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325

  在心字楼下的一段城墙抖动的尤其厉害,猛烈的向上抬起,就如一只无形透明的巨大手掌,抓住了这段城墙用力的向上提拉。整个城墙表面快速出现裂痕,越来越多,密如织网,而且裂痕不断变大,从细微的裂痕到手指粗细,再到拳头都可以伸进去的巨大裂缝。
  “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响,整个开封城都跳动了几下,心字楼下的这段城墙被这支无形的大手拉扯到了极致,终于不堪重负,猛地跳起之后,碎裂成无数碎石坍塌下来。从地下爆发出来的冲击波,沿着倒塌的城墙,向外扩散,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一般,出现一个圆形的涟漪,只不过这涟漪是泥土,呈圆环形向外扩散,直到数百米外才渐渐消失。
  只见心字楼的一段城墙已经彻底坍塌了,足足有三十多米的城墙变成了废墟。由于爆炸威力特别强烈,所以坍塌的城墙形成极长的慢坡,这比第一次放迸形成的缺口好攻打多了,而且三十多米长的坍塌距离,也比第一次只有十多米的缺口长多了。
  范青在烟雾尘埃消散后,见到放迸的效果如此之好,不禁大喜,手中红旗猛地挥下,大吼,“冲吧!攻破开封!”
  一直等待冲锋的步兵方阵,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一个接近万人的步兵队伍,向巨大的缺口蜂拥而上,“冲啊!灌啊!”
  城头上的守军也反应过来,开始向下射箭,抛掷砖石,大炮也轰隆隆的开始射击。但一来这段城墙的守军和大炮已经被调走了许多,防守较弱。二来,这段城墙特别宽。三十多米的宽度,一次可以冲上来千余名战士,抛掷砖石和弓箭杀伤力有限。
  只片刻功夫,起义军就冲到了慢坡顶端,有的向两侧城墙攀爬,有的则直接翻过慢坡,冲向城内,打算从城内的城墙阶梯,向上进攻。这是闯营围攻开封接近一个月里,第一次能冲入开封城内。
  现在这种形势,靠城墙是不可能阻止义军了。陈永福霍的举起手中大刀喝道:“好儿郎,随我一起下城杀敌,保卫家乡。”
  陈德看着如洪流一般涌入缺口的闯营军队,不禁变色,抓住父亲的衣袖道:“父亲,咱们挡不住流贼进城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趁机突围,离开开封城,再图后续吧!”
  陈永福怒目陈德,道:“为父身受国恩,宁死不屈,只图以此身报效国家,进忠皇帝,焉能为了保全性命,抛弃开封城百万父老乡亲,做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说完,一甩袖子,大步走下城去。
  义军步兵刚刚穿过慢坡,冲入城内,只见灰尘烟雾中,马蹄声疾驰,就如暴雨一般。陈永福率领两千骑兵兵沿着城墙杀了过来。这两千骑兵都是他的亲卫家丁,是守卫开封城最精锐的士兵。装备、训练都是最好的,对陈永福也最忠心。
  两千骑兵如同一把利刃,从侧面猛地插入刚刚冲入城内的义军士兵。从慢坡冲进来的士兵都是步兵,根本挡不住骑兵的冲击,纷纷被撞倒在地上,利用骑兵的冲击力,陈永福的骑兵挥动手中刀剑对倒在地上,和阵形混乱的义军士兵大肆砍杀。
  这些冲过慢坡的义军步兵也很悍勇,他们自发的组织成一个个小队,抵抗陈永福的骑兵,开始虽然不利,死伤很多,但后续的步兵源源不断的冲入缺口,很快就形成了人数上的优势,一部分骑兵同陈永福混战,还有人从城墙的阶梯冲上城头,与守城军民战斗,城头上一片混战,也顾不得攻击入城的义军战士,登时,更多的战士冲入城中,连骑兵都顺着慢坡冲了进来。
  陈永福手中大刀挥舞,连续砍倒了数名义军战士,他武艺娴熟,力量敏捷兼而有之,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宿将。以他为箭头在义军队伍中来回冲杀,所到之处,无人能够阻挡,当真是所向无敌。可他再厉害,也只有两千人马,而冲进来的义军战士无穷无尽一般,很快他的队伍就被义军给冲散,分隔开来。
  激战中,忽然一名义军将领跃马扬鞭,直向陈永福扑来。这人身材高大消瘦,铠甲鲜明,手持双刀,胯下一匹黄骠马,正是刘宗敏,他亲自率领一群骑兵冲入城内,见陈永福无人能够抵挡,又想为李自成报仇,所以拍马杀了过来。
  两人都是刀,陈永福是大刀,而刘宗敏是双刀,俩人叮叮当当兵刃相碰,在空中碰撞出来点点火星。两人都是大力之人,彼此兵刃相碰,都觉得手臂有些酸麻,不禁暗自佩服对方。
  
第190章
围困周王府
  陈永福喝道:“你是何人?报出姓名来。”
  刘宗敏哈哈大笑,“见了你爷爷的双刀,还不认得俺是总哨刘爷么!”
  陈永福一惊,知道刘宗敏是原本是闯营军中二号人物,武艺仅次于李自成,如今交手,果然名不虚传。俩人再斗在一起,战马团团转,俩人各施平生绝技,舍命相搏,斗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陈永福忽然拍马而走,刘宗敏正要追他,忽见在二三十米外,陈永福霍的兜转马头,手中一柄长弓拉开如满月。这一手转身拉弓的技艺可谓纯熟,快到猝不及防。只见嗖的一箭向刘宗敏射来,刘宗敏不及避让,双刀一横,将箭拨开。
  岂料,陈永福这是连环三箭,一箭快似一箭,第一箭被拨开,第二箭、第三箭快如流星,从上下两个方向射来。根本无法挡开。
  刘宗敏反应也够快,他知道陈永福箭法厉害,所以第一箭挡开之后,便向马背下一翻,只觉头上叮的一声脆响,随后一凉。第二箭射中自己的头盔,将头盔射飞,随后自己胯下战马一声哀鸣,第三箭射中了战马。
  战马倾倒,刘宗敏也被抛落马下,陈永福趁机冲过来,想要杀死刘宗敏。忽见身旁一人冲来,一柄长枪嗖的直刺他的喉咙,枪法强劲有力,十分精准。陈永福在疾驰中不及格挡,整个人向后平躺,躲开了这一枪。还没看清攻击自己的是何人,忽然头上劲风落下,一支极沉重的铁锏砸下来。陈永福急忙大刀横挥,当的一声大响,将铁锏格开,只觉的铁锏力量十足,震得他手臂有些发麻,对手也是一名大力将领。
  陈永福勒马,只见两名义军将领,一人身材消瘦剽悍,手中横持一支长枪,正是李过。另一人,高大壮硕,满脸络腮胡子,却是袁宗第。俩人在激战中见刘宗敏遇险,便不顾一切的冲过来救助。
  “你们又是何人?”陈永福喝问。
  “一只虎李过!”
  “你爷爷袁宗第!”
  李过和袁宗第报完名字,一起冲上来,共战陈永福,李过一柄长枪轻捷快速,盘旋飞舞,好似一条灵蛇。袁宗第则大开大合,手中铁锏横劈竖击,威武强悍。陈永福长刀霍霍闪光,左右劈砍,虽然以一敌二但并不落下风。三匹马儿团团转,杀得不可开交。
  刘宗敏落马在地上一滚,就站了起来,虽然没有受伤,但心中有些后怕,陈永福的箭术果然厉害,难怪连闯王都着了他的道。
  刘宗敏定了定神,拉过旁边一匹黑马,一跃而上,喝道:“咱们今天为了给闯王报仇,也不用讲单打独斗了,一起杀了这厮!”
  说完向陈永福拍马冲过去,三人共战陈永福。陈永福的家将陈升见主人被围,也拍马冲过来,帮助陈永福。陈永福的儿子陈德也想冲过来帮忙。但他对战的是刘宗敏的副将李友。李友的刀法就是刘宗敏点播的,又快又狠。陈德刚要退走,李友唰的一刀砍在他的肩膀上。陈德在马背上坐不稳,一头从马上栽了下去。周围义军一阵欢呼冲上前,把陈德擒住。
  陈永福正奋力抵挡三名大将的攻击,已经处于劣势,眼角看到儿子被擒,心中登时一乱。忽然腿上一痛,被李过刺中,鲜血流淌如柱,把脚蹬和马鞍都染红了。随即当的一声大响,他与袁宗第硬拼,手中大刀被震得斜飞出去。
  刘宗敏喝道:“拿命来吧!”手中快刀劈向他的脖子。
  陈永福躲避不及,眼看就要被砍掉脑袋,身边的副将陈官不顾一切的冲上来,用身子替他遮挡。嚓的一声,这一刀从陈官肩膀劈下,将他几乎劈成两半,发出一声惨叫,落到马下。
  陈升、陈发、陈财三名家将一拥而上,护住陈永福,簇拥着他且战且退,此时,陈永福两千精锐只剩下七八百人,而义军源源不断的从缺口进来,已经有数千人。再不撤退就全军覆灭了。
  陈永福带着这群残兵败将向城西的周王府撤去,此时城头上的守军见大势已去也不想抵抗了,要么投降,要么逃跑,作鸟兽散。城墙上全是闯营的战士,从北城墙开始,官军的旗帜被拔下来扔掉,换上闯营的旗帜,绣着一个金色闯字的大旗,在城头飘摇,城下内外的义军看的这个旗帜,无不一起欢呼起来,一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随后东面、西面和南面也分别换上了闯营的旗帜,再过一会儿,开封的北门被从里面打开,吊桥也缓缓放下。
  封闭了一个月的北城门终于洞开了,北门外的义军战士见状再次爆发出来欢呼声音。赵恩负责维持开封城的治安,他率领千余名骑兵冲入城中,在大街小巷来回奔驰,宣布闯营军记,不侵扰百姓,让百姓都待在家中不要出门。同时派出许多小队到城中有名的官绅家看守,不许他们进出。
  城中的混乱局面很快就平定下来,下午,范青带领李岩、傅宗龙,在数百亲兵的簇拥下进城,只见大街小巷,各个十字路口,都有义军士兵把守,城内秩序井然,没见到抢劫放火之类的事情。范青十分满意,自从攻克洛阳之后,义军对占领城池后,如何维持纪律很有心得。
  范青一直驰到西城,此处一片红墙绿瓦的宫墙连绵不绝,足有二里多长。这是开封府最大的建筑——周王府。周王是福王的亲弟弟,也是万历皇帝的儿子,地位尊崇,王府宏伟,占地面积极大。宫墙只比开封城墙矮少许,也有十米高,一样的宽厚,上面也有城垛和城楼,就像一个微缩的小城。
  此刻这座王宫已经被义军包围,四面城门都有义军将领看守,防止周王一样逃走。
  范青到了周王府的西门前,只见刘宗敏、李过、袁宗第、田见秀四名老将率领两千多人马在宫门之前看守。原来他们追杀陈永福,陈永福带着八九百残兵退入到了周王宫之中。众人见到范青纷纷施礼,叫了一声“大将军!”
  范青问,“周王宫中有多少人马?”
  田见秀道:“周王宫正常有两千多守卫,加上陈永福的败兵也不过三千人。”
  袁宗第叫道:“不过区区三千人,偌大一个开封城咱们都攻打下来了,小小一个宫城有什么难的,一会儿,咱们把大炮拉进来,一顿猛轰,必能攻破此城。”
  刘宗敏是急性子,道:“还拉什么大炮,这么麻烦,反正守城的也没多少人,咱们就支上云梯,爬城墙也能攻下来。”
  范青微微一笑道:“不忙,开封城都攻下来了,周王宫已经成了一座孤城,跑不出咱们手心。我担心逼急了周王会举火自焚,把这大好的宫殿给烧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范青对周王宫非常在意,在他的计划中,这座宫殿以后就是高夫人的住处了。
  田见秀道:“那么,咱们就把它围起来,区区一座宫城,没有城外的供给,它能坚持多久?”
  袁宗第哈哈笑道:“对了,让养尊处优的周王和那些太监总管尝尝饿肚子的滋味。我猜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就得主动开城门投降了。”
  李过恨恨的道:“别人投降也罢了,这个陈永福,必须杀了。”
  刘宗敏点头,扯着嗓门道:“这狗东西,把闯王害成这样,防守开封的时候,杀了咱们多少兄弟,饶过谁,也不能饶他。”
  袁宗第补充道:“必须把他千刀万剐,才能解咱们心头之恨。”
  范青听极为大将的议论,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但并没有说什么。范青随后安排几位将领各自率领若干人马,看守周王宫的几座城门。然后和李岩、傅宗龙二人回到城外的驻地,此时,开封城中已经恢复了平静,除了若干官绅家被兵卒看守之外,普通百姓都已经恢复正常生活。有很多百姓用黄纸写上“顺”字,贴在门上,还有人在路旁摆上供桌,上面给闯军提供茶水。路边的百姓见到范青在数十亲卫的护送下,昂首直行,知道是闯营的大人物,纷纷跪在路旁叩头。
  开封城一切如常,没有骚扰百姓,防火杀人的情况,整个偌大开封城没有一处起火的地方,秩序井然,这让范青十分欣慰。
  回到城外驻地,已经是晚饭时间,范青笑着对李岩和傅宗龙道:“二位先生留下一起吃完饭吧!我有事情和你们商议。”
  傅宗龙拱手笑道:“如此最好,听说大将军的伙食可是闯营最好的,我们今天正好蹭饭。”
  李岩笑道:“闯王以前最爱与士兵同甘共苦,同吃同住,每天粗衣陋食,大将军这风格可与闯王大大不同了!”
  范青让二人坐在桌旁,亲兵上茶,笑道:“史书上一提到古代名将如岳飞、戚继光,总是赞他们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推食解衣之类的话。但我觉得一名统帅能否打胜仗,吃、穿、住之类的生活作风并不重要。重要的有两点,第一要有谋略眼光,这个不用多讲。第二要善于‘将将’。”
  李岩和傅宗龙都是才学高明之人,都明白这个词,一起笑了。
  这二字是取自韩信对刘邦说过的一段话。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话,说众将各自能率领多少人马,韩信一一给出数目。刘邦问:“我如果带兵,多少人马合适?”韩信说:“陛下带兵,也就十万吧!”
  刘邦说:“你带兵多少合适呢?”
  韩信毫不客气的说:“自然是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你带兵这么厉害,怎么还被我给擒住了?”
  韩信道:“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够做到。”
  所谓“将将”是指驾驭将领之意。
  范青笑道:“史记上说项羽,叱咤风云,战场上无人能敌,但不能任命贤才和优秀将领,只是匹夫之勇。还说他对待人恭敬慈爱,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有了伤病,往往流泪,把自己的饮食给他吃。但当属下将领立下大功的时候,需要封爵和奖赏财富的时候,却小肚鸡肠,十分抠门,这不过是妇人之仁,这叫不会‘将将’,所以成不了大事。”
  李岩和傅宗龙都是微微一笑,知道范青这话有讽刺李自成的意味,李自成实际上与项羽很像,个人的武力很强,擅长征战,也能做到与士兵同甘共苦。每次大战之后,都会去军营中慰劳探望伤兵,甚至会被感动的流泪。可李自成在对待下属,尤其是李岩和后来归顺的降将,不能加以信任,这也算是一种地域歧视吧!但只依靠从陕西出来的一帮穷兄弟能打天下,却不能坐天下,这是他的缺陷之一。
  这时候,亲兵已经把菜品端上来,四荤四素,都是开封的名菜,四个荤菜是炸酥肉,烤鸭,葱扒羊肉,最后是一个大盘子上来的鲤鱼,色泽枣红、上边放着龙须面。
  范青笑着指了指最后这条鲤鱼道:“这是开封最有名的糖醋软溜鱼焙面,这条鱼是新鲜的黄河鲤鱼,两位先生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尝尝这鱼做的地道么?”
  李岩是河南本地人,这道菜吃过很多次了,夹了一口鱼肉吃了,赞道:“鲜嫩香甜,酸中微咸,这手艺可以啊!”
  傅宗龙原来是京城大员,各地美食品尝很多,他夹了几根龙须面,沾了沾鱼汤的芡汁,吃了一口,笑道:“这菜地道,我在京城最大的酒楼吃过这道菜,好像也没这么好吃。”
  范青微微一笑道:“这是周王府中逃出来的厨子给烹制的。我对他说,如果做的好吃,以后继续让他在周王府当厨子头,伺候夫人。他一听此言,立刻拿出浑身本事,亲自下厨,烹制了这些菜品,做为晋身而用。”
  李岩和傅宗龙一起笑了,傅宗龙道:“这个‘利’字无处不在,一个人只有看穿了利益,才能更好的和被人相处,更好的使用别人。就如同这开封城,如果不是周王和城中乡绅用银子激励城上兵勇,岂能守的这么顽强?咱们义军转战多年,都没遇到过这么惨烈的战斗吧!”
  
第191章
如何收服陈永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