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325

  “前几日我接到顺王旨意,让我负责东征军需,一功回开封留守。”田见秀答道。
  李自成微微点头,范青显然是不十分信任高一功,才作出这个决定,高一功毕竟是自己的妻弟。
  “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李自成问。
  田见秀微笑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顺王神机妙算,聪明过人,一切其实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你知道,他数天前就给我书信,让我在此等候了!”
  李自成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辛辛苦苦布局,想谋得一个逃脱的机会,却不知早在人家算计当中。这么说,范青早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计划,如果他想拦截自己,早就可以派人阻拦,自己根本走不掉。忽然又想到,当日范青率领大军开拔,却留下自己的三名义子断后,这显然是故意放自己逃走。
  为何如此?是了,自己留在大顺军中,始终对他是个威胁,莫不如放自己离开,他得了一个忠义的名声。同时,他也利用这个机会试探了李双喜三人的忠心,把军中对自己不满的那些校尉,全部剔出,让他们跟着自己走,这是一举多得的妙策啊!
  李自成感觉心头有些发寒,范青的心机也太深了吧!田见秀说一切事情都尽在他掌握之中,看来真是如此。可笑自己还费尽心机的派宋献策联络官军,给自己逃走创造机会呢!原来范青早就知晓一切。那么他为何容许宋献策去官军中,而不理睬。李自成立刻想到,这也许又是一条计策,利用宋献策诱敌深入,他知道孙传庭完了,宋献策恐怕也要完了,这世间就没人斗得过范青。
  田见秀坐在火堆前的石块上,叹道:“李哥,你真的要走么?咱们创造的大好基业,现在已经生根发芽,正在成长为参天大树,就凭范青的能力和咱们现在的势头,早晚要打到京师去,推翻朱家王朝,那不也是你的理想么?难道你不想看到那一天?”
  李自成抿着嘴唇,脸色阴沉,他刚才想到的这一切,让他非常沮丧。任何人知道自己被一个智商超高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都会很不爽的。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范青既然是希望自己走掉的,为何又派田见秀来见自己,难道是杀人灭口?可田见秀是佛爷,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他应当派陈永福来,估计他对自己下手会毫不容情的。
  于是,李自成冷笑道:“再大的基业也是范青的,不是我的。范青派你来做什么,是要你把我抓回去,还是要把我杀了。”
  田见秀笑了,面容非常慈祥,不带一丝杀意,笑道:“自成,你把顺王看小了,你低估了他的心胸,他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他心胸开阔,有容人之量,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撑得船,就是说他这种人物。你们虽然闹了些矛盾,但顺王想到更多的还是你们以前的情谊,他十分想你回去帮他做事,他说,他离不开你,真心的希望你能留在他身边,他一定会让你快快乐乐的,你愿意么?”
  李自成哼了一声道:“回到他身边做一名囚徒,会快乐么?田哥,他的话你也能相信?他若真有容人之量,真是不计前嫌之人,他会那么对待老袁和李过。你心地太善良了,根本就是被他欺骗了。”
  田见秀叹道:“你说的我不敢苟同,但我眼中的顺王确实是个仁义之人,性格宽厚爱人,善待臣属。同时深谋远虑、胸怀韬略。他抱济世安民之志,豪杰影从,将来必是开国之主。”
  李自成冷笑道:“你说的都对,范青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人,但唯有‘善待臣属’这四个字我不信。自古以来,有几个开国之主能善待功臣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范青是玩权谋的高手,现在把你们哄的服服帖帖,将来平定天下之后,定会有向你们扬起屠刀的那一天,我李自成若不死,也会见到你们的下场,未必是封侯拜相。”
  田见秀叹道:“李哥你的话虽然激烈,但也颇有道理,不过你知道我的理想,不是封侯拜相,将来平定天下之后,我是要急流勇退的,青灯古佛,梵语参禅是我的理想。”
  李自成冷笑片刻道:“但愿你能从范青手中逃脱,但是我现在就要走了,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头的。”
  田见秀见李自成表情坚决,知道他不会回来了,便叹了口气,道:“顺王除了让我对你捎话,也让我把刚才的话对夫人说一遍,不知何意?”
  “夫人,顺王对你说,他离不开你,真心的希望你能留在他身边,他一定会让你快快乐乐的。”
  听完田见秀这句话,高夫人涨红了脸,一样的话,对李自成和对她说,意味完全不同。
  李自成忽然间明白了,范青之所以派田见秀劝导他回去,根本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高夫人,他是心中还在惦记着自己的妻子。瞬间,他极为愤怒,狠狠的瞪了田见秀一眼,也横了妻子一眼。他明白了,范青根本不在意他的,他更在意的是高夫人。他在试探所有人,当然也在试探高夫人。当他发现高夫人还爱着丈夫,愿意同自己离开的时候,才派田见秀过来劝导,希望的是高夫人能够回头。这时,在愤怒中,他也有一丝快意,高夫人终究还是选择了自己,范青再强大可怕,也不能夺走自己妻子的心。
  高夫人站起来,沉着脸道:“我发誓,要追随自成,跟着他到天涯海角,上刀山,下火海,那怕沿街要饭,做一名乞丐我也心甘情愿。这世间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夫妻分离,就是死了,我们也要一起同赴黄泉。你把这话一字不漏的转说给范青听吧!”
  田见秀点点头,遗憾的道:“看来我又要失去两名老朋友了,此地一别,不知再过多久能相见,也许就是一生一世了吧!”
  李自成和高夫人听了也唏嘘起来,他们虽然与田见秀在大将之中不算最亲密的,但起义十几年来,风风雨雨,同生共死,也算是亲密战友了!
  田见秀让属下拿过一个沉甸甸的袋子,递给李自成道:“这三千两银子,是我自己攒的,是我每次作战有功,顺王的赏赐。我没有家人子女,就把这些银子都赠给你们当作盘缠吧!”
  高夫人接过银子微微点头致谢,她知道田见秀所说是实,田见秀在所有将领中是最清贫的,所得赏赐大多都送给需要的士兵或百姓,这三千两银子是他的全部家当,并非虚言。
  田见秀的亲兵又端上一个酒坛,三盏酒碗,他让亲兵斟满,道:“自成,夫人,这一碗酒祝你们一路顺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佛祖保佑你们逢凶化吉。”
  三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田见秀又让亲兵把酒斟满,再次举杯道:“这杯酒是顺王让我敬你们的,祝愿你们夫妻和睦,相濡以沫,平安快乐,相守一生。”
  田见秀把这碗酒喝了,李自成却一脸怒色的把酒泼在火堆上,瞬间火焰熊熊,扬起数尺高,就如同李自成心中的怒意一般。
  高夫人见丈夫如此,也把酒泼在火堆中,以示他们夫妻一体,共进退。
  
第334章
郏县的陷阱
  田见秀见李自成对范青成见很深,只好叹气摇头,拱手道:“再见了,老朋友们!”
  他们互相拜了拜,田见秀转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兵缓缓消失在树林当中。
  在李自成逃走这天,孙传庭到达了郟县。他的大军按着宋献策的指引,走卢氏,渡洛水,经栾川,直扑郟县而来,因为害怕被范青发现他们行军的路线,所以他们多走荒山野岭的小路。为了急行军,他只让麾下士兵携带了十五天的军粮。这是一场赌博,只有顺利攻下郟县,他才能获得足够的军需,否则,他就会输的一无所有。
  清晨,随着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官军从四面八方呐喊着向郟县冲去。郟县城墙上的义军发现敌人,立刻开始放炮,城头上的大炮很多,一共有七八十门,守城的义军士兵也在千人以上,而且十分英勇。可惜,官军人数太多了,而且官军从上到下都知道郟县中粮食物资丰富,都知道只有攻破郟县,才有粮食吃,所以格外英勇。
  郟县是座小县城,城墙不算高,只有四五米的样子。官军在四面城墙上放置云梯,密密麻麻的士兵爬上城墙,好像蚂蚁爬满一块方糖一般。一个时辰之后,西面城墙率先被攻破,爆发出来一片惊天动地的呐喊欢呼声音,“城破了!城破了!”
  很快四面城墙都有官军爬上去,片刻之后,城门被打开,大队官军的骑兵进入郟县。守卫郟县的义军校尉叫谢君友,他也十分勇敢,宁死不投降,在县城中与官军巷战,不过最后受了重伤,被俘获。
  在县城衙门口,一身血污的谢君友被押到孙传庭面前,几名官军强按着谢君友让他跪下。
  孙传庭冷笑道:“看在你作战英勇,也是一条好汉,只要你投降,饶你一条性命。”
  谢君友挣扎着仰头,呸了一声,一双巨眼怒目孙传庭道:“等顺王大军到来,定会杀你们个片甲不留,我劝你们还是快快投降吧!”
  “不识抬举,休怪本督师心狠手辣了!”
  “哈哈,老子起义十几年就没见过被斩首的督师。你有种就把老子的头斩下来,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看,大顺王是如何把你们一一斩杀的。”
  “做梦!”孙传庭沉着脸,一挥手,士兵把谢君友押下去斩首示众。
  这时,有士兵过来报告说已经发现贼人存储粮食的粮仓。
  孙传庭急忙带着手下诸将,连同宋献策一起去郟县的粮仓,只见在一座大院子中,高大的仓房有十几座,排列整齐。
  孙传庭走入第一间仓房,只见里面的粮袋叠的高高的,巍然如山。孙传庭不查看粮食,先看粮食旁边的柱子,柱子上刻着一条横线,这是军粮存储的习惯,叫做生死线,一般大军出征,军粮存储不许低于此线。
  一见到此线,孙传庭先放下一半心,他轻轻拍了拍高过此线的粮袋。立刻有卫兵拉下一袋粮食打开,只见里面是白花花的大米,成色极好。孙传庭还不放心,拔出刀子,随手划开一袋粮食,白花花的大米顺着裂口倾泻而下。待他看清,自有士兵上前捂住裂口。
  “哈哈!”孙传庭得意的仰天大笑,自己真的把范青的老巢给掏了,这一次战役,自己瞬间由被动转成主动。就像宋献策说的,自己可以毁掉粮食,也可以围点打援,总之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宋献策在一旁捋着胡须笑道:“督师大人,怎样?在下没有欺骗你吧!”
  孙传庭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所言果然不虚,这次立了大功,我必将向皇上为你请功,等咱们打败范青之后,一并报与圣上。”
  宋献策拱手笑道:“多谢督师了!”他满心喜悦,他和李自成商议,用此策调动范青,然后寻机逃走,但他根本没想按着与李自成的约定,回去投奔李自成。他本来就是一个热衷权势的投机分子,怎能去忠心追随李自成白手起家,吃苦受罪。如果能在官军这边谋得高位,他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他做梦也想不到,与他一同谋划的牛金星比他更奸猾,居然转头就把他和李自成给出卖了,否则,范青怎能如此精准的预料到孙传庭和李自成的动向。
  这时,孙传庭身后的诸将也都面带喜色,议论纷纷,夺取了范青的这些粮食,这仗就好打了。
  孙传庭和众将沿着粮袋堆积成的通道向里面走,孙传庭抬目四望,粮袋堆得高高的,如果这十几座粮仓全都像这样堆满粮食,那么自己大军几个月的军粮都有了。他默默谋划,先用围点打援的计策伏击范青,如果不成,就占据郟县,依靠这些粮草死守。范青的大军没有粮草,军心不稳,很快就会溃败,到时候,自己再全力追击,获得一场大胜不难。获得胜利后,自己在朝廷那里就有了回旋余地,不论自己以前做过什么让皇帝和朝臣不满的事情,皇帝也都会一律优容,会依仗自己,给自己一张嘉奖的圣旨。
  想到这里,向来面容冷酷的孙传庭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忽然,他停下脚步,他发现脚边有些细沙粒,他用脚在沙粒上踩了踩,沙粒很疏松,似乎是刚刚掉落不久的。
  他心中一动,一个不好的念头猛地出现在心头。他刷的再次拔出腰刀,让亲兵把外面的粮袋搬开,露出里层粮袋。他用力一刀刺入划开,哗啦,这次从粮袋中流出来的不是白花花的大米,而是沙粒,他身后的众将齐声惊呼。
  孙传庭脸色铁青喝道:“检查一下里层的粮袋,亲兵们纷纷搬动粮袋,将里层粮袋打开,只见粮仓中,只有外面一层是粮食,里面的全是沙子。
  “快去查别的粮仓!”孙传庭大吼。
  周围亲兵纷纷向外面跑去,片刻功夫,就陆续跑回来报告,所有粮仓都是如此,粮食只有外面一层,里面层层叠叠粮袋的都是沙子。
  “中计了!”孙传庭慢慢捏紧拳头,额头一根青筋慢慢凸出,“完了,义军早把粮草转移了!”忽然又想到:“义军故意设置这个陷阱,把自己引过来,那么此刻自己的大军已经十分危险,可能深陷重围了。”一想到自己十多万大军在远离潼关,深入河南的郟县,而现在粮草全无,他的后背不禁出了一层冷汗。
  宋献策此刻也是惊呆了,他买通郟县士兵,偷偷查看过粮仓,所以对自己的情报十分自信,岂料却中了范青的计策。
  他扑到正在流淌沙子的粮袋前,眼睛睁的大大的,抓起一把沙子,大叫:“不可能,不可能,明明应该都是粮食的。”他又把周围几个袋子撕扯开,里面全是沙子。
  他站起来,转头对孙传庭道:“督师,你相信我,我是真心为你们带路,我也是中了范青这贼人的计。”
  孙传庭脸色铁青,眼中好像要喷出火来,慢慢道:“可是我和所有将领,连同十万大军,都要被你害死了!”
  宋献策膝行到孙传庭面前,叫道:“督师,我是真心想为你做事,否则怎会给你带路。只要你留下我的性命,小人愿意帮你做什么都行。”
  孙传庭表情木然,仿佛已经听不到宋献策求饶的话。
  宋献策却还在哀求:“督师,我了解大顺国的情况,李自成也恨范青,我可以再帮你联络……”
  忽然,孙传庭愤然拔剑,一剑刺入宋献策的胸口。宋献策捂住胸口,发出凄惨的叫声。孙传庭唰的拔出佩剑,血光涌起,飞溅到周围的粮袋之上。
  孙传庭插好佩剑,转身道:“速速去县城中查明情况,看看还有多少物资。”
  众将纷纷离开,不久以后,孙传庭接到报告,整个县城几乎没有粮草,更没有各种军需,只在县城老百姓家中,搜刮了几百匹骡马。据军士报告,一个月之前,郟县是作为流贼存储粮草物资的基地,不过,这一个月中,流贼已经把物资暗中转移走了,宋献策偷偷派人到粮仓中查看,只看到了外层的粮食,所以才把错误的情报送到孙传庭这里,也导致孙传庭的大军孤军深入,陷入困境。
  在县衙大堂中,孙传庭和几名将领议事,大家脸色阴沉,现在埋怨任何人都没有用了,必须立刻想法子解决粮草问题。
  有将领提议立刻撤退,回到潼关附近,不管是否与敌人接战,粮草比较容易供应。也有人建议就地打粮,侦察流贼的动静。
  孙传庭沉默良久,他不信范青费了这么多心思把官军诱到这里,会容许他们从容离去。一股危机感在他心中萦绕,就好像在黑夜中被猛兽窥伺,虽然不知猛兽在哪里,可是却本能的感觉到危险。
  最后,孙传庭决定先派出数支打粮队在郟县周围寻找粮食,同时刺探流贼的动静。
  郑嘉栋轻声道:“督师,这郟县中也有几百户人家,如果仔细搜刮一下,也能得到一些军粮。”
  孙传庭知道他的意思,郟县虽然号称还是明朝的州县,其实已经是大顺国的属地,那么,就属于敌国州县,也不用客气了。即便是平民、乡绅也都属于投敌。于是孙传庭轻轻点了一下头,道:“此城百姓,为贼固守,不必留情。”
  郑嘉栋立刻带属下兵丁去城中抢劫,其余将领也各有安排,纷纷离去,转眼间,县衙大堂只剩下孙传庭一人,他步履沉重的走到房檐下,只见天空阴沉,一场秋雨就要降临了,寒凉的风裹着落叶四处飞扬,天地间也变得萧瑟凄凉起来。孙传庭长长的叹了口气,忽然感觉自己有些老了,有点力不从心了。刚开始来到陕西练兵时的雄心壮志已经烟消云散了,此刻他唯一的想法,不是取胜,而是能够全身而退,回到潼关就行了,不过他也心中清楚,这也是一种奢望了。
  很快十几支打粮队陆续派了出去,但直到晚上都没回来报信。到了深夜,孙传庭焦急的在县衙院子中走来走去,只见城中到处都是火光,如同白昼一般,哭喊声来自四面八方,他知道郑嘉栋正带领士兵屠城。
  孙传庭本是心肠刚硬之人,多年行伍生涯,让他视人命为草芥,对屠杀平民十分漠视。可今天不知怎么,他想起城中百姓的凄惨死状,竟然有股兔死狐悲的感觉,他很想让郑嘉栋收手,少杀些人,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些官军一旦杀的兴起,很难阻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