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05

  今年李世民本来准备也搞灯节。
  但百官反对,认为眼下灾荒都还没过去,朝廷都是借钱过的年,现在还搞这种铺张浪费完全没有必要。
  于是李世民最后也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秦琅初二便离京了,留下玉箫和鱼玄机她们在家,他自己带上阿黄等一早就出京,先去了长乐坡,巡视了产河边的庄园,然后便过渭桥去了三原。
  秦家的庄园或多或少的受到雪灾影响,有些鸡鸭棚倒塌,压死了不少鸡鸭。
  好在没有人出事,雪地里,庄户们互相帮忙,把倒霉的屋子清出来,重新抢搭修好,受灾的庄户,也都暂时安置到邻居或亲戚家中。
  秦家庄园也接纳了些灾民。
  大家争着来给秦琅拜年。
  秦琅安慰大家,让庄头把压死或冻死的鸡鸭拿出来,分送给邻居们。
  一场大雪,让大地白茫茫一片,也把刚冒头的一些野菜又给掩盖下去了。
  秦琅年前挖的那个稻塘,现在已经积满了水,不过还没有放鱼苗,桑树也还没栽,看起来有些荒芜,现在水面上甚至结了厚厚的冰。
  庄子巡视一遍,秦家的庄丁奴仆们都还不错,今年因为新修了火炕,虽然天寒地冻,可坐在炕上都十分暖和,再不用如往年一样冬天难捱了。
  就连邻居的百姓们,也多数修了火炕,这玩意也不算难,修好后一家子坐在炕上很暖和,还不怎么费柴火,比起以前那种简陋的火塘是省柴又暖和,以前前面烤的烫后背凉嗖嗖不说,还烟熏火燎的眼睛难受。
  现在舒服多了。
  坐炕上,做布鞋编草鞋或是做点其它的手工零活,这样的天甚至一天两顿就够了。
  秦琅看见大多数百姓们的食物都非常的简单。
  蝗虫粉为主,掺上糠麸,还有些晒干的野菜啊,还有晒干的桑干等,再加上一点点小米,放上水,一锅炖煮,最后撒几粒盐,于是一锅乱七八糟的粥就好了。
  看着就毫无食欲,但大家却都很满足。
  “今年全靠了这蝗虫呢,要不是秋天的时候捕了许多,今年冬天可就难捱了。”
  有年纪大的,甚至开始说起以往逃荒的经历来,一说起来就是泪,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每个长夜都是漫漫难捱的。
  多少人出去讨饭最后饿死他乡呢。
  今年虽逢战争又天灾的,但起码还不用出去要饭,蝗虫野菜粥确实不太好喝,但比起什么都没的吃,饿的眼睛发红,肚里全是酸水的时候,可幸福太多了。
  “饿急了,土都要吃两把,要不垫一下,实在是走不动的。”
  这些吃糠咽菜的百姓,对于眼下的生活却还很满意,对如今的朝廷,对当今的天子,居然感恩戴德,这令秦琅羞愧万分。
  在后世的时候,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多的是,整天只知道横挑鼻子竖挑眼,毫无感恩之心,永远嫌别人做的不够好,就连救灾抗疫的时候,有些人还嚷着只喝矿泉水呢。
  那些人啊,就是没有经历过苦日子。
  走到一户人家,发现他们一家子兴高彩烈的,原来今天这家当家的男人掏了一个老鼠窝,不但抓到了一窝肥壮的田鼠,还从窝子里掏出了有十几斤粮食呢。
  一家老少忙着烧水烧火,要火烤这些田鼠。
  看到秦琅来,还热情的邀请秦琅一会在这加餐呢。
  秦琅连连摆手。
  虽然他也知道,对于百姓们来说,别说是这肥壮的田鼠,就算是家里捉到的老鼠也不会放过的,好歹那也是肉啊。
  但他还确实是不太能接受这种食物,养殖的竹鼠就是他的极限了。
  聊了会,留下二十个鸡蛋,秦琅便告辞了,去下一家。
  村民们日子都差不多,蝗虫野菜粥,炕上猫冬。
  “今年日子不错。”一个老汉笑着对秦琅道,他说今年托秦家的福,当初拿各种蚌螺虫子等换了不少鸡鸭苗子,秋天的时候吃蝗虫个个长的肥壮,公的卖给秦家,母的下蛋也都是卖给秦家,换的不少钱粮。
  锅里蝗虫粥里的小米,正是用这些换来的。
  “家里还有鸡鸭么?”
  “天冷,年前卖了一些,还剩下几只留着下蛋,也不敢多留,冰天雪地没吃的,等开春了,到时再多养些。”
  老汉对新的一年,还是充满着希望的。
  又钻进一家,这家人看到秦琅来了,还送上了鸡蛋,很是不好意思,说他们今年托秦家福养了许多鸡,卖给秦家好多鸡蛋呢,现在翼国公还给他们送鸡蛋,真是不好意思了。
  说着,这男人从家里找出来一篮子笋子来。
  “这是我和娃儿昨天刚到林里挖的冬笋,新鲜。”
  唐代的时候气候要比后世的温暖一些,带来一个特色就是这时北方有许多竹林,如关中也有许多竹林,甚至有的满山满谷,这在后世是很难见到的。
  冬笋是道美味,不过不好挖,这些冬笋不会冒头,老了就烂在地中。
  冬笋炒肉好吃,焖腊肉或蒸火腿都是十分美味的上品,最大的特色就是鲜嫩。
  “这两个笋我收下,其它的我买了。”秦琅没有全白拿,象征性的收了两个做回礼,剩下的则让人给钱买下。
  乡民不肯,秦琅坚持。
  “以后还挖到冬笋,都可以送到我庄子上来卖,我全收下。”
  “翼国公想吃,以后我们挖了送来就是,哪能收钱啊。”
  “这不一样,也不仅是我自己吃,我也收了拿到长安去卖的。”
  冬笋好吃难挖,长安还是很有市场的,不过这种只是些小买卖,但秦琅还是愿意向百姓收购冬笋,也算是帮扶这些乡民们一把吧。
第253章
暗桩
  转了一圈回到庄子上,秦琅叫来厨娘。
  “把这些冬笋拿去剥了,今天吃冬笋!”
  乡民们冬天习惯只吃两顿,中午这顿是不吃的,不过秦琅还是习惯三餐,何况今天还有这么新鲜的冬笋呢。
  除了冬笋,秦琅还从乡亲们家里买了些遇到的山货,有野鸡有野兔还有竹鼠干蘑菇等。
  新鲜的冬笋自然是要拿来炒腊肉吃的。
  秦琅亲自到厨房挑选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腊肉,肥瘦相间,腌熏的金黄流油,看着就大有食欲。
  尤其是这腊肉还有柏枝熏的,带有一股子独特的香味。
  冬笋腊肉,小鸡炖蘑菇。
  笋子金黄的外壳,看不到一点绿色,尖尖上的一点尖叶,甚至还是紫红色的,扒开金黄外壳,露出里面白玉一般的笋肉,既嫩又脆。
  这么嫩的笋子,甚至淖水都不需要,也不会有苦涩麻口。
  遇上这么好的食材,秦琅忍不住要亲自下厨动手。
  镔铁打造的专属菜刀拿出来,唰唰唰的一顿快切,笋子已经切成薄片。五花腊肉,已经由烧火丫头用淘米水洗净,火上烤过外皮,烧掉了猪毛,拿刀削上几遍,去除杂质。
  放锅上蒸,蒸到肥肉透明。
  笋切薄片,腊肉切厚片。
  “烧火!”
  秦琅系上围巾,阿黄便笑着过来亲自烧火。
  两人配合的很好,他能很好的掌握火侯,无需秦琅提醒。
  小火把切好的腊肉下锅炒,炒出那香喷喷的油来,炒的外皮微焦,这时把腊肉拔到一边,下拍好的蒜姜,炒香。
  然后下入笋片,阿黄也将火烧旺。
  干煸笋片,等差不多了,倒入黄酒焖腊肉和笋子。
  腊肉香,笋子鲜香,还有黄酒的酒香,混合一起,闻之让人食欲大开。
  酒焖会,开始加盐调味炒,炒的差不多了,把切好的新鲜蒜苗扔进去,快速炒匀后便可起锅装盘了。
  一盘香香味俱全的冬笋炒腊肉便完成了。
  秦琅伸手拈起一块尝了尝,混合了腊肉的笋子,真是又香又脆。阿黄则直接拈起一块大腊肉,这腊肉又大又厚,层次分明的五花,更是咸香无比。
  “这腊肉还得是这样吃才好吃,吃的过瘾!”
  再来一道小鸡炖蘑菇,最后把炖好的砂锅萝卜老鸭汤端起,撒入葱花,调味,上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