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1505

  “那西突厥那边呢?”
  李世民又问。
  统叶护一死,现在西突厥乱的很,左右五厢各支持一位大汗,而右五厢甚至还有不同意见,一团乱麻。
  “陛下,这个倒好解决,我们先东后西,暂时不必真正理会他们。臣建议可以给莫贺咄可汗和肆叶护可汗各赐旗鼓狼纛,分别册封为可汗,让他们划地分置,以天山为界,以肆叶护可汗与右厢五弩失毕部统天山以北之地,以莫贺咄可汗与左厢五咄陆部,统天山以南之地。”
  秦琅很坏。
  管你是叔父谋杀侄儿以小可汗篡位称大汗,还是右厢五部拥立统叶护的儿子当大汗,咱大唐不去管这些,只是对两个大汗都表示承认。
  我大唐才不管你们是不是一个西突厥,我们只承认实际的两个可汗。
  这样一来,你们继续打你们的,打的越乱越好,反正不影响大唐跟西域的关系。
  至于将来谁能打赢对方,成为唯一的大汗,到时再说嘛。
  宗主国的地位,最终得靠战争胜利来实现,但现在也不妨碍大唐利于这次大朝会营造出来的气势,玩点小心机小手段。
  有的时候,这种手段,虽也基于真正的军事实力,但却也能发挥出远胜千军万马的效果。
  毕竟,大国实力摆在那,有时引而不发,一样能够逼迫对方臣服。
  这,就是真正的大国实力。
  先围剿颉利,夺回整个漠南的控制权,其余的慢慢计划。
  李世民对秦琅的这些鬼点子很喜欢,“裴矩其实先前也跟朕献了相似的策略,这些都是他当年给杨广献过的策略,当年杨广用他之策,也算有些成效,夺伊吾,破吐谷浑,开海西四郡,可惜杨广败亡的早,否则西域说不定还真被他重现汉家都护府的盛况了。”
  皇帝给秦琅一个新的差事。
  “你负责在长安挑一个空坊,主持营建一批宅第,做为赏赐给此次来投诸蕃们居住之处。”
  李世民要求建的大气,不能失了大唐的脸面。
  秦琅马上反对,“陛下,臣以为赐给他们一块地就好了,至于这些人想要豪宅,我倒是可以找人帮他们营建,但得收费,总不能贴了面子又要贴里子,这些蕃人个个富的流油,又不缺这点钱。”
  李世民头痛,“朝廷也没必要处处计较这些,实在不行就从朕的内库拔钱好了。”
  “陛下,这不是缺不缺钱的问题啊,而是事情不能这样办,要不然会开坏头,对这些人要优待没错,可也得有个底限的,陛下又是赐婚又是赐姓又是赏爵又是封官的还不够吗?”
  秦琅提议可以在西市边上划出两个坊来,把原来佛寺占据的坊区,重新规划,建成一座既有胡夷特色,又兼容并蓄的坊区,这个坊区附带开发为商业坊区,如平康坊那样,集内附胡夷高端住宅,和胡夷特色商业街区为一体,这样既便于集中监视管理这些内附的蛮夷们,也能搞搞特色商业,什么胡夷商货,什么胡姬蛮女,什么胡食蛮吃的,都可以搞一搞嘛。
  既能丰富下长安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开阔下眼界,交流交流东西方的文化啥的,顺便朝廷还能通过卖住宅,出租出售店铺,收工商市税啥的,又赚一笔,岂不是很好?
  李世民觉得这钱也赚,不太像话。
  秦琅很不客气的说,要不陛下把地赐下来,然后其它的交给臣或是交给东宫来开发?
  有钱不赚也太傻了,哪文钱不是钱呢。
  李世民想了想,最后还是不好意思赚这钱,于是点头同意交给东宫来开发,反正承乾赚了,肥水也没流外人田,顶多就是让秦程等各家也跟着分润一笔而已。
  “钱可以赚,但事情得给朕办好,明白没?”李世民瞪着眼睛警告。
  “臣办事,陛下大可放心!绝对让那些蛮夷们高唱赞歌,夸赞陛下的英明大方!”
  这些归附的蛮夷首领们,个个都是土皇帝,个个都有钱的很,这钱不赚也太傻了。
  划出两坊之地,开发开发,这只赚不亏啊。
  有这么多真正的土豪定居长安,以后都能带动不少消费呢!
第365章
死要面子的魏征
  平康坊的商业是成功的,也是有目共睹的,秦琅一手策划了这个长安北市商业区,如今也早从中赚的盆满钵满,而程咬金张亮等山东新贵们加入其中,也一样没少得利。
  因此当秦琅要在西市南面,把延康、怀远、崇化三坊进行商业改造,打通一片的计划不经意的泄露出来后。
  整个长安的贵族世家高官豪门巨贾们,几乎是闻风而动。
  许多人家上次错过了平康坊的改造,没能分到那杯羹,现在看着秦家等月月收租,年年进财,早就不知道后悔了多少次。
  虽然说权贵名门爱惜羽毛,平时不言利,但他们不过是故做清高,嘴巴上不言利,但实际上哪家不做生意呢,买田置地,开铺卖货,放贷收息,甚至是人口买卖这些赚钱的玩意,都是不会放过的。
  这些人的所谓君子不言利,只不过是不让自己或子弟直接从事工商,但并不妨碍他们把钱财资本投入进去,以此牟利生息,然后享受带来的奢侈生活。
  过去的长安城,犹如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外城皇城宫城,层层隔离,外城一百零八坊,更是坊坊高墙,一座座坊门把守。
  可平康坊商业区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商业区和住宅区相结合,坊市和商街的组合魅力。
  朝廷从平康坊一年能收到很多税收,所以现在对于长安城内的这种商业坊区街市也持了肯定态度。
  以往,长安城日暮关城,夜晚宵禁,禁止上街走动。
  但是现在,宵禁政策正在一点点的松动,只要你能够持有身份牌,那么并不会被金吾卫拘禁殴打,也不用去劳动改造。
  不仅仅是平康坊这个新商业区兴盛,现在长安一百零八坊,除掉三市外,其余的诸坊,也开始搞起了坊内商业。
  虽然刚开始放开的也只是小打小闹的一些早餐店啊杂货铺这些,但这些店铺的放开,也让长安的百姓们享受了许多便利。
  过去买个针头线脑的也去东西二市,离的远的人可能得走个十来里路,甚至这东西二市一天也才开放半天,实在不便。
  而现在,不但三市是全天候开放,甚至允许商人伙计们在店铺内居住了。
  各坊里,现在还开始搞起了一些行业聚集区,比如平康坊现在就是主打餐饮娱乐,而有的坊现在搞起了木器家具等,有的搞起了铁器作坊等,有的搞起了鞋袜衣帽布匹等。
  这种变化,为长安带来了活力。
  虽然朱雀大街等长安六街等主街,依然还是被坊墙隔离着,可在坊内,现在已经解除了商业之禁,开始热闹起来了。
  在坊内,也不再有宵禁。
  秦琅想要搞活经济,也看中了城市工商业的前景,所以不仅是带头搞了平康坊商街,他也是带头推动其它坊区经济盘活的邻头羊。
  秦家早就在一开始,就在各坊都开起了杂货铺、早餐店、菜店、熟食店等,他还把这些店做成了连锁店,统一的门头,统一的招牌幌子,统一的货架布局陈设,甚至是统一的价格等。
  不得不说,这种经营模式很新鲜,带来的也是极好的百姓口碑,如今生意兴隆,这丝毫不比那些贵族豪强们买田置地,放贷抵押钱来的少,最重要的是这还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秦家现在凭借着这些菜店熟食店早餐店等,成功的为自家的庄园、养殖场寻找到了健康的输出渠道。
  带动的是自家庄园和养殖场的良性循环。
  有心人其实早就看明白了秦家经营的核心。
  许多人都羡慕着,妒忌着。
  可惜他们错过了最开始的这波优势,虽然后续跟入,但已经没了先机,别人做早餐也好,做杂货也好,都很难再抢占秦家的份额。
  平康坊的醉仙楼里,自从上次卢家在这里请客,结果被太子喧宾夺主,最后让秦琅诗惊四座斩获诗仙之名后,醉仙楼荣升为长安第一大酒楼。
  醉仙楼需要提前预订,而且接待的都是高端酒席等,一次不消费个万钱以上,根本连大厅卡座都订不上。
  秦琅今天在这里主持西市南三坊拆迁改造工程的招商大会。
  皇太子承乾今天居然也一起出席了,虽然没有公然打出身份来,但戴着黑色幞头穿着锦衣的太子,其实依然有许多人认出来。
  招商会很简单。
  秦琅先是组建了一个商号,名字就叫建设商号,这个商号招了一百多个股东,大股东是东宫和秦琅,然后是程咬金张亮牛进达李靖等一群勋贵之家,各认购了股份。
  这个商号,就是专门为这次改造三坊而建的。
  商号建好后,出规划设计,然后再分段承包出去。
  比如前期的拆除改造分包给几家,再然后如水渠暗沟的改造工程啊,绿化工程啊,房屋建设工程,内部装饰工程,商街商铺的承建等等,都是分包,这样一来降低成本,二来提高效率。
  毕竟秦琅可不打算这么点工程,建他个两三年的。
  魏征今天也是一袭便袍,坐在承乾旁边,他一脸死人相,觉得跟这群商贾坐一起,都有失了他官员的身份。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宰相,倒是挺有兴趣的瞧着这场面,还在那里悄声议论呢。
  “这种招商的方式倒是不错,先评估资质,然后还要交保证金,最后出价低者中标工程,签订合同,垫资开工,按阶段验收后给付工程款,既缓解了资金压力,还降低了成本开支,尤其是保证了工程质量,这个方法很好。”
  房玄龄做为宰相,虽说不管工程,可朝廷每年进行的工程可不少,不管是修城筑堤,还是铺路建桥,一年下来,拔付资金巨大。
  “我倒觉得这把一个工程分成多个小工程分包的做法很好。”杜如晦则指出这种小包做法,相比于把一个工程直接交给一家做,这样层层分包,无疑能够更加有效率。
  建设商号就是总开发商,他们负责开发建造以及销售、维护等。
  “朝廷没有给你们半文钱,你们搞这么大的开发,得垫付不少钱吧,有没有压力?”房玄龄问。
  之前几次秦琅做事,都没带房玄龄,但这次老房主要提出要参加,秦琅也不好拒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