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1505

  一群不久前还提着刀斧下山攻城破县的山蛮男子们,这会却一个个坐在松毛针上,手拿着不久前砍人的刀斧边聊天边把大块肉再稍改刀切小点。
  一边切,一边还顺便塞块肉到嘴里。
  简单至极,甚至有点不太卫生。
  肉切的大小不一,没有一定的标准,反正就是一二两一块,差不多一两口能吃下。改好刀的肉一坨坨的,还散发着热气。
  然后再有年轻点的少年们,负责拿个大桶将肉装起来,然后提到路上,把肉一勺勺的舀到芭蕉叶上。
  据说炖肉的时候,只放了点香叶和桂皮,没其它了,最后出锅前放了点盐。
  那盐也是极粗的盐,又黄又大,甚至还有些苦,有许多杂质。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单的烹饪方式,也没有摆盘可言,连个餐桌都没,但偏偏吃起来还就感觉不错。
  有种很纯粹的肉的味道,牛肉味很浓,但不腥,猪肉味也正,没有骚味。
  或许与气氛有关。
  有种野餐的感觉。
  又或者是这在山顶云雾之中,吹着那清新的风,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
  总之,秦琅真觉得这肉很好吃,甚至他们那简单至极的烤鸡烤鸭烤鱼,居然也很特别。
  “这鱼很不错。”
  秦琅手抓着一条烤鱼,吃的很高兴,鱼有些烤焦了,但不影响鱼的鲜美。他觉得这鱼有些像鲫鱼,又有些像鲈鱼。
  “这是过山鲫,能翻山过岭,甚至还会爬树,它们有时会跑上岸,爬到溪边的树上去吃果子!”
  秦琅觉得有些天荒夜谭。
  鱼能爬树吃果子?
  难道缘木求鱼是真的?
  “是真的,这鱼你细看,腮下长有刺,它们就是用这个刺在地上爬或者是爬树。”
  “可鱼离开了水,能活?”
  “别的鱼不行,可这种能活,离了水也能活三五天呢。有时遇到干旱,它们甚至会躲藏到淤泥里求生,只靠着淤泥里的一点湿气,甚至能坚持一两个月时间都不死,一旦下雨,又能精神抖擞起来。”
  按大黑牛说的,这种鱼一个晚上,有时能爬几里路。
  从一条溪流、水塘,爬到另一条溪流,有时他们甚至能够翻山越岭。
  就比如这寨子所在的悬崖山上,都一样会有过山鲫从山下攀崖而上来。
  “过山鲫喜欢上山来吃棕榈树的果,我们这山上有许多棕榈树,所以经常会有过山鲫攀上山来吃棕果。”
  秦琅把吃了一半的烤鱼拿到面前仔细端详,发现还能依稀看出些纹路,似乎有点像是罗非鱼,个头有些小,也有些像鲈鱼。
  但说实话,吃起来肉质真的很细腻,很甜,没有土腥味。
  想不到岭南山里,还有这种了不得的鱼,它们是跟中原完全不同的鱼类了,似乎跟这些山蛮们一样,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他们完全适应了这山区的生活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个性。
  他们的鸡也很好吃。
  正宗纯走地鸡,还是山鸡。完全放养,吃虫子吃草长大,肉质吃起来偏硬一些,这种鸡其实烤着吃的话并不太适合,用芭蕉叶包着再埋在土里,用炭火堆在上面焖,倒是能让这鸡的香味甜味焖出来,或者说炖汤也还是不错的。
  直接烤的话,就稍有些柴,可还是很甜。
  没来以前,秦琅总觉得这些蛮子就是一群被汉人压迫到山里,过着原始生活的可怜人。可来了之后,这才发现,其实人家虽然交通落后,生活条件差点,但精神上其实还是挺丰富充足的。
  木头的房子,悬空设计,底下关牛养猪,楼上住人,房子不算大,大家比邻而居,互帮相助。寨前是开垦的梯田,山下谷中是放养的牛群,梯田里种稻,还养着稻花鱼。
  用葛麻等织布做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若不是偶尔的部落冲突仇杀,或是山林争夺,又或是跟山外的汉人冲突,其实他们的日子自给自足,很不错的。
  他们传统、守旧,却也自由快乐。
  偶尔下山与汉人交易,拿牛换盐铁,拿皮子换布料,用草药换些婆娘们的首饰。
  这些大块豪爽吃肉,说话大声,洒脱的山民们,吃多了点酒,直接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旁边的人继续喝着。
  挺好的。
  山外面的世界,其实并没有这么纯粹。
  当一个人还没有填饱肚子的时候,他全部的想法只是如何填饱肚皮,一旦吃饱了,想法可就多了。
  这些山民们吃饭用不着桌椅碗盘,甚至睡觉也不用着床,木屋楼板上铺块皮子,一家人就可以睡了。
  很难想象,在不久前,正是这群人跑下山,攻下了临源、湘源县,拿下了严关,也杀了许多人。
  他们不富有,可如果婚丧嫁娶时,却是极热情大方的,动不动就杀牛宰猪,其实若是能把猪牛赶到山外卖,也能卖不少钱,换上不少布匹盐茶等,但就算再穷,遇到办事的时候,该杀还是杀。
  这就是他们。
  一群有着自己生活习惯,甚至是有着自己信仰的人。
  秦琅觉得很庆幸,他当初没有想着依仗武力,就要把这些人赶尽杀绝,他及时的收手了。现在想想,真打下去,秦琅未必就是赢家。
  就如这悬崖村上的千户蛮寨,真要硬守,他得费多少兵马钱粮才能拿下?
  而现在,这个悬崖寨,却成了越城县的县城所在,一个悬崖上的县城。
  两百个山蛮精壮,还分批巡逻山道,山下的集市五日一开,越来越热闹。
  从原来的对抗,分立,到如今双方开始合作,秦琅觉得自己的路子走对了。
  山里的好东西有许多。
  比如他们养的牛,还有这鸡鸭,甚至是这过山鲫,再有这里的桂皮、香叶等,都是好东西。
  更别提这后山的大金矿了。
  酒足肉饱。
  秦琅跟大黑牛以及寨中的长老等,开始谈起了合作。
  秦琅有些吃撑了。
  坨坨肉太好吃,过山鲫更美味。
  打个饱隔,感觉肉都要从涌到喉咙来了。
  秦琅开出的合作条件很有诚意,并不是如以前那些汉商那样尽是欺负人。
  每样山货开出的价格都不错,而秦琅也愿意向这些山民们提供他们想要的货物,价格十分公道。
  至于金矿,最后一番细谈后,秦琅也没多要份子,双方就二一添作五,五五分成。
  在寨里呆了三天,秦琅才返回桂林。
  而这三天里,山寨里就跟过年一样热闹,大黑牛每天都要宰一百头牛二百头猪千只鸡鸭,全寨一起大吃大喝,醒了吃,醉了睡,醒了又吃。
  这种使命造的样子让秦琅都有些吓着,呆了三天,实在是有些呆不下去了。
  蛮子们太热情好客了,秦琅带来的酒,他们虽然酒量不行,可当水一样喝,反正就是个醉嘛。
  至于肉,连吃三天后,喉咙总是冒油,秦琅也有些腻了。
  于是告辞。
  在他离开前的一个晚上,一个月圆之夜,恰逢十五。于是寨子里还又搞起了一个篝火晚会,铜鼓牛角吹打个不停,一堆堆火前,年轻的蛮族姑娘们戴上银饰,穿上蛮锦,跳舞唱歌。
  姑娘们热情而大胆。
  许多姑娘来到秦琅面前唱歌,还有许多姑娘踩他。
  大黑牛告诉他,在他们蛮族,只要未婚的男女,每逢十五有月亮的晚上,都会参加这样的篝火晚会,唱歌跳舞吃烤肉。
  姑娘们瞧上了中意的小伙子,就会到他面前献歌,并拿脚踩他,如果小伙子也中意姑娘,则会接歌,并牵姑娘的手。
  到了晚上,姑娘小伙就可以一起去滚草丛,天当被地当床了。
  秦琅还真没想到,他们如此自由奔放,不过想想人家孔圣人当年也是他爹跟他娘私奔野合所生嘛。
  山民们没那么多规矩很正常。
  可这么多姑娘都中意秦琅,都跑来献歌,你一脚我一脚,要不是踩的轻,秦琅脚都得废掉。
  好月好酒好姑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