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1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5/1505

  李胤并没做错什么。
  李世民当初把三省之权,渐合并到了政事堂上,虽然在决策执行诸方面确实加快了效率,对大唐当初改革以及后来的蒸蒸日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李世民也是个有远见长识的皇帝,天子圣明,国力强盛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忧。可以后,如此强势的政事堂,却是个隐患。
  所以李世民后来才会设翰林院,分了内制之权,本身就是分了决策之权。
  从政事堂的集权,再又到翰林院分权,这是一个必然过程。到了李胤时,继续削政事堂权,分兵权于枢密院,分财权于转运使,甚至皇帝还在内廷又设立宣微院、护军中尉等,本质上就是内外朝并举的这么一种相互制约的格局。
  有错吗?
  并没有错,其实从秦汉到隋唐,不管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三公,还是汉代的三公九卿,以及后来的中外朝制,再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再到如今的东西两府制等,都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集权然后分权,然后再集权然后再分权,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出现新的官制。
  就如三公最早是国家宰相,后来慢慢就变成虚衔,再后来,内朝又变成了外朝,然后又有了新内朝。
  尚书令、中书令、侍中这些原本就是内朝官名。
  而三公九卿,发展到后面,就都被架空,反没了实权。
  隋文帝时,都堂在尚书省,都堂就相当于贞观以后的中书门下,左右仆射的权力也一度是最高的,但到了贞观后期开始,中书令和侍中反而已经成为朝中权势最高的宰相,左右仆射和尚书省反而已经大不如前,尚书省甚至完全成了行政机构了。
  相权强力,必须只有在强君的时代才合适,否则便会出现权臣,甚至是国家权力失衡,然后就是内乱。
  但大唐已经是第四代天子了,以后还想再出现李世民这样的强人皇帝,就比较难了。
  所以秦琅其实是赞成相权分割,以形成新的权力平衡的,东西两府分掌文武,加上财权另立,这样挺好的。
  若再算上翰林院和御史台,那么就算是政事堂首辅,想轻易的掌握朝政也很难了,除非是秦琅这样特殊的存在,但一般情况下,秦琅这种也难以再现。
  “枢密院是太上皇设立的,东西二府,分掌文武,这并没有错。”
  沉吟良久。
  秦琅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一开口,就先定了个调子。
  既然没错,那就没必要再更改。
  以前没枢密院,这军事决策权也同样属于政事堂宰相们,但现在不一样了。
  “不过虽说文武分立,但也不是说以后就完全分家了,既然是二府并立,那么以后军国大事,圣天子召开御前廷议,政府宰执都可以议论嘛。”
  秦琅的意思倒也简单,先前削宰相武权,军政之事尽归枢密院,宰相们无权过问,现在秦琅意思是枢密院没理由废除,但以后军国大事,宰相也可以参与,有列席会议、发言建议权。
  两府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军国大事,一般军事事务,则由枢密院负责。
  当然核心的军事决策权,还是由西府的帅臣们提供建议,最终由皇帝批复的。
  同样的,国家非军事的大事,西府的执政们也可以有发言权建议权的。
  甚至秦琅还提到,如今的情况,过去的两衙诸卫军的大将军、将军们,其实早就已经不再有实际职事,基本上已经论为了一种衔阶。
  故此在这种情况下,枢密院执掌军政,就很有必要了。
  这样一来,政事堂宰相们也能专心安于内政,军队和打仗的事就交给专业的帅臣们去干。
  “三郎,这国家财赋总不能再单独分出去,没有财权,这政事堂相公又如何称宰相?”许敬宗道。
  秦琅还是那个态度。
  “财税于国家来说也是万般重要的,而且到如今,财税也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专业,所以成立三司,以转运使统领三司使,专管国家财税,我认为是合理的。”
  许敬宗和李义府都没料到,秦琅居然是这个态度,十分意外。
  枢密院掌军政权,转运司掌财税权,御史台掌监督权,翰林院还分了内制权。
  这政事堂剩下的权力还真不多,虽然说是掌朝廷中枢决策大权,可没了军事财税监督大权,这相权已经削弱太多了。
  可眼下唯一能够更改制度,让政事堂收回这些大权的秦琅,却持支持分权态度,这让他们也是既意外又无奈。
  第一次正式会议有点虎头蛇尾,两位大老的提议被秦琅驳回后,其它几位宰相似乎也都没心思再谈其它的。
  于是最后秦琅谈了点人事调整。
  要继续肃清韦萧逆贼余党,清除逆贼流毒后要及时填补空缺位置,选拔忠臣贤良,最后便是关于今年补考会试的工作要抓紧,还得加紧加开恩科的举行,保证一切顺利。
  秦琅亲自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事任用提议,自然没有人反驳。
  会议结束,裴行俭和贾润甫回尚书省去,来济也到一边的中书省公房去,而上官仪去门下省。
  许敬宗、李义府不兼三省职,所以仍留在政事堂的自己公房里办公,秦琅则入宫面圣,皇帝刚才就又派人来请了。
  到了宣政殿,皇帝问起政事堂会议,秦琅也就直接把情况说了。
  “不需要把枢密院和转运司裁撤吗?”
  “没有必要,东西二府分掌文武大政,这是能保大唐安稳的良政,不用更改。”
  “权财也仍归转运司?”
  “财政税赋这块很复杂,何况三司不仅是管财税,还管转运、救济、常平、盐铁等等,是总管全国经济的衙门,大唐万里疆土,亿万子民,经济若出半点问题,整个天下都要因此动荡,所以还是要稳一些。”
  “臣不仅建议保留转运司和三司使,甚至还要加强。”
  秦琅建议于转运司下再增设市舶总署、统计总署、审计总署、以及税务总署。
  甚至税务总署下,还要建立一支遍及全国的税警团,征税以后直接就由税务部门负责,遇到偷税逃税抗税行为的,一律由税警负责。
  税务部门不仅受本级各道州县衙的管理,也接受上一级税务部门的管理,双重领导制。
  “之前新税法后,朝廷走了段弯路,搞什么统一折钱纳税,臣觉得这并非是好事,这是怠政懒政,让工商百姓全都把征收的税赋都折成钱代缴,这固然是方便了征税部门,但却有害民累民之苦。”
  “就好比百姓缴纳田赋,种什么缴什么,稻粟麦原本都可以缴,而现在却非要让百姓折钱纳税,那么农民就得先把地里的粮食卖掉换成钱,然后再上缴,这看似只多了一步,但实际上会有许多商人趁这机会侵害剥削农民,他们会在粮食收获季节,故意压低粮食收购价……”
  “朕想不到居然还有这些事情。”年轻的皇帝有些惊叹。
第1383章
吕宋包税
  “还有一事,就是朝廷让折钱纳税,可各地却又要加征火耗,这火耗加征的数量也没有个统一说法,都是各地想加多少加多少。
  其实火耗这种东西,历朝历代都有,比如说汉朝时,征纳运京的米谷,以被雀鼠偷食损耗为名,称为雀鼠耗。汉朝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得加耗两斗,在后汉隐帝时,甚至纳粮一石要加耗四斗。
  但是加耗的这个粮食,其实并没有入国库,而是进入地方官府的小金库里,一般是做为地方官府的办公经费,以及官吏们的私下好处。
  之前大唐开始折钱纳税,不收实物税了,统一收钱,可不管你是缴铜钱还是银钱还是金币,他们都要收火耗,理由是这些钱还得融铸等等,有损耗,这就是放屁了。
  毕竟大唐的钱又不是那种成色不一称量的银子,而是各种钱币,都是标准面额使用的,哪来的什么损耗,又不需要你融铸。
  所以说到底,就是为了多拿这笔火耗钱而立的名目罢了。
  于是乎,朝廷又没得到半点好处,百姓却凭添了许多负担,最后全便宜了地方,尤其是这笔钱还大多成了官吏们贪污的收入。
  “陛下,贞观初朝廷设立转运司,在各地设常平司,建常平仓、转运仓,本来目的就是便于朝廷全国调度钱粮、税赋的。有这么良好的体系在,地方百姓们的田赋纳粮,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百姓们也可少被商人盘剥,而官府直接收上来这些田赋粮,也能充实国家储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太师之意,是仍然恢复贞观时的征税办法,田赋、矿课皆征实物?然后取消火耗?”
  “火耗也不是说完全取消,毕竟如实物税的话,也确实会有一定的耗损,但这个耗损量得由朝廷来定,不能地方随意想征多少就征多少,有人敢征一成,有人就敢征两成,有人敢征五成,有人就敢加征一倍,所以必须得是朝廷定例,并且规定这些火耗也必须归公,然后由朝廷来调拔这笔钱的用度。”
  “比如说各地征税收的这笔火耗,实物的话加耗一成,如果是纳的钱币,则加耗半成,这笔钱都要列入专账,并专款专用的。”
  火耗归公。
  加上新设的税务总署专门负责征税,那么以后,税务就是由大唐朝廷税务总署垂直领导,同时接受地方官府监督、协同。
  税赋由税务部门直接征收,地方官府做配合。
  征上来的税赋钱粮,都直接入税务部门的仓库和账簿,包括那笔火耗。
  火耗另立账本,最后汇总中央,再拔回地方,并做好具体分派,比如多少用做地方官衙的办公经费,多少用做地方官吏们的福利补贴等。
  这笔钱专款专用,得公开透明,不能成为一笔糊涂帐,更不能成为官员们贪污腐败的温床。
  “税赋征收从地方官府中划出来?”
  “没错,如今朝廷在道一级,已经是分设了安抚使司、转运使司、观察使司和提刑使司,各有分工,安抚使司负责一道军政,转运使司负责一道的税赋财政和粮食运输和储备,并物价平抑、赈灾救济。观察使司负责一道行政,提刑使司负责一道的司法刑狱与监察。”
  “四司互不统属,直接向中央负责,同时又互相监督。”
  各道的转运使司,本身来说就是专门负责税赋财政这块的,管征税,也管粮食的储备、运输,还管平抑物价、赈灾救济等,同时工商这块也归他们管,可以说,经济税赋有关的,都是他们管的,还要加上运输和仓储等。
  但在道以下,州县两级行政,基本上还是一元制的,州刺史和县令主管一州一县,不管是民政还是税赋又或是司法都是一起管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5/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