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505

  许久都没有再踢过御案的皇帝,又踢翻了御案。
  御医们瑟瑟发抖,伏在那里,谁也不敢大气喘一下。
  “想不出来,谁也不许离开!”
  皇帝难得的展现出了一丝暴君的气质,龙威之下,众医官全都瑟瑟发抖,汗流夹背。
  “圣人,不如降旨询问卫国公。”
  一名御医斗胆发声。
  “秦琅?你们是大唐最有名的医官,现在却让朕去问秦琅?”
  “圣人,卫公见过药王孙思邈,听说还得过药王真传亲点。卫公先前的痘疮接种之法,可不就是明证。就是齐国公先前所用的补血养气方,也是卫公的,我等只是照着卫公的方子,加以增减调整,以适应齐公的身体情况而已。”
  李世民长吐一口浊气。
  咬着牙,“来人,立马派人去岭南见秦琅,告诉他叔宝病重,朕的御医全是群废物,让秦琅赶紧想办法拿个方子出来。”
  内侍小心的提醒皇帝。
  “宅家,卫公已领兵西巡,昨日卫公奏章入宫,说是已经出了黔中道,进了云南道,目前正在新设置的威宁州,于草海边与段志玄、程处默、张士贵三位将军会面,宣抚南中各蛮!”
  李世民拍了拍脑袋。
  真是气糊涂了,都忘记秦琅已经不在岭南,西巡到了云南。
  自己昨天还在他上的表章中给他赞赏,对他表奏举荐的一些官员也都同意,威宁都督府、曲靖都督府、应州都督府等的设立请求,也全予通过。
  这会却完全忘记了。
  “对,秦琅已经到云南了,让人八百里加急,沿驿路送到云南去,走水驿!”
  想了想,皇帝又特别交待了一句。
  从洛阳出发,先到襄阳,再下荆州,然后沿长江而上,直抵泸州,经戎州的五尺道入云南,这条路基本上都是水路,朝廷沿线设有水驿诸站,只是传递军情诏令的话,能够更快传递。
  一众御医们松了口气。
  可皇帝却并没有让他们退下的意思。
  皇帝盯着他们看了许久,看的众人头皮发麻。
  “秦琅虽然不学有术,学识博杂,但未必就有良方,你们别想就这样甩手,继续好好想想,可有良方?”
  御医们煎熬无比,真要有良方哪还用等到现在。
  可皇帝这般咄咄逼人,甚至不讲道理起来,他们又能怎么办。
  一名中年御医实在是扛不住了。
  “圣人,臣听闻有一个偏方,或许有用,只是还未经验证过。”
  “说!”
  那御医流着汗水道,“那偏方主要用两样材料,一是地上的驴子,宰杀后剥皮熬成驴胶,然后再配上……再配上……”御医结结巴巴不敢说下去,满头大汗。
  “说!”李世民语气又加重了几分。
  御医面色苍白,只好颤抖着道,“臣听说,地上驴皮熬胶,配上天上龙须为引……”
  “天上龙须?”李世民龙颜大怒,神龙见首不见尾,虚无缥缈的东西,只存在传说神话之中,让他到哪找去?
  “圣人息怒,圣人为真龙天子,圣人的胡须便是龙须啊!”御医见皇帝已经怒不可遏,赶紧说道。
  “朕的胡须?”李世民伸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当今天子有一副美须髯,皇帝的母亲窦氏乃名门士族出身,但魏晋以来,关陇名门大族,基本上都与鲜卑人通婚过,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更本就是出身鲜卑族。
  尤其是北朝起,胡汉融合,鲜卑等许多胡人主动汉化,融入汉族,汉胡一体,甚至如今的鲜卑人都已经跟汉人没什么两样,但与鲜卑通婚整合终究还是会有一些遗传的。
  比如说北朝以来,中原男子都以大胡子为美,甚至那些有些胡人混血的男子们,也都容易长出大胡子来。
  李世民的胡子就挺漂亮,他跟世人一样,也喜欢梳理甚至是装饰自己的胡须,精心修剪,细心保养,每天都要打理装饰。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理须发。
  这一脸威武的胡子,可是花费了很多心神的。当初李世民二十来岁统兵为帅,就曾特意把胡子蓄的很长,以让自己显得更成熟一些。
  当了皇帝后,他的胡须风格又有变化,让自己显得更威严。
  “剪!”
  “为了朕的大将,一点胡须算什么!”
  李世民说完,直接走到一边拿起一把剪烛芯的金剪刀就给自己剪了起来,三两下就把那把好看的胡须全剪下来了。
  “够不够,不够朕唇上的这些也可以剪了,还有两腮的。”
  那御医咽了咽喉咙,却只觉得干哑的很。
  “圣人,其实龙须为引,只须拔几根就好。”他越说声音越低。
  皇帝目露杀机,胸膛起伏不平。
  良久,皇帝才平复了一些心情。
  “无妨,都快马送去松州,留着备用。松州洛阳相隔数千里,多留些备用的好!”
  一群御医们都低头不敢说话。
  李世民伸手去捋胡子,却捋了个空。
  摸了摸留下短茬的下巴,皇帝笑了笑,“若是朕一把胡须能治好一位大将军,朕以后的胡子长出来,定期剪下来备作药引好了。”
  “你们都退下吧,回去好好再想想,还有没有良方妙药!”
  一众御医们汗流夹背的退下,有些善长保养养生的御医,甚至走出大殿后,差点就晕了过去。
  “真龙之威!”
  那位建议以龙须为药引的中年御医脸色苍白的道。
  其它御医们都没吭声,大家都是名医,很清楚的知道刚才这位同仁开出的药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就是驴胶而已,这确实是有补血功能,但若说就能治好秦琼如今这情况却难了。
  可这位同仁刚才站出来,献出驴胶龙须方,那也是救了大家,大家欠他一个情,所以谁也不会拆他台。
  也许死马当活马医能有效呢,毕竟这驴胶确实是补血的好东西,若是再加点人参或是鹿葺啥的,还能再补气。
  至于龙须为引,这个但愿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吧。
  “天恩浩荡啊!”
  献药方的御医又感叹了一句,一股死里逃生的感觉,站在这风一吹,透心凉。
  他说以龙须为引时,还真料不到皇帝真会把自己的胡子剪下来!
第994章
海晏堡
  “今日天气不错,不如出去狩猎吧!”
  青海湖东北方向,长孙家海晏堡中,皇太子承乾一身猎装兴趣昂扬,贺兰楚石架着一只海东青。
  侯君集有些无奈的看着这位太子爷。
  “殿下,我们的斥候还没有发现吐谷浑军,神威军也一直没有找到他们的踪迹。”
  “哦,这说明他们怕了我们,望风逃避了。”承乾得意大笑。
  “臣有个不好的感觉,我觉得吐谷浑人可能就在我们附近。”
  “在哪?”
  “不知道,也许藏在某座山谷里,这里附近山谷连绵,要藏个十万八万兵马的太容易了。”侯君集提醒承乾小心。
  这里已经不再是鄯城,出了赤岭,这里已经是边地了。虽然前方还有一座神威军城,可神威军总共才三千人,而且还要分散驻守数座堡垒以及诸多烽燧,兵力薄弱,他们找不到吐谷浑人去向,并不能说明吐谷浑人真的退了,反而让侯君集越发的觉得这些吐谷浑人在搞什么阴谋。
  承乾却笑道,“侯陈公自出了赤岭之后,也太严肃了,整天疑神疑鬼的。你之前还说吐谷浑人会在赤岭到海晏堡的中间埋伏我们,后来又说极可能在湟水河谷的哪处山谷里等着我们,可这一路过来,别说一个吐谷浑人没见到,就是一坨吐谷浑人的战马马粪都没见到了,神威军几千人在前面守着,不也说没放一个吐谷浑人过来吗?”
  “今天天气如此晴好,正好去打猎,侯陈公若是不想去就罢了,别打扰孤的好兴致。”
  说完,打马扬长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