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25

  吴汝义张开口,却又无话可说,看看范青,又把头低下了!
  李自成训斥道:“你们可真给我长脸啊!亏得你们还都是老八队的人,都是一起跟我走南闯北,到处血战过的人。我就问你,现在咱们打到京城了吗?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只打了一个胜仗就以为天下太平,可以睡懒觉了?别忘了,咱们还被困在商洛山中,官军还在想着怎么围剿咱们。就算有一天咱们出了商洛山,挺进中原,还有大批的官军等着与我们作战呢!而你们只打了一个胜仗,就想松劲,早晨睡懒觉,不训练,坏了我的规矩,简直是愚蠢!”
  在李自成训斥吴汝义的时候,老营卫队和老八队的老兵都得到讯息了,赶快来到校场,见李自成正在发脾气,训斥吴汝义,大家都吓得不敢出声,自己到一边找地方训练去了。
  这时候军医尚炯匆匆忙忙的过来,似乎有事情与李自成汇报,看到李自成正在训斥人,便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吴汝义,告诉这些老八队的人,以后艰苦作战在后面呢!今天所有老八队的人,一直训练到太阳下山,只要能看到一丝阳光,就不许回营吃饭。”李自成撂下一句狠话,才转头对尚炯道:“尚大夫,你有什么事情?”
  尚炯医术高明,在军队中很受尊敬,不论李自成,还是其他将领,对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
  尚炯拱手笑道:“闯王,上次我给你推荐的那名人才,你还记得么?”
  李自成想了想,笑道:“就是被你夸成一朵花,说是佐命之才,千古人杰,是宋濂、刘伯温一样的人物,非让我亲自迎接的那名牛举人吧!”
  “正是!正是!”尚炯开心的连胡子都抖起来了。
  李自成微笑道:“自从得了范先生之后,我是很看重读书人啦!上次他来,我亲自迎接他,以示尊重之意。可我见他看到咱们条件艰苦,人马也不多,就露出犹豫神色,后来走了之后,就半年没见音信了!”
  尚炯笑道:“他回家之后,想立刻就带着家眷投靠咱们义军的,但事情做的不机密,被仇家给举报了。说与流贼勾连,就把他给下狱了。明朝的刑狱就是那么回事,牛举人倾家荡产,用银子贿赂州官,这才把他放出来,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半年。”
  二人口中这位牛举人,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了!他是河南宝丰人,父亲也是官员,家境丰饶,是当地的大乡绅。后来因为一件古董,惹怒了同乡的另一个乡绅,被人诬告,革去了举人,还下了监狱。
  他被人欺负,无处诉冤,心中十分愤恨,因此心中有了造反的想法。他的同窗好友尚炯,在李自成手下做军医,通过这层关系,他来到商洛山见到了李自成,可初次见面的感觉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好,李自成一干人行事做法就像强盗,与他心中的王师相差甚远。更主要的是,李自成刚刚战败,军容不振,整天在商洛山中四处躲藏,这也让牛金星很看不起。
  当时见面时,李自成答应如果他此时投靠,就让他做闯营的军师。牛金星当时谢过了,等他回到家乡与夫人牛氏一商议,牛氏立刻痛哭,说他从贼,羞辱先人的话,牛金星又犹豫起来,于是就断了加入义军的念头。
  可是造化弄人,过了几个月,不知怎么他与李自成见面的消息传出去了。被仇家抓住把柄,再次告发,给他关入大牢。他不得已只好变卖家产,贿赂当权,最后才得脱身。但此时已经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了,出狱后,走投无路的牛金星只好带着妻小,到商洛山中投靠李自成了。与尚炯说的,他一心投靠义军的形象,并不一样。
  李自成自从得了范青之后,对读书人大为改观,笑道:“上次他来时,与他相谈,这人读书很多,头脑也很灵活,不像现在一些读书人,总抱着他们忠君那些条条框框死也不放手,总之,也算是一个人才,好吧!我就再迎接他一次。”说完,招呼刘宗敏和范青,一起去迎接牛金星。
  此刻,牛金星正坐在一辆马车上,向闯营方向慢慢过来,山路颠簸,牛金星坐在车中左摇右晃。他的心中十分难受,虽然是被逼无奈走上了投贼的道路,但他是很不甘心的,总觉得是辱没了自己官宦之家的清誉,将来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儿子牛全和妻子牛氏都在马车中,和他相对而坐,牛全偷看父亲神色,小声道:“父亲,听说这半年中,李自成选了一个读书人当他的谋士,还拜为军师。”
  牛金星不语,牛氏却叹气道:“都怨我,当初拖了你父亲的后腿,不然咱们早去投靠,那个李闯王亲口答应让你父亲做军师的,现在能做个副军师就不错了!”
  牛全道:“听说那名军师只是个秀才出身,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现在做军师,父亲是正牌举人,现在却只能做副军师,这从何说起呢!”
  牛金星轻咳了一声,拉长声音道:“镇定,不要~慌,区区一个秀才,能提出什么安邦定国的策略?为父读了几十年的书,胸中有多少丘壑,你不晓得?李自成这些人我见过面的,他们都是大老粗,打仗固然勇猛,要说谋略可就差些了,至于经世济民的道理,就更不要说了!”
  说着,牛金星慢慢从怀中拿出一张纸单来,微笑道:“为父也是有备而来的,不提出点惊人之策,怎么能显出为父的才学呢!”
  牛全恭敬的从父亲手里接过纸单,上面的题目上写着“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九个大字,后面密密麻麻的小字,都是在阐述这几个大字的道理。牛全略略一看,就觉得有理有据,立意高远,心中不禁十分佩服父亲的才能。
  牛金星得意的拿回纸单,放入怀中,笑道:“为父只要把这策略献出,这些粗人还有不折服于我的道理?那个小秀才是提不出这样的建议的吧!”
  牛氏陪笑道:“当然还是老爷厉害,估计那个小军师只能乖乖的把位置让给老爷了!”
  这时,道路平缓了一些,车外吁了一声,马车慢慢停下。牛金星掀开车帘问:“到了么?”
  车夫回道:“老爷,闯王亲自来迎接你了!”
  牛金星心中一阵自得,上次李自成就是亲自迎接他的,但他心中并没将李自成一干人放在眼里。这次自己是走投无路,投靠人家来了,这亲自远迎,又有了不同的意义。
  牛金星连忙下车,整顿衣衫,尤其是象征自己读书人的万字巾。只见前方马蹄得得,李自成已经带领一众人从麻涧出来迎接了。
  李自成到了牛金星身前下马,不等牛金星对他施礼,连忙伸手握住牛金星的手,笑道:“牛举人,咱们又见面了!老实说,你能在我们义军艰难困苦的时候,过来帮助我们,我心里是很感动的!”
  说完,把身后众将介绍给牛举人,刘宗敏等人牛金星上次是见过的,这次,不等李自成说话,他就主动上前拜见了。
  范青站在刘宗敏身后,李自成主动过去拉起范青的手笑道:“牛举人,这是我新拜的军师,呵呵,今年才二十二岁,比你年轻了一半还多呢!”
  范青拱手微笑,叫了一声“牛举人!”
  牛金星连忙还礼,他见范青年纪轻轻,心中不由得十分轻视,这么一个毛头小子,能有多大能力,也能被拜为军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由此可见,闯营中没什么人才的。
  牛金星继续上车,从麻涧进入了营地当中。牛金星下车,从营地步行走到李自成的营帐,一路上只见士兵甲胄铿锵,刀剑闪亮,一排排的巡逻队伍,十分严肃,整个军营比自己上次来的时候,威严许多。
  当晚,就在李自成的营帐中设宴,给牛金星接风。宴席上牛金星故意不理睬范青,而与一些上次比较熟悉的将领交谈,可没谈几句,就被引上了这次官军三路围剿的战斗上,几名小将,马世耀、李双喜等人特别崇拜范青,把范青在战斗中的表现,描述的绘声绘色,尤其是保卫麻涧和带领三百骑兵突袭官军的过程。
  牛金星听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军师啊?自己亲自上战场拼杀,还这般勇猛,干脆就当将领算了!
  李自成笑道:“牛先生不知,我这个军师是文武全才的,与别的军师不同。”
  当晚,牛金星在宴席上多喝几杯,再加上旅途劳顿,第二天直睡到日上三杆才起床。起来之后,儿子牛全道:“刚才闯王和范先生来过了,见父亲没起床,不让人打扰,于是就去校场了!
  牛金星连忙梳洗,吃了早饭,让一名士兵引路,也去了校场。
  校场中,数千士兵正在苦练武艺,人人赤着上身,汗流浃背,发出整齐的嘿哈声音。其中李自成和范青也不例外,二人都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李自成身材高大,更雄健些,范青偏瘦,则显得十分精壮。二人正在用枪对打,李自成的武艺自然比范青高多了,但范青现在枪法大进,当个陪练还可以,只见二人手中长枪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十分有力。
  牛金星也懂一点武艺,他看了一会儿,不由得相信那些将士所说的,范青这军师可以上阵厮杀的,看看他敏捷似豹子的动作,难道是真是秀才出身?
  二人看到牛金星来了,连忙停下练习,放下兵刃,穿上衣衫,过来相见。
  牛金星看看校场上数千正在苦练的士兵,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不由得赞道:“这士气可真不错!”
  李自成笑道:“这练兵的主意当初可多亏了范先生了,是他说要练兵,将来做军队骨干。”说完把范青当初劝他练兵的理由说了说。
  牛金星赞道:“很好啊!如此训练一批骨干,将来时机一至,十万百万之众不难号召,而这样一批精锐之士则是很难得了!”
  李自成笑道:“走吧,咱们一起出去走走!”
  于是,李自成带着范青和牛金星二人走出校场,上了西面山坡之上,向下眺望,只见眼前一大片金黄黄的麦田,这是今天义军屯垦的成果,秋收之后,可以抵得上一年军粮。田地中还有许多百姓帮助义军在一起种地,关系融洽。
  李自成笑道:“牛先生,这些年你也去过一些地方的,你只见过朝廷官兵奸淫掳掠,破坏百姓的财产,可见过百姓士兵如此融洽和谐的景象?”
  牛金星赞叹道:“难得,实在难得!”
  这时候,几个农民上前,向李自成和范青拱手,感激闯营放赈,少饿死许多人,今天也没人出去逃荒,如今商洛山中的农民所种的秋粮,都是范先生给发的种子,如今秋收在即,长势很好等等。说着说着,这些百姓眼眶中就滚动泪水,几乎要给他们二人跪下叩谢了。
  李自成对牛金星笑道:“这屯垦和放赈的主意都是范青主张的,也与我的心中想法,不谋而合,但之前我没有那么坚决,正是在范先生的一再劝谏下,我才下定决心做的。”
  牛金星微微皱眉,他的三条建议中有一条是赈饥民,原来范青早就建议李自成去做了。
  李自成接着道:“除此之外,还有整顿军纪和杀贪官、除土豪,攻破商洛山中的乡绅寨子,救济百姓等等。”然后简略的说了攻破宋家寨,杀了许多乡绅的事情。
  
第64章
谋士的较量
  牛金星想起自己建言的第一条少刑杀,道:“闯王,我有一言相劝,孟子说‘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也,则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这意思是说要想让天下人归心,就要实行仁义,少杀人,多做善事,好事,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就是这个意思,闯王若想解民倒悬,让天下民心咸归之,这个少刑杀是很重要的。”
  还不等李自成说话,范青忽然嗤的笑了一声。牛金星至今都没和范青正经交谈过,此刻见他嗤笑,忍不住道:“我说的‘仁义’和‘少刑杀’都是孟子之言,先生也是学孔孟之道的,有什么异议么?”
  范青拱手笑道:“先生引用孟子的话,可是孟子也没造反过,他说的话也不过是书生之见罢了!”
  牛金星一惊,这姓范的好厉害,第一句话就敢否定孟子。
  范青又道:“书上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战场上血流的像河水一样,连棒槌都漂起来了,不这样血战一场,能把纣王打败么?攻城拔寨,剿兵安民,靠口头上说说,能做到么?就得互相杀戮,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咱们若不懂得杀人的道理,不敢杀人,那就只能等着官军来杀咱们,不就成了傻子了吗?”
  “所以,学问要结合实际运用,杀人是恶的,是坏的行为,可是要分对谁?地方恶霸,欺压小民,这样的人不该杀么?官兵如匪,烧杀抢掠,这样的兵不该杀么?还有一些读书人,助纣为虐,口中说圣贤,做的却是豺狼般的事情,就如同诬告牛先生的那些人一般,这些人不应该杀么?”
  牛金星又是一惊,自己的仇家确实是一名进士,只是范青是怎么知道的?
  范青继续道:“由此可见,事情都要有两面性,不要把事情看偏了,暴力,杀人这都是恶行,可是用在某些人身上就是好的,是义举,要区分对待。”
  牛金星半张着嘴,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来。
  范青微笑道:“牛先生喜欢孟子的话,那我觉得孟子说的这几句话更应该引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现在天下之民,极贫,极苦,正如一片干柴一般被暴晒,只要一颗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咱们大军所到之处,杀贪官污吏,杀豪强乡绅,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免除征税,农民没有耕牛者给以耕牛,小商小贩无资谋生者贷以资本,然后尊重儒士,网罗人才,则百姓望之如‘大旱之望云霓’,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才是牛先生刚才所说的仁义之师的意思啊!”
  牛金星惊叹的无话可说,这就是他想向闯王进言的最重要一条“收人心”啊!可这小谋士原来早就想到过了。
  李自成叹道:“真到了百姓对咱们箪食壶浆的时候,咱们的局面就打开了,成了水浒传中的及时雨。范先生说的很好,虽然以前听过,但再听一遍,还感觉受益不浅。”
  范青微笑道:“及时雨宋江么!他有何德何能,敢跟咱们眼前的事业相比?他不过是一个小吏为盗,并无大志,也不懂的吊民伐罪的大道理,只因为他惯在江湖上行小恩小惠,竟然被人们称之为及时雨。所谓及时雨,孟子上说‘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这‘孰能御之’就是百姓归心,天下无敌的意思。”
  李自成连连点头,而牛金星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因为他想向李自成进言的那张纸上,就是引用的孟子这段话。
  但牛金星还是不甘心完全被范青压倒,忍不住问道:“范先生如果有一天,咱们能冲出商洛山,召集十万大军,先生以为出兵何处为妙?”
  范青反问道:“先生以为呢?”
  牛金星道:“当然是以关中最好,汉中其次,先生不记得当年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就是先据汉中,再还定三秦,将汉中与关中连成一片,故能东出成皋,与项羽争夺天下,所以西取西安为上。”
  范青嘿嘿一笑,“刘邦项羽都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了,也能拿来做示例,这不是泥古不化么!”
  范青用手指在空中指画道:“现在的形式是西安根本无法据守,如果占据西安,必定四面受敌。汉中也是一样,蜀兵攻其南,秦兵攻其北,楚兵溯汉水而上,也是坐待挨打之势。对地利要活学活用,纵览天下大势,还应该以东出宛、洛,驰骋中原为上策。”
  “河南为天下腹心,占据河南,西控甘陕,北限大河,南通襄樊,东迫京师。名山大川,交相辉映,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称地利。占据河南就是占据了中原腹心,而中原又位于天下之中,中天而立,以经营四方,这才是上策。”
  牛金星微微摇头,“先生不曾听过,‘长安四塞之国,利于守。开封四通五观之郊,利于战。’占据西安,可以以此为根基,观天下大势,伺机而动。”
  范青微笑摇头道:“先生所言,适用于诸侯混战,天下豪强争雄,暂时据守一方,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但现在天下唯有闯营与朝廷,其余义军皆不成气候。退守一处,等待朝廷聚集天下人力物力攻打,岂不是等于被动挨打。只有挺进中原,才能既打击朝廷力量,又占据主动。”
  “就如先生所言,西安利于守,开封利于战,现在的形势只有抢占先机,以战为守,以战养战,才能战无不胜。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指河南为天下之中,得之可号令天下。古人有逐鹿中原之说,历代豪杰成大事者无不用心经营中原之地。闯王,眼下咱们虽龟缩在商洛山一隅,但目光所至,应该是中原大地,所谓‘大泽龙暂蛰,中原鹿正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