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2/1505

  许多宫中的侍卫宫人甚至都毫不知情。
  政事堂枢密院翰林院都被宣徽院有意隐瞒,被假传诏令接入宫中,他们错过了最关键最宝贵的一段处置时间。
  否则,就算皇帝中风瘫痪,但是只要两府两院正常运转,都很难有这么大的缺漏。
  当然,若是高护等不封锁消息,不试图控制朝政,秦俊等也根本无须要兵行险着。
  龙舟驶近西洲岛。
  一群宦官还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武力抗拒。
  一阵箭雨过后,秦俊等披着重甲跳上岸,持弓刀马槊大开杀戒,片刻之后就已经将那些顽抗之人杀的七零八落。
  越来越多的甲士登岛。
  秦俊等直接包围了凝华殿。
  “阉人高护谋害圣人,我等奉旨清君侧!”
第1361章
榻前拥立
  秦俊大步闯入。
  身上铠甲沾满未干的血渍,手中一杆黑漆马槊更是杀气凛凛。
  一声大吼,殿中瑟瑟。
  程处默、牛建武、尉迟宝琳、屈突诠、周伯谕等众人纷纷涌入,都是披甲执锐,杀气腾腾。
  高护两股战战,站在殿阶上兰花指斥责秦俊谋逆。
  秦俊直接一槊扔去,将高护胸膛洞穿,杀死在殿前阶上。
  阶上,大殿廊下。
  两府宰执以及翰林学士们等重臣,全都望着这个恍如杀神的男人。
  他比秦琅更加锋芒必露。
  秦俊上前。
  无人敢拦。
  事已如此,两府宰执们都已经知道变天了,就如当年圣祖玄武门之变时,圣人控制皇帝送入海池龙舟上,然后把皇城里诸位宰相也都控制送入海池龙舟见天子,然后让尉迟恭来请天子手诏时。
  李渊气的破口大骂,称秦王谋反,但宰相们却都说是太子与齐王谋逆,还说秦王平乱有功,让皇帝下诏让秦王节制京师兵马。
  能当宰相的人,谁傻呢,事已如此,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
  秦俊抬阶而上,来到廊下。
  众宰执两边散开。
  秦俊推开殿门。
  “臣左神机军大将军、光禄卿、齐国公秦俊,勤王护驾来迟,请圣人降罪!”
  秦俊连喊三声。
  殿中都没有回应。
  秦俊摘下头盔,将腰间的横刀和背上的弓都摘下,放在殿门外,然后大步迈入。
  程处默、牛建武等也纷纷跟着进殿。
  李义府、萧嗣业等宰执这时也被请入殿中。
  御榻前,皇帝依然昏迷着。
  秦俊召来了殿中一角的御医们,然后当众询问。
  御医们今日也算是被惊吓不轻,此时高护背上还插着一支马槊,仆倒在台阶上惨死曝尸呢,谁又敢对这位秦家大公子隐瞒什么。
  于是当着众人面,由老奉御一五一十的把今日情况详细禀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诸公都听到了吧,今日之事,证据确凿。韦氏、萧氏等与阉人高护等密谋勾结,谋害天子,明知圣天子有风疾,不能饮酒,更不能饮鹿血,却故意让萧氏媚惑天子,饮下两杯鹿葺血酒,又故意诱圣人纵欲,害圣天子中风瘫痪在床。”
  “圣天子瘫痪,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可高护等阉贼却假传诏令,欲控制宫禁,抢夺兵权,谋害秦皇宸妃、秦淑妃等,又试图拥立年幼的皇十四子,以便于其控制,实是大逆不道,罪不容恕。”
  “若非宫中还有忠于圣人忠于大唐的忠贞之臣,拼死向外报信,今日大唐江山社稷危矣!”
  秦俊说自己是勤王救驾,是清君侧除奸佞。
  激昂慷慨的发言,殿门外就是千余甲士,刀兵还在滴血,宰执们这个时候谁能反驳?
  “大将军,秦王殿下已经接入宫中。”
  “秦皇贵妃、秦淑妃也已接来!”
  当秦俊接到宫中传出的消息,决定发动兵变的时候,便派人去寻秦王李贤,以及其它几位秦妃所生的皇子们。
  因为先前秦家二妃被废,几位秦妃所出的皇子也被废,还一度被判流放房州,不过刚出洛阳,还在半路上,皇帝又翻了巫蛊案。
  秦淑秦婉回到宫中,复妃位,李贤等也恢复王爵,李贤甚至后来还加封为秦王了。
  此时还在京中,并没有重回藩地。
  这倒也方便了秦俊他们行事,第一时间派人去接李贤几兄弟。
  李贤入宫,拜见天子。
  接下来事情那就简单了。
  就在天子所在凝华殿中,秦俊、程处默、牛建武这些刚刚勤王救驾的‘功臣’们,与李义府、萧嗣业、李安期等府院大臣们相对而坐。
  秦俊在众人中爵位、官职都不算高,但却是今日勤王首功,就连程处默、牛建武、尉迟宝琳等都甘愿配合,毕竟秦俊是发起人。
  “来人,将萧嗣业、萧沈拿下!”
  “将萧皇贵妃、萧才人一并拿下。”
  刚才秦俊一进来,就已经把今天的事情定了性了,是韦皇后、萧皇贵妃以及侍中萧沈、枢密使萧嗣业以及少卿韦玄贞、侍郎韦玄浠、员外郎韦温等一众韦温两家人勾结宣徽院使高护等一众阉宦图谋的。
  秦俊当然是毫不客气的趁热打铁的要先拿下韦、温两家人。
  天子就在不远处,可却一直昏迷不醒。
  此时身披着铠甲,身上还滴血的秦俊,自然也就说话最管用。
  何况,秦王李贤也已经被请来了。
  “殿下,如何处置韦萧诸逆?”秦俊先说韦萧等勾结阉宦谋害天子,现在却又问李贤如何处置。
  很明显这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了。
  果然,秦王李贤也是相当聪明,当着众大臣的面,说当交宰执们议论,但希望能够从轻发落。
  于是乎,侍中萧沈和枢密使萧嗣业立马先被押下去,罪名还没议定,但他们已经先被夺去官爵赶出两府了。
  秦俊望向李义府,“如今圣人为奸人所害,中风瘫痪又昏迷不醒,国家朝政不能没人看守,如今形势特殊,我希望宰执们能够支持秦王为监国,在圣人醒来之前,摄政监国,临朝听政。”
  “秦王是圣人最年长的皇子,且母亲出身高贵为皇宸妃,又素来贤德,为朝野士庶将士们所拥爱,此时应当仁不让出来任事。”
  中书令李义府虽然得天子倚重信任,但他以前也是靠着秦家才起家的,最早就是入秦琼的松州都督府幕府任职,然后又得秦琼举荐入京任职,又得秦琅提携,把他推荐给马周、许敬宗等,让他们帮忙照料,这才能有今天。
  虽说这几年李义府跟秦家往来少了。
  但此时秦俊问他。
  他哪还不懂呢。
  立马高声应答,说圣人本就有立秦王为储,故加封其为秦王,还说秦王这个爵位在大唐是如何特殊,说圣祖当初就是封秦王然后为太子等等。
  反正一通长篇大论,就是各种论证李贤是如何有资格,且是唯一可做监国的人。
  他甚至当众说,如今情况特殊,应当直接就拥秦王为太子,这样监国摄政就更加名正言顺。
  李义府开了这头,在座的其它宰执们,也都明白今天的形势。
  跟秦家关系好的枢密李社尔也主动站起来,支持拥立李贤为太子。
  于是乎,很快,在座的这些大臣和勤王功臣们就已经达成一致,天子病榻前拥立秦王李贤为皇太子。
  由翰林院大学士李安期起草册立皇太子的诏书,然后政事堂宰相、枢密院执政、翰林院学士,以及转运司的计相等纷纷在诏书上附署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