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1505

  扶三以前卖木头,经常坑人,给那些商人出售山里名贵的那些木材,然后按约定是要负责砍伐下山甚至是运到左溪干流里的,可他们经常伐下树木后,却故意运到一半,就不运了。
  要么商人加钱,要么他们就扔那里不管,商人们自己没办法运走,最后只能认坑,白送了定金。扶三还经常一木多卖,一批木材同时卖给好几家商人,能坑就坑,被发现了也无所谓。
  有时他们还会造假,有一次中原来的大木材商找扶三采购许多紫檀木,这是极名贵的木材,扶三却搞了一批价格便宜的很的相似黑硬木,把这些树砍伐下来后故意放到烂黑泥潭里泡,然后当成紫檀木卖给商人。
  商人也没识破这些以假乱真的假紫檀,花了大价钱买下这些木头,又付了极高的代价运出去,结果最后送回中原才被发现是假的,赔的倾家荡产。
  扶三的名头很坏,但好在他只做这种坑人的事,不会如其它溪垌蛮一样的喜欢搞绑票敲诈,甚至直接杀人抢劫这种事情,在扶三的地盘上,他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算是比其它蛮子好点了。
  这次秦琅建大明宫,派人来采购木材,其中从左江流下来的木材,其实不少就是从扶三的地盘上采的,都是跟他买的,树是扶三的,伐木人也是扶三的,放排运木头的人也是扶三的。
  船行江中。
  扶三陪着秦琅坐在船头欣赏江景,扶三有些心神不宁。
  “听说左溪边有个寨子劫了为我采购木材的商人,甚至连随同的官吏都被劫了?而这些人被他们杀光了护卫向导后,财物被抢劫一空,现在官吏商人都被转卖为奴?扶三刺史,你是这左溪蛮王,发现这样的事情,我很遗憾啊。”
  扶三之前也有几分夜郎自大,可毕竟是蛮王,不比山里的蛮子那般没见识,他倒是见过井外的天空的,尤其是这次东行,前往浔州邕州,充分感受到了秦琅这过江龙的强大,也知晓如今的唐朝,远比隋朝时对岭南更强力。
  扶三先前虽然也坑过几回秦琅的木材商,可也只是临时加价,或以次充好混了几批木材而已,可现在居然有人抢劫杀人,并把朝廷的官吏发卖为奴,这可就不一般了。
  “都是那些愚蠢的蛮子不懂事!”扶三道。
  “不懂事?只是不懂事这么简单?你可知道,就算九口的浅绿袍小官,那也是朝廷命官,也一样是通过吏部选授,都是天子治理天下的官员。他们出现在岭南,出现在左溪,那是奉皇帝旨意,为太上皇选购良木建造大明宫,你们居然也搞打劫,还敢将他们发卖为奴?你可知道这是多么严重的亵渎天威的事情?”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而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在你们左溪,一个千户寨,或许已经够称雄一方,但是在中原,我大唐开国,十万兵马以上的战役,打了数十场。就在眼下,皇帝陛下兵发六路,发二十万之兵,北伐突厥颉利可汗。”
  “你可知道突厥有多大,颉利有多少兵马?突厥号称东西万里,就算是雄鹰日夜不停的飞,从东边飞到西边,都要很久很久。而突厥号称马上控弦之士四十万骑兵,多吧?但又如何,颉利几次三番向我大唐称臣,乞降求和,可因为两年前我大唐皇帝刚登基时,颉利带着三十万骑南下,因此惹怒了皇帝,故此不灭不休。”
  “万里突厥,拥四十万骑的突厥马上就要不复存在了,相比之下,你们左溪如何?”
  “不要说什么岭南天高路远,什么蛮荒偏僻,就算是漠北远隔千里大漠,我大唐铁骑一样能够踏破瀚海,直捣敌巢。”
  “冯盎就比你们聪明,他号称有十万之兵,可面对大唐始终恭恭敬敬。”
  扶三被敲打的直冒冷汗。
  见识过外面世界的蛤蟆,便会敬畏,不会如他手底下的那些蛮子一样狂妄自大。
  “我一定会好好管教他们,一定把那些官吏商人们救回来,死伤的护卫等也都会赔偿。”
  “呵呵。”
  秦琅只是回应了两个字。
  一边的大锤公子秦用已经忍不住道,“管教?若是刺史管教的好,也不会出现这等事情了。左溪就是太欠缺管教了,让他们目无王法,狂妄自大,敢胆亵渎天威。那个寨子,没有必要再存在这世上了,一定要让他们见识下雷霆之怒。”
  秦用转身向秦琅道,“三郎,我请求带兵平灭那个寨子,将那胆大包天的蛮王脑袋提回来,其余的蛮子,手上染血者,统统斩首,其余不论老弱妇孺,统统贬为奴隶,流配武安州。”
  扶三急道,“请卫公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好好管教他们,让他们付出代价。”
  秦琅摇头。
  “你管不好,我替你管,你不敢杀的人,我替你杀,你是左溪蛮王,但现在也是朝廷的左州刺史,而本相乃是代天南巡的参知政事、宣抚使,杀官,便是造反!”
  左江这条水道,对于秦琅来说很重要。
  左江源头,便是他武安州封地的北界了,所以今后武安州要发展,不仅要依靠交州和北部湾,对左江依然会有很强的需求。
  这么一条必经的黄金水道,秦琅必须保证安全。
  连朝廷的官员都敢劫杀,买卖为奴,若再不威慑,那以后他武安州这条路也就别想走了。
  “秦用,你带兵去把那寨子灭了!”
  扶三大急,“宣相,请三思而行,那寨子足有千户啊。”
  “你是担心本相的人马攻不破这寨子吗?”
  “绝不敢有此想法,只是还请宣相给他们一个机会!”
  “扶三,若本相是你,此刻早就自请率本部去替本相攻灭这个寨子,把那些胆大之极的狂妄之徒全都砍下脑袋送来了,你却在这里百般阻挠,可是让本相很不爽的。”
  “退下!”秦琅黑起脸怒斥。
  扶三脸色大变,阴晴不定,可最终还是只得低头退下了。
  等他退下,秦用道,“这个扶三也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这个时候还敢这样跟三郎你说话,要小心提防。”
  “这一路就让他留在船上陪着,不要放他下船。”秦琅也看出这家伙不好搞。
  “义兄你小心一些,莫要轻敌了,千户蛮寨,据守险要,易守难攻,若是不能干净漂亮的剿灭他们,想立威就难了。”
  秦用点头。
  “我明白,该招抚的时候要招抚,可该亮剑杀人的时候也得下狠手,只有恩威并济,他们才能畏威怀德,否则,这些蛮子绝不会老实。”
  “一会你找阿黄,让他给你一些震天雷带上,这是火器监秘密生产的新武器,用的好能有奇效!”
第442章
鸡犬不留
  八妹费尽了全身的力气,爬上了最高的松树顶。
  居高远眺,她看见了熟悉的水口寨在红山下,那些木屋如狗咬一般很不整齐的聚齐在汇入左溪的龙溪河口边,比她腿还粗壮的松木桩深深的打入地底,形成了一道环绕着寨子的松木栅栏。
  那个她自小就生活的寨子,那个人多的她到现在都还有好多人不认识的寨子,现在却没有炊烟,没有欢声笑语,只有战火余烬在燃烧着。
  许多木屋已经被烧毁了。
  八妹到现在都还记的,昨天半夜的时候,突然几声惊雷般的巨响将她从睡梦中惊醒。她以为是打雷了,可这雷声太响,好像天雷就落到了寨门口。
  她好奇的跟着兄弟姐妹们爬起来。
  弟弟调皮的爬上屋顶往寨门口看,八妹被母亲喊着让她把弟弟带下来,于是她也跟着往屋顶爬,寨子里的人都很会攀爬,八妹摸着黑也轻松的爬上了自家的屋顶。
  八妹家的房子是木制的,一楼吊脚悬空,家里的黑猪白天的时候会出去觅食,到了晚上会回来睡觉,她家的几头牛也是关在下面。
  下面吊了一人多高,然后二楼中间是个厅堂,有火塘有吊锅,围绕着这个厅堂,四周有多个房间,是父母和他们兄弟姐妹们的。
  吊脚楼还有三楼,三楼倒多是放粮食鱼干肉干等的。
  屋顶用木板钉制,上面再盖了一层树皮,除了要经常修整,不时的会漏雨外,其余倒是挺结实的,他们兄弟姐妹经常会爬到屋顶上聊天嬉戏,
  可是今天当她爬上屋顶想要把小弟叫下去时,却突然看到熟悉的大寨门居然火光冲天。
  突然又是几声惊雷响起,还伴着火光升起,又是寨门方向。
  然后她听到了许多喊叫声。
  当时的她被那惊雷和火光震懵了,她觉得那是天雷。
  而跟着爬上来的父亲也看到了那天雷和火光,然后喃喃的说那是上天的惩罚,说他们不该劫杀汉官,不该把那些人卖做奴隶。
  八妹知道父亲说的是什么,不久前父亲跟大哥二哥一起,随着首领一起,在寨子前面不远的一个回湾处劫了几条船。船上的人是中原朝廷派来的官吏,还有商人们。他们杀死了抵抗的护卫,夺了船,抢了船上的财物,把那些官吏商人都带回了寨子。
  八妹当时也跑去围观,觉得那些汉人长的好白净,他们身上绿色的袍子也好丝滑,那些人很恐惧,却又大声的威胁着寨主。
  寨主恼怒的让人把那绿袍官的舌头给割了下来,寨中的行刑人熟练的割下了那官员的舌头,手一甩,舌头在天上飞过,还没落地,一只大猫便腾空跃起,一口叼住那舌头。
  几只猫扑了上去,撕咬在一起,抢夺着那条舌头。
  失去舌头的绿袍官吱唔在痛骂,可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反正他舌头还在时,寨里也没几个听的懂他的话的。
  八妹只觉得很好奇,并不觉得血腥野蛮。
  每个寨子,每个蛮王手下,都会有一个行刑人,他们是寨主的好帮手,专门负责对寨主处罚的人行刑,他们精通各种各样的刑罚,手艺精湛。
  每个行刑人都是家传的,父传子,子传孙。那个割掉绿袍官舌头的行刑人,已经从他父亲手里接过这个差事二十多年了。行刑人也有好多孩子,他家的小女儿十三妹,跟八妹年龄相近,关系也是极好的,因此八妹曾几次被十三妹领着看过行刑人家家传的那些刑具,也看过行刑人接班人大儿子拿那些刑具在猪狗身上试验时的样子。
  行刑人死了。
  在昨天晚上那天雷过后,有无数的人突然闯入了他们水口寨。
  那些人身披铁甲,刀枪不入,他们的刀剑十分的锋利,弓弩射的又远又准,甚至有许多人骑着高头大马,到处乱撞。
  行刑人带着儿子们拿着他的刑具出来,结果被一箭射死。
  那支白羽箭直接射入了行刑人的左眼,锋利的羽箭从他的脑后透出,做了二十多年行刑人,手上沾染了无数血腥的行刑人就这样死了。
  他那个将来要继承行刑人的大儿子,提着把钩子想冲上前为父报仇,但是被一个铁甲骑士挥着一把锤子催马冲上来,一锤子当头砸下,把整个脑袋都砸碎了。
  ……
  铁甲人到处纵火,四处杀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