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325

  第一次攻打缺口的三千敢死队,已经死了一大半,红娘子又从她自己豫东带回来的士兵中挑选了两千精锐,去冲击缺口。
  只听战鼓声猛烈的响起来,一百多门战鼓同时响起,声音动人心魄,所有战士的心,不由自主的同鼓声一起跳动起来,整个人也随着鼓声一起激动起来,一起呐喊和呼叫,向斜坡上冲去。许多人一面冲一面呐喊:“攻进去了,攻进去了,灌啊!灌啊!”
  这一波的冲击尤其猛烈,虽然在两边城头上官军的攻击下,死伤惨重,可是毕竟是冲上了缺口,这时,所有人都以为缺口要被夺在手中了。范青也不由的激动起来,双手握拳,叫道:“好!好!快到手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陈永福指挥者炮兵,将刚才调整好的方向的大炮,一起猛烈的向缺口处射击,城墙上硝烟腾起,炮声隆隆,几十门大炮从城墙两侧交叉射击缺口处,密集的炮弹落到缺口处,发出巨大的轰鸣,烟尘扬弃,夹杂着无数战士的惨叫声,这狭小的空间中,义军战士太过密集,这些炮弹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每一枚炮弹都在人群中穿过,跳动,无数残肢被抛起来。直接被炮弹射中的战士直接四分五裂,成为肉泥,被擦过身体的则断手断脚,失去一节肢体。
  炮弹被火药激发出来的动能,面对人的肉身时候,简直是不可抵挡,盔甲盾牌如纸糊的一般,被轻易的撕碎。而人的身体更是不堪一击,放眼望去,冲上缺口的战士全是各种凄惨的死法。有的人头爆裂,就如砸碎一个西瓜一般。有的躯干被穿透,露出透明的大洞,还能疯狂的惨叫。有的失去了上半身或者下半身,拖着肠子在死尸中无意识的爬着,还有失去手臂或者大腿,在死尸堆中滚来滚去,这种严重的外伤,即便救回来,在古代低水平的医疗下,也要感染而死。只一轮炮击,数百战士全是死亡或重伤。热武器在这个时代展现了最可怕的一面,势不可挡。
  这一瞬间,这个缺口成了人间地狱,密密麻麻全是各种惨死的战士,无数残缺的肢体和尸体从坡上滚落,一瞬间,上千人流出的鲜血,竟然形成了一层红色血雾,血腥味沿着缺口蒸腾,连城头上的官军都被熏的不停作呕。
  太惨烈了,双方攻城的士兵都是从来没见过这样密集的集体死亡,在狭窄的地域中,大炮的威力成倍的叠加,发出骇人的威力。由于死伤的人数太多,残肢、尸骸滚不到坡底,都停在半坡中,死的伤的一个压着一个。放眼望去,长长的土坡被一层尸体残肢覆盖,下面是血红色的坡道,鲜血从坡道上向下流淌,如同一条红色小溪。
  虽然情形凄惨,但义军后方的战鼓还在鸣响,冲锋的战士不敢后退,依然奋不顾身的向缺口冲去,这时,冲锋上坡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整个坡道全是尸身,冲锋的战士只能踏着战友的尸体向上冲,但也是冲不到坡顶。密集的炮火和箭雨交织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冲到此处的战士,五一不发出惨叫,然后从坡上滚落。
  远处观战的范青,慢慢举起手中蓝旗,用力向下一挥,身边的几名年轻将领都懊丧的叹气,死了这么多人,怎么还攻不下这个缺口。
  白旺拱手叫道:“大将军,我带几百敢死队,再冲一把试试?”
  范青微微摇头,他已经看出来了,城上有陈永福督战,防守坚固。今日义军的锐气已经挫折,不可能攻进城去了。这样攻城,战士们死伤惨重,不是办法,必须再想别的攻城法子。
  “收兵吧!”范青下定了决心说道。
  这时候收兵的锣声响起来,范青心情沉重,他跳上战马,转身向附近一座营地中驰去,这座营地中全是受伤的战士,他要去探望一下。
  红娘子命令张鼐再此开炮,猛轰两侧城墙,然后让白旺带领两千多步兵,到斜坡下面,把受伤的战士都抢回来。一顿饭的功夫,白旺把所有城下没死的将士都给抬了回来。这过程,又遭到城墙上的猛击,死伤数十人,连白旺也受了轻伤,才完成任务。
  红娘子等白旺完成任务之后,才挥动蓝旗,锣声再次响起,炮击也停止了。在城壕外面列队准备冲锋的义军战士开始有秩序的向后撤退。骑兵全部撤回大营。张鼐的火器营把损坏的大炮拉回去修复,剩下的留在炮兵阵地继续掩护掘城的战士。
  范青刚才走的时候,已经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这断裂的城墙缺口太窄了,难以攻克。必须继续掘洞,掘更多洞进行爆破,轰塌的城墙更大更多,才有利于战士的冲锋。
  见到义军撤退,城头上爆发出来一片欢呼声音,好多官兵一面欢呼一面向着撤退的义军破口大骂,还有人在城头敲锣打鼓,以示庆祝。最后撤离的义军将士见到这一幕都十分恼怒,喃喃咒骂。白旺回望城墙,咬牙切齿的道:“狗官军,等着我们再来。”
  这一次义军攻城死伤惨重,现在挖掘城墙的时候,死伤一千多,攻击缺口又死伤三千多,这一天的攻城总共死伤四千多人。虽然义军人数庞大,有几十万,但这四千人都是精锐,对义军来说是难以挽回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很挫伤士气。尤其是这些年轻将领带队,他们容易情绪化,影响到属下士兵,一股消极悲观的情绪在队伍中悄悄蔓延。
  当天晚上,范青在探视完受伤的将士之后,把重要将领和李岩、傅宗龙再次召集起来秘密商议,商讨下一次攻打开封的办法和时间。范青怀着沉重的心情道:“我们的将士如此奋不顾身,开封城必会破城。如果攻不破开封城,我决不甘心。”
  开封城下,经过这一日一夜的激烈战斗,攻城暂时缓和下来。
  围攻开封第三日的激战,虽然受到了挫折,损失很严重,但得益于平日里闯营的严格训练,并没有影响士气。而且经过这次大战之后,闯营将士还增加了一些攻城的经验,至少弄清楚了城中军民的守城力量和防御部署。这一次开封之战至关重要,对范青今后的布局影响很大,他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开封城攻克。所以从第三日的大战停止之后,他开始积极筹划下一次攻城恶战。
  在官军方面,虽然打退了义军的进攻,但守城的兵丁也死伤千余人。他们不抱任何侥幸思想,知道闯营必然回有下一次更加猛烈的进攻。城墙炸开的缺口并不太严重,已经在当天夜间用土袋堵好。又把城头上损坏的大炮拉回城中修理,换上一批新的大炮,还有鸟铳、弓弩。礌石和万人敌也源源不断的送上城墙。开封第一战能守住,也跟装备充足有很大关系。在第一战中受伤的士兵和丁壮也已经撤退下去,换上来另一批身强力壮、年轻勇敢的人。
  掘洞的义军仍然留在城墙洞中,那些受伤的、疲惫的都趁着黑夜换了下去,把生力军调了进来。有给洞窟中送来水、食物、被褥等生活物品。掘洞的工作仍然在继续,但进展比以前慢了,因为原来掘洞的都是伏牛山的矿工,可他们死伤很大,新上来的士兵虽然强壮勇猛,但对凿洞的工作并不熟练。
  总之,双方都在做着调整,准备第二次的较量。就好像两名拳击手,第一回合结束后,各自回到座位休整,准备第二轮全力以赴的击倒对手。
  范青知道掘洞的事情不能着急,况且这么多的洞窟爆破,需要大量的火药,火药作坊也在日夜不停的制造火药。所以这几天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几天。
  守城军民知道义军还在掘洞,因此不敢放松,他们还向下投掷燃烧的干柴,还有万人敌,但这法子已经没有作用了。义军掘洞的战士都深深藏在洞中,最浅的洞窟也有三四米深,足够藏身了。
  守城的军民按照第一次守城的经验,在城墙根的里侧,对着每一个掘洞的地方平放一口空缸,缸口朝外,经常有一个人去听一听,只要义军开始掘洞,就会从瓮口传出声音,掘洞的深浅都能从瓮口传出的声音辨别出来。守城军民从瓮口传出的声音判断,义军掘洞的速度很慢,想要凿开石碾子,至少也得三天时间,稍觉放心。这三天时间可以从容商议,怎么把这些地洞夺回来。
  这一天,正好是崇祯皇帝的生辰,开封城内所有现任官吏,除了在城上守城不能离开的以外,文官七品以上都来巡抚衙门大堂,布政使、按察史、知府、同知等都到了,武将因为军情紧急,来的较少,但陈永福和河南都指挥使也都到了。
  他们按着品级穿着朝服,在鼓乐中进入大堂,由赞礼官唱赞,向供在中间的皇帝牌位五拜三叩头,然后由高名衡跪着朗读庆贺的表文。表文前面是几个领衔的封疆大臣的名字,后面是正文:“兹遇圣上诞辰,普天同庆,海内欢欣,恭维我皇上神文圣武,勤政爱民……”
  
第177章
抢夺制高点
  刚刚念到这里,忽然从北城和东城方面传过来连续的炮声,有的炮弹越过城墙射到城里,砸塌建筑,发出轰隆隆的巨响,十分震耳。高名衡不由得停一停,继续念下去,无非是歌功颂德,再见中兴的话,估计这些鬼话连崇祯皇帝自己都不大相信了吧!
  而被义军重重包围的开封城中,众多官员心神不定,不知道闯营下一步什么时候行动,心中正在担心,这时候又听到轰隆隆的炮声,谁也无心认真去听这些花团锦簇却没一点实际用处的文章。还好这些颂词只有十几句,很快就在乐声炮声中结束了。
  按着往年惯例,向皇帝牌位行过贺礼之后,趁着这机会,大家要向巡抚拜谢,然后稍进点心,由巡抚和布、按二使率领,同去周王府行礼。但今天特别,高名衡读完表文之后,抢着向众官躬身做了一揖,说道:“今日省城被围,情势吃紧,守城军民,露宿城上,浴血对敌,我们或为文臣、或为武职,值此艰危之时,正要我辈竭忠尽虑,与军民同甘共苦,为皇上保此一座危城,保此数十万生灵,官场的俗套都免了,吃食点心也都免了吧!”
  大家默默相看,不敢说出异议,陈永福事先知道高名衡的主张,附和说:“免了吧!免了好!”
  高名衡又道:“昨晚周王殿下命内臣向学生传谕:省城危急,务望文武众官员用心守城,不必进宫朝贺。既然殿下已有此谕,我们只好谨遵。请各位回去,各守其职,不可疏忽大意,守住城墙,把贼寇挡在城外才是根本大事。”
  众文武正要退出,忽然从东北角又传来一阵密集的炮声,好像又开始要攻城了,高名衡心中一惊,急忙问道:“城上有何动静?”
  随即巡抚衙门的一个捕快快步走入大堂,在巡抚面前跪下,说:“禀告大人,城上士兵还没过来禀报,但城中百姓都在哄传,说今日闯营要大举攻城,比昨日还要猛,扬言必须要在今日破城。”
  高名衡心头狂跳,脸色大变,失声道:“这么快!难道……又要开始了么?”说完向布、按二使及尚未离去的官员看了看。众文武一个个大惊失色,相顾无言,众人又都把目光望向陈永福,现在开封能否守住全靠陈永福一人了。
  陈永福立刻拱手道:“大人不必惊慌,属下以为这是谣言。”
  布政使梁炳急忙问:“将军怎知是谣言?”
  陈永福回答道:“现在城内外隔绝不通,消息不能传递,果真闯贼今日攻城,城中百姓又何以知道?况且前日闯贼攻城受挫之后,掘洞缓慢,昨天夜间也没见他们调集大炮,不像要今日攻城的样子。”
  高名衡仍然觉得放心不下,说道:“陈将军说的是,但今日之事要加倍小心才好,请王知县和黄推官马上辛苦一趟,分头上北城和东城看看。”
  王奎和黄澎同时躬身回答:“是,大人。”
  天明时候,守城的人望见北城外义军炮兵阵地的沙丘上,有不少义军正在向上面运送木料,有的木料用牛车运送,有的用人抬,四个人抬一根,或者六个人抬一根。这沙丘距离城墙只有二里多远,所以城上守军看的很清楚,这些树木都是从各处村庄的坟地中砍伐来的。
  大家正在观看,议论纷纷,忽然两名义军骑兵从沙丘附近飞驰而来,到了城壕外面,轮流向城上喊话:“近日休战,互不相犯,倘若城上打炮,老子十倍奉还!”
  他们声音高亢,带着明显的陕北口音,叫喊几遍之后,也不等城上回答,勒转马头,扬鞭而去。
  城上守军很快根据他们木料建筑的样子,判断出来,义军是打算在沙丘上用木头搭建炮台,这是要建立制高点,以方便向城中打炮。
  城上守军立刻商量是否要向那里打炮。有人主张打几炮,因为距离不远,准能打死一批义军。也有人反对,因为城外义军大炮也不少,他们会向城上反击,何苦惹麻烦呢?正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冒冒失失的点了一炮,只听轰隆一声响,炮弹打出去了,一片硝烟腾起,但炮口偏低,只过了城壕都落到地上。
  这一炮打完之后,只听城外四面都有打炮开火,从不同方位向城头上打来,不少城垛被打坏,一些守城军民中弹,有的当场死在城头,有的受了重伤。还有两枚炮弹越过城墙,砸中了民房。义军打了一会儿炮,又高声叫骂,问城上还敢不敢打炮。
  城上守军互相埋怨都说:“我们守城也没得多少粮饷,何苦来惹事生非,不如安安静静的在城墙上待着,保住性命就行。”
  火器营的头目不敢勉强大家,只好点头答应。这时候,王奎听到炮声,被巡抚派过来查看,一看义军正在城外建设炮台。如果建好,对城墙和城内居民威胁将非常之大。而守城将士却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不由得大怒:“刚才是谁说不许打炮的?”
  众多炮兵见他发怒,都不敢出声,把头低了下去。王奎怒道:“把火器营的头目老李给我拿绳子捆起来。”
  一时间气氛紧张,人人失色,不敢作声,眼睁睁的看着头目老李被两名差役给绑起来了。忽然一名年轻炮兵噗嗵一声跪在地上道:“大人,李叔平日作战勇敢,也很照顾兄弟们,求你开恩,别罚他了!”
  众炮兵一见有人求情,就跟着跪下一起求情。
  王奎见众人求情,不禁更怒,“哼,你们是什么意思?想要聚众闹事,挟持本官不成?今天老李必须重罚。来人……”
  “且慢!”忽然,一声说话打断王奎,众人一起望去原来是陈永福来了,他走上前,到了老李身边亲手把他身上的绳索解开,叹气道:“各位的苦衷我都了解,守城辛苦且危险,每日粮饷也不多。虽说是为了保卫家园,保卫自己的亲人。但不能任凭大家流血牺牲,却没一点补偿。实不相瞒,现在周王和城中乡绅共捐赠了几百万两银子和物品,都在巡抚衙门里放着,我用性命担保,我陈永福和巡抚一文不取,全用在奖励作战勇敢和有功劳的兄弟。今天只要各位打垮城外在建的炮台,我陈永福保证立刻把银子送上城头来。拜托各位了!”说完向众人团团做揖。
  众多炮兵都很感动,纷纷还礼,老李拱手道:“大人放心,我们定能把城外炮台打掉。”
  于是老李领着众炮兵忙碌起来,片刻之后,城上的大炮纷纷开火,瞄准的都是沙丘上木头建筑的炮台,义军的大炮纷纷还击,但炮台是木头的,且目标明显,很快刚刚建了一个地基的炮台就被摧毁了。城头的守军一片欢呼,而沙丘上的义军白忙乎了一上午,无不喃喃咒骂。陈永福也没有食言,很快把银两布匹送到城头上,赏赐给有功的炮兵将士。此后,城头守军见到赏钱丰厚,便作战更加积极勇敢。
  范青等人得到报告急忙来到沙丘上,只见遍地碎木头,虽然没人伤亡,但建设炮台,抢夺制高点的计划却失败了。
  范青看着城头说了一声该死,然后道:“既然木头不成,我们就用土石,不怕他们轰炸!”
  然后对张鼐道:“我们人多,只要两千人每人负一袋泥土,一起扔在沙丘上,就能把这沙丘垫高一层。我给你五万人,当作工兵,日夜不停的掘土,垫高这小丘,我要求,三日之内,把小丘垫高九米,你立刻带人去做。”
  张鼐接令去了,很快闯营的军士被发动起来,数万人一起干活,情形十分壮观,因为是泥土石头的炮台,这回城上打多少炮也没用了。陈永福接到报告,在城头皱眉想了一会儿,道:“既然他们能垫高炮台,咱们也能。咱们在城墙上用木头做高台,还是比他们高一大块。”
  于是,守城军民也开始往城头搬运木头,建造炮台。城上城下都为着争夺大炮的制高点,费尽心机。
  陈永福在城头巡视,看到在沙丘不远处,范青等一众将领也在向城头看,他心中有些沉重,“这个年轻的对手十分顽强,下一次猛攻必然十分厉害,也不知自己能不能守住。”
  范青向城头张望一会儿,领着众将回营商议对策,昨晚他与众将商议了半夜,除了掘洞放迸之外,并没有什么好的计策。范青自己也是足智多谋的人,但开封军民守城的顽强出乎他预料,闯营大军在河南还没遇到过这么团结且强硬的对手,就好像一座钢铁堡垒一般坚固,没有一丝破绽。让范青感觉到棘手,也有点不知所措。
  范青的中军大营扎在应城郡王花园,这座园林自从闯营第一次围攻开封的时候,就已经毁坏的不成样子。这次来,更是完全荒废了。但还能通过一些精巧的亭台楼阁看出来这座园林本来的华丽精美。
  范青见到这座被毁坏的园林时,心中是很有几分惋惜的,这是因为他不知不觉已经把开封城当作他未来的根基了,那么开封城的一切财富建筑也自然是属于他的财产,见到一点破坏,就会觉得可惜。
  他找了一座带有厅堂的花园住下,让亲兵简单收拾一下。在花园外面有数百军帐散落各处,这都是他的亲兵。
  范青带领众将走入厅堂,让众人坐下,问道:“你们昨天回去之后,是否想出来什么破城的好法子?”说完,他第一个看向李岩,李岩很有智谋,所以范青对他期望很高。
  李岩微微摇头道:“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加紧掘城放迸,这次咱们一共掘了三十六个大洞,运入火药,一起放迸,到时候城墙四面八方都是缺口,守城军民人数有限,定然是顾东不顾西,顾头不顾尾,处处防守,处处慌乱。而我们有人多的优势,只要几个缺口一起进攻,破城就容易多了!”
  范青微微点头,这计策没什么新意,本来就是他的计划。
  范青又看向傅宗龙,傅宗龙拱手道:“大将军,陈永福是个强敌,开封之所以难攻全在他一人之故。属下认为要想破城,可用调虎离山之计,将陈永福调离北面城墙。”
  范青问:“怎么调虎离山?”
  傅宗龙忽然压低声音道:“曹营刚刚投靠过来的十万兵马,可令他们先从南面用云梯进攻城墙,要严令他们必须攻城,不惜死伤,逼迫陈永福去救南城。”
  众将立刻明白,这是要用曹营后来投降的人马当成炮灰了,明末义军中这样的做法很常见。
  红娘子道:“南面城墙我去看了,城壕中的水很深,而且城墙也比这边高一大截,陈永福不会害怕南城有失。”
  傅宗龙道:“只要这些曹营的士兵能拼命,事情就好办。城壕虽然水很深,但水流不急。可令每一个战士都背一个土袋,两千将士就有两千个土袋,冲到城壕前,把土袋丢入城壕,很快就能垫出三四条大路,不怕城壕挡住攻城。”
  李岩道:“城墙很高,咱们已经试过靠爬云梯是上不去,而且会死伤惨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