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505

  厅里,承乾也向秦琅笑着问好。
  秦琅对他眨眨眼,倒是觉得依然没生份。
  秦家老四秦理秦怀道,现在是济南郡公,秦家老六秦珪秦善道,刚被赐袭封广阳县公爵。老五秦珣则是齐国公世子。
  一个个年纪虽小,却也已经显爵加身。
  “你儿子没来?”李世民问。
  “带来了,正随臣妾侍在拜见主母。”
  “叫过来让朕看看,朕赐封的历城县公,看看是不是又一个将种!”
  秦俊,历城县公,还不满一岁。
  李世民把孩子抱过去,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天子,直接伸手去抓李世民剪掉了胡须的下巴,下巴的胡子没了抓不起,就干脆揪嘴巴上的,这胆大包天的样子,倒惹的李世民很高兴。
  “这就是朕的外孙了,朕的头一个外孙,长的够结实,也够胆大,将来定是个能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皇帝这边刚夸完,结果马上感觉手臂上一阵温热。
  一瞧,好家伙,居然尿他手上了,李世民刚把他腿扳开,结果小家伙直接就对着李世民的脸,滋了一大泡童子尿。
  李世民愣住,居然被偷袭成功了。
  那边秦琅差点没忍住笑,赶紧上去接过,边向皇帝请罪。
  “好家伙!”李世民抹了把脸上的尿,无奈的摇头。
  他伸手报仇去揪了下小家伙的腿,结果小家伙反而朝他笑起来。
  裴行俭赶紧去让人打了水拿了毛巾来为皇帝擦脸。
  洗了把脸。
  李世民问起秦琅关于打仗的事。
  “陛下,上次北境行事,确实是有些冒险了,眼下最需要的不是开战,如今季节不适合,我们在北面也还没稳固新占之地,前线兵也没多少。所以宜守不宜攻,应当先稳定这些新收之地,增派部署兵马到前线。”
  “不打?可你之前都打了,现在我大唐形势占优,你却说不打了?”
  秦琅还是摇头。
  “之前的胜利,其实也不是打出来的,更多的是威吓的胜利,但上次我们威吓的是梁师都和苑君璋,他们两人早就穷途末路,部下也没有士气战意,早有意归附了,所以臣不过是推了一把而已,但颉利还是有较强的实力的。”
  秦琅依然是建议李世民步步为营,不打无准备之战。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先联络突利、柘设等,甚至可以联络漠北铁勒诸部,让他们起来跟颉利斗,我大唐坐收渔人之利便好,只需几封册降诏书,几面旗鼓能解决的事情,为何却非要大张旗鼓的出动兵马呢?”
  “只有打服才是真服!”李世民缓缓说道。
  “陛下,打肯定是早晚得决战一场的,但得再等等,等那瓜再熟点摘,不是更轻松,也更甜吗?”
  “朕本还打算明年跟颉利下宣战书决战,一雪渭桥之耻,还打算让你来主持这场北伐。”
  秦琅却是根本不信,真要是明年决战,肯定到时也是诸路大军齐出,朝中名将辈出,轮也轮不到他秦琅来主持这样的大战的。
  “陛下,臣这次送阿爷回京来后,想留在朝中。塞北如今新局面,需要一位更老成持重的老将主持大局,臣不论是资历还是年龄,都远远不足。”
  “尉迟恭那老黑,为了争一个定襄都督之位,甚至都跟李靖骂起来了,还要动手,你倒好,朕让你做副大都护,主持安北大都护府,你却跑回来不干。”皇帝摇了摇头。
  可是他的语气里,并没有太多的不满,明显是早已经知晓了秦琅的想法,甚至也并不反对了。
  事实上,对于是否是要把安北大都护府交到秦琅手里,李世民其实也还是有点犹豫不决的,现在秦琅倒等于是替他拿了这个决定了。
  “事实上臣以为塞北随便派一位大将去,都能镇的住,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尉迟恭或者是李药师或是柴绍去都没啥问题,哪怕就是让李大亮或是段德操留守都是可以的。塞北现在真正的问题还是内附的这些突厥和杂胡诸部们,臣觉得陛下对他们过于信任,将他们安置在五个都督府十个正州内的计划是有问题的。”
  “对于这些内附胡人,应当接纳,但更应当小心接纳,不能简单的内迁安置,否则后患无穷。”
  “这些内附的部落,也就秦国忠的部落大点,其它的都是些几百几千人的小部落,能有什么危害后患?”皇帝不以为意的道。
  “陛下,内附胡人虽才十几万人,可如果不能妥善安置,那这十几万人,有朝一日就可能成为我们心腹之患,比过去的边患更严重!”秦琅郑重提醒皇帝。
  “那你有什么建议?”
第361章
长安之盟
  贞观二年的正旦大朝会,比去年还要热闹几分。
  无他,去年李世民刚即位,被颉利带着三十万人马饮马长安城下,虽然最后撤兵而走,可着实是难看,要不是皇帝派了许多使臣去四方邀请这些人来长安,根本没多少人愿意来,就算最后来了的,也主要还是冲着朝贡贸易这块的利益来的。
  但今年不同了。
  “这真是天朝上国景象啊,万邦来朝,盛世景象。”
  怀化郡王秦国忠扭动着肥胖的身体,一脸笑眯眯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三弟啊,长安好啊!”
  这位突厥的郁射设,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怀化郡王,久居长安不愿归返塞上,天天喊长安好,空气都是香甜的,没有牛粪味羊膻味。
  秦琅秦琼爷俩的家庙建成后,朝廷为秦琅爷俩修秦氏家谱,这秦国昌非要也凑一份子,死活要把名字写入秦氏家谱里面。
  他甚至还很厚颜无耻的向李世民主动申请也敕修家庙。
  皇帝对这样的要求还真无法拒绝。
  于是现在长安城里,秦家有三座家庙,也算是独一份了。
  本来这秦国忠拜秦琼为义父,谁也没真当回事,但现在这族谱一进,家庙一修,秦国昌就彻底成了秦家人了,他也成了秦琼的收继之子,堂而皇之的当起了秦琅的哥哥。
  秦国忠正式入家谱的那天,向秦琼和秦琅各送了十谷牛羊,各合万头,真是豪的没半点人性。
  可人家秦国忠不在乎,不就是点牛羊嘛,他有不下十万。
  秦国忠人聪明,这边给爹和兄弟送了十谷牛羊,那边给朝廷和皇帝又各献了十谷,搞的跟优惠大酬宾一样,跳楼大甩卖了。
  皇帝得了秦国忠的这些牛羊,很高兴,转眼就加封秦国忠为左武卫大将军,进封镇军大将军武阶。
  尚公主一事也确定下来了,正月初八大婚。
  “颉利现在都已经跪伏了,你说诸蕃能不感动吗?”
  颉利虽然虚张声势,派了几拔人来长安闹,可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
  眼看着关系越闹越僵,而大唐已经彻底把朔方和代北控制,突利跟唐廷又眉来眼去,颉利终究还是慌了。
  最终在李世民的要求下,颉利最后只得派了执失思力前来朝拜天子,并重订了盟约。
  只是这一次,大唐态度很强硬了,突厥已经得不到与大唐对等的地位,鸿胪寺的官员们强硬的很,坚决要求颉利向大唐天子称臣。
  大唐还要求颉利承认大唐天子为天可汗,突厥可汗也要向天可汗效忠臣服。
  搞来搞去,关系完全逆转了,武德之初,可是突厥要唐称臣的。
  执思失力一反对,鸿胪寺官员就说不谈了,打吧,等大唐的铁骑踏入单于台,砍了金狼大纛旗,再把颉利抓来长安为皇帝跳舞好了。
  这般几番下来,执失思力也崩溃了,他很清楚颉利现在的困境,还真不敢跟大唐翻脸现在。
  无奈之下,终于在岁末签订了长安之盟。
  颉利尊称唐天子李世民为叔父,尊奉大唐天子为天可汗,并承认了大唐收复朔方和代北之地的法理合理性。同时,颉利按大唐要求,不再支持定襄的后隋小朝廷。
  而颉利也同意在明年冬天之前,率部返回漠北汗庭,以后以大漠为界。
  这份盟约,可谓是突厥的投降书。
  这份盟约早震惊了无数人。
  而没等这盟约谈成之前,可唐收复朔方和代北后,颉利的表现,也让四边蛮夷都知道了中原大唐的强势崛起,故此这次来的蛮夷们特别多。
  另一方面,去年的朝贡贸易这些蛮夷赚了许多,所以这次跟着来贸易的也更多了。
  而朝廷这边,为了天朝体面,当然也愿意出现这副八方来朝的景象。什么南洋、西南等无数的小蕃小国的,甚至名字都是头一次听到的,也都来了什么使团啊商团这些,管你是哪来的,既然报了名字,朝廷这边就认。
  连西域那几十个小城邦、绿洲小国,本来都是在西突厥的控制下的,这次也都各自打着使团旗号来朝贡和贸易了。
  就连天竺大陆的阿三哥们,也是来了几百个使团,如戒日国里,又有上百个小诸侯,打着各自的旗号跑来朝贡。
  零零总总,打着上千国蕃国旗号的使团,各种肤色,各种模样,各各衣袍在鸿胪寺官员的安排下,依将通过朱雀天街。
  今天十里朱雀大街很热闹,一大早路两边便是无数围观百姓。
  “这些人怎么这么黑啊,比昆仑奴还要黑,黑的跟个炭似的,是哪国的?”
  “好像叫啥埃及国的!你看他们打的那个狮身人面兽旗,据说这是他们国家的守护神兽,狮身人面呢,稀奇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