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505

  他自己后来大行分封制,使的戒日国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属国,他在位的时候,当然表面和谐,但他一死,戒日国便立即内乱分裂,帝国也就分崩离兮。
  戒日王的统治跟以往天竺的那些王国都差不多,很松散,境内有太多半独立的封建诸侯。这些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上,享受各种权力,任命官员、征收税赋,甚至拥有军队等,而戒日王在这些封地上并没有太大的权力。
  戒日王自己直接控制的领地,其实很小。
  他有一个女儿嫁给伐拉比王,生下儿子达罗犀那四世,在戒日王死后自称拥有继承权,自立为‘王中之大王’,而觊觎曲女王城以及戒日国王位的还有其妹夫莫卡里王的兄弟,以及戒日王手下的一位将那罗那顺。
  正是在这种混乱无比的时候,王玄策来到了天竺,奉皇帝之命来回访天竺。
  戒日王生前的时候,从许多商人,以及玄奘这里知道了东方大唐的强盛,所以希望与大唐交好,通商结盟,与他以往不断跟周边诸国联姻和亲一样,戒日王很注重与周边强大外邦的外交关系。
  只是他没等来大唐使者先死了。
  阿罗那顺听闻唐使团前来,于是打算从唐使这里得到支持,希望通过大唐皇帝的支持,来压倒那几位有力的竞争者。
  只是王玄策虽然头一次来到这个湿热无比的大平原上,但对于阿罗那顺派来的使者所说的事情,听过后还是立马就拒绝了。
  因为戒日国的王位再怎么传承,也不可能轮到阿罗那顺这么一位贵族将军。
  不管是传外甥还是传女儿或侄子等,反正王位肯定是在王族里传承才对嘛,大唐怎么可能支持一个臣子篡位呢。
  王玄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这时其它几方势力听闻王玄策来了,也都准备去迎接,也想跟大唐使者拉上关系,与中原大唐结盟。
  被拒绝的阿罗那顺恼羞成怒,更不愿意其它几方得到大唐的支持,于是便干脆派人劫杀使团,想要强硬控制在手。
  王玄策哪料到这天竺人居然如此不讲礼仪,居然袭杀使团。
  他本来就没带多少随从,结果措不及防之下,手下的蕃骑几乎皆被杀,最后还是王玄策勇猛,带着副使硬是逃了出去。
  他先往东北的迦摩缕波国跑,躲过了阿罗那顺在他来路的拦截追击,出其不意的逃出重围。
  本来出使计划也是打算见过戒日王后,再去迦摩缕波国的,王玄策手里仅剩下一道给迦摩缕波国王的国书,就去见了日胄王。
  那位日胄王倒也对这两位狼狈的大唐使节十分客气,找来国中的唐商,帮着验明了身份后,便立马派出了精锐的卫队,沿藏河河谷送他们先回吐蕃。
  王玄策绕了一圈,又从逻些再次回到泥婆罗国,憋了一肚子火的他,把留在泥婆罗国帮忙维持秩序的八千蕃骑再次点齐,然后杀气腾腾的冲向了曲女城。
  阿罗那顺领兵守茶镈和罗城。
第1248章
无情
  王玄策率八千兵马,强攻三日,最终硬破了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然后一路追击阿罗那顺,最后他们被赶的跳入河中,溺死万余,阿罗那顺侥幸逃脱。
  王玄策领兵继续追击,阿史那顺纠集兵马再战,结果再次大败,王玄策更是成功将阿罗那顺擒获,俘敌数千。
  阿罗那顺的妻子在乾陀卫江继续据城顽抗,王玄策一路杀过去,再次破城,将满城尽皆俘虏,共计俘获男女一万两千余人,各种牲畜三万多,阿罗那顺的五百八十多座村邑领地,于是尽皆投降。
  这一系列行云流水势如破竹的战斗,惊呆了戒日国王死后分裂混战的封建诸侯们,阿罗那顺也是当年跟着戒日王东征西讨的猛将了,可居然被那位唐使的打的灰飞烟灭。
  于是各自立为王的诸侯们纷纷送来牛马犒赏唐军。
  尸鸠摩就送来牛马三万,还送来许多弓、刀、宝缨络等,之前就派侍卫护卫王玄策回吐蕃的那位迦摩缕波国王日胄王更是又送来许多犒赏物资。
  他们还不知道从哪听说的传闻,知道了大唐皇帝是老子之后,于是还纷纷请求赐下老子像。
  整个中天竺都被王玄策震住了。
  对这位使臣畏惧无比,纷纷来讨好结交,也希望能够通过他,得到大唐帝国和皇帝的支持,哪怕只要大唐皇帝不派人来干涉打他们就行。
  王玄策在天竺呆了一段时间,也见到了许多在天竺的唐商,许多唐商是从陇右、云南经茶马古道过来的,但更多的还是从东南沿海的海上航行过来的。
  他们听闻了王玄策的事迹后,大为兴奋,纷纷赶来拜见,还送来许多物资。
  不过王玄策此时根本不缺物资,缴获的太多了。
  甚至属于阿罗那顺的五百多座村邑,如今也都投降于他了。
  这里面,有许多是阿罗那顺之前夺取别人的。
  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王玄策没打算真的就留在天竺,更没有说要占领这五百多个村邑,十多万户人口的意思。
  他与戒日国诸侯们友好协商后,阿罗那顺原来抢夺别人的地盘,王玄策代表大唐天子赏赐还给他们了,但收取了一点辛苦费,用奴隶、牲畜、钱财折现。
  而阿罗那顺本身的领地,王玄策则将他们卖给了各诸侯们,甚至还拿出一些来捐献给了当地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他甚至还卖了一些交通比较方便,土地比较肥沃的村邑给一些唐商,或跟唐商关系较好的天竺商人。
  最后,因为俘虏了数万人,不便带走,于是他将其中大部份直接卖给了唐商或一些天竺诸侯,最后留下了阿罗那顺在内的两万俘虏都是些战士、工匠等,带着他们,在天竺诸王们既畏惧又期盼的赞美声中,驱赶着两万多头牛马,缓缓北行,踏上返京之路。
  离开前,王玄策与诸侯们还召开了一次会议,跟各家都达成了一个友好条约,声明大唐不干涉天竺内部事务,但大唐愿意与各邦都达成友好。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戒日国王死后打的狗脑都出来的诸侯们,难得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谈一谈,有王玄策主持和调停,结果还真起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也许是阿罗那顺的覆灭的作用,大家对王玄策还挺尊重的。
  最后大家坐下来谈了几天,达成了一个盟约,以后大家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不打了。
  戒日帝国也算彻底结束了,三十余封建诸侯们,最后一起盟誓,划分好各自地盘,划为三十六土邦,大家各自关起门来称王,不再互相攻伐。
  同时呢,大家也都跟大唐签订友好协议,欢迎大唐以后加强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王玄策回国的时候,各土邦的王,还都派出了一支兵马护卫同行,同时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前往中原朝见大唐天子,并且还带上了许多商货,这支使团名为朝贡,其实就是过去贸易的。
  对此,王玄策当然还是十分欢迎的。
  就这么王玄策浩浩荡荡的数万人马返回,路过泥婆罗国时,他们都纷纷感叹,幸好没跟王玄策硬刚到底,看人家这牛逼的。
  泥婆罗新王也不顾国内叛乱刚平定,坚持要随王玄策一起去中原,要亲自朝拜感谢天子,其实他也想趁机带团去做笔生意,更希望能够得到大唐天子的正式册封,这样以后吐蕃才不敢再来欺负。
  有了王玄策这次平毗湿奴以及擒阿罗那顺的名声在,泥婆罗国中暂时是没有人敢再乱来的,吐蕃也没那个胆再趁火打劫,所以去洛阳朝天子很有必要,也对他大有帮助。
  王玄策带领天竺各邦使团入唐,他的传奇事迹也开始名扬。
  一时间,人人为奇。
  连李世民听了后都极为震惊,特派了殿前司赶往陇右迎接,详细调查事情经过,确认后又派了百骑司前往又查了一遍。
  王玄策被加封为实封侯爵位,赐食邑三百户,晋左骁卫大将军,又以鸿胪寺卿加潞王傅兼潞王府长史。
  他带着队伍从陇右一路抵达长安,沿途官员将士、士民百姓纷纷赶去围观,看着跟随而来的那些天竺俘虏、使者们,都是惊叹连连。
  王玄策抵达长安,拜见了天子,不仅带回来篡位劫使的阿罗那顺,也带来诸邦使团,同时也为皇帝寻来了胡僧炼长生丹所需的各种天竺产的秘药。
  或许是王玄策在天竺大扬国威的事振奋人心,又或者是他寻回来的药材确实好用,总之胡僧拖了好几年的长生药也终于炼出来了,皇帝服食之后,果然雄风大振。
  十年沉寂,如今雄风长存。
  昨夜刚临幸过徐充容,结果今天又忍不住要,把徐充容折腾的不轻,还是雄风依旧,最后只好又召来了武才人。
  “武才人莫让圣人久等了,赶紧的吧!”来传话的内常侍见武媚接到谕旨,竟然在那发呆,不由的催促道。
  武媚心中并不想去含风殿,但内常侍催的急。
  虽然她是尚宫,在宫女中地位尊崇,但内常侍们是内侍省的宦官,跟她们井水不犯河水,那位内常侍或许是没收到该得的好处,此时并不高兴。
  一般来说,若是一位嫔御入宫快十年了从没得到圣人临幸恩宠,一旦有了机会,那肯定是高兴万分,过来传旨的人肯定也能得到不错的厚赠的。
  可谁知道这武媚什么表示都没有,还在那里磨蹭。
  要不是看武媚有好几位亲戚是宫中有妃嫔尊位的贵人,而且武家又跟秦家有姻亲关系,他只怕早就走了,不识抬举。
  武媚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的含风殿,刚进殿,还没想好要说什么,结果就看到徐充容躺在御榻上对她露出勉强的笑容,看到几抹触目惊心的殷红,武媚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还没等她想好该说什么,结果皇帝已经几步过来,一把将她抱起然后扔上了御榻。
  ……
  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从没有想过,从女孩子变成女人会经历如此惨烈的一刻。
  她双手紧紧抓着锦被,咬紧银牙。
  心头一阵阵的悸疼,甚至想要恶心呕吐。
  徐充容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向她投来温暖的鼓励。
  一滴眼泪从眼眶溢出,接着是又一滴,然后眼泪成线,再控制不住。
  ……
  不知道过了多久,狂风暴雨终于结束了。
  她听到一声满意的舒叹声,然后那沉重如山的身体终于翻到了一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