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眸(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64

  郢王妃笑道:“今个是什么日子,要不都不回来,要不就一块回来。莫不是两人存心的吧。”
  “肯定是世子爷念着您,特意回来看望王妃。”老嬷嬷在一旁,陪着说笑道。
  谢珣先回自己院子,换了一身绛紫色锦衣长袍,用华丽的金银色丝线绣着销金云玟团花图案,腰间配着一根同色系的腰带,将整个人勒着劲瘦修长。
  一头乌发不再只是简单的青色发带束着,而是用了色泽温润的玉冠束成发髻。
  这样张扬的颜色,却被他穿出了清贵雅致。
  清明瞧着重换了一身装束的世子爷,心底不由感慨不已。
  之前看惯了世子爷清贫温雅的打扮,如今这一身矜贵,似乎又显出不同。
  要是三姑娘在此的话,只怕眼睛都要瞪大了。
  清明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的这个想法,还真是危险。
  好在谢珣并不知他的想法,只是在丫鬟给他配上玉佩之后,便起身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他就到了郢王妃的院子里。
  整个院子显得格外明亮,廊下挂着一排灯笼,似乎就在等着谁似得。
  谢珣进去时,郢王妃便立即站起身,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半晌,竟诧异道:“脸色好看了许多。这个清明,我该好好赏他,竟将你照顾的这样好。”
  “母亲这些日子,在家可还好?”谢珣淡声问道。
  郢王妃点头:“我一切都好,你不必忧心。”
  两人刚说上话,郢王爷便到了。
  王妃见状,立即说道:“既然都到了,就先让人摆膳吧。”
  她瞧了一眼之后,竟觉得眼眶微微发热,还是谢珣察觉到她情绪的波动,轻声说:“母妃可是有不开心的事情?”
  “不是不开心,是太开心了。”郢王妃望着他。
  明明是她自个生的孩子,可是谢珣打小就是个玉人儿。
  小时候聪慧过人,格外招人喜欢,于是太后也喜欢他,便干脆招了他进宫中长住。她这个当母亲的,即便再想儿子,也只能隔着两三日才见上一次。
  那那会儿觉得,在宫中也好,毕竟长在太后和皇上的眼皮子底下。
  谁知,这却成了她此生最后悔的事情。
  再后来,他住在佛寺之中,一住就是小半年。明明不是佛家弟子,却胜似佛门弟子。
  她想他时,就在家中烧香拜佛。
  偶尔太过思念,便偷偷跑去护国寺,却不敢叫他看见。
  道远大师说过,他的病要细细养着,不宜大悲也不宜大喜。
  所以干脆远离父母亲人,才是最好的。
  郢王爷见状,赶紧道:“程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便不要说那些不开心的。”
  三人在桌上坐下后,郢王爷望着他,问道:“京兆府的事情,可还做的顺手?”
  “目前正在查一桩案子,案情虽有些复杂,但到底有些头绪了。”谢珣不紧不慢说道。
  郢王爷听到这话,别提多满意。
  这样才对,哪怕如今只是个七品的推官,可到底真的像释然法师说的那样,他渐渐融入红尘,不像从前那般,一心只念神佛。
  郢王爷这下对释然的恶感,又缓和了不少。
  等上菜之后,虽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可筷子停歇的时候,偶尔还说上两句。
  就在相谈甚欢时,郢王妃突然笑着说道:“我听说今年皇上要给皇子们指婚,前两日太后特地招我入宫。”
  “既是给皇子指婚,招你入宫为何?”郢王爷不解道。
  郢王妃气不打一处来,她说道:“程婴如今已二十有一,早该考虑婚事的。”
  若不是去年谢珣在加冠礼上,要出家的事情,郢王妃早就开始给他相看了。
  谢珣的筷子略顿,随后他慢慢放下。
  许久,他低声说:“给我指婚吗?”
  不知为何,他发出一声极低的笑声,这一声叫王爷和王妃,同时一愣。
  郢王妃以为他是不愿,急忙问道:“程婴,可是心中已有心悦的人?”
第34章
  夜凉如水。
  花苑内,
在清辉月光的照映下,唯有那一片引入活水的池塘,显得波光粼粼,
夜风拂过时,
水面如被轻轻吹皱。
  晨晖站在亭内,
望着前面正在喂鱼食的谢珣。
  “你的意思是,这么多天,
你没有发现她跟任何可疑的人有联系?”谢珣声音清淡。
  晨晖脑子中不自觉想起,方才清明的抱怨。
  他说世子爷这几日行事反复,只怕跟那位沈姑娘有关。
  于是,晨晖低声说:“属下亲自跟踪过沈姑娘,
确实没有。特别是您吩咐过的,四五十岁的中年文人模样的男子,更是从未出现过。”
  晨晖自然知道谢珣要找的是谁。
  他低声说:“姚寒山此人,
名声太大,当年他出山时,就是为了助圣上和王爷成事。待今上登基之后,他竟不受一官一职,
行事低调,后来更是寄情山水,寻游世间,
行踪颇为难定。这十几年来,
他的行踪几乎是成了迷。”
  晨晖一直知道世子爷在找姚寒山,
但是他却不敢细想这其中的意味。
  都说帝王难当,可是比起帝王更难做的,
便是帝王的兄弟。
  历朝历代,
帝王争夺莫不都是异常血腥的,
很多帝王都是踏着兄弟的尸骨,登上了那个至尊之位。
  即便今上和郢王爷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年争位时,郢王更是全权支持。
  只怕当初,永隆帝私底下,也没少许诺共享天下权柄。
  可是他登位之后,一两年尚且还好,待彻底坐稳帝王之后,大权在握,曾经的许诺,不过都是镜花水月罢了。
  若是谁真的敢当了真,等着他的,只怕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所以郢王爷一直以来都不过问朝政之事,甚至偶尔还会干出那么一两件惹人非议的荒唐事。
  就连他唯一的嫡子谢珣,这么多年,久居佛寺,未必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只为了让那个已经手握着天下权柄的人,安心罢了。
  晨晖忍不住道:“这样的人,名声太大,便是引来的目光也太多。之前属下派人去衢州时,就发现有另外的人,也在打探他的行踪。”
  谢珣慢条斯理的捏了鱼食,洒在池塘里,水里的锦鲤养了许久,早已习惯了被喂食,有甚者,更是越出水面争抢。
  “只怕太子也急了吧,三皇子端王势大,眼看着交好一半朝臣,四皇子魏王虽封地位于西南,听闻封地管理极好,是个财神爷。只怕这些人当中,最想找到姚寒山的,就是太子爷了。”
  当年姚寒山作为今上的第一幕僚,据说有经天纬地之才华。
  要不然太后家世那般普通,皇上和郢王爷当年即便是一母同胞,同气连枝,可是在先帝的皇子之中,也并不占优势。
  当年先帝不仅有册封的太子,还有皇贵妃之子,这两位才是最被看好的帝位人选。
  永隆帝反而是后来居上的例子。
  有这么个例子在前,还记忆犹新着呢,太子如何能不着急。
  要知道古往今来,没能登上帝位的太子,都是落得何等凄凉下场。
  晨晖小心觑了谢珣一眼,这才说:“若是世子爷先找到这位姚先生,可是打算用他交好哪位?”
  一直以来,晨晖都听从谢珣的吩咐,寻找姚寒山。
  只是今上的这些个皇子里面,晨昏打眼瞧着,自家世子爷好似对谁都平平淡淡,要是说嫌恶的,大概也就是九皇子。
  只是每回都是九皇子主动挑衅,觉得世子爷抢走了太后和皇上的宠爱。
  这等小孩子脾性,只怕也是被宠坏的。
  至于真正交好的皇子,倒是未曾见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