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顺朝(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25

  李岩闻言,双手一拍道:“如此甚好,就这么定了,咱们去投靠闯王。”
  范青又拱手道:“我还有一个想法,冒昧说出,大公子不要介意。”
  李岩立刻站起来拱手道:“不敢!”他现在知道范青是闯营的军师之后,已经相当尊敬。
  范青笑了笑道:“我与大公子一见如故,想和你结拜成异姓兄弟,你看成吗?”
  李岩十分惊喜,连忙道“太好了,我是求之不得的,只是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世家公子,无名无才,配不上范先生。”
  范青笑道:“我是尊敬大公子的仁义之行,与名气、才干无关。大公子救济饥民,毁家起义,人品让我十分敬佩。再者,大公子谋略方面也远超凡人,不是无才,而是十分有才之人。我愿意和大公子结拜。”
  “范先生太客气了!过奖!”李公子连忙拱手。
  红娘子在一旁笑道:“你们两个文绉绉的说些什么,要结拜就结拜,哪有这么多废话。我看你们两个性格脾气挺像的,将来定能成为一对好兄弟!”
  于是,李岩让仆人摆下香案,二人对着香案磕头,结成异姓兄弟,李岩比范青大了六岁,范青尊李岩为兄长,叫了一声“哥哥!”
  李岩又让仆人拿来好酒佳肴,三人共饮了几杯,庆贺二人结拜。
  李岩笑道:“如此甚好,为兄心中畅快,既结交了一个好弟弟,又有了去处,咱们明日拔寨,去投靠闯王。”
  范青笑道:“哥哥先不用着急,闯王在豫西还要发展一段时间。现在整个河南大旱,民不聊生,到处都是想要造反的饥民。我的意思是,大哥还是先在豫东发展几个月,救济百姓,招募新兵,最好能再攻破两个为富不仁的寨子。然后再向西行,投靠闯王,如此一来,就能给闯营大大的助力。”
  李岩点头道:“弟弟说的对,咱们去投靠闯王,也不能带着一群什么都不会的愣头青去啊!怎么也得好好训练一番,如此才能得到闯王重用。就这么定了,咱们在豫东好好干,攻打寨子,招兵买马,三四个月之后,再西行投靠闯王。”
  随后,李岩问起闯营中的情况,尤其是了商洛山中这一年多所实行的政策。范青是军师,这些政策都是他提出来的并逐步实行的。他其实非常愿意跟李岩谈谈,这位历史上才华横溢的战略家,听到自己的策略之后会有怎样的想法。
  范青从练兵和整顿军纪说起,说完的时候,李岩大赞,道:“自古以来,任何一支军队要想有战斗力,没有不是从这两点开始的。”
  然后,范青有说起自己屯田,自给自足的法子。李岩赞道:“好,三年无饥馑矣!”
  在军队的发展方向上,范青主张进军河南,占据中原,这与牛金星的回陕西的策略有过争辩。再有他反对与张献忠合营,这也与众将意见相左。
  李岩想了想道:“弟弟的意见很好,占据中原确实是上策,是一招妙棋。投靠张献忠则是下策,如果投靠张献忠,必然会受到他的挟持,则闯营发展无望矣!唯有挺进中原,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哥哥以为,你劝闯王进入河南之后的策略并不清晰。我有几点愚见,想说出来与弟弟一同分析。”
  “嗯!愿听哥哥高见。”
  李岩道:“河南为天下之中,而南阳和洛阳则为河南之根基。此二地有山河险阻可以凭借,向东沃野千里,是盛产粮食的大平原,占据之后则兵食无忧。所以占据南阳、洛阳建立根基是进入河南后的上策。然后以南阳、洛阳为基础,夺取中原。策略是向东出兵夺取开封,进而可占领徐州。向南可以攻打襄阳,占据长江上游。只此两点,就有了建立国家的基础,天下无人可与争锋矣!”
  红娘子打仗行军是内行,但这种讨论天下形势,军事谋略的层次,她就不行了。听着二人谈论,完全插不上口。只听李岩说洛阳以东是大平原,粮食无忧。才笑道:“现在河南饥民最多的就是豫中,你所谓的粮食无忧,可是错了!”
  李岩笑着摇头道:“不然,旱灾固然是豫中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正因为豫中产粮,所以贪官污吏对此地的百姓压榨更厉害,所谓横征暴敛,把百姓往死里逼迫。再有官军也知道豫中富裕,所以加倍的去豫中打粮,官军的所谓打粮,其实就是抢劫,再加上一些土匪祸害百姓,而当地官员又不善养民,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的豫中的旱灾,变成了历史上少见的大饥荒。”
  范青也点头道:“其实开春以来,旱情已经有了缓解的迹象,但没有官府组织赈济百姓,让百姓安定下来准备耕牛种子,进行春耕。大旱并不可怕,失去组织能力的官府才最可怕。我这一路上过来,赤地千里,所有的农民都在逃荒,要么就去造反。没人种地,误了农时,整个这一年都没粮食,旱情的灾难就得被放大十倍,这才是祸乱的根源啊!”
  红娘子问:“如你们所说,那么咱们就在杞县组织百姓春耕不行吗?”
  范青和李岩一起摇头,李岩道:“组织大规模的救济百姓,进行春耕,这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因为一旦咱们干起来了,四面八方的百姓都会过来投靠,咱们就得不停的训练兵马,攻打县城寨子,夺取财富资源,但朝廷也会盯上咱们,到时候官军大举来攻,咱们怎么抵挡?况且咱们的人都没有经过训练,如此大规模的行动,需要很多人才呢!”
  范青也点头道:“这就是滚雪球效应,只有受过训练的,经过考验的队伍才能有这个组织能力,就如闯营,虽然人马不多,但经历多年战争考验,尤其是在商洛山中的练兵和整顿,已经有了凝聚的核心,可以大展拳脚的干一番事业了!”
  李岩笑道:“这也是我要投靠你们闯营的原因啊!”
  范青笑道:“闯营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他只与李岩谈论了几个问题,就感到了他的价值。他深知闯营中的强项与弱点,攻城拔寨,战阵争锋的猛将很多,擅长组织人力,规划建设,后勤供应的就很少了,至于进行战略方面的谋划的人才几乎没有,这就是眼界问题,为什么好多武装势力,壮大以后都要找一些读书人来帮助,就如张献忠的谋士徐以显一般,这也是因为读书人的眼界毕竟能开阔一些,怎么也比那些大老粗强多了。
  范青自己仗着前世对历史进程的了解,可以算一个谋略家。此后他再没发现第二个人有这样的能力,直到遇见李岩,李岩没有像自己一样开挂,而是凭借对各种势力的洞察,从读书中得来的历史经验,做出这些判断的,这种能力就更难得了。
  李岩笑道:“弟弟刚才说了一些对闯营的规划,但应该不止于此吧!”
  范青笑道:“行仁义,收民心也是我提给闯王的,他把自己攻打寨子,放赈救济灾民的种种行动说了!”
  李岩又是连连点头,赞了一个好字,“弟弟说的行仁义,收民心,这个大的方向是对的,但具体实施起来,我以为不应只放在放赈上,放赈只能救济饥民一时,不能给农民长久的希望,如果想彻底收取农民的心,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
  “哦,愿闻其详!”范青感觉自己隐约抓到了一个关键的地方。
  “很简单,土地是大明朝一切财富的根源,农民一生求的是什么?一块田地,一个家而已。所谓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安稳的生活,这是每一个农民医生孜孜以求的。他们生在土地,操劳在土地,在土地上结婚生子,最后埋葬在土地中,土地给他们以希望,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历史上所有的争天下取得胜利者,无不用土地做诱饵来争取农民的支持。唐朝的府兵制为什么那么厉害,还不是为了那区区几亩土地的奖励!本朝太祖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最重视的是农业,他开放无主田地,规定谁种就成为谁的私田,正是这样的政策,让他得到了势力范围中农民的拥护,才会取得天下。”
  “大明朝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末世,动摇其天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不均,赋税不平,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而且大明朝的赋税极不公平,大名乡绅特别无耻,把赋税想方设法转嫁给贫民百姓,百姓不堪重负,这样才造成各种惨剧。所以均田、免赋是闯营进入河南的根本政策。”
  “好!”范青叫了一声,把李岩的手握住,笑道:“我的好哥哥,你可给我指了一条明路啊!”
  红娘子因为插不上话,又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伏在几案上朦胧睡去,把范青这一声好,给惊醒了,她抬起头,用迷茫的眼神看看二人,嘀咕了一句,又伏在桌上睡去了!
  李岩微笑,向范青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上外面去说话。李岩轻手轻脚的站起来,拿了一件长衫在红娘子披上,随后两人走到屋外去谈话。
  月光明亮,将如水一般的清冷光芒洒落在院子当中,两名当世最顶级的谋略家,就闯营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范青有前世记忆,对历史发展方向很清楚,但具体实施则没有头绪。二人的想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灵感则来自于智慧碰撞的火花,一夜长谈,互相受益不浅。
  一个月之后,严冬已经过去,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在郧阳大山与河南平原的交界处,树木抽出嫩绿的枝条,绿茵茵的草地,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小花,向一个绿色大地毯,铺满大地,沿着大大小小的山丘,起伏不定,一直蔓延到天地尽头。
  在这片丘陵地当中,有一座荒凉的山谷,驻扎着一支队伍,这就是刚刚从郧阳大山中走出的闯营。从远处看,这支队伍有些简陋残破,帐篷破旧,骡马很瘦,战士们身上穿的铠甲破烂不堪,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表情。不过当你仔细看这些人的眼睛,就会发现他们坚定的眼神,昂扬的志气,以及战胜困难之后的一丝喜色。
  
第97章
挥师豫中
  营地中依然如往日一般戒备森严,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没有任务的战士安静的坐在地上或在帐篷中休息。有几个大锅支在火堆上,木柴熊熊燃烧,不时的发出噼啪声音,大锅上冒着水气,这是火头军正在做饭,不远处的战马似乎闻到了香味,抬头摇晃了几下,又低下头啃着嫩绿的青草。
  在中军的帐篷中,闯营的所有将领在四个月后,第一次全部聚齐,闯王李自成,刘宗敏,范青,田见秀等主将,还有副将,偏将,小将一共几十人都聚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李过这支队伍是刚刚走出郧阳大山的,所以表情看起来特别疲惫,他们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半个月。这是因为他们在山中迷路了,还断了粮,靠着射猎捕鱼,好不容易才熬到走出大山。
  不过看起来他们精神头还很足,郝摇旗扯着大嗓门给众将讲他在山中射猎的心得。袁宗第笑着拍他的肩膀,“你怎么不说捕鱼的心得,一头栽倒在河里,差点淹死,灌了一肚子冰水。”说的众将一阵大笑。
  郝摇旗连连摆手“唉!唉!那是意外!”他虽然勇猛,武艺娴熟,但偏偏是个旱鸭子。
  众将兴高采烈的聊了一会儿,刘宗敏放开嗓门道:“咱们还是先把正事说完了,再闲聊。”
  李自成看起来心情也不错,笑道:“帐篷里太闷了,外面天气不错,咱们在院子里议事吧!”
  于是众人走出帐篷,外面春暖花开,嫩草新绿,众人就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几位主将围坐成一个小圈子,其余人在后面散坐。
  李自成道:“军师是最先到河南的,而且从豫西走到豫东,转了一个大圈子,对河南的情况比较了解,先让军师给咱们说说吧!”
  范青先说张献忠的消息,他最近在川东连打了两个大胜仗,杀死四川名将张令,杀败著名女将秦良玉,冲破了杨嗣昌的包围,进入了四川内地,有消息说正在杀向成都。杨嗣昌也跟着张献忠屁股后面追到了四川,但总是差那么一点追上。现在他的属下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贺人龙率领的陕西军队到了陕西四川边境之处,就无论如何不再前进一步了。总之,现在所有的朝廷官军主力都在四川,河南十分空虚,几乎没有官军。
  接着范青又把自己在河南的见闻说了一遍,听到灾民的惨状,许多将领都是穷苦人出身,十分同情,纷纷叹息。现在河南省可以算得上是一片大乱了,范青沿着伏牛山从豫西走到豫东,这一路上,较大规模的杆子就有一百多个,这些杆子少说也有千余人,多的得有上万人。全是活不下去的饥民聚集的,可以说,河南省现在已经变成一片烈日下的干柴了,只要咱们愿意,一两个月之内就能聚集数万人的队伍。
  众将听了这种情况,人人都是大喜,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忽然到了一个地方,遍地是钱,随便拾取,大家都有一种将要发财了的感觉。这时候,人人才明白当初范青非要将队伍拉到河南是一个多么英明的决策。
  马世耀刚从南阳府买粮回来,他添油加醋的把南阳府里遍地饥民的情况说了,还说新任的南阳巡抚袁继威手下人马不多,只有一千人左右。只要联系一些饥民充当内应,里应外合,南阳府必破。
  他建议直接进攻南阳府,活捉巡抚,夺取粮饷辎重,来个开门红,先解决闯营的军需问题,来个石破天惊,然后再挥师杀向河南腹地。一听到这个主意,好多将领尤其是这群小将都激动起来,他们快半年没打大战了,个个都憋得难受,纷纷开动脑筋,帮着补充一些破城的法子。
  还有人提出攻破南阳府之后,可以派一支偏师,进入湖广,直趋襄阳,如果能攻破襄阳更好,不能的话,也把杨嗣昌吓的惊慌失措,他的全部军事部署都被打乱,让杨嗣昌知道,起义军里不止有西军,还有闯营,也同样厉害。
  李自成盘膝静静的坐在草地上,听着众将议论,他能感受到众将领作战的热情,他目光从众将脸上扫过,只见不但小将们热情高涨,连身旁的几名大将都有点跃跃欲试。
  刘宗敏拍着大腿笑道:“大家士气很旺盛啊,很好,翻了几个月的大山,饿了几个月的肚皮,没把大家的志气磨灭一点。”
  连向来稳重的高一功,也建议,“南阳府毕竟是大城,攻打起来还是有风险,但我最近去了附近的两个县城,唐县和新野,县城里的防御简直是形同虚设。南阳府毕竟还有一千多官军守卫,这两个县城,只有几百乡勇,连个正规军都没有。我们如果攻打这两个县城,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李自成微微一笑,并不插言,他在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看看众将中,只有范青表情是冷静的,听到众将发言,不时的苦笑摇头,显然是令有意见。
  李自成道:“军师,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吧!”
  范青微笑道:“各位,兵法上有一句话叫‘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又有‘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就是讲战争的时候要有守有攻,有隐藏也有出击,隐藏的时候要藏的很好,让敌人以为你已经消失了。进攻的时候要倾尽全力,要有突然性,让敌人觉得我们好像自天而降。俗话说‘迅雷不及掩耳’,就是进攻的时候让敌人措手不及,根本没法抵挡,只能束手就擒。”
  “咱们从郧阳大山中出来,没人会以为咱们能出现在这里,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啊!别说杨嗣昌,恐怕连张献忠都以为咱们完蛋了,朝廷压根就没把咱们放在眼里,所有人都不理会咱们,这就是隐藏。这是咱们积蓄力量,等待进攻的最好机会。大家想想,如果咱们现在就攻破南阳府,来个石破天惊会有怎样的结果?必然会引起杨嗣昌的注意,他会派兵来剿灭咱们,赶的咱们不能立脚。那样子咱们就想以前那样,纵然有翻天覆地的大打算,也全落空了。而且驻扎在南阳的巡抚袁继威不是草包,万一攻破不了,损伤了许多战士,那不成了偷鸡反蚀一把米了吗?咱们的战士多么珍贵啊!从商洛山中一点点训练出来,都是精英,损失一个都没法补充。这些人才是要在河南当作骨干使用的,白白死了,岂不是可惜。”
  听了这番话,众将纷纷点头,都觉得有道理。田见秀道:“军师说的有道理,古人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就是这个意思吧!不动的时候像个文静的大姑娘,动起来的时候比兔子跑得还快。”
  李自成微笑道:“田哥,咱们可不是兔子,咱们是猛虎下山。”
  众将一起笑了笑。
  李自成笑道:“军师所说和我想的完全一致,不能攻打南阳府,至于有人说要分兵攻打襄阳,那就更不可取了,杨嗣昌和张献忠一直就在川东、襄阳之间转悠,现在曹操也跟着张献忠一起走了,形势更乱。而襄阳东面的大别山中则有革左四营,听说老回回也加入了,现在是革左五营了。湖广巡抚宋一鹤驻扎鄂东,防备革左五营。这地方可谓大军云集,咱们只有三千疲惫之兵,过去凑什么热闹。让他们打去吧!咱们远远的走,越过南阳府,进入豫中一带,那里是灾荒最严重的地方,也是咱们最容易发展的地方,我管这种策略叫‘闷声发大财’。”
  众人一听这活都笑了,袁宗第甩着胡子笑道,“好一个闷声发大财,咱们的买卖要兴隆了!”
  李自成接着道:“刚才一功说可以先破两个小县城,我认为也不好!”
  众人一起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李自成,他接着道:“并不是实力不济,我也认为咱们攻下这两个小城易如反掌。但我们偏偏不攻。我们既然要藏,就藏到底,像军师说的那般,‘难知如阴’,咱们一路奔向豫中,一路上一个县城都不打,要打只打寨子。”
  听李自成说一个城都不打,众将登时有些郁闷,李过道:“叔,大家心气很高的,憋了这么久,都想打下两个城痛快一下。”
  李自成摇头道:“打仗不是只图痛快,该打的时候要坚决打,该舍的时候则毫不犹豫的去舍。不要因小失大,只图一时痛快,却误了大事。”
  范青赞道:“李哥说的好,兵法上说‘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就是这个道理。”
  李自成笑道:“军师说的文绉绉的兵法我不懂,但咱们如今志在河南,纵横中原,就直接奔向豫中,一路上不许攻城,也不许吃掉大股官军。到达豫中发展壮大之后,咱们再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看众将纷纷点头,李自成才对范青道:“军师一路走过豫中,可有什么驻军的好地方。”
  范青笑道:“我在南阳和汝州交界处,南召县附近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叫白土岗,咱们可以驻军此处,慢慢发展壮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