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0/1505

  所以秦琅提出,宁愿多去中原收养一些弃婴孤儿,多招募一些山民,哪怕是些乞丐残疾给弄来,也绝对比大量吸纳岛番强。
  吕宋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这里最优良的一个条件,就是这里有广阔肥沃的平原,有大量可耕地,这些是能够发展壮大的最基本条件。
  否则若只是采金、制盐、海贸,那也只是空中楼阁,不长久的。
  吸纳部份岛番归化,教导他们耕种,能够解决吕宋劳力极缺的麻烦,但用他们时还是得小心红线,得严格控制数量。
  而对于那些桀骜不驯的岛番,尤其是那些敢攻击袭扰唐人的岛蕃和部落,秦琅的态度也是坚决的,找到机会就剿灭他们,把他们部份变成种植园里的奴隶,部份运到中原去卖掉。
  “我觉得这田给的太多,一丁一百二十亩,根本种不过来啊。”
  “粗耕、轮播,这样能增加些产量,反正现在我们这些地放在那也是放在那,不如多拿出些来,这样也更能吸引人嘛。”
  如果一个六口之家的家庭前来落户,一对夫妻加上个把老人,三个孩子的话,那么丈夫能分一百二十亩,妻子六十亩,老人三十亩,三个孩子中若是有个年纪大点的男孩子,则也能分六十亩,另两个小的各分三十亩,那总共就是三百三十亩。
  哪怕一家六口是一对夫妇加四个小孩,那也能分到三百亩地。
  阿黄他们都认为这个授田额有些高,比如北魏时的均田令,是男子年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为了轮种,露田可以两倍授给,但露田只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另授桑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桑田上,必须依制种上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非桑之乡则给麻田,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北魏时的授田令还规定奴婢也可与良人一样授田,拥有奴隶者还可再多授田地,耕牛一头,也能授田三十亩,限四年。
  “年满十五岁以上,六十以下男子妇人才授田,老小不授,这田应当以口分田为主,身死田还。”阿黄建议。
  秦琅却笑道,“既然要分田授地以吸引人移民落户,又何必这么扭扭捏捏的小气,要么就干脆大方一点,所授之田尽为永业,可子孙世袭,满二十年便可自由买卖。”
  “至于说数量多,我还是那句话,多点才有吸引力,反正田多的是。”
  就算三四百亩地,但采用轮耕等法,也还是能够种的过来的。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秦琅对这句话还是比较信奉的。
  如果只是一群来淘金者,他们随时可能会离开,就算他们在这里淘到金赚到钱,可能也是把钱又带回到了中原老家。
  这里始终会留不住人。
  而如果他们在这里有田地产业,特别是有些资产的话,就不会轻易的离开。
  人都是会对比的,若在中原的狭乡地区,授田令早就已经难以推行下去,朝廷也只能鼓励百姓往边疆宽乡之地迁移,而就算是宽乡之地,一丁授田也是以百亩为上限的,多数还是不可能达到足额上限。
  且那些边疆之地,往往土地也比较差,还要面临着蛮夷胡狄等不安定的因素。
  相比之下,吕宋这边,没有什么强力的土著蛮夷威胁,又能够实打实的给足田,还都是肥沃平原上的好田地,耕种个几年,便能成为上等肥田,一对比,百姓难道看不懂,不知道选择?
  都说崽卖爷田心不疼,秦琅现在拿吕宋的地来分,一样不心疼。
  至于说将来哪天可能不够分了,到时再说。
  “分这么多地也种不过来啊!”
  “种不过来就粗耕、轮作。”
  秦琅要求先对如今在岛上的这些秦家的管事、伙计,以及那些保安队员等优先授田,这些应当算是秦家在岛上的政府管理人员和国有企业员工了,所以优先给他们授足田地,才能更好的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以及把这些人留下来,并让他们把家属迁来。
  要是这些秦家自己人,都不愿意留下来,那还如何去吸引其它人来?
  “保安队现在人不少,但保安队已经有自己的屯田了,现在又分,根本种不了。”
  “种不了也得分。”秦琅态度很坚决。
  “分了地就得移民落户吗?”
  秦琅知道现在来岛上的许多秦家管事伙计等,都相当于是出差派遣一样,所以也不强求马上就落户并迁移家属来。
  “事情慢慢来,我们先把田分给他们再说,可以给他们一个考虑时间,就以十年为限,十年之内能迁过来的,都可以。若是十年还不迁来,到时再把地收回吧。”
  “十年太久了吧,要不三年?”
  “五年吧,多给大家点时间。”
第1162章
公主太平
  船入太平港。
  秦用早已经率领无数人在码头恭迎,长乐习惯了两都的繁华,但也不是不称叹太平港果然名符其实的热闹兴盛。
  太平港如今是大唐十大港口之一,在岭南则是排在广交之后的第三大港,甚至有人说其实太平港还在交州之上。
  广一扬二登三交四太平五,太平港能排在沿海港口第五,甚至排在杭州明州福州等之前,可知这座仅有十五年历史的港口有如何的魅力了。
  遥遥可见太平城北的魏公堡。
  这座高高矗立的城堡,长乐公主在长安的时候,便早有耳闻,听说秦琅亲手设计,前后花费数百万贯钱,总耗时十年,方才打造完成。被称为东南第一堡,这座城堡如今也终于迎来了女主人。
  只是可惜来迎接的人之中,并没有秦三郎。
  新婚小半年,夫妇陛辞南下,在襄阳分别,秦琅前往荆州,公主前往江州。秦琅从荆州入蜀,再转入黔中,而公主在江州并未溯赣江而上过五岭入粤,而是继续沿长江而下,顺大运河直抵杭州湾,换乘秦家的大宝船沿海南下直抵太平。
  这一路旅途倒是很顺利。
  江海相连,没有什么颠簸之苦,头次乘坐宝船下海,也没觉得什么不适应,而且这一路上有几个姐妹相陪,又有玉箫、鱼玄机等这些聪明的妾侍做陪,她们不止一次往来封地,沿途倒是可以充个向导,为她们介绍沿途风景人情之类的。
  在江、扬、杭、广几处也还特意上岸休息游玩了些时日,一路到太平,走走停停,倒也不显疲色,反而让公主大开了眼界。
  身中两都时,公主也早听说过秦琅当初是如何征服这一片蛮荒,然后在这里为大唐建立起统治,并从无到有,一点点把这片封地经营的日渐繁盛。
  可只有亲眼看到了这太平港,才能明白过来这有多不容易。
  大唐最大的白糖生产的贸易港口,也是全球最大的白糖港,另外这里还是大唐最大的鲸油和蜡烛加工贸易港,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香水和玻璃加工产业,瓷器、酒、纸、盐、金银等生产加工也成规模。
  这里的造船也很有名。
  虽然秦家如今不再掌握武安府的军政财等大权,可仅看码头上来迎接的这些人,就知道秦家在这里的威望依然无可比拟。
  当初秦家分封的几千骑士,如今依然是扎根于整个武安都督府五州各县乡的勋士豪族。
  更别说太平港的七百二十行,行行皆唯秦家马首是瞻,这是朝廷所授任的武安府官员们无法拥有的威望。
  李世民曾经有一次跟女儿谈及武安都督府时就曾说过,秦琅虽然很痛快的交出了武安府的治权兵权财权等等,但在武安府这一亩三分地上,秦琅才依然是那个说话最管用的。
  他说别看秦琅的几千分封骑士家臣如今接受了朝廷的授封,成为了朝廷的勋官,他们的武装成了朝廷的地方团练。
  但是,他毫不怀疑秦琅一声令下,依然能够命令的动这支人马。虽然皇帝也相信,秦琅不可能反朝廷,但秦家在武安的影响力是不能置疑的。
  如今拥有近百万人口的武安府五州,随时都能动员起几万人马来。
  朝廷在武安驻有太平军、镇南军等,其实不仅是要震慑俚僚蛮夷,也有很大的用意就是震慑秦家这个封臣的。
  当初听父亲说起这些时,她很震惊,觉得秦琅是大唐最忠心也最能干的臣子,不可能对朝廷有什么不忠之心,但在发生了兄弟齐王祐造反叛乱一事后,公主也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下船,秦用领着武安府的一众有头有脸的人上来迎接。
  朝廷任命的武安府长史和武安州检校刺史等一众官吏,反而还排到了后面位置。
  秦用这位秦琼曾经的义子兼家将,为秦琅镇守武安多年,这几年仅挂了一个魏国公府家令之职呆在武安,但连都督府长史和检校武安刺史等这些官员,都得礼让三分。
  这位身上挂着虚封侯爵的大锤公子,如今也已经两鬓霜白,将临知天命之年,当初追随着秦琼南征北战,一把银锤也称威猛无双,如今沉稳内敛,锋芒不再。
  这样的有能力有背景的猛将,其实只要愿意,如今就是做个十二卫的将军都是绰绰有余了。
  “仆恭迎娘子,一路辛苦了。”
  长乐很清楚秦用以及他身后的秦勇等这些人在秦家的地位,知道丈夫很仰仗秦用,特别是当年秦琼弃郑投唐,就是秦用和阿黄舍命保下的秦琅。故此秦琅对这位父亲的家将可不是一般的信任。
  而是真的将他当成兄长对待,银面韦陀秦勇也同样深得秦琅信任。
  至于那位在一众男子中比较显眼的女人,长乐也早猜到她的身份,必然就是秦琅当初南下封地时收的那位妾侍,镇南关金鸡垌的原垌主夫人阿侬夫人了。
  “三郎没在家吗?”
  “仆先前接魏公信,他平定黔中之乱后,便沿西江而下广州,然后便往巡福建、流求诸地去了,暂时还没回来。”
  “现在哪里?”
  “应当是去巡视东海中的金银岛去了?”
  “真有金银岛?”
  “嗯,那是我们秦家近些年在东海中发现的一个蛮荒大岛,上面找到了金矿,如今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在那边开采,三郎顺带过去瞧瞧。”
  公主南下的时候,也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金银岛的传说,反正各种各样的版本中,金银岛仿佛就真的是一座海中的金银之山。
  而关于金银岛的位置,各种说法不尽相同,具体的也没有谁知道,有说在南海之南,有说在南海南端然后往东到尽头的,反正没个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