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泡影(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889

  “那两种丹术。”法磬提醒道。
  “八种。”赵博想都没想立刻加了上去。那两种全都能够让人悟道,说明它们直指大道,这不是无上是什么?
  至于麻子悟不出什么道,那是他笨,这也是众人确信麻子比不上谢小玉的理由之一。
  “好像没了。”吴荣华终于摇了摇头。
  “我要抱他的大腿。”赵博不要脸地吼了一声。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焉。
  “现在没问题,仗打完后怎么办?”一个修士问道。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反正我跟定这位老大了。”赵博握紧拳头说道。
  一道青色的火柱从地下喷了出来,火眼出口放着一个金属圆盘,圆盘上刻着法阵,这些法阵将火柱约束到手臂粗细,火势却异常均匀。
  火眼上方放着一座炉子。这是一座很大的炼炉,有一人多高、六尺宽,非金非玉,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制成,炉子的下半截赤红如火,越往上颜色越暗,过了一半之后渐渐变成黑色。
  红色为阳,黑色为阴,所以这座炉子被称为两仪炉。
  麻子披头散发,脚下踩着禹步,嘴里念念有词,双手连环结印,不停将法印打进炼炉里。
  炉子里有一黑一红两条细长的影子在那里盘旋回绕,不时还会交缠在一起。
  麻子的法印打得很快,就和谢小玉制符的手法一样,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不带一丝滞涩。
  炉中,红黑二气氤氲蒸腾,那两条长影在云气中钻来钻去,犹如两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
  谢小玉和苏明成远远看着。苏明成只关心他的法器,对麻子的炼器手法并不在意,他自认不是那种天才,不可能在修练的同时再学一门杂艺,所以除了必须要学的制符和阵法,其他一概不管。
  谢小玉就不同了。他对造器有点了解,不过和六爻八卦一样只通其理。麻子的手法在他看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不过离入道仍旧有很长一段距离。
  转念一想,这也太苛求他了一些。入道本来就要看机缘,他练制符多年,也只到同样的层次,反倒是炼丹术在偶然间入了道。
  他明白自己在炼丹方面所知多么有限,几乎等于半个门外汉,这样都能入道,只能说世事无常,天机难料。
  麻子的法印越打越快,炼炉之中隐隐约约传出阵阵龙吟之声。
  “关炉,熄火!”麻子大吼一声。
  苏明成立刻冲了过去,脚在地上一踩,火眼四周立刻伸出一块转盘,转盘渐渐收紧,将火眼关闭起来。
  麻子仍旧打着法印。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两件法器的质量如何,就看最后这一步是否能成功。
  炼炉里的龙吟之声越来越响,突然两道光芒闪过,两条龙形之物从炉膛里飞了出来。
  苏明成早有准备,双手一挥,两张巨网飞了出去,瞬间将整个矿洞笼罩起来。
  谢小玉的手脚也不慢,他双臂一伸,立刻用了分光捉影之法,眨眼间,无数只似虚似幻的手出现在半空中,不停乱捞。
  不过这次没那么简单,他要捞的可不是丹药,而是两件法器,所以那两条龙影只要一甩动,立刻就有许多幻化出来的手被击散。
  “你的分光捉影之法不怎么样啊。”麻子又找到一个可以奚落谢小玉的地方。
  说完,他的手也往空一伸,同样幻化出无数虚幻的手掌,而且凝实得多。
  只是铮铮两声轻响,两条龙影就已经被他抓在手里,不停扭动着,想要挣脱。不过越来越多的手掌抓住它们,它们渐渐难以动弹。
  一旦静止下来,终于可以看清它们的样子。
  这两条长鞭看上去异常吓人。一条通体全都由白骨构成,中间是一条血色长筋,这一红一白的组合只让人感到诡异,长鞭的握把更是白骨嶙峋,上面还冒出一根根锋利的骨刺。另外一条正好相反,式样简朴,和普通的长鞭没什么两样,毫无花哨之处,但是这条长鞭通体漆黑如墨,上面黑烟缭绕,比那条白骨长鞭更让人不寒而栗。
  “白的是裂地,黑的是赶山。”麻子不喜欢多话。
  “可惜了,我更喜欢裂地。”苏明成搓着手道。
  他已经听谢小玉说过,这两条鞭各有不同,裂地顾名思义一鞭击出,能够将大地抽裂,取的是一个“震”字,绝对霸道。赶山同样厉害,不过它的特征是力大,一鞭抽下去有万钧之重,连山都能够拍飞。
  “你懂什么?你这鞭子奇毒无比,被它抽中,首先就被毒死,根本用不着什么震力。如果你碰上不怕如此奇毒的对手,那么震力对他肯定也没用。”麻子解释道。
  他这话自然有道理,不过裂地确实在赶山之上。
  “别解释了,魔化吧。”谢小玉连忙在一旁打岔,有些事越描越黑。
  有一点他比麻子高明——他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就算占便宜也一向明着来,反倒给人忠厚的感觉。
  麻子果然住嘴,不过脸上的神情很是不舍。
  这两条鞭子可说是他的最高杰作,是他炼成的法器里最好的两件。一来,这些材料原本就难得;二来,裂地、赶山确实是门派之中最为有名的法器。
  “你真的打算将来超度这些魔头?”麻子叹道。
  “当然。你难道想从此转修魔道?”谢小玉反问道。
  “可惜了。”麻子心疼得要命。一旦将这两件法器转化成魔器,将来超度之后,它们就会报废。
  魔化的好处是马上能用,而且杀人越多、威力越强。这场仗打完之后,恐怕连真人都得避它们三分。
  如果不转化,等到他成为真人之后,就用不着再另找法器,这两条鞭子在上品法器里也算不错。
  “先顾眼前吧。反正天宝州多的是妖兽魔怪,只要你我都活着,将来可以再找更好的材料。”谢小玉很看得开,这点他比麻子强。
  当然,这话主要是安慰。
  炼制这两条长鞭的材料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第一次是机缘巧合,两头妖兽鹬蚌相争,让他这个渔翁得了利;第二次是魔头失去控制,让他们捡了便宜。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
  “也对。”麻子被劝服了,从纳物袋里取出两片天灵骨。
  魔炼之法并不一定要用整颗骷髅头,土蛮的手法太过粗糙,才不得不那样。
  天灵骨是魂魄出窍的地方,用它们来承载阴魂已经足够。
  只见麻子飞快地把两块天灵骨打入两条鞭子里,刹那间,这两条鞭子起了变化,裂地鞭那白骨表面蔓生出纵横交错的血筋,看上去像是白骨生肌,就要活过来一般,而且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尊神魔的虚影浮现出来。这尊神魔身体精瘦,其他地方没什么突出,唯独手臂多了一些,少说有几百只。
  赶山鞭倒是没太多变化,只是缭绕的黑影也凝聚成一尊神魔,看上去像是一条蟒怪,下半身是蟒,又粗又大;上半身是人,身体魁梧,肌肉结实。
  “看来神魔显化并不是随意,应该和法器的特性有关。”谢小玉喃喃自语道。
  麻子则两眼放光。他当初和苏明成交换材料的时候还有些不情不愿,总觉得谢小玉拿出来的东西质量低了一些,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法器魔化成为魔器,立刻和祭炼之人心意相通,所以他明白这条鞭子的奥妙。
  这件魔器强就强在速度,以他现在的实力,能够瞬息间抽出十八击;如果全力而为,甚至可以抽出三十六击;等到他实力再增长一些,就可以抽出七十二击、一百零八击、三百六十五击。
  法器之中最难得的就是这种能够随着运用者境界提升,威力也不停提升的法器。别说现在能用,就算将来成了真人甚至真君,他也不必担心没法器用。
  可惜这么好的一件法器被他魔化,迟早要被超度。
  麻子的心里不由得开始滴血。
  心痛啊——
  
  第二章
血祭
  
  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戊城上空笼罩着一层厚密的乌云,云层翻卷滚动,不时传来一阵闷雷之声。
  地面上,二十多个透明的人影散乱站着,从他们的身形隐约可以分辨出是谢小玉、麻子、苏明成、法磬、吴荣华、王晨、赵博、李光宗、李福禄和另外几个实力较高的人。
  能够凝结出虚影化身,这是“倒转乾坤虚空挪移阵”最奥妙的地方,不过想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除了要将这座大阵运用自如,还要有能让神念凭依其上的法器。
  刚开战的时候,只有谢小玉的刀轮和迷心剑蛊、麻子的鬼头大刀、苏明成的秘魔剑蛊、赵德望的八卦镜符合要求。现在不同了,之前宰了的那个蛮王就贡献了十二柄魔器。这些魔器原本都是上品法器,不知道怎么会落到那个蛮王手里。
  麻子这段时间没闲着,又炼了几件魔器,加上裂地、赶山两条长鞭,他们手中总共有二十四件魔兵。
  刀轮此刻回到李光宗手里,连着几天杀戮下来,这把刀轮已经起了变化,原本有车轮大小,现在缩小许多,变成项圈大小,通体如同血玉琢成,说不出的可爱。六颗骷髅头骨也变成拇指大小,不见狰狞,反倒显得玲珑,不过出手之后凶威却倍增。
  最狠的却不是这把刀轮,而是麻子手里的长鞭。他的长鞭看上去只有一丈,可一旦挥动起来,方圆百丈全都被笼罩在里面,每一击都会有十几个土蛮轰然间化为漫天的血雾。
  听上去好像不算厉害,但那是因为攻击的频率奇快无比,一鞭连着一鞭,根本没有停息的时候。那漫天的血雾几乎连成一片,其他人还没来得及出招,他一个人就已经把冲上来的土蛮全都击杀。
  “你可以不要这么狠吗?留两个让我们杀。”苏明成在一旁郁闷地说道。以前他一抬手就是万千剑蛊,威风八面,而且杀敌效率极高,但是现在不行,比不上麻子手里的裂地长鞭。
  “要怪,只能怪这两天找我们麻烦的这些土蛮太弱了,和第一天的那些根本不能比。”麻子说着风凉话。
  “这倒也是。他们好像放弃我们这边,只是为了不让我们闲着,才每天派人攻打。”王晨执掌全局,所以看得比别人都清楚。
  “土蛮那边也有智者,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我们增援其他几座城。”谢小玉早就看透其中的玄机。
  “真是搞不清楚土蛮到底有多少人?老吴当初不是说只有一百多万么?怎么我觉得杀来杀去也不见少?”法磬嘟囔一声。
  “我也觉得很奇怪。土蛮的数量多得离谱,除非他们不是人,却又不像。我可以保证他们绝对不是活尸,也绝对不是机关人偶,都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谢小玉控制着十几道碧莹莹的剑光,一边厮杀,一边紧皱眉头思索着。
  世间法术千变万化,谁都无法道尽其中的奥妙。他可以用血炼之法让那些老卒和蛊虫连成一体,凭空变出一支蛊虫大军,难说土蛮会不会也有什么怪异法术能凭空变出一大群土蛮兵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