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325

  晚上,高夫人处理完一天的政务,回到自己的屋子。她先去看李自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中,四面窗户都被厚厚的帘幕遮住,屋子里充满了汤药的味道。一张大床上,李自成依然在沉睡中,他面容憔悴了许多,也更加瘦了,眼窝深陷,脸上的颧骨高高凸出,肩膀肋部大腿的骨头都清晰可见,乍一看就如一个骨架庞大的骷髅一般。
  
第159章
伏牛山矿工
  屋子里十分静谧,每天照顾李自成的人,是范青从附近村镇找来的大嫂,她们见高夫人进来,都退出卧室。高夫人一个人坐在床边,呆呆的看着丈夫,这床上骨瘦如柴的男子还是她熟悉的那个,强壮坚定,有着宽厚胸膛可以让他依靠的男人么?
  屋子里很闷,静的让人有点害怕,高夫人的思绪如乱麻一般,没有一点头绪。李自成昏迷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没有一点醒来的迹象,今天还有大夫说李自成很难清醒了,也许会永远的沉睡下去。
  高夫人长叹一声,自己的下半生也许就只能这样度过了,陪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在这样一个孤寂,冷清的屋子当中,一切欢乐、畅快,喜悦的感觉都将离她而去。她其实是一个活泼、好动,喜欢刺激的女人,不然也不会选择跟随李自成走上起义的道路,在战场上驰骋,拼杀,随着军队四处转移,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可做。
  高夫人看着丈夫,她已经不像刚开始那般悲伤,那般期望出现奇迹,丈夫忽然醒来。那时她常常看着丈夫,泪水涟涟,不停的回忆和丈夫相识相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丈夫不是一个体贴的男人,倔强沉默,硬的像一块石头,总是住在军营,不怎么回家,即便回来,也从来不和她说体己话。但高夫人知道丈夫是爱自己的,也关心女儿,只是不擅长表达而已,有时候也经常在只言片语中有感情流露,这些生活的细节就成了她最开始反复回忆的对象。在不断的回忆中她心中也有一丝恐惧,这些生活的细节似乎离她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清晰,直到现在变得模糊而陌生,似乎不是在她身上发生过的。到了现在,她的心中只有一种感觉——麻木。
  高夫人从丈夫的房间离开,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卸妆的时候,她从鬓发上摘下那支桃花,粉红的花瓣依然娇艳,花蕊中还散发着一股香气,她拿起桃花轻轻嗅了嗅,想起白天的一幕,不禁一颗心又跳的快了起来,范青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呢?自己比他大十多岁呢!而他只是一个年轻人。想到“年轻”二字,高夫人急忙看看妆镜中的自己,一个不算美艳,但很端正的面孔,岁月没有在它上面留下一丝痕迹,光滑圆润的脸庞上红润健康。高夫人下意识的把自己的面孔和慧梅相比,似乎也差不了多少呢!
  高夫人忽然有些害羞,也有些好笑,也许范青只是无意的动作而已,自己却在这里胡思乱想。她把手中桃花扔在桌上,上床睡觉。不一会儿,她就进入梦乡,在梦中,自己来到一座山谷,一条小溪从山谷中潺潺的流淌出来,发出哗哗声响。山谷中绿草茵茵,百花绽放,蜂蝶飞舞,景色幽静宜人。
  她松开马缰,走到小河边,临流盘桓,只见山谷中有许多桃树,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花瓣从树上打着旋落下,落到溪水上,随着水流远去。高夫人踏着鹅卵石到了水边,想要掬起一捧水,忽然一脚踩空,向河中跌倒。高夫人下意识的惊叫起来,却听身后有人轻声道:“别怕!”接着一只手掌揽住她的腰,将拉到自己的怀中。这是一个极宽厚的,可以依靠的胸膛,这感觉如此熟悉,分明是自己的丈夫李自成。
  丈夫醒了!高夫人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叫道“自成,是你么?”她抬起头,看到的果然是一张满脸胡茬,威严的面庞,正是李自成。他微笑的将她紧紧抱住。高夫人心中的喜悦欣慰无法形容,她伸手去抚摸丈夫的脸庞,忽然,触感变得十分光滑,再看这人的面孔根本不是丈夫,而是范青。她又羞又愧,急忙挣扎想要挣脱范青的怀抱,只见范青表情笑嘻嘻的,一双手却紧紧抱着她,根本挣脱不开。
  高夫人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大叫一声,猛地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睛,四周一片漆黑,外面隐约传来打更的梆子声音,还不到五更天呢!
  高夫人躺在床上,睡意全无,她随手拿起床头上的桃花,在手中把玩,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感觉有些委屈,有些难过,也有一丝羞愧。
  直到天已经大亮的时候,慧琼进来伺候她洗脸更衣,忽然外面传来隆隆的炮响。
  坐在妆镜前的高夫人一怔,问:“哪里打炮,这么早?”
  慧琼连忙出去询问,片刻之后,回来报告说是范青在校场上指导张鼐等人制造火炮,要攻打开封城用,因为着急,所以很早就开始试炮。
  听到范青在指导张鼐,高夫人心中一动,不由自主的道:“我去看看。”
  慧琼道:“夫人何必着急,等吃完了早饭再去也不迟。”
  高夫人连忙让慧琼摆饭,匆匆吃完了早饭,骑着马带着亲兵来到试炮的校场。还离着三四里远,隔着一道浅山,就听到一阵炮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浅山背后荡起来一阵烟灰,飘飘荡荡的向空中飞去。
  这时,刘芳亮正好从校场回来,遇到高夫人立刻拱手参拜。高夫人问起早上试炮的经过,刘芳亮不住口的夸赞:“小鼐子的炮兵近来越来越像样子了,比以前攻打县城瞄的更准了,炮也更多了。不过范将军早上来到校场,似乎对他还不满意,要制造更大的炮,要求射击的精度也更高。”
  “范青还在校场呢么?”高夫人问。
  刘芳亮笑道:“他刚走,急匆匆的,似乎有什么急事,只留下张鼐领着一群炮兵在这里试射。”
  高夫人哦了一声,心中升起一丝失望,她转头对亲兵道:“咱们不去校场了,回议事厅吧!”
  说完告别刘芳亮,领着众亲兵回去。众亲兵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不明白大清早的,高夫人来回折腾什么,但也不敢发问。
  范青此刻回到自己住院落,正在大厅中召见一名叫金生的士兵,这士兵身材干瘦,但肩膀手臂上肌肉虬结,青筋凸出,特别精悍有力的样子,他是赵恩手下的一名小校。
  金生给范青施礼之后,范青让他坐下,然后笑着问道:“你是伏牛山的矿兵?”
  金生点头道:“是的,属下原本是伏牛山的矿工,下山来参加义军。”
  范青问:“伏牛山里矿工的生活怎样?”
  金生叹气:“老百姓在哪里都受欺负,住在平原的百姓受到贪官污吏,乡绅豪强的欺压,到处流亡,遍地饥民。天下老鸹一般黑,矿山中的官绅也一样坏,他们欺压普通矿工,让我们矿工苦不堪言。一名壮劳力的矿工辛辛苦苦的劳作却只有微薄的收入,挣来的钱都被矿头和官绅给拿走了,矿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采矿特别危险,往往会遇到塌方,还有各种伤害。一旦受伤,矿头和官绅才不管你死活,立刻就会把你赶走,这时候矿工一家人就会陷入无衣无食的困境。我父亲就是采矿的时候受伤,却没钱看病,死在家中。我借了乡绅家的高利贷父亲看病,结果还不上,这该死的乡绅非要拉我妹子去抵债,我一气之下,杀了这个乡绅,从矿山上逃下来,加入了义军。”
  范青点点头,义军中的底层士兵,这样犯下大罪之后造反的人很多,于是又问:“既然矿工过的日子这样苦,怎么下山投靠义军的人很少呢?”
  河南公认的三大厉害兵种,毛葫芦兵、矿兵和僧兵,其中伏牛山的矿工很多,但下山起义的矿兵很少。
  金生解释道:“伏牛山中的矿兵比较封闭,不若平原上的流民四处游荡,能接触到起义军。矿工们往往在大山之中采矿,世代如此,被官绅欺压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对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被矿头愚弄欺骗,总以为咱们义军是杀人抢掠的坏人,所以很少下山加入义军,除非像我这样的,犯了大罪,不得不逃走。
  范青点点头,又道:“听说,你们矿兵中有一种开采石头的法子,可以凿开最坚硬的花岗岩石头,是真的吗?”
  金生道:“是真的,这技术我就会。”
  范青大喜道:“好学么?”
  金生道:“这技术是用一个巨大的铁锭,四角有圆环,用四根绳索系上。四名矿工在四个方向悠荡起这块铁锭,撞击铁钎。要求铁锭必须准确撞在铁钎上,四名矿工使力均匀,且力气很大。否则,铁锭失去准头,很容易打伤扶铁钎的人,也容易伤到自己。这技术需要很长时间练习,至少也要一两年才行。”
  范青哦了一声道:“我想派你去伏牛山招募一批矿工回来,你愿意么?”
  金生拱手道:“是将军的命令,属下自然愿意遵从。不过矿山中的矿头和乡绅都有私兵,我一个人去,只怕不是对手。”
  范青笑了,“咱们闯营在整个河南都纵横无敌,区区一个矿山的几个乡绅还有什么搞不定,我给你一千骑兵,行不行?”
  金生大喜道:“矿山乡绅的私兵都是乌合之众,咱们这一千骑兵,差不多能横扫伏牛山脉了!”
  范青一笑,让亲兵把丁国宝找来,让他和金生带领一千骑兵去伏牛山中招募矿工。
  范青吩咐二人道:“此次去,不是为了显示武力,如果让矿工们以为咱们是一群悍匪,就更不容易招募了。你们要攻心为上,多给这些矿工讲道理,将咱们闯营救济百姓,建立太平世界的宗旨,反复讲给他们听,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如果你们二人能完成任务,我就记你们一功,如果失败,我就亲自去伏牛山招募,你们就留在训练场,以后不用跟我出征打仗了!”
  丁国宝和金生一起拱手道:“属下遵命,保证完成任务。”
  丁国宝又笑着补充道:“这一年多,我跟着将军,除了学习打仗,这口才也学了不少,我保证把你当年石门谷说服杆子的口才拿出来,不招募一千个矿兵,我都不回来。”
  范青笑道:“别把话说的太满,先去账房支两千两银子。”然后低声道:“招募矿工靠用钱收买是不行的,这钱主要是用来到山中救济贫困,矿工的家属是很穷的,你可以用钱来接济他们,争取矿工的好感。你们要深入矿区,把最底层的群众发动起来,总之还是以拉拢他们的心为上策。”随后又跟丁国宝和金生说了几个拉拢人心的小技巧,丁国宝听了之后连连点头。
  四月初的一个下午,高夫人、范青带着所有将领一起来到校场观看张鼐试射大炮。这是火器作坊制作的重型佛朗机炮,一共两门,重达八百斤,铸铁炮身,有三米多长,比水桶还粗,四枚碗口粗细的子铳也制造出来放在一边。
  高夫人、范青、刘宗敏、田见秀、李岩、李过、高一功、袁宗第、郝摇旗、牛金星、宋献策,刘芳亮,再加上十几个偏将一起来到校场,观看张鼐试炮。
  这是火器作坊第一次铸造重型大炮,估计全国的起义军中也就闯营才有这实力吧!如果试射成功,范青打算大规模的制造,攻打开封,至少也要带去三十门这样的重炮,才能有点把握。所以这次试射,十分重要,高夫人还特意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来观看试炮。
  每尊大炮前都摆放了供桌,上有红纸牌位,上书“大炮将军之神位”。炮身上贴着红纸,上写“开炮大吉”。牌位前摆放着纸糊的三牲供品,清酒一壶,香炉一只,瓦烛台一对。先由军师李岩偕火器营主将张鼐,沐手焚香,向炮神拜了三拜。李岩默诵了几句颂词,然后抓起酒壶,斟满杯子,浇在地上。试射的射手都是全身十字披红,先向高夫人跪下行礼,然后走到炮前,开始装填火药,一个人先从炮口装进去几斤火药,另一个炮手用长杵将火药捅到火炮底部。向接近炮膛底部的炮眼插进用纸加火药制成的引线,继续装药,压实,装入铁弹。
  
第160章
罗汝才的信使
  张鼐请众人后退到十丈之外,立身到一块矮墙之后,周围将士也都后退到远处,或大石之后,或大树之侧,以防万一。张鼐只退后三四丈远,将手中小旗一挥,说“点!”两尊大炮的引线同时点燃。四名炮手立刻退到了张鼐身侧,一起神情紧张的看着迅速缩短的引线。
  范青喝道:“张鼐速退!”
  张鼐却没有听见一般,目不转睛的看着着火的引线逐渐烧完。着火的引线一直发出哧哧的声音,到炮眼外的部分全部烧完的时候,微小的声音忽然停止,所有人的心都收缩了,在极其短暂的片刻,一切都出奇的寂静。
  此时,张鼐应该退到矮墙之后,可他凝神等候,担心引线受潮,会在炮眼内熄灭。他可是向范青立了军令状的,一定要打响这一炮。
  忽然,炮眼红光一闪,紧接着炮口喷出火光,轰然两声,脚下土地一跳,群山震动,霎时间,大炮前一片硝烟。在大炮响的时候,所有在附近试新炮的人们都本能的将腰一弯,躲在矮墙后面,或者躲在大石、大树之后。四名试炮手也向下猛地一蹲,同时惊呼“小张爷,小心!”
  张鼐只是微微弯腰,看着两颗黑色铅弹在火药爆炸的推动飞上天空,发出急速的尖利啸声,在数里外的山上发出巨大轰鸣。张鼐大喜,快速的跑近大炮,用手摸了一摸,放下心来,高兴的回头大声说:“成功了,成功了,没有炸膛,也没有过热。”
  几名炮手也高兴的跑过来,开始清理炮膛。高夫人率领众人从掩体后面走出来,到了大炮之前,高夫人用喜爱的眼光看着张鼐,笑道:“小鼐子,干的不错。”
  张鼐已经二十岁了,可在义母面前还保持的一丝少年的羞赧,挠了挠后脑勺,露出一丝傻笑。周围文武将领围着大炮,也不停称赞,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威力这么巨大的大炮呢!过了一刻功夫,有几名士兵从对面二里外的小山脚下飞马过来驰报,两颗炮弹都打到对面山腰,一颗炮弹打断了一棵松树,在地上犁出十多米长的一道沟渠。一颗炮弹则深入地下一尺多深,砸出好大一个深坑。
  听到威力这么大,高夫人高兴的道:“有几十尊这样的大炮,这次攻打开封就不用愁了!”
  众将纷纷点头,范青第一步制造重炮的计划已经完成,下一步就要大规模的铸造,然后准备一两个月之后攻打开封用。
  众人正谈论用这大炮轰击开封城墙的效果,这时中军吴汝义骑着马,带着两名亲兵奔来。郝摇旗笑着对他讲,“吴中军,你可来晚了,刚才我们试射大炮来着,威力惊人,保证你没见过。”
  吴汝义下马,向高夫人、范青等拱手施礼,笑道:“我听见炮声了,与平时射击的炮声不同,十分沉闷,感觉好像打雷一般,过几天,咱们攻打开封,就用这大炮,狠狠轰击,保证能攻破开封城。”
  范青见他匆匆骑马过来,知道他必有重要事情禀报,便道:“你来要说什么事?”
  吴汝义到范青和高夫人身边低声道:“罗汝才派他弟弟过来送信,来人已经在老营等候了!”
  范青和高夫人听到罗汝才的名字,脸上表情立刻郑重起来。罗汝才外号曹操,在明末起义军的队伍当中可派第三号人物。他最早也是高闯王的十三家之一,年纪比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大,起义成名的时间也更早。他为人狡猾,贪酒好色,且胸无大志。他麾下人马众多,但多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比闯营和西营都差远了。他带领的队伍是真正的流寇作风,所到之处,到处抢掠,妇女财货抢掠一空。历史上他和李自成联营二次攻打开封,后来撤退的时候,在营地中丢弃了数千被抢掠的妇女,军记差的不能再差。按着正常的历史轨迹,他应当是与张献忠合营闹翻了,这才离开湖广来到河南与李自成合营。
  高夫人、范青带领众将回到议事厅,众将已经知道了罗汝才派人送信来的事情。高夫人先看了一遍书信,然后把信递给范青,范青一边看,一边念,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罗汝才十分想念李自成,想带领十几万兵马到河南来发展,与闯营合营。罗汝才还不知道李自成昏迷不醒,所以书信的语气都是对李自成说的,语气十分谦卑。
  念完书信,高夫人道:“各位,你们怎么看这次曹操来与咱们合营的事情?”
  众将还没说话,郝摇旗先一拍大腿叫道:“这是个好事啊!曹操当年就是李哥的结拜兄弟,情同手足,这又带领十几万兵马过来,咱们声势大阵,攻打开封也更有把握,于情于理都是一件大好事啊!”
  众将听了这话都纷纷点头,刘宗敏道:“曹操来的正好,咱们攻打开封城没把握,他来给咱们做帮手,这不是天意么!夫人以为如何?”
  高夫人道:“我知道自成同曹操当年是烧过香,磕过头,八拜之交的兄弟。但我也听自成说过,曹操这人贪酒好色,胸无大志,到处祸害百姓,所以后来自成就同他疏远了。咱们在商洛山中的时候,他应该在房县一带驻扎,后来听说他和张献忠在一起合营,这次忽然来到咱们闯营要求合营,不知有什么目的!”
  刘宗敏笑道:“管他娘的什么目的,只要他能帮着我们的打仗就行。我估计他一来见咱们声势日盛,二来可能也跟张献忠那狠毒心肠的人难以共事,便想过来投靠咱们。”
  范青微微一笑,指望曹操帮着闯营打仗,那可是奢望了。曹操是狡猾的人,他岂能真心帮着闯营,甘当炮灰使用。历史上曹操和闯营合营之后,他属下将士是出工不出力,打仗的时候,十分懈怠,分战利品的时候,倒是毫不谦让。而且到处抢掠,大大败坏了闯营的名声,与曹操合营,不但无用,反而大大有害,是历史上李自成在河南发展的败笔之一。
  牛金星拱手道:“总哨刘爷分析的很对,罗汝才近几年与咱们闯营十分疏远,连书信往来也没有,忽然要与咱们合营,显然是与张献忠发生矛盾。张献忠是什么样的人,咱们已经领教过了。张献忠霸道,而罗汝才贪财,在分取战利品的时候矛盾一定很大,总被他欺凌,定然心中不甘,这才来投靠咱们。”
  高夫人道:“那么咱们与他合营,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郝摇旗唉了一声道:“当然是好事了,人马越多越好,咱们现在有三十万人,加上他的十几万人马,咱们就有五十万人,哈哈,天下还有那支队伍敢跟咱们对抗?”
  牛金星也拱手道:“属下认为与曹操合营是件好事,纵观天下大势,与几年之前有很大不同,几年前,群雄并起,鱼龙混杂,而如今群雄或死或降,局面已经十分分明。从朝廷角度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河南湖广先后失掉洛阳、襄阳两座名城,两个藩王被砍头,杨嗣昌被崇祯倚做干城,却连战连败,最后落到在沙市自杀的下场,大明朝崩溃已经不可避免。属下以为现在能争天下者唯有西营和咱们闯营。而曹操在群雄中资望较高,又有十几万的人马,是一股很强的势力,他或随我,或随张献忠,也可能投降朝廷,不论如何选择,都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请夫人千万重视此事,最好将他拉到咱们这边。
  高夫人连连点头,正想说这话有道理,忽然见范青在一旁一直没说话,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不禁心中一动,道:“范将军,你有什么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