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25

  这时,孙可望属下的数百骑士才反应过来,疾驰扑来,想要救孙可望,却已经晚了。范青勒着孙可望的脖子,用刀子逼在他的脖子上,大喝:“谁也不许过来,否则我宰了他。”
  这些骑士面面相觑,一时间真不敢贸然过来。
  孙可望又气又怒,喝道:“别管我,一起上,杀了他。”
  “奶奶的,找死是吗!”范青用刀把狠狠的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把孙可望被敲的眼冒金星,一缕鲜血,从额角流淌下来,这样,这群骑士更不敢上来了,双方登时僵持住了!
  这时,马蹄疾驰,一队人马冲过来,火把光芒照耀,领先的是张献忠。
  他到近前一看,登时怔住了,自言自语道:“怎么搞的,让你带兵抓人,反倒让人家给你抓住了,这是玩什么把戏!”
  范青叫道:“大帅,我们只想活命,请放我们一条生路,孙将军自然奉还。”
  孙可望大叫:“义父,别管我,快杀了他们,给儿子报仇雪恨。”
  张献忠呸了一声,“龟儿子,不争气的东西,二百多人对付二十个人,还让人家给抓住了。窝囊废,还得爹来救你,平常怎么教你的,丢人显眼。”
  又骂:“你让我不管你死活,杀了他们,我就听你的啦?龟儿子,老子养了你这么多年,你说死就死,老子白养你了。这世上哪有老子不顾儿子死活的,你这个该死的小王八蛋!”
  听张献忠骂声里的意思,是要非救孙可望不可的。范青道:“请八大王让开一条道路,放我们走,到了安全之处,我们自然会把孙将军放回来。”
  张献忠上下打量范青,自言自语道:“你小子有两手啊!救了李自成,还阴了我儿子,后生可畏啊!喂!老徐,咱们要不要不管可望性命,先杀了这个姓范的?”
  徐以显是巴不得要了范青性命的,但也不好说不管孙可望,只好拱手道:“这个……还请大人自己斟酌。”
  “唉!保住我宝贝儿子的更重要,你现在就把他放回来,我保证放你们走。”
  范青刚想拒绝,只听田见秀道:“军师,放他走,八大王张献忠说过的话是不会反悔的。”
  范青也知道张献忠为人向来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便点点头,正想把孙可望放开。忽然又传来一阵疾驰的马蹄声,只见又有一队人马冲过来,到了近前,火把光芒闪耀,照亮四周。只见当先一人,骑着灰色旋毛大马,穿着蓝色箭衣,正是李自成。
  范青见李自成去而复返,也是十分惊讶,大叫:“大哥,你怎么回来了!”
  李自成沉着脸道:“我怎能把我手下最好的两个兄弟抛下,一个人逃命,我必须回来救你们。咱们是好兄弟,必须同生共死。”
  他身后,刘宗敏、李过、郝摇旗这些大将连同二百骑兵,一起举起武器,喝道:“同生共死。”瞬间杀气腾腾。
  张献忠这边的人感觉到了杀气,也唰唰的都把刀剑出鞘,一脸戒备。
  张献忠捋着胡子,慢慢道:“李哥,我倒真的钦佩你,为了救兄弟,可以不顾自己性命。”
  李自成冷笑:“我比不了你,生了一颗豺狼之心,连兄弟都可以黑,你也下的去手。”
  张献忠苦笑一声,道:“谁让哥哥本领这么大,弟弟是比不上你了,将来争天下也不是你的对手,思来想去,只好出此下策,没想到被你识破。好比做贼,让主人抓了一个正着。不过既然撕破脸皮,也就休怪弟弟无情无义了!”
  双方战士以为张献忠要动手了,一起紧张起来。
  范青用刀逼着孙可望的脖子,大叫:“你不要你儿子性命啦?”
  徐以显在张献忠耳边轻声道:“大帅,良机难得,千万别放过李自成。”他的意思是也别管孙可望死活,以杀李自成为主。
  张献忠却呸了一声道:“人家为了两个兄弟都能不顾死活的回来拼命,我却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不管啦!我老张是那样的人吗?后退!后退!”张献忠挥手,让属下退后。
  孙可望感动的热泪盈眶,颤声叫了一声“义父。”
  张献忠直视李自成,道:“李哥,做弟弟的最后再问你一次,能不能让弟弟一回,去了这闯王名号。”
  李自成慢慢摇头,“献忠,咱们从此恩断义绝,以后战场上见面吧!”
  张献忠长叹一声,仰天哈哈大笑两声,声音中却没有喜悦之意,而是充满了悲凉,叫道:“奶奶的,老子从此以后没有大哥啦!”说完,转身拍马而去,身后的众兵将也随着他一起走了。
  李自成等人急忙向营地方向疾行,走了二十里山路之后,把孙可望放开,给他一匹马,让他回去。孙可望骑上马,拍马走了几步,忽然勒马,冷冷的对范青道:“范军师,咱们后会有期。”
  范青一笑,知道这梁子越结越深了,也拱了拱手道:“后会有期,祝孙将军从此天下无敌,战无不胜,无论怎样都不会被人擒住。”
  孙可望重重哼了一声,收回怨毒的目光,转身拍马而去,他和范青的梁子算是结上了。
  当天深夜众人回到到营地,因为害怕张献忠追来,所以连夜拔营,向西边走。第二天早上到了一处荒无人烟的大山当中。这些日子,诸将天天盼着和张献忠会师,共同抵御官军,打破杨嗣昌的围剿,也不用在严冬季节去翻越郧阳大山。没想到刚刚见到张献忠,却差点遭遇毒手,不得不仓皇离开,众将都很沮丧,有几人喃喃的咒骂张献忠不讲义气。
  因为害怕张献忠追赶,众人只是休息一会儿,就立刻出发了,又向东走了一天,这时候,已经是在莽莽的原始森林当中,从这向东一千里都是无人区。
  吃完早饭,李自成召集诸将商议,东面是雄伟的万山丛,而西面则是张献忠的地盘,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走哪条路都会很艰难。
  众人围坐在火堆前不说话,气氛有点低落,寒冷的风呼啸着从树林中刮过,发出尖利的鬼叫似的声音。吹动火头,火堆呼呼燃烧,在昏暗无边的树林中显得特别艳红,也给火堆旁边的人带来一丝暖意。
  李自成坐在一块横木上,忽然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大家伙怎么都不说话?好吧!这次议事我先说。”
  这是极少见的,一般议事都是诸将先发言,最后李自成再说话,难得的他先说一次。
  他并不急着说什么,侧耳倾听呼啸而过的寒风,道:“大家听听,这风声与咱们去年潼关大战,被围困在那个小山岗上,何其相似。也是一样的树林,一样的啸叫的风声,那时咱们以为已经到了绝境,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情况了,可是又怎样?咱们挺过来了!还有今年夏天的麻涧之战,咱们都生病了,麻涧上只有一些新兵和老弱,而外面是十几倍的敌人,情况何其危急,咱们依然挺过来了,还有……”
  李自成的声音忽然高亢起来,“一个月之前汉水河岸,咱们背水一战,面对的是五倍于己的官军,咱们放手一搏,取得一场大胜。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能挺过一次又一次的绝境,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
  李自成的目光扫视众将,“因为我们不气馁,我们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只要兄弟同心,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现在也是一样,我们吃瘪了,张献忠不要我们,还想要吃掉我们,但我们不是安然无恙的逃出来了吗。我其实很感谢张献忠,他给我上了一课,这两天我想了好多事,也悟出一个道理。这世上所有的困难只能靠自己克服,不要指望任何人帮你,不要对任何人抱有幻想。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对不对?”
  众将一起点头,范青道:“大哥,只要你在,我们有主心骨,天大的难关也能过。”
  李自成微笑,“军师,你抬举我了,我以前也曾失望,迷茫,不知所措过。可是我经历的失败多了,我慢慢就不怕了,我认为这是上天对我的考验,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强,就如同军师上次跟我说的,天将降大任与斯者的那句话一般。”
  范青微微一笑,他能感觉出来,李自成正在变得成熟,越来越像一个领袖的模样了。
  李自成接着道:“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能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站起来,就拿商洛山中来说,为什么我们能顶住朝廷大军的围攻,在商洛山中安然无恙,还能慢慢壮大,这是因为我们为穷苦百姓做了一些事。商洛山的百姓们大家都看到了吧!他们受了一辈子苦,被土豪大户盘剥欺压,被多如牛毛的官府逼迫,被进山剿匪的官军奸掳烧杀,而咱们呢?”
  
第86章
河南的饥荒
  李自成说着有些激动了,站起来,道:“咱们练兵,遵守军纪,从来不骚扰百姓,还攻打寨子放赈,屯田的粮食也分给百姓。百姓的心向着我们,所以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倒,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天下的受苦人就是我们根。”
  “我们为什么要跟着张献忠走呢!我们是有自己的宗旨的,我们剿兵安民,救济百姓。我们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以后咱们不与任何人合营,滚他娘的,咱们只与天下的穷苦百姓合营。大家都知道我的经历,我曾被人像狗一样踩在脚下,天下所有的受苦人都像狗一样被踩在脚下,我们要帮他们拿开那只脚,堂堂正正的站起来做人,告诉他们,这世间不应当有人像狗一样活着。”
  李自成说完这番话,表情威严的看着诸将。诸将沉默片刻,郝摇旗先跳起来,叫道:“李哥说的对,咱们不合营,咱们自己干,咱们要告诉天下受苦人,不要像狗一样活着,要挺直腰杆做人。”
  众将纷纷点头,从刘宗敏往下,范青、田见秀,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再到偏将、小将,每一个人都重复了一遍,“要挺直腰杆做人。”
  李自成见诸将的士气都高涨起来,点头道:“咱们能克服所有困难,当然也能克服这山高林密,渺无人烟的郧阳大山,我正式宣布,咱们分兵穿过郧阳大山,到河南会师。”
  众将纷纷点头,刘宗敏道:“对,咱们这次会师,是自己跟自己会师,咱们河南见面。”
  李自成随后分派,此时闯营一共三千多人,李自成、刘宗敏,高一功,率领中军一千五百人,算是一大股,范青,田见秀、刘芳亮一股,李过、袁宗第、郝摇旗一股,这两股各自八百人左右,是两小股,这样分兵以后,闯营就更不引人注目了,在当时义军、杆子多如牛毛的时代,这样的小股部队实在不起眼。而且在大山中穿行,更容易获得给养。随后众将又约定好到达河南后,如何集合等等。
  当晚众将纷纷跟老营家属告别,范青也和慧梅一场黯然离别之后,踏上了茫茫的郧阳大山当中。
  几个月后,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三年的初春,新年刚过不久,天气还很寒冷。整个中华大地上看起来还很平静,杨嗣昌在湖广督师,击败了张献忠,正在四处围堵,从军事上看处于优势。李自成自从去年冬天就销声匿迹了,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情报。塞外的女真人还是每隔两年进关一次,进行烧杀抢掠,而大明朝是束手无策的,只能保持沉默。
  但这平静之下是一股暗流,一场全面的遍及整个中华的危机。
  杨嗣昌渐渐指挥不动各路军阀,内部矛盾重重,张献忠在伺机反攻。塞外的女真人除了正常入寇外,在山海关之外,包围了锦州,一场最大规模的会战正在酝酿。而整个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起义,流寇遍地。最可怕的是,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最大规模的一场旱灾正在慢慢变得严重。从冬至春,没有一场雨雪,加上这几年中原地区的长期战乱,官府的横征暴敛,官军、流寇的烧杀淫掠,整个河南地区,千里赤地,人烟断绝,活着的百姓都在死亡边缘挣扎,就好像一大片干柴,只要一个火星投下去,就能燃起滔天火焰。
  这一天,一队衣衫破烂的队伍从荒山中走了出来,他们在郧阳大山和河南边界的边上停下脚步,占据了一个小山岗,然后熟练的在山岗上建了一座营地。
  山岗附近的几个小村子十分担心,以为这是从哪里来的强寇,也许会骚扰村子。可他们错了,这些人也下山到村子讨吃的,但十分和气,公平买卖,从老百姓这里拿走的东西都按市价给钱。
  还对村民说,如果有杆子刀客之类的骚扰村子,可以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保护村子百姓的。这让村民们十分惊奇,这几年过往的官兵、杆子、义军都见多了,军纪这样好的队伍真是第一次见到。他们问这伙人名号的时候,这些兵士总是笑而不答,问的多了,才会说,“我们是陕西义军!”
  这支队伍在山岗上驻扎了十多天,每天除了派人进山射猎和下山打粮之外,再就是派骑士沿着郧阳大山向北疾驰,沿路打探消息,似乎在寻找什么人。看这些骑士回来的表情,是很失望的,显然没有找到那些人。不过,这队伍的首领倒很沉静,脸上并没看出喜悦或失望,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村民们听士兵们叫这个年轻人为“范军师”。
  这支队伍就是范青率领的一小股闯营,当时穿越郧阳大山时,分成三路,李过走北路,李自成走中路,范青走的是南路。南路距离最远,本来要最后走出郧阳大山的。但在行军途中,范青发现了一条河流,灵机一动,让众人扎木筏,顺水而行,这样一来,行军速度大大加快,只用了两个多月就走出大山,比预计的四个月提前了一个半月。
  这天晚上,范青、田见秀、刘芳亮三人围坐在火堆前商量事情。这几天派出去的骑士陆续回来,都说没发现其它两股闯营的踪迹,显然他们还没出来。
  刘芳亮是急性子,道:“既然闯王还没出来,咱们就先干,攻打几个寨子,附近的唐县、新野据说防御也不怎么强,甚至把南阳府攻打下来也有可能,这样,咱们能先筹措一批物资,等闯王他们来了,也好过些。”
  田见秀摇头,“这样不好吧!闯王在出发之前,特意叮嘱咱们等一起翻越郧阳大山,会师之后,再商量如何行动。”
  刘芳亮唉了一声,道:“可天天看着周围几个寨子的豪强趾高气昂的,实在恼火,而咱们一天天无所事事,只能打猎度日,也心焦的厉害。”刘芳亮几天不打仗,就浑身不舒服。
  范青摇头笑道:“刘将军,稍安勿躁,咱们好不容易翻过郧阳大山,到了河南境,如何行动?要不要用闯营名号?都要等闯王来了决断。咱们只有八百人,就算攻下一座县城也守不住,反而惊动了敌人。咱们处在湖广河南的边境,如果被杨嗣昌知道,派大军来追杀咱们,就白白浪费了发展壮大的时机了!”
  田见秀道:“军师说的对,咱们就驻扎在这小山岗上练兵射猎,等闯王大军的消息。”
  范青抬头看看夜空,满天星斗,又是一个大晴天。他已经知道河南旱灾的消息了,可到底什么情况还不知晓。现在是早春二月,历史上李自成是崇祯十三年的秋天才来到河南,迅速发展壮大。而刚到河南时,李自成只有一千人,这成为后世人的未解之谜,李自成何以发展的如此快速,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从一千人到号称百万大军。
  范青心想,自己一定是影响了历史,闯营现在一共有三千人,比历史上多,时间也提前了半年,那么李自成还能向历史上发展的那般顺利么?
  “等待闯王这些日子,我准备带几个人去豫中,豫东看看,摸一摸官军的底子,这样闯王来了,也好决断。”范青说道。
  田见秀皱眉道:“听说豫中正在闹旱灾,非常混乱,军师只带几个人,怕是有危险。”
  范青一笑,“我从潼关之战加入义军开始,什么时候没有危险?咱们起义要是怕危险,还不如坐在炕头陪伴老婆孩儿呢!”
  刘芳亮笑道:“说的也是,那就挑选二十名武艺最好的士兵吧!”
  第二天清早,范青就带着亲兵白旺等二十人下山,骑着马向东方而行。他现在身处南阳府境内,从邓州附近向东北,经过南阳府,沿着伏牛山脉,一路东行,这一日,已经到了汝州境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