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1505

  “进士科可是最难考的,录取率最低,你们为何不考明经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三十岁考中明经都算老了,而五十能中进士都算年轻,可见进士科之难。但兄弟俩无疑很有自信。
  当年来护儿是秦琼的上司,待秦琼如子侄,秦琼与来六郎曾经关系莫逆,这样算来,来恒来济虽然年轻与秦琅相当,但实际上却跟秦琼一辈的,反倒是秦琅比他们晚了一辈了。
  “怀良明年虽知贡举,但可帮不了你们,要清楚这个。”秦琼提醒。
  “我们也知道这次科举改革,不再只看中家世、名气,所以我们更有信心考进士科,我们也从不想过要走翼国公的门路,今次入京,连干谒诗卷都没做。”
  唐代士子们先前的科举考试,太简单,也太受考官等影响。故此士子入京后,都会想办法去找当朝的王公高官们投卷,把自己平时写的好的诗赋文章汇集成卷,名为干谒卷,投给这些当朝的贵人们,希望他们看过后欣赏,然后向主考举荐他们。
  若得贵人举荐打招呼,考试时就算成绩不好,都不要紧,往往都能选中。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糊名阅卷,还新建了贡院格间考试,进去还得搜身,考题更是到现在都只有秦琅这位知贡举一人掌握,无从泄露说起。
  秦琅看着这两位年轻士子喊秦琼义兄,总觉得他们在占自己便宜,自己岂不得喊他们义叔?
  他很想说不如各论各的,但秦琼这人比较死板,所以还是算了。
  “我明年知贡举,肯定会恪守公平公正,我不能给两位世叔什么额外照顾,但能保证你们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只要你们确实有才,考试发挥正常,那么我便不会让你们被别人排挤,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来恒来济兄弟一听,不由大喜。
  能得到秦琅这个承诺已经足够了,若以才华论名次,他们当然不惧任何人,不敢说夺魁,可起码也能保证今科进士科考试争个前十。
  秦琅想起这两位好像都是高宗朝的宰相,那么考进士应当是没问题的。
  秦家在军方的地位现在很强,但于士族中影响力不高,如今主要还是依靠与博陵崔氏的联姻,不过秦琅始终觉得博陵崔氏不太可靠,倒不如好好扶持一下来家兄弟。
  秦琼留来家兄弟在府中一起吃年夜饭,兄弟俩也不客气。
  “不如两位世叔在京期间,就暂居齐国公府,也可以顺便指导一下我这几位兄弟们启蒙读书。”秦琅提议。
  两人现在租住在平康坊里,兄弟二人一直得秦琼资助,家里也还有些产业,倒也不缺钱,不过能寄住齐国公府,便能加近两家的关系,这是好事。
  聊了会。
  管家报说国子监助教许敬宗来了。
  “我去迎下他。”
  秦琅知道许敬宗估计是来找自己的,这位今年着实有些水逆,本来前途一帆风顺,谁知道下半年接连受挫,如今都已经惨到成为国子监七品助教了。
  他之前可好歹是跟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同为十八学士的,也曾做过检校雍州治事从事的,差一点就能进入中枢了。
  一挫再挫,许敬宗绝望了。
  堂堂名门士族出身,自负才学也了得,庶政能力也有,可就因恶了皇帝,现在沦落到这种境界。
  这些天他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能东山再起,想了许多,也想了许久。
  最后反思自己应当找个助力。
  想想马周,一介落魄书生,得秦琅相助,结果先做镇抚司的主簿,再得他推荐给皇帝,入门下省,再做御史,然后现在更是直接就飞升为转运司的副使了。
  还有魏征,也是有秦琅的襄助,如今都做了参政了。
  再有崔敦礼、苏烈等人,一个个都时来运转,反之跟秦琅做对的,现在都没啥好下场,郑玄礼现在比他也好不到哪去。
  想明白这些后,许敬宗倒也顾不得脸面尊严了,直接跑去找秦琅。
  结果跑去长乐坡,那边说秦琅回京了,跑去平康坊,又说来亲仁坊了,于是又跑来亲仁坊。
  “翼国公,我想到你麾下做事。”
  见面后,许敬宗倒是开门见山,也不藏着掖着了。
  秦琅笑呵呵的看着他,也不回应。
  “我思虑良久,对翼国公的转运司规划细思过,发现这确实是富国兴邦的好策略,但要想做成这些,并不容易,不说朝野阻力。就算朝堂全力支持,但以转运司现有的这些官吏们,只怕难以完成这个任务,我愿毛遂自荐……”
  “许公的能力我在镇抚司时是见识过的。”
  秦琅的话让许敬宗有些羞愧,在镇抚司时,他其实是被架空的,并没有什么作为,他辩道,“若到转运司翼国公麾下做事,我肯定与之前在镇抚司时不一样,我会认请位置,好好做事。”
  “口说无凭啊,我凭什么信你呢,再说,转运司这么大衙门,就算多你一人,也未必有多大改善。”
  “恳请翼国公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出任最差的一道任常平使,若是一年之内我没成效,愿意自己引咎辞职!”
  许敬宗这次态度很诚恳,他谈起秦琅的转运司改革财税的策略优劣处,表明他确实已经钻透了秦琅的计划,另外也说起了自己的优势。
  他出身士族名门,又曾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还做过长安县令、检校雍州治中,他说自己人脉很广,尤其是在士族之中有才名也有些威望,他若加入转运司,可以给转运司很大帮助。
  “翼国公麾下不缺官吏,但缺少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如今转运司要在诸道设立常平司,负责一道财税钱粮盐铁漕运等各项事务,十五道就要十五个常平使,若是用人不当,会很麻烦。”
  “老许啊,其实之前在镇抚司的时候我对你挺不错的,但你对我可不怎么样啊。而且,陛下对你印象也不太好,你上次被贬去国子监的原因,陛下亲口跟我说过的,你说,我为什么还要再相信你呢?”
  “我已经意识到我之前犯的错误了,现在愿意更正,我不应当把翼国公当成对手,我与你不是对等的,我有野心也有能力,这正是翼国公现在最需要的人。翼国公这次在转运司里投入甚多,肯定也不愿意他失败吧?”
  许敬宗这番表白,倒也光棍,承认自己之前拿秦琅当对手,想要攻击他取而代之,而现在又承认自己不是秦琅对手,所以不想搞事,只想踏实做事,以求翻身。
  对这种光棍又聪明的人,秦琅其实挺佩服的。
  想想倒也是,许敬宗求的是翻身,而秦琅需要的是办实事,两人各有目的,现在也没有冲突,倒是可以合作一把。
  “老许,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就信你一回,你可以选个道,当然,我也丑话说前头,你现在只是七品助教,不可能让你直接出任一道常平使,我就算举荐,也通不过。所以,到时你可以出任一道常平司的长史或是司马,为佐贰之官,你可愿意?”
  许敬宗愣了下,不过也仅是愣了下,他知道这可能最翻身的唯一机会了。
  当下咬牙道,“多谢翼国公给我这个机会,就算让人做主簿,只要给我个做实事的机会,我定会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翼国公的信任!”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你回去等消息吧,有空的时候可以自己好好琢磨下到时如何推行新政,我就不留你了。”
  被下了逐客令,许敬宗也没半分不满,很恭敬的叉手告退。
  看着许敬宗的身影消失远去,秦琅摇摇头返回厅堂。许敬宗这种人,怎么说呢,本事确实有,但这种人也无法真正信任,不过特定的时候,适当的合作,倒是可以的。
  只不过得时刻提防。
  回到厅堂,秦琼问许敬宗来做什么,秦琅只是简单的说许敬宗想到转运司做事。
  “你要小心些他。”秦琼只是这样说了一句,便不再多提他了。
  连秦琼都知道许敬宗名声不太好,这人太过钻营,丑声在外,连皇帝都早厌恶了的,现在走哪都没人喜欢。
  “儿子自有分寸!”
  稍后,崔敦礼夫妇带着儿女也来了,贾务本也带着儿子贾润甫也来了,贾务本看到秦琅还有些不太高兴,劈头盖脸一通教训,秦琅也只得陪着笑脸,谁让人家名义上是他外祖父呢。
  不过当秦琅提起说在长乐坡新买了块地,要送给贾务本建别业后,老贾倒是笑哈哈的收下了。
  还直赞秦琅懂事孝顺。
  崔敦礼来了后一直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
  没一会便忍不住主动提起,说是今日皇帝降旨,授他为中书舍人了。
  中书舍人是正五品上的官职,中书省下有六员,掌起草诏令。
  中书令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政事堂宰相决议之事,交给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
  在起草诏令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互相商量,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此谓五花判事。
  六名中书舍人一人对应六部的一部。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御用笔杆,把皇帝的指示或是政事堂的决议,用皇帝的口吻起草一份诏令,所以这份工作需要文笔很好。
  但是因为中书舍人草诏时还可以有自己的意见,能五花判事,所以就不只是普通的笔杆子了,这实际上已经参与中枢军国大事的决策了,故中书舍人往往又被称为储相。
  崔敦礼熬啊熬,如今终于熬成了中书舍人,自然是兴奋万分,忍不住炫耀。
  秦琅笑笑,向崔敦礼表示恭敬之意。
  崔敦礼到没敢拿大,知道自己有今天,其实倒还多亏了秦琼父子的相助,“这事要感谢叔宝和三郎,我一会可要好好敬酒感谢!”
第247章
任人唯亲
  夜幕降临。
  亲仁坊齐国公府早已是张灯结彩,府里的老管家福伯一脸笑意的进来请安,“阿郎,酒席已经备好,是否开始传菜开席?”
  秦琼笑道,“嗯,开席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