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1505

  朝廷则两年编造户籍一次,以为贫富分等的基础。根据上一年的户等,征收下一年的户税。
  秦琅没有选择一年一造户籍,是考虑到这个工程太大,逐级上报造册,难以精准,于是让地方上一年一造,但户部是两年一造户籍,户等调整也是两年一次。
  最基本的手实,有标准的格式,分为三大部份,根据现状具户主姓名以及户内所有良贱人口,主客户,家口年龄、性别、身份,并根据貌阅结果注上三疾(残疾、废疾、笃疾
  或改正年龄疾状等,还要注明当户合受田数以及已受、未受田数,已受田则分段记载亩数,所在方位,所属渠名,及各段田地的四至,并区别口分、永业、园宅地等。
  户主每年按这个标准格式填报,若有变动之处,也要及时向乡里呈报更正。
  “你说的这个调改户税,又分阶梯九等,有些不清不楚!”封伦依然道。
  “有何不清楚的呢,先算出总调绢数,再除了总户数,便得出了基本的户税,再按九等调整,打个比方,调绢两丈、绵三两,折钱一百钱,那么除以一百亩,相当于一亩摊一钱,全国八亿五千亩,则实际上折调绢钱八十五万贯,若是我大唐户口五百万,则一户的户税是一百七十钱,再按九等调整,上上四十,上中三十五,上下三十。中上二十五、中中十八钱、中下十二钱,下上八钱,下中二钱,下下免征。”
  封德伦对这排数字有些转不过头来。
  “上下相差也未免太过悬殊!”
  “有何悬殊?富者良田千顷,贫者无立锥之地,税自然不可能也缴一样多。这个户税九等,去除下下,实际上就是八等,把一百七十文除去四,得到的数字,头尾两两相加,头担多数,尾接尾数,最是公平。”
  一百七除四,等于四十二点五,一等四十,八等二点五,这就是秦琅这些数字的由来,殿上众臣这才哦的一声,原来他是这样算的。
  这种简单的算式,秦琅心算即可,不过殿上魏征还是直接把自己的算袋解了下来,拿着把算筹在殿上摆了起来,摆了会,确实是这数。
  连李世民都拿了把算筹亲自算了会。
  其实不管怎么算,这都是很简单的算式,秦琅实际上是等于把调,按照八亿五千亩来算的,也就是相当于过去八百五十万丁来征收,这比之前朝廷租庸调征的调绢,数量起码是三倍了。
  所谓一百七十钱,不过是个简单的举例,实际上是八百五十万个绢两丈、绵三两,绢绵价格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这个一百七十钱并不是个实数。
  而田租改地税,实际上的收入也大增,原来一年田租不过两百余万石,现在这样一改,实际将有一千七百余万石的地税粮收入。
  一千七百万石地税粮,四百二十五万匹绢,一百六十万斤的绵的户税。
  这个数字是之前租调收入的四五倍不止。
  李世民很心动。
  朝廷财税增收几倍,百姓负担却不增反降了。
  可封伦等不高兴了,这完全是劫富济贫啊。
  就说这户税,一等户四十文,八等户才二文,九等户还免征。还有地税,客户直接免征了。
  一年上千万石的租全压到地主们头上了。
  他就算是贵为宰相,百官之首,也一样失去了不课户的特权。
  “陛下,臣对于庸也还有个提议,朝廷的瑶役对于许多百姓来说,负担极重,尤其是远处服役,路上有时就要往返一两个月,所以臣建议不如纳钱代役,摊丁入亩。”
  “如何个摊丁入亩法?”
  “一丁每年要服二十天瑶役,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若国家不需要其服役,或服役未满,则每天交绢三尺代役,这叫庸。我们现在可以直接按全国的丁额,然后乘以每人六丈绢的庸,得出总数,再摊入全国的田亩中,最后按亩征收,以后朝廷做役,直接拔钱,就地附近出钱雇人为役,免百姓往来奔波辛苦,也能提高朝廷工程的速度效率。”
  打个比方,预计括户完将有五百万户,丁口起码五百万,那么五百万丁额乘六丈绢,就是三千万丈绢,四丈绢为一匹,实际上就是七百五十万匹绢,摊入全国八亿五千亩地中,每一百亩摊到庸绢三丈五,一亩只有三分五绢。
  朝廷一年直接摊丁入亩征收七百五十万匹绢,然后以后需要征发百姓做役,就直接拔钱粮附近雇佣做役,不再需要骚扰百姓了。
  见秦琅还来了个摊丁入亩,折绢代役,实际上就是把过去的劳役转嫁到了地主们头上了。
  “这是抢劫,赤果果的抢劫!”封德彝高声反对。
  王珪等也奋起反对。
  “反对!”
  “坚决反对!”
  “如此劫富济贫,难道是要朝廷当强盗吗?”
  谁都看出来秦琅的打算,租改为地税,调改为户税,现在庸又要摊丁入亩,这就是一条龙的在打劫地主们了,而大唐最大的地主是谁?当然是贵族官僚们啊。
第259章
金殿挂冠
  原本秦琅还打算好好谈一下盐税、市舶司关税、工商税、茶酒专税等等,但看着封德彝等人恨不得扑上来把他给揍死,还是省了这口水了。
  李世民见状不好,也赶紧让人端来了冰糖炖雪梨。
  这玩意他吃过一次后,就觉得非常不错,这大冬天的,殿中烧炭,虽然暖和可十分干燥,梨能润肺清心,而加了冰糖后,甘甜无比,冰糖比起霜糖来更甜。
  皇帝赐梨,当然要给面子。
  于是大家都退回本位,挽起的袖子也放下了,嘴也闭上了。
  不过就两个梨总有吃完的时候。
  吃完了,口舌也没那么干燥了,于是这些家伙又个个摩拳擦掌要围剿秦琅了。
  秦琅没有动那梨,说实话虽然冰糖是他弄出来的,但他不喜欢吃糖,其实以前他很喜欢吃糖,不过后来发现家族有糖尿病史,奶奶父亲伯父姑姑表兄等一大群人都爆发了糖尿病,于是他便也十分害怕,饮料不喝了,糖果不吃了,更别说糖了。
  唐人喜欢吃糖,在他们眼里,糖是好东西,甚至能有病治病,没病保健。
  秦琅看马周也在猛吃,居然还问他,“你怎么不吃,不吃给我吃!”
  想起来历史上马周似乎就是得消渴症,所以死的很早,这消渴症不就是糖尿病么,三多一少,整天口渴尿还多。
  “你以后不能吃糖了。”
  “为何?”
  “你最近是不是常感觉口渴,尿多?”
  马周惊讶,“是啊,最近我吃的多饮的多尿的也多。”
  秦琅仔细打量马周,发现他最近真的瘦了好多,原还没怎么在意,总觉得马周要得糖尿病也应当是在以后,没想到现在就有症状了。
  “你这是消渴症的症状,这种病不能吃糖,甜的水果也不能吃,粥也要少喝,最好是要戒酒,少熬夜,否则会很麻烦的。”
  “有多麻烦?”
  “如果控制不住,就会眼瞎,烂手烂脚,甚至烂肾。我没有吓你,这种病连治都没的治,只能控制饮食,少食多餐多运动,禁甜食。”
  “有这么严重?”
  “只会越来越严重的。”
  马周也有些被吓倒,但他又跟秦琅相处很处,知道秦琅这副认真的样子不是在骗人。他惆怅的放下碗,怔怔发呆。
  年纪轻轻,刚得到皇帝赏识重用,还想要大展一翻拳脚,以报效君王,谁知道却可能得了这样的重病。
  “你以后要多运动,最好是每天早晨起来跑步,夏天的时候每天游泳效果也好,控制住了,其实活个八九十岁也是没问题的,就是得注意不要过劳!”
  秦琅见皇帝也终于吃完了梨,顿时起来拍了拍屁股。
  “臣请告退!”
  这一下,倒是让原本摩拳擦掌的众人都愣住了。
  李世民也愣住。
  “去哪?”
  “陛下,臣该说的都说了,这税制改革是为国为民,为大唐长治久安考虑的,对于臣来说又没半点好处,甚至这样一改,臣一年得多交一千多石粮,几百匹绢,臣无私心,但臣看诸位宰相大臣们这副欲把臣撕烂分食的模样,臣怕了,臣不过区区一个转运司而已,今年不过十七,一人之力如何能抗满朝宰辅们?”
  “所以臣请告退,臣不管了,如何决策这是陛下与宰相们的职责与权力。”
  说完,秦琅不等李世民结束发愣,直接就把冠摘了下来,放在殿上,然后转身便走了。
  他这么一弄,倒还真是惊到众人了。
  等李世民回守神来,秦琅已经走出了两仪殿了。
  “混账!”
  李世民大骂。
  封德彝等人也有些无言。
  还准备狠狠的反驳秦琅这个无知小子,结果他走了。
  投降了,撤退了。
  这蓄势已久的反击重拳,无处可击了。
  封德彝顺势就弹劾秦琅,目无天子云云,一口气就数落了秦琅十几条大罪,恨不得现在就让皇帝将他抓过来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