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505

  “正收拾行装呢,所以家里有些乱。”
  “真要走?”
  秦琅呵呵一笑。
  他已经在殿上那般无礼的直接摘冠挂印而去,而皇帝也并没有半分挽留的意思,顺水推舟的就接受了他的辞呈,虽然说并不算完全接受。
  但改为平章军国重事,担任山陵礼仪使,护送先皇灵柩往长安昭陵安葬,并直接点明无须至都堂平章政事,其实都表明了皇帝的态度。
  迫不急待。
  生怕秦琅反悔呢。
  秦琅自然也不打算反悔拖延,现在这个结果,在他看来,其实也不错。
  大家各留了些情面。
  总比最后搞的撕破脸皮难看要好,而且真撕破脸皮,秦琅知道那时就不是难看,而是要命的事了。
  长孙无忌给自己倒了杯茶,然后缓缓说出了他刚去见天子,回家后刚收到的旨意等。
  “长孙公以元舅身份辅政,也是理所当然的。”
  长孙无忌叹声气,“之前我误会你了,我也没料到,皇帝居然行事如此偏激。”
  剑走偏锋么,秦琅不觉得,这只能说是皇帝的本来性格,在他还叫承乾的时候就是如此了,只是监国那几年一直压抑着性子,如今终于不用再装了,释放本性而已。
  “其实长孙公也不必过于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我与长孙公也都可以说是三朝元老了,但既然是老臣,总得接受有新人的事实。越是年轻的皇帝,越是不愿意老臣在面前指手划脚的,想当初,先皇初登皇位时不也这样吗?”
  李世民夺位后,武德朝的那些宰相老臣,有几个在新朝坐的稳的?
  想想裴寂不肯让位,最后是什么下场?
  再想想封德伦。
  就算是萧瑀、陈叔达、杨恭仁、宇文士及这些人,其实在贞观朝也只能说是被皇帝折腾来折腾去的。
  秦琅可不想不识时趣,更不愿意被折腾,更不想最后没了性命,家族覆灭。
  李世民做事还是讲些规矩的,除非万不得已,但承乾这人,却绝不是什么讲规矩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长孙无忌念着这句话,神色复杂。
  可他咬咬牙,还是道,“我也并非是那种恋栈权力的人,可现在放手,又岂能放心?我等辅佐先皇数十年,开创下的这盛世,是多么的不容易,先皇临终托付,我们总得尽责尽心?”
  秦琅觉得长孙无忌向来就是个恋权的人,平时也喜欢把权,所以这话并未全对,与李世民固然有感情,固然也有公心爱国之意,但肯定也有舍不得权力的私心。
  对于男人来说,权力是一种毒药,是会上瘾的。
  哪怕是秦琅自己,其实也并不是那种潇脱的人。他之所以愿意退出中枢离开朝堂,也不过是他看到了更大的危险。
  再者,他毕竟还有块吕宋自留地嘛,那里可供他发挥的余地更大,他可以在那块自留地上,完全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发挥创造。
  而不是像在这洛阳朝堂上,想发挥也难得到如李世民那样的圣明支持,更别说,现在这环境,出再大力都未必得好。
  太卖力了,反而可能让李胤担心这是想窃权弄国。
  秦琅并没打算劝长孙无忌,本质上来说,他们是两种人,虽然过去结成政治同盟,甚至成为翁婿,攻守同盟二十余年。
  但也早渐行渐远。
  现在他们走到了一条岔路上。
  秦琅选择向左,而长孙无忌肯定是向右的。
  秦琅很清楚向右的那条路上,有危险的虎豹豺狼,但他并不打算提醒,因为这个时候提醒并不会有半点作用,反而可能让长孙无忌误会。
  就如之前,皇帝轻松的就让长孙无忌误会他想窃权揽政,立马就对他黑脸。
  有些事情有些人,不撞南墙不死心。
  长孙家的未来,按长孙无忌的选择并不好,也许会走上历史的老路,这不是什么历史惯性,而是长孙无忌的性格使然,也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更是新皇与元老的矛盾,当这些矛盾积聚在一起后,便会爆炸。
  历史上,又有几个权臣能够善终呢?
  说到底,都是权力害人,都想争夺权力。
  连李世民这样的圣君,都要对裴寂下死手,何况是承乾?
  长孙无忌不可能看不透想不到这些,只是有时候权力这杯毒药让人上瘾更让人无法放弃罢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算是翁婿,也终究有分道所鏣的时候。
  不过离开前,秦琅还是有些话要对长孙无忌说,或者说是有些交易要做!
第1288章
安插
  秦琅终究是个俗人。
  就算他表现的激流勇退有如圣贤,可心底里也不过都是算计罢了。
  他也不可能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着一片云彩。
  人走茶凉的道理,秦琅比谁都懂。在政堂也混了这么多年,虽说依然年轻,但论起资历,却是坐了近二十年宰相位子的人了。
  贞观以来,政坛上能跟秦琅相当的也就是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征萧瑀几个,其它人谁能起起复复长青不倒?
  杜如晦杜淹叔侄也罢,温彦博温大雅温大有三兄弟也好,或者是杨恭仁杨师道兄弟俩,这些人都曾站在朝堂之巅,但终究被雨打风吹去,不管是他们曾经主张的政策,还是各自的家族,都在他们离开中枢后,不复曾经。
  “五郎生性愚钝,天资不足,文不成武不就的,却也没有半点自知之明。本来我这次离开,是想让他辞了光禄卿之职,一同离京的,到时安排他到松州去锻炼几年,或者带回吕宋再教导几年,可这小子,却恋栈京都繁华,我这兄长毕竟也是分过家的,上面也还有崔娘子在,没法勉强。”
  长孙无忌也是秦珣的老丈人,对这个女婿的底细当然是非常清楚的,总的来说,在京城的这些勋戚子弟里面,秦珣表现不算差,但也够不上好,也就是个不怎么会犯大错的中规中矩的勋戚子罢了。
  说起来,心底对这女婿还是有几分失望的,毕竟秦琅程处默牛见虎甚至是他家的长孙冲等这些年轻人,可都是非常不错的,更别提来济来恒裴行俭罗通这些年轻人了。
  “五郎没啥大志向,却又好附庸风雅,愿意留下就留下吧,反正光禄卿也只是个闲散之职,有我照看,也不会惹出什么事来的。”
  秦琅笑着点头。
  给老丈人倒了杯茶。
  “本来我人都走了,就不该再对朝堂之事指指点点,也没那资格了,可回想这一路走来,贞观二十一年,我们也都是风雨同舟,一起并肩奋斗过来的,这局面来之不易,不希望偏差。”
  长孙无忌点头。
  “我们这些老臣有责任看守这锦绣江山。”
  秦琅却没接这话头。
  先前李世民临终前,让宰相们都还各兼数职,连六部尚书这样的要职,都让宰相们兼了,目的还是要加强这个辅政班子在过渡时期的掌控力。
  但如今过渡的还算顺利,秦琅提醒长孙无忌,该回到正轨了。
  总不能等到皇帝伸手来安插这新的六部尚书人选吧,到时可就后悔不迭,得先下手为强。
  “中书、门下二省,朝廷决策审议机关,十分重要,贞观中,先皇特旨将二高官官中书令和侍中由正三品擢升为正二品,而中书侍郎和黄门侍郎也各从正四品上擢为正三品职。”秦琅笑着继续道,“如今中书和门下皆只有一位侍郎,我觉得韩瑗可提为黄门侍郎!”
  韩瑗是前御史大夫韩良仲之子,原任兵部侍郎,这是长孙无忌的心腹死党。
  秦琅提议让韩瑗任黄门侍郎,自然是示之以好。
  长孙无忌马上投桃报李,“翰林院学士来济文倾江海,忠贯雪霜,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圣祖亦曾赞之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此前历任政事堂后官、通海府长史、中书舍人、太子舍人、崇贤馆学士、吏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皆表现可嘉。”
  “我觉得可以举荐其为中书侍郎!”
  来济那是秦琼的义子,秦琅的义兄,来济这些年平步青云,多得秦琅之力。当年来济参加科举考试,是贞观第一届科举进士科的状元郎,而秦琅是那届的主考官。
  来济官场上每一次升迁,都是紧随秦琅脚步,但来济不论是为人还是做事,都是上佳,长孙无忌之前跟来济也多有相处,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错,此时便首推来济上位。
  中书令许敬宗,侍郎张行成、来济。
  侍中褚遂良,侍郎高季辅、韩瑗。
  中书门下二省,六位大员,其中四个是宰相,可知道这二省如今的权势之重,所以能成为侍郎,那也已经是一只脚踏进了政事堂的门了。
  又谈了会。
  六位中书舍人的名单也拟定,以中书舍人李义府为阁老,判本省杂事。另来恒、裴行俭也入中书省为舍人,王德俭、辛茂将、任雅相同为中书舍人。
  这个六人名单,李义府、来恒、裴行俭都是秦琅的人,来恒和裴行俭都是秦琼义子,李义府也原秦琼幕府。
  任雅相其实也是秦琅这边的人,他先前一直跟苏定方搭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