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1505

  这样也是因为越往关内,人口越多。
  要加工,总离不开人手的。
  “要不我调些奴隶来帮忙。”
  拿人手短。
  轻松就分得万贯,秦国盛倒也大方起来,表示愿意调些奴隶来帮秦琅的忙。
  “那就太感谢了,不过在商言商,我这里缺的人手不是一个两个,要做的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忙完的。”
  秦琅顺势提出了一个要求。
  “据我观察,国盛兄弟你们部落里,有不少我们汉人百姓为奴,对吧?”
  这话一出,秦国盛脸色不太自然。
  “是有一些……”
  “兄弟你不用紧张,我也知道这些汉人百姓沦为奴隶有历史原因,所以呢我也没说要兄弟你们白把人还给我们。可是……”
  “这些人终究是我汉人同胞,我们又怎么能忍心看到他们沦为奴隶呢,兄弟,我愿意出钱赎买这些奴隶,让他们回到丰州城,恢复为自由身,重新成为大唐的子民,兄弟你看如何?”
  秦国盛意外了。
  “这个,这个,数量可不少啊,我自己名下的倒是没问题,就算不给钱也没事,可其它部众牧民手里的,不好说啊。”
  “我赎买,按市价赎买!”秦琅笑着说道。
  他一招手。
  又是一沓庄票摆在桌上。
  “这是一万贯,我愿意按市价赎回他们。”
  秦国盛心里计算了一下,在草原上,一个青壮汉奴能换两匹马,而两匹马在汉商这可折十六贯钱,年老的年少的都不太值钱,年轻的妇人倒是值匹母马的,至于年少的孩子则只能抵两只羊。
  当然,他知道以往把奴隶卖到灵州定远去,要值钱的多。若是能运到长安去卖,就更值钱了,一个青壮奴隶说不定能卖到二三十贯,甚至是三四十贯。
  这时年轻的秦大臣说话了。
  “叔父何须如此见外呢!”
  秦琅笑道,“你喊我声叔,所以我不跟你见外,把这事委托给你们。这一万贯只是预付款,到时按人头按市价算,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不够就补。”
  秦大臣虽年轻,但这小子读过好几年汉书,倒也跟他爹一样精明着。
  一万贯钱摆在那,若真说换取他们部落里所有的汉人奴隶,按市价是肯定不够的,就算是按现在部落里交易牛马的价格,再折成汉商的钱,一万贯也不够。
  可秦大臣没贪心。
  “叔父,你看这样如何,这一万贯我们收下,但我们不是要贪这笔钱,而是拿去补偿那些交还汉家兄弟的牧民损失。叔父也不要说什么赎买,也不要说什么不够再补的话,这些钱呢,就当是朝廷给我们部落的赏赐了。”
  所有的汉家奴隶,不管是这两年从丰州掳掠的,还是前朝时从中原掳掠的,甚至是从别处赎卖而来的,他们叔侄让所有牧民们送还给秦琅。
  整个郁射设部里,可是有上万汉家奴,一万贯钱确实是不够的。
  秦琅惊讶,这秦大臣还真是有些让人刮目相看了。
  “哈哈哈,想不到大臣侄儿如此忠心,那叔父马上要向朝廷奏报,向圣上为大臣侄儿为国盛兄弟还有国昌兄弟请功请封!”
第340章
归来
  吃完火锅,秦国盛秦大臣叔侄俩走出都督府,冷风一吹,那紫色圆领官袍难挡寒气,叔侄俩都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你刚才怎么答应秦三郎了?咱们部落上上下下汉家奴得有一万有余,真要卖,怎么也得卖他个十数万贯啊!”秦国盛有些抱怨。
  “叔父,翼国公都已经开口了,我们难道还能不放汉家奴?”
  “可他也说了按市价给。”
  “但他只拿了一万贯庄票出来,叔父莫不以为他还真会补不成?”秦大臣自认为还是比较能理解汉家君臣们想法的,如今他父亲人在长安,而丰州也有大唐驻军,更别说秦琅刚刚已经派出几支兵去分守丰州外围。
  实际上现在后套已经被唐军围堵起来了。
  那边得罪了颉利,这边难道还要再得罪唐人?
  真要惹的唐人翻脸,这就是关门打狗了。
  秦琅那一万贯钱摆出来,已经算是给他们面子了,所以见好就收。
  “不可能吧?”秦国昌摸了摸脑袋,不太相信。
  “叔父,你也不要只盯着那几个汉家奴儿了,虽然那也能值些钱,但终究不过几个奴隶而已,咱们现在投了唐,这贸易兴盛,咱们那份可也不少,这第一笔就拿了一万贯了,后续还有呢。”
  这一万贯还仅仅是秦琅给他们的分成,这还没算上他们自家的牛羊皮毛的买卖呢,秦大臣这一家子哪个不是驼马上万,牛羊十数万呢。
  以往受限于边市的规模,想卖都卖不出去,羊毛啥的白送人家都不要,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直接过来收,价格还不错,啥都能卖成钱,这多好的事。
  所以秦大臣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既维持住了草场部众不受颉利吞并,还能维持住自家的首领位置,更别说自家的这些牛羊骆驼马匹啥的也都保住了,现在不过是交出汉家奴隶而已,没了汉家奴隶,他们也还有突厥奴隶铁勒奴隶粟特奴隶啊!
  “回头,就赶紧传令下去,把所有的汉家奴都交给唐军吧,不要拖延。”
  ……
  黄昏。
  欲谷正在挤牛奶,主人骨咄禄每天傍晚放牧归来,欲谷便跟其它的奴隶们赶紧去给牛挤奶。
  挤奶是个很辛苦的活,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要起来挤第一遍奶,主人骨咄禄家养了一百多头牛,还有三十多匹马,有十多头骆驼,另外还有两千多只羊。
  在部落里,这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牧民家族,骨咄禄有兄弟七人,因为俱已成年,所以都早就分家,他的父亲跟随着做为小儿子的骨咄禄一起生活。
  骨咄禄有一个突厥妻子,另外还有六个妾侍,有两个突厥女人一个铁勒女人还有一个粟特女人,另外还有一个汉人女子和一个鲜卑女子。
  他的儿女也多,生了十几个儿女,有的已经成家娶妻,有的则出嫁了。
  孩子们多还年幼未成家,所以成家的老大老二也还没有分家出去,因此这是一个极大的家族,人丁从多,牲畜也多。
  骨咄禄跟他的六个兄弟们便组成了一个约一百六七十人的部落,他们在几十里的草场上放牧,这块草场便是他们家族部落的草场,兄弟七个,都相隔着十余里居住,偶尔聚聚。
  骨咄禄有七个妻妾十几个儿女,还有十三个奴隶,这些奴隶中,和欲谷一样的汉奴有七个。
  欲谷在突厥语里,意为珍贵的之意。
  他本名元珍,曾是隋朝丰州的一名书吏,遥想当年鱼俱罗镇守丰州的时候,曾经让突厥人不敢靠近,连边都不敢沾。
  可是后来隋皇杨广无道,天下大乱,丰州这块美丽的塞上珍珠,也就再次沦为了突厥人的牧场,元珍也在突厥人的袭击中被俘,然后辗转被卖给多个突厥主人,最后在骨咄禄家安定下来。
  骨咄禄待他还不错,给他改名欲谷,因为他能读会写,所以让他当起了管家一样的工作。不过管家也是一样要挤牛奶挤羊奶的。
  阿苏走过来,“听主人说,有商队要来了,让你赶紧回去接待。”
  她也是一名汉家奴,家是马邑人。
  来到了骨咄禄这里后,主人让两人配对,一对可怜人在这里还生养了五个孩子,骨咄禄一家的七个汉奴,正是他们一家子。
  不过这并是说明骨咄禄就有多好,让奴隶配对生育,这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如同管理牛马,让牛马配对产崽一样,是一种增值的方式而已。
  生下的孩子打小就是他们的奴隶,替他们做事,将来长大了还可以卖掉。
  如今的欲谷和阿苏,完全就是副突厥人的模样,脏兮兮的羊皮袍子,甚至连发式都改变了。
  曾经儒雅的边疆文吏,如今早被风刀霜剑刻画的不成模样,皮肤粗糙黝黑,身上总是有股子腥膻味。
  扛着一桶牛奶,欲谷先把奶送回了奶房,那里有女奴在打酥油,一桶奶得上下翻打上千次,才能打出一小陀酥油,这些酥油是主人们享受的好东西,也是牧民们留着交易盐茶的好东西。
  十岁的女儿玉儿在一边用干牛粪烧水,脸蛋红扑扑的,头发上还挂着一片干牛粪。
  欲谷过去摸了摸她的脸蛋,然后替她把头发上的干牛粪摘掉。
  “阿耶,我刚听说有商队来了,主人要把我们卖掉,是真的吗?”玉儿很是惊恐,她知道奴隶经常会被买卖,若是干活不听话,或是有人出高价,则主人都是随时会把她们卖掉的。
  她不想离开阿爷阿娘,她害怕外面的世界。
  欲谷揉揉女儿的脑袋,心里一痛,多么可爱的女儿啊,他心中的宝,可却只是别人的草,打小就开始干活,没少挨过鞭子,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时常被罚跟羊睡在一起。
  十岁了,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凝视着女儿的眼睛,“玉儿,爹不会让主人把你卖掉的,爹会求主人把你留下来,你是干活的好手。”
  玉儿点了点头,垂下眼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