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364

  等到宫人入内通禀,世子殿下来了,太后立即让人请他入内。
  “你不是在当差嘛,怎么这会儿来了,”太后知道他入了都察院后,极是开心。
  毕竟入了朝堂,就意味着入了红尘俗世。
  太后虽喜好礼佛,却并不想瞧见自己最心爱的孙子,真的成了断情绝欲的和尚。
  谢珣低声说:“我听福顺说,您今个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太后瞧着身侧的福顺,一向宽厚仁和的人,竟难得发脾气道:“你这奴才,程婴忙着差事,您竟还敢去叨扰他。”
  “来人,将这个自作主张的奴才,拉出去。”
  福顺跪在地上,也不敢磕头求饶。
  倒是谢珣轻笑着求情:“皇祖母就饶了他吧,说起来,他也是担忧皇祖母忧心过重,怕您这般食不下咽,伤了身体。”
  太后被他提到心事,重重叹了一声。
  她挥挥手,示意殿内的人都先出去,不必留着伺候。
  宫人都走出去后,太后才低声道:“今日皇上在朝会上,可有说关于太子的事情?”
  谢珣立即摇头。
  其实太子之事,在朝会开始时,已有不少耳通目明的人知晓了。
  端王更是满脸压不住的喜色,霍贵妃统管后宫,虽说管不着皇上的奉昭殿。
  可是奉昭殿那么多伺候的内侍和宫女,保不准就有她的人。
  况且尹晋将太子送回东宫,那么大的动静。
  想瞒都瞒不住。
  今日朝会上,皇上似乎也没什么心情,只让有事启奏。
  太后忍不住道:“你可知太子是因何惹得皇上如此不快?昨个不还是小郡主的百日宴,皇帝还送了那么多赏赐去东宫。”
  谢珣知道此事,太后若真想知道,也早晚会知道。
  不过他也只开口说了昨日,他在东宫看见的事情。
  太后闻言,微怔住,皱眉道:“你是说昨日东宫发生命案,怀疑是那个伶人干的,贵妃想要带走这个伶人,太子却不允?”
  “当时场面混乱,许是太子不喜贵妃插手东宫之事。”谢珣避重就轻。
  只是太后何许人也,她经历了前朝的夺嫡,自己的儿子成为最大赢家之前,早已经经历过大风大浪。
  是以她对有些事情的承受力,倒是比旁人想的还要厉害。
  原来太子是为了个男宠,才会与皇上如此大动干戈。
  太后忍不住忧心:“储君乃是国之根本,岂能轻易动摇。”
  谢珣低声劝慰:“皇祖母不必如此担心,陛下如今只是让太子在东宫禁足。”
  “现在是禁足,日后呢?”
  太后也知道朝堂之事,难免动荡,太子乃是她自幼看重长大的。
  孙辈之中,她对太子最为看重,对谢珣最为宠爱。
  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太子不可轻言废立。
  这几年皇帝对太子的态度,太后虽不说,却是看在眼中,皇子们野心勃勃,全有皇帝纵容之故。
  太后不免担心,可是她从不过问朝堂之事,在旁人眼中也只是慈善仁厚的长辈。
  谢珣目光微闪烁,许久,才说道:“此事不管结果如何,还是由陛下圣心断绝。”
  太后闻言,长长叹了一口气,又是在软榻上靠住。
  一向硬朗的太后,有种突如其来的颓败。
  直到她轻声道:“程婴,皇祖母只愿你们都好好的。”
  不管如何身份尊贵,此时的太后也不过是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谢珣屈膝靠在她榻前,微仰着头:“皇祖母,有我在呢。”
  太后被他安慰,总算没那么忧心,甚至还吃了些东西。
  直至天色微暗时,谢珣才离开。
  他的马车从西华门离开,正巧碰上当值的统领任郁。
  任郁瞧见他的马车,立即站在下面行礼:“见过世子殿下。”
  “任统领,辛苦了。”谢珣掀开马车的车帘,露出一点侧脸,如天人般的容颜隐没在阴影之中,依旧清俊至逼人。
  任郁轻声道:“不辛苦,拱卫皇宫安危,乃是卑职分内之事。不管任何宵小,卑职都不会让其在皇宫中来去自如。”
  谢珣眉梢微扬:“任统领有心了。”
  随后马车离开皇宫,驶向前往郢王府的门路。
  *
  皇宫内的紧张气氛,似乎延绵到了宫外,这些日子,各大勋贵世家都下令自家子弟都老实些,别在这个风口浪尖被人抓住把柄,以免惹来皇上的雷霆震怒。
  至于太子一事,内阁的几位大人似乎也有着急。
  倒是首辅顾敏敬依旧八风不动,他是两朝元老,早已经习惯了大风大浪。
  这日他依旧推了许多人的拜访帖子。
  反倒是让人把温辞安叫来,两人竟在自家凉亭里下了几盘棋。
  “还是与你下棋痛快,旁人与我下棋,在棋盘上的心思反倒不如猜测我的心思多,”顾敏敬在下完这盘棋,以半子取胜后,低声说道。
  温辞安认真收拾棋盘上的棋子:“先生若是想下棋了,随时差人唤我便是。”
  “你在都察院也历练了几年,按着你的履历早该升官,但是皇上屡屡提起,我却拼命压着,”顾敏敬望着温辞安,声音悠然:“子瞻,你可知为何?”
  温辞安想了下:“老师是怕学生生性鲁直,不能圆滑处事。”
  “看来你也知自己的缺点啊。”顾敏敬大笑了一声。
  温辞安为官清廉正直,这乃是名臣该有的品质。
  可是若过分刚正,容易过刚易折。
  顾敏敬望着他,语重心长道:“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你先前只知刚不知柔,若是到了高位,不免会引来杀身之祸。”
  “先生教训的是,学生定会铭记在心。”温辞安将所有棋子都收起,起身,冲着顾敏敬行礼。
  就在顾敏敬指了指棋盘:“再来一盘,再来一盘。你如今差事倒是比我这个内阁首辅还要忙,难得能抓到你下几盘。”
  可就在此时,家中管事突然过来,朝他看了一眼。
  顾敏敬:“就在此处说吧,子瞻不是外人。”
  “老爷,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娘娘病倒了。”
  顾敏敬皱眉,皇上和太子关系这般紧张的关头,太后竟病倒了,岂不是雪上加霜。
  “当真是风雨欲来风满楼。”
  顾敏敬望向皇宫的方向,轻声一叹息。
  此时沈绛刚从马车上下来,她没想到今日并非休沐日,谢珣居然也能带她出现闲逛,竟还要去吃什么京城新开的一家酒楼。
  她上了酒楼,这才发现这里客人也并不多,瞧着不是什么受人追捧的店。
  她推门入内时,一身白衣的谢珣已经站在包厢内。
  “这家酒楼……”沈绛正欲开口说话,却被谢珣打断。
  他轻声道:“过来。”
  沈绛眨了眨眼睛,却还是听话走到他身侧。
  两人站在二楼的窗口,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沈绛望着四周,正想说话,就听谢珣说:“出来了,看那个丝绸铺子。”
  沈绛顺着他说的,寻了楼下的那间丝绸铺子看过去。
  这间铺子的门脸极大,格外打眼,因此沈绛一眼就瞧见,也正好看到从里面走出来的那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