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1505

  苑君璋于是最后又反悔,捉了李渊的使者送到突厥汗庭。
  他此举,又引发许多部下脱离,甚至有不少将领想拥其子苑孝政兵变投唐,结果事不机密,苑君璋杀了许多谋反者,并拘捕了自己的儿子。
  “我知道苑兄在你父亲军中有不少支持者,只要苑兄肯站出来,我们也愿意帮忙,等事成之后领军率地投唐,亦不失富贵。若是继续这般下去,只怕父子诛灭,苑氏亡族也。”
第349章
兵谏逼宫
  “你们?”
  苑孝政望着这位改名秦谏臣的突厥故交,不由的笑出了声。
  “你们指的是张公谨还是李绩还或是最近那位一鸣惊人的秦三郎?”
  秦谏臣倒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意思,“秦三郎如今是我义叔,这次我来,确实是受了叔父之托,然后得了镇抚司张公的帮忙,被他们的人送过来的,中间代州都督张公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公也关照了。”
  苑孝政丝毫没有猜到了的高兴,只是摇了摇头苦笑。
  秦三郎还真是手眼通天,直接把秦谏臣从丰州送到了云中来。
  “你们想让我做什么?”
  “苑兄,想你苑家也是代北世代豪强,如今令尊执迷不悟,已经在歧路上越走越远了,再这样下去,后果你应当清楚的。颉利根本不是靠的住的人,要不我父子也不会弃颉利而投唐,中原已经在李家旗下一统,谁也不可阻止。你看看东受降城一战,秦琅都直接把兵驻到颉利的枕边,城筑到了敕勒川了,二百余里啊,轻骑一日夜可达,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苑孝政点头。
  他当然清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高机动的轻骑来说,这意味着只须一日夜就能奔袭颉利汗庭,意味着对方毫无预警的机会。
  “颉利连秦琅插到他眼皮底子下的钉子都拔不掉,你还不明白吗?颉利外强中干,已经大势已去了。”
  “可我不过是个囚徒,我能做什么?”苑孝政苦笑。当初刘武周兵败降突厥后,很快就发现突厥人并不是什么好人,收留他们也不过是想以他为傀儡侵占河东,后来刘武周看透这一点,谋划着离开,结果突厥人马上就杀了刘武周。
  高满政本来也是取了刘武周的妹妹,跟苑君璋本是连襟。高满政不止一次的劝苑君璋脱离突厥,投附中原大唐。
  可苑君璋执迷不悟,最后才有了高满政在马邑杀了苑君璋统兵的儿子和其它突厥将领,率马邑归唐。
  当年高满政归唐后,被唐授为朔州刺史、荣国公,只是后来苑君璋亲自引突厥兵攻破了马邑,杀了高满政。
  “苑兄,我们都知道,其实当年高满政归唐,也有你的谋划在内的。”
  这些年,苑君璋的许多部下,都谋划过归唐,或者最后干脆自离南下。
  如今的苑君璋,手下兄弟们都很迷茫,尤其是在去年颉利大举南下,却在长安城下,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后,苑君璋和他的手下们更迷茫了。
  颉利的虚实被他们看透,大唐出人意料的强大。
  可是当初苑君璋反反复复,想投唐都又充满顾虑了。
  而苑孝政当初因为谋划投唐,而被他老子剥夺兵权,软禁府中几年了。
  “只要苑兄肯出面带头,我们会全力襄助你。”
  “我若归唐,能保我代北弟兄们的性命吗?”
  “我向你保证,不仅是你们代北兄弟们的性命,就是你父亲,只要他不再犯大错,也是能保全的,至于你,翼国公已经说了,要向陛下荐举你为朔州刺史,为你请封荣国公之爵位,当年举事归唐你本就是谋主,若不是你被软禁,这些早就是你的了。”
  秦谏臣的话,不由的让苑孝政心动起来。
  “你们真有办法让我出去?”
  “只要你想出去,我们随时能带你出去,你看我不是很轻易的就进来了吗?”
  “好,你们有什么计划,我们商议一下。”
  ……
  秦琅坐在东受降城里,日夜关注着东边的动静。
  冰城已经垒起两丈高。
  将士们日夜操练,轻骑百里巡警。
  “三郎,好消息,谏臣发回消息,说大事可期!”一脸络腮胡的秦大臣高兴的把一封帛书送到秦琅面前。
  “苑孝政同意了。”
  秦琅笑了。
  苑君璋代表的刘武周残余势力,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但借着突厥人的撑腰,时到如今,还是占有着雁门关外的朔州和云州两州之地。
  而朔州西面便是隔黄河相望的胜州,云州西面北面,便是敕勒川了。
  若是苑氏此时反水倒戈,无疑会让颉利很头痛,秦琅又能在这轮博弈中得一分。
  “很好,通知下代州都督张公谨,请他密切关注代北动静,随时接应。”
  苑孝政肯反就好,若是他能说服苑君璋更好,若不行,到时以苑孝政为旗号,发动代北军团内部兵变。
  “颉利还没出兵吗?”
  “颉利离开汗庭百里下营,集结各部兵马,但到现在为止,总共还不到三万人马,所以颉利还没动。”
  颉利出兵百里,就不动了,本也是想以势迫人,可惜秦琅完全不上当。
  你要来打,那就来。
  真刀真枪来比划比划,吓是吓不到人的。
  秦琅不可能打了个大胜仗,还在有利形势下,把东受降城和胜州又给抛弃掉的。
  知道了颉利底牌的秦琅,又岂会让颉利的虚张声势吓倒呢。
  代北。
  云州,隋朝时的云中郡,后世明朝时的九边之一大同。
  秦谏臣没有骗苑孝政,他确实有办法帮他脱困。
  恒安军镇,是一座军堡要塞,在云州云中城的旁边白登山上,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在里被匈奴人围住。
  在镇抚司暗桩密探的帮助下,苑孝政在军镇自己被软禁的宅子里,秘密见到了代北军中对现状不满,有意归唐的一些将校们。
  经过几日密谋之后。
  十一月十一日夜,苑孝政顶盔贯甲,率领恒安镇中归唐的将士们,臂缠白布,发起突袭。他们先是攻下了恒安镇,扫清了军镇里的突厥兵,然后迅速向山下的云中城进攻。
  天还未亮。
  苑孝政等人顶达城下,守城的反正将领接到信号,立即打开了城门。
  举义兵如潮水般的涌入云中城,很快就包围了苑君璋的大行台府。
  熟睡中的苑君璋被惊醒时,一切都晚了。
  他儿子苑孝政顶盔贯甲,带着大队刀剑还在滴血的士兵闯入卧室。
  “儿子向大人请安!”
  苑君璋看清领头之人是儿子后,愣了一下,然后便一切都明白了。
  这几年,代北军中大大小小的反叛兵变数十起,还有许多老兄弟脱离南下,他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天会来。
  只是想不到,领头的依然是他那个被软禁的儿子。
  “你怎么出来的?”
  “大人,如今局势难道还看不清吗?颉利早就众叛亲离了,突厥也是不复往昔,中原已经重归一统,大唐无可匹敌,我们苑家又何必非要逆势而行,而把整个苑氏家族给赔上呢?”
  “儿子不孝,恳请父亲下令归唐!”
  “我若是不允呢?归唐,我这些年做过的事,归唐他李家就会放过我吗?”苑君璋咬牙道。
  当年他们随刘武周起兵,可是差点把李家的龙兴之地都给夺了。而他苑君璋更是在刘武周兵败后,还领着代北军跟李唐打了数年,光一个马邑,就反复易手数次。
  李渊派来的使者他都杀了数个,还有数个送到突厥去了。
  “大人若执迷不悟,儿子为了整个苑家,为了代北的黎民百姓,也没的选择了。”
  “请大人交出兵符印信,此刻起,由儿子执掌代北大行台,节制所有代北军将!”
  逼宫。
  亲生儿子逼宫。
  苑君璋惨笑了几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