听话地趴下来。
  小和尚们刚趴好,霞光幛就升起来,托着他们的身体往上飘,感觉就像趴在一堆棉花上似的。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们飞起来了!”小和尚们叫嚷着,叫声中充满兴奋,又带着一丝颤抖,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自己越飞越高、离地面越来越远,心里更害泊了。
  不管是谁,只要一想到自己趴在一堆松软的棉花上在很高的地方飘荡,都会不由自主感到害怕。
  霞光幛越来越快,小和尚们总算明白为什么谢小钗要他们趴着,他们能感觉到身体越来越重,仿佛几千斤的力量拉着他们往后拽,如果不是趴着,他们早已经滚成一团。
  片刻工夫,向后拽变成向前拖,小和尚们先感觉到自己失去重量,整个身体好像浮在半空中一样。
  “这是往下降吗?难道我们到了?”一个小和尚脑筋转得最快。
  “是在降落、是在降落,我看到很多房子。”另外一个小和尚眼尖。
  “那就是我的师门——翠羽宫。”谢小钗又恢复以往一本正经的模样。
  “为什么底下有那么多沟?”眼尖的小和尚疑惑不解地问道。
  那小和尚说的沟就在翠羽宫深处,那是内山门所在,这些沟每一条都长十丈、宽一丈、深半尺,沟壁异常光滑,显然被人精心打磨过,这样的浅沟有百余条之多。
  “咦,那些人在干嘛?”又一个小和尚问道。
  只见远处一个角落里,几个人正将一张东西盖在浅坑上,那东西像是布匹,却比布匹刚硬得多。
  “这是轻金薄板,比同等大小的桐木重,比松木轻。这些薄板厚度只有半分,稍微用点力就可以紧紧贴在坑壁上,然后上面会盖一层钢网,再贴一层轻金薄板,周而复始,总共要贴三层薄板、两层钢网,这样就够牢了。”谢小钗解释道。
  “为什么告诉我们这些?”脑筋不错的小和尚问道。
  “因为这就是你们接下来要干的活,我们人手不够,所以要多找几个人帮忙。”谢小钗嘻嘻笑道。
  小和尚们顿时一脸凄苦,他们没想到,叫他们过来是让他们当苦力。
  “那片幛幔后面是什么?”眼尖的小和尚突然问道。
  “这是秘密,我不能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们的师叔祖就在里面。”谢小钗看着那片幛幔,神情若有所思。
  地面上确实有一片幛幔,那是百丈红纱轻飘飘地浮在半空中,风却吹不动。
  幛幔下方有一群人正围拢在那里,除此之外还有两片金属壳,此刻他们正将金属壳合拢起来。
  做这些事的都是和尚,一个个光着脑门、赤裸着上身,他们身上全都是汗,像是从水里出来的一样。
  这工作很累,还需要仔细,所以这些和尚显得小心翼翼。
  金属壳缓缓合在一起,边缘丝毫不差,合起来后,看起来就像一把超大号的长剑,但是和天剑舟相比大大缩水,长度只有十分之一,高度也差得多。
  如果说天剑舟是战场上用的双手大剑,这东西就是匕首。
  只听匡当一声轻响,金属壳合拢,另一队和尚立刻抬着一根长长的钢条过来,这根钢条呈弯曲形,正好卡住两片金属壳合拢的地方,看上去就像剑刃。
  谢小玉并没有动手,他已经用不着亲力亲为,时过境迁,现在他只需要在一旁看着,甚至连发号施令都有别人代劳。
  “还好当初我留了一手。”谢小玉淡淡地说道。
  此刻站在谢小玉旁边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她穿着朴素,但是这样不起眼的衣服穿在她的身上却显得优雅而大气,这位正是姜涵韵的师父,翠羽宫的宫主。
  “没人会想到天剑舟只是一个半成品,如果碧连天的人知道此事,肯定会郁闷得吐血。”翠羽宫宫主偶尔也会说说刻薄话。
  “这东西真名叫飞天剑舟,一日夜能飞十五万里。不过第一次建造,我没什么把握,最好不要超过九万里。”谢小玉一下子就砍掉一半速度,他情愿保守一点,也不想因为一个失误将整艘船的人送上西天。
  翠羽宫宫主瞪大眼睛,在一旁的翠羽宫长老们也难以置信看着谢小玉,她们知道这东西绝对不简单,不然不至于通体用金属打造,却还是被吓了一跳。
  道君虽然可以瞬息万里,却是短时间爆发的速度,如果要连续飞行,一天能飞十几万里就不错了。
  所谓的朝临渤海、夕栖南滇也就十几万里的距离,这还是独自一人飞行,如果再带上两、三个人,速度就更慢了,当初陈元奇带着谢小玉他们前往九曜,前前后后飞了三天。
  “剑宗秘法果然不凡。”一位女长老不禁叹道。
  “这件事还是别告诉碧连天的人,省得他们越发郁闷。”翠羽宫宫主的眼底闪现一丝狡黠的光芒。
  “我肯定不会说。”谢小玉意有所指。
  谢小玉的意思很明白,这个消息不会从他这里透露,甚至连璇玑派也不会知道,如果透露出去,肯定是翠羽宫这边的责任。
  “当初我拿出天剑舟就是为了让人族多保留一丝元气,以便将来有力量反击,天剑舟的数量自然越多越好,所以摊子必须铺得大一些,但是摊子铺得越大,消息走漏得也越快,所以我肯定要留点‘余地’,剩下这点东西就用不着弄得人尽皆知。”谢小玉说道。
  其实谢小玉是走一步看一步,当初创出天剑舟的时候他还在天宝州,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也没现在的地位,哪里可能想得这么远?但是翠羽宫的人并不知情,全都被他唬住,把这当成真话。
  “这应该不是最后的‘余地’吧?”翠羽宫宫主低声问道。
  谢小玉沉默半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翠羽宫宫主也不追问,从谢小玉的反应她已经得到答案——飞天剑舟上肯定还有东西。
  翠羽宫宫主已经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做碧连天那样的傻事,而要像祖师爷兰仙子那样矢志追随应劫之人。
  这时,一群老和尚朝这边走来,为首的正是大觉寺的智通禅师,紧随其后的便是当初传授他宝相金身的圆德禅师。
  “阿弥陀佛。”这群人走到近前,全都双手合十朝谢小玉和翠羽宫宫主施礼。
  谢小玉不敢怠慢,也双手合十还了一个佛礼。
  《六如法》是佛门剑修之法,谢小玉和佛门的关系比道门还更近几分。
  “几位禅师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只是出点力气罢了——智者劳心,下智者劳力,本该如此。”
  智通禅师摆的姿态很低,现在不是当初,几年前谢小玉走投无路,只能装成和尚,他当然可以摆高人的姿态;现在谢小玉声名远扬,麾下有十几个大巫、好几位道君,实力不比任何一个大门派差。这一次顾念前情给大觉寺一个机会,可说是天大的机缘,智通禅师哪里还敢摆什么架子?
  正如智通禅师所言,他们这帮僧众就是来做苦力,此刻在这里忙碌着的人全都是和尚。
  这些和尚并无怨言,此刻知情的除了翠羽宫的人,就只有他们,他们不干这些又脏又累的活,难道让翠羽宫那帮娇滴滴的小姑娘来?
  和尚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做不出这种不要脸的事,再说旁边有一群漂亮女孩看着,做起事来也格外卖力。
  “智通禅师,不知道最后一批飞天剑舟还需要几天才能完工?”谢小玉问道。
  谢小玉离开碧连天跑到翠羽宫并不是为了赌气,当初碧连天和翠羽宫争夺出发地的位置,他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碧连天是表面上的出发地,用来吸引各派的注意力,同时也会吸引异族的目光;而翠羽宫则是暗地里的出发地,那时候谢小玉就已经有了建造飞天剑舟的打算。
  飞天剑舟只是用来装人,速度快,但是载重小,所以大批物资和挑选出来的平民百姓都会从碧连天出海。
  乘坐飞天剑舟离开的人只有谢小玉直属的中军、莫伦和敦昆的族人、翠羽宫和大觉寺的人,前面三群人是他的嫡系中的嫡系,后面两群人是因为飞天剑舟的缘故,从今以后也会成为他的嫡系人马,连洛文清统率的左军、苏明成统率的右军和赤月、白衣两寨的人,都被他扔在碧连天。
  “一个月,我会让弟子们加把劲,反正出海后有的是时间休息。”智通禅师心里明白,想让谢小玉看重,必须有所表现。
  智通禅师刚说完,圆德禅师插嘴道:“我佛门最多空间之宝,少则能装两、三千人,多则能装一、两万人,我们的手里就有两件这样的宝物,可惜空间小了一些。据我所知,灵顺寺圆光方丈手里有一件空间之宝,能装数万人。”
  谢小玉顿时心动了,他扔下左、右两军是不得已,飞天剑舟载重有限,如果真能借来空间之宝,他当然要将所有人全都带走。
  “不知道圆光禅师和您是什么关系?”
  “那是贫僧的师兄。贫僧就是在灵顺寺剃度出家,后来永福寺缺住持,我就去了那里。”圆德禅师并不隐瞒。
  “灵顺寺有多少僧众?”谢小玉当然要问明白,多一件空间法宝是好事,但是灵顺寺如果僧众太多就不妙了。
  “灵顺寺上下有一千多名僧众,不过并非都是佛修,佛修只占三成。”圆德禅师连忙回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