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25

  “我夫君呢?”慧梅问。
  这两名侍女福了一福道:“回奶奶,范将军一早就出城去视察军队了。”
  慧梅哦了一声,难掩心中失望,做为一名优秀男人的妻子,就会有这样的烦恼,不能完全的拥有他,从心灵到意志,当然也包括感情,古代每一名大户人家的主妇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心里准备吧,慧梅不禁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在开封城外,虽然已经到了深秋,但天气晴朗,感受不到一丝寒意,城外的树也都变成了深黄色,落叶堆积,到处都是。
  范青大将军的驻地是在城外,他主管闯营的军事,但各处的重要民政也要向他汇报,所以,他成了整个闯营最忙的人,不停的有人从各处来驻地向他汇报请示各种问题,有时,他回到开封城向高夫人报告事情的时候,这些人又会追到开封府的周王宫当中。但范青依然保留着早起观操的习惯,他总跟属下将领强调,能否起早训练,是检验队伍是否保持战斗力和警惕心的最好标准。
  范青带着几名亲兵,从开封城出来,只见大路两旁堆满了刚刚收割完毕的小麦,等待拉到场院,打成麦粒。等这些麦子拉走,范青就要组织农民进行播种冬小麦的准备了,农时不可耽误,就像战场争锋一般,必须要快。
  出了城门没走多远,忽见高夫人骑着马带着几名女兵从后面追上来。范青十分诧异,拱手道:“夫人,你怎么这么早就出城来了?”
  高夫人笑道:“最近在宫中有些憋闷,听说你新婚第二日,就早起观操,我心中佩服,也想出城随你看看,一来解闷,二来也想看看战士们的风貌。”
  范青笑道:“敢情是视察我的工作啊!”说完在马背上腰杆挺直,敬礼道:“属下欢迎首长视察。”
  高夫人嗤的一笑道:“我就是随你看看,哪有什么视察,你带的兵我还能不放心?就凭你新婚第二天就早早出城看操的劲头,就有几个人能做到,快走吧!”
  两人相视一笑,一骑并辔向前疾驰,到了驻地附近,还没进军营,就听到战马的嘶鸣和操练时的呐喊声。营地的士兵都起床了,有的已经开始训练,有的还在列队。大家见范青和高夫人来看操,都特别兴奋。其中许多士兵都是近一年来招收的新兵,他们都没见过李自成,只知道范青和高夫人。尤其是范青,在他们的心目中范青就是闯营的首领。
  不一刻,营地中各处都开始操练起来,范青看了一会儿,十分满意,将指挥操练的几名将领都叫到面前,鼓励几句,就拨转马头,去下一个营地观操。
  下一个军营较远,需要穿过一片树林,一条小河。此时深秋时节,满山的树叶都变成黄色,在微风中缓缓飘落,马匹疾驰时,黄叶在空中飞舞,打着旋,缓缓下落。高夫人和范青并肩疾驰,心中十分的开心兴奋,到了山下的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淙淙流淌,水花跳跃,在晨光中微微泛着白光。
  高夫人毫不减速,纵马直接冲入小河,水花溅到马匹上,也溅到范青的身上和脸上,惹的范青嗨嗨的大叫,高夫人也不由得发出银铃似的笑声。过了小河,俩人一起勒住马缰绳,缓辔徐行。这时,东边的天际,已经开始有红光泛起。白色云朵在晨曦中略带红色,有的呈鱼鳞状,有的薄的像一缕轻纱,边缘处化入蓝天。就从那白云飘去的地方,传来布谷鸟的鸣声。
  高夫人看着眼前的景致,满心喜欢,她是个有几分野性的女子,就像山中的鸟儿,原野上的马儿一般。周王宫中沉闷闭塞的生活并不让她喜欢,必须时不时出来透透气,放放风才行。
  范青理解高夫人的感受,他并不说话,只是站在她身旁,陪着她静静的站了一会儿,感受这山野的气息。他和高夫人带着的十几个男女亲兵,不敢打扰他们,远远的站在河边,有的干脆跳下马,踏着鹅卵石,走到水边,低头饮水。渐渐的,天色大亮了,村落中的鸟雀飞到旷野中了,忽而一阵雁声从空中传来,范青和高夫人一起抬头看,只见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阵势,徐徐的飞过天空。高夫人心中一动,她以前也常常和李自成并肩这样看天空的飞雁,每次李自成都要拉弓射箭,射下一两只大雁。但今天的大雁飞的太高了,高夫人摇摇头,把以前的回忆丢开,轻声说道:“咱们走吧!”
  过了这条小河不远,就到了另一座军营,隔着一道浅山,便听见一阵隆隆的炮声,随后从浅山背后荡起来一阵灰烟。
  高夫人问道:“是小鼐子在那边练兵?”
  范青微笑点头道:“张鼐将军的炮兵越来越像个样子,比咱们进攻开封时候,瞄的更准,炮也更多。现在咱们到处攻城掠地,很多城池上的炮兵,都是张鼐训练出来的。”
  高夫人点点头,骑马向前,还没绕过浅山,只见数千骑兵,在山脚下疾驰而来,忽然左右分成两路,各自绕了一个半圆,向回疾驰,骑兵很多,扬起很高的尘土,马蹄声隆隆作响。人马虽多,阵势却丝毫不乱。当前有一名年轻将军,相貌清俊,身手矫健,正是李双喜。
  高夫人赞道:“好个小喜子,身手不凡,不逊于那些老将了吧!”
  范青也点头赞道:“年轻将领中,张鼐和双喜是佼佼者,比丁国宝、杨铁柱要强些,可以独当一面了。不过也没什么奇怪的,这都是夫人亲手调教的人,自然与众不同。”
  高夫人笑道:“你就会变着法的夸我!其实更应当夸赞的是这些孩子,张鼐、双喜、慧英、慧梅几个,都是从小跟着我,在千军万马中长大成人,比我亲生儿女还要得力,看到他们出息我特别的高兴。唉!自成要是清醒过来,看到这一幕该有多么的欣慰!”
  高夫人说着变得伤感起来,她控制了一下情绪,又道:“我是把他们看成我自己亲生儿女一般的,我不但希望他们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还希望他们在生活中幸福快乐。我可以跟你说心里话,我本来觉得张鼐和慧梅是一对,而慧英和双喜在一起更适合。但现在慧梅跟你更有缘分,那也很好。张鼐么!我想把慧琼许配给他。”
  范青眼前浮现慧琼的样子,脸蛋圆圆的,天真可爱的样子,也是不错的美女。
  高夫人叹了口气,“慧英是我最喜欢的女儿,虽然我们有了龉龃,但我心中早就原谅了她,还把她当成女儿看待的,可她却心里有了疙瘩,嗨!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的心啊!”
  范青知道高夫人伤心,正想安慰她,忽然数名骑士从山的转角处飞驰而来,领头是一名英俊青年,正是罗虎,罗虎比张鼐和李双喜小两岁,今年十八岁,但同他的两位义兄一样出色,也正在崭露头角的阶段。
  他驰到范青和高夫人身前,拱手道:“母亲、范大将军,李岩军师回来了,有重要事情要禀告。”
  范青点点头,对高夫人笑道:“你来的正好,咱们去驻地一起议事,省的再去周王宫向你汇报了!”
  二人于是带着男女亲兵,回到范青驻地的军营,等李岩过来商议重要事情。
  
第214章
袁时中的投顺
  男女亲兵们则在军营内外随意活动,现在这群女兵陪高夫人住在周王宫中,难得有机会出城到郊外来玩耍,所以非常兴奋,慧珠和慧芬跟男兵们一起玩起放风筝,只听慧珠大声笑:“这‘蜈蚣’扎的真好看,咦!这上面装了什么东西还能呜呜的叫唤呢!”
  慧琼、慧剑、慧灵在几个大树旁边发现了三架秋千,便跑过去玩荡秋千,比谁荡的更高些,一面荡一面叽叽嘎嘎的笑声不断,其中慧琼荡的高了些便发出尖声惊叫和大笑的声音。
  这些女兵玩的很开心,唯独慧英一人独自走到山坡上,看着远处的满是黄叶的树林发呆。她觉得自己现在很难融入女兵当中了。当初自己是高夫人最宠爱的女儿,这些女兵们都把她当成大姐看待。可自从上次那件事情之后,她就和高夫人、还有别的姐妹产生了裂痕。虽然高夫人原谅了她,也几次说过,不会在意以前的事情,可裂痕依然存在,虽然言谈说笑如平时一般,但慧英感觉孤独且被排斥,这种感觉藏在人心当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这时,一匹马驰过来,离着很远就大声叫着慧英,在马背上摆着手臂。整个军营对慧英还是那么热情的也只有李双喜了。
  放在往日,慧英很高兴的迎上去,与他热情的说话。但不知怎么,她今日心情很坏,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说。
  “慧英,你看这匹马怎么样?这是周王宫里的御马,送给你好不好?”
  见慧英不搭话,李双喜又笑着道:“慧英,你上次说给我做的荷包怎样了?给我看看。”说完,想到慧英的衣袋里翻找。
  忽然,慧英猛地站起来,狠狠的把李双喜推开,叫道:“干嘛烦我!”转身就走。
  李双喜跟在她后面,走了几步,忽然慧英猛地转身,瞪着眼睛大叫:“我讨厌你,别跟着我!”
  看着李双喜难过的站住脚步,慧英的心微微一动,不过她还是转身跑开了。她的心很乱,她知道李双喜是不错的青年将领,且真心喜欢自己。但昨日参加完慧梅的婚礼之后,她的心里特别不平衡,忌妒就好像一条小虫子在不停的咬啮她的心。慧梅凭什么这么好的运气,能找到像范青这样出色的人物。李双喜算什么,范青手下的一个小将领而已,自己嫁了李双喜,那就永远的被慧梅踩在脚下了。她不服气自己的命运,她也要找一名像范青一样的一军统帅。
  范青在中军大帐中见到了李岩,大帐中还有傅宗龙和高一功,田见秀三人。刘宗敏、李过和袁宗第因为陈永福的事情和范青闹翻,称病在家,再也不参加闯营高层的议事,牛金星和宋献策也是如此。
  李岩向高夫人和范青见礼之后,说道:“夫人,大将军,袁时中将军快到了!”
  高夫人哦了一声,道:“这么快!”
  李岩道:“是的,袁时中将军昨天晚上出发,一路策马不停,所以提前到达了!”
  袁时中是豫东地区最大的起义军头目,在闯营来河南之前,河南最大的两股起义军一个是豫东的袁时中,一个是豫南的李际遇,都有十万以上的人马。随着闯营的壮大,大半个河南都成了闯营的地盘。闯营扩大也挤压着别的起义军和小股杆子的生存空间。闯营地盘内的小股杆子要么解散,要么投降接受整编。
  闯营的声威如日中天,人强马壮,别处地方的起义军纷纷送表写信过来,奉闯营为主,连革左五营都派来使者送来礼物。各路义军如百川归海,纷纷归到闯字大旗之下。
  李际遇和袁时中也面临着同样问题,是走还是留,李际遇选择走,队伍队伍不断向南,几乎拉到河南湖广交界处了,距离革左五营活动的大别山很近,最近有流言说,他要与革左五营合营,就如当初的老回回合营一样。
  袁时中则不行,他在豫东活动,往东去,有刘良佐、黄得功的朝廷官军,往南去,有总督朱大典驻在凤阳,向北则是京师的方向,而闯营则不断从西面逼迫过来,地盘几乎和小袁营连在一起了。这时,袁时中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投靠闯营了。
  这时,傅宗龙也从开封城过来,进入大帐,与众人做揖行礼完毕,一起坐下。
  范青笑道:“你们去豫东攻城掠地,我原来预想袁时中会投靠咱们,但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同意,还愿意随你前来,招降他的过程还顺利么?”
  李岩道:“我和赵恩将军率领三万兵马攻克陈州之后,探听到袁时中就住在鹿邑、拓城之间。我按着大将军的吩咐,带着你的书信前去寻找。找到他的驻地之后,说是闯营派来的人,他听说后,赶快出来迎接。我先递上你的书信,他看完之后,就问大将军和夫人的所在。我告诉他们,自从攻克开封之后,闯营已经把开封当成根本之地,以后要常驻开封了。”
  “因为知道将军驻扎豫东,特意派小弟过来拜谒,投下书信。夫人和大将军的意思是希望将军能归顺闯营,共建大业,不知将军意下如何?他说‘久闻闯营威名,无缘拜谒大将军和夫人,今日先生前来,实为幸甚。至于投顺之事,我也久有此心,只恨无人引见。现在大将军既有书信前来晓谕,我自然十分感激,此时请先生稍微等候一日,容我和军师们再商议一番。’当晚夜宴款待以后,他就同身边的文武人员谈了很久。当天晚上,他告诉我,他和手下人都一心投靠闯营,并说要亲自前来拜谒夫人和大将军。”
  高夫人问:“你听他语气是否真诚可靠?”
  李岩答道:“他的语气很诚恳,对我十分客气。我对他说闯营驻地离开封较远,让他安顿好将士,过几日去开封。可他很急,定要立刻前来,说‘既然我决定要投靠闯营,何必在乎这三五百里的路程。我已经决定了,放弃豫东的营地,把人马带到开封附近,听从闯营安排。我今日就出发,带少数亲兵随先生先去拜谒夫人和大将军,这样才不负我心中的仰慕之情。’我见他确实有诚意,就说‘既然如此,就照将军说的办吧!’所以我在他那里一共只停留了一天一夜,就同他一起奔驰过来。”
  见袁时中投靠的很有诚意,范青和高夫人都很欣喜,高夫人问:“这袁时中到底有多少人马?军记如何?他为人怎样?我们这里听说他有十万人马,也有人说他人马二十万,到底有多少?又听说他在豫东很得人心,从不骚扰百姓,是一个有点志气,想要干一番事业的男子汉,是么?”
  李岩欠身道:“我在那里时,跟他的左右文武谈了不少,也看见了当地百姓,找他们询问一番。据我看来,此人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自从崇祯十三年,他在开州起义以来,就十分注意军记,每到一地都不许部下骚扰百姓,不许奸淫妇女,不许随便杀人。他又礼贤下士,对读书人十分尊重,现在身边就有几个秀才帮他出谋划策。他的人马,因有过两次饥民响应,所有大概在十万左右,但多是步兵,以乌合之众为多,精兵很少,只有一两万人吧!另外骑兵也有两三千人。”
  范青一面听,一面点头,这和他预料的差不多,这时代的农民军大多乌合之众,精兵能占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高夫人对袁时中本人比较好奇,问:“他识字么?”
  李岩道:“略微识点字,他幼年读书很少,可起义以来,身边总有些读书人,没事的时候,听他们谈论古今,所以自己也颇懂一些书上的道理,虽然是个粗人,说话倒十分文雅,不似一般的绿林豪杰,举止言谈并不粗鲁。”
  高一功插话道:“既然这样,他怎么自己不独树一帜,横扫河南,把机会留给咱们,现在还要靠投顺咱们来保全自己呢?”
  范青笑道:“高将军把横扫河南看得太容易了!咱们闯营从崇祯初年起义,队伍南征北战,几度沉浮,只大的挫折就经历了好几次,由此才慢慢打造出来闯营的核心人才,尤其是在商洛山练兵,训练出来几千名骨干精英战士,这是咱们闯营能在河南猛烈爆发的根基。袁时中才起义几年,哪有咱们这般核心人才。”
  李岩也笑道:“高将军可知,我李岩就亲身经历过起义,在河南饥荒的时候,组建一支队伍是很容易的,人马快速增长,几万人很快就能聚集起来,可是要想训练一支百战精兵,还有一些高层精英可就难了,这也是我当初从豫东投靠闯营的原因,现在袁时中不过是复制了我当时的经历。”
  高一功、田见秀、高夫人听了都连连点头,这些年闯营的壮大他们是亲身经历的,觉得二人的话有理。
  李岩继续道:“还有一点,咱们闯营现在已经算是威名赫赫了,袁时中就算再有能力,也没有空间给他发展壮大了。咱们闯营在河南剿兵安民,除暴安良,救济百姓,所到之处,百姓不用纳粮,大将军亲自颁布的要三年免征。加上军记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最近这几个月,经营开封,设官理民,拉拢士人,开荒种地,种种措施,都为闯营在河南争取到了民心,河南人民都赞扬咱们闯营是千百年难逢的汤武之师。这时,袁时中还有何余地发展他的队伍。我当时奉劝他早早归顺闯王,共建大业。事成之后,少不了封侯封伯,子孙世袭,他本已经走投无路,再听了我这番话,还有不归顺的道理?”
  众人一起点头,觉得此言有理。田见秀问:“他的几个幕僚,都是些什么人啊?”
  李岩道:“他有三个谋士,都是豫东一带的读书人,听说都是秀才,一个叫刘玉尺,是军师。此人三十多岁,颇为健谈,奇门遁甲,阴阳风水、兵法战阵也都懂一些。他这次随着袁时中一起来了。还有一名谋士叫朱成矩,是一名儒生,少言寡语,深沉不漏。还有一名叫刘静逸,这次随人马留在驻地,没有前来。”
  高夫人环视众人道:“各位,你们看袁时中到底是不是真心归顺?毕竟咱们以前和他素无往来,只派人这么一说,他就全军来投,放弃一方霸主的地位,来咱们闯营做一名普通将领,我总觉得太过顺利了。但倘若他真心来投靠,那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推心置腹的对待。我最担心的是他答应的痛快,但其实是因为害怕咱们势力大,不得不归顺,其实心中顾虑重重,并不服气。军师,你看他是真的怀有诚意么?”
  李岩也不敢大包大揽替袁时中作保,他犹豫片刻道:“我看他是仰慕光辉,真心拥戴,不然他何必远道来谒?他人马不少,即便打不过咱们闯营,也能击败官军进入凤阳或湖广,如李际遇一般。但人心隔肚皮,我也不敢十分确定他就是真心。”
  范青拱手道:“夫人,据我猜测他投靠咱们还是真心的。一来形势所迫,现在他徘徊在鹿邑和拓城之间,没有好的出路,如果进军凤阳,或如李际遇一般进入湖广,都要与经过辖区内的官军血战一场,他实力有限,不敢走这条道路,所以只好投顺咱们。第二条比第一条更重要,他仰慕夫人仁义之声,遍播中原,知道‘忠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跟着夫人打天下,日后功成名就,封妻荫子。所以他来投降,是势不得已,更是夫人的威名感召。”
  高夫人白了他一眼道:“就会拍马屁,我哪来的‘仁义之声,遍播中原’,都是你编出来的。”
  范青笑道:“夫人是代闯王,现在闯营威名远播,那自然是夫人的功劳。”
  高夫人笑道:“估计我的名声不如你范大将军响亮呢!不信,等这个袁时中来了你问问,他只定以为你才是闯营的主事之人呢!”
  
第215章
接见袁时中
  傅宗龙笑道:“是大势所迫,也是仰慕夫人和大将军的威名,他能远道而来谒见,证明还是有一定诚意的。”
  李岩道:“不管怎样,既然来了,我们就以诚相待,推心置腹不分彼此,时间久了,他也就变成了闯营中的一员忠心将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