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校对)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1505

  秦琅南下,那些蛮子们不是送珍珠就是送黄金的,要么就是象牙或是犀角,又或是沉香啥的。
  送乌龟脚、柳浆、土肉和黑齿女的秦琅还真没碰到。
  杨季元也算是有见识的俚帅汉酋了,怎么的这是啥意思?
  “把你说的那王八脚啥的拿来我看看!”
  “有啥可看的,我都让人扔了。”
  “还是先拿来我看看吧,我不相信杨季元真送我几个王八脚。”
  阿黄骂骂咧咧的回去又把扔掉的东西又找了回来,提着过来还一脸嫌弃。
  “咱们长安来的,啥好东西没吃过?要吃王八脚?”
  秦琅让阿黄取出他说的王八脚来放在桌上他观看,独孤燕云等听说后,都跑来围观。
  几只很奇怪的东西摆在桌上,看形状确实像乌龟,可脚又像是螃蟹,可他有十二只脚,都长在腹部。
  把它翻个个,腹部上还有子,又密又小。
  这时侬存信凑过来,“这叫黉鱼,母的背着公的走,肚子下的这些芝麻似的子儿,挑出来可以做酱吃,非常鲜美。”
  秦琅觉得这玩意长的确实很有特点,可细看着好像类似于折叠魟鱼,这种鱼俗称魔鬼鱼,很扁平有花纹。魔鬼鱼有很多分类,但一般的与这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秦琅觉得就算这不是魔鬼鱼,也应当是近亲。
  说人家杨季元送王八脚,看来是冤枉人家了。
  而侬存信说这叫黉鱼,很鲜,尤其是那腹下小子做酱更好吃,看来这是交州土特产了,谅山虽是山区,可毕竟离海也不远嘛。
  “那土肉臛又是啥玩意?”
  杨家派人送礼的人告诉秦琅,这土肉臛是用土肉做成的肉酱。
  “土肉又是啥玩意?”
  “一种沙虫,沙土是挖穴而居,如蚕蛹,无头无脚,前后尖窄,浑身软软的,蠕动而行。”侬存信赶紧说道,“这东西很好吃,可以烤的吃。”
  而杨家来人则一脸自豪的道,“我家这个土肉臛可不是一般的土肉做成的肉酱,这是我家坞主当年在谅山穷奇河边修建坞壁,挖土筑基时,挖到一个沙穴得到的,是个土肉王,长数十丈,粗丈余,有如一座土肉山,我家坞主便将此土肉王先是饲喂各种名贵药材,饲养三年后,方才宰杀,做成了土肉臛,这可是绝无仅有的珍肴,仅此一批,这些臛历经三年方才,开封后食用,既香且鲜,而且还有强身保健之用。我家坞主特意给宣相送来了九坛。”
  秦琅听完解释,心里直呼卧槽,若按侬存信所说的,这土肉也就是普通的沙虫一类的玩意,能吃,味道还不错,可这杨家人说的就太夸张了。
  长达数十丈,粗丈余,这可真就是土肉王,甚至是土肉帝王了,只是秦琅觉得不太可信,一条没壳的沙虫,怎么可能长这么大?
  还挖坞堡地基时挖到的,这个老家伙,还真会唬人啊。
  至于另两样礼物,柳絮汁和黑齿女,其实也没那么夸张,柳絮汁并不是拿柳絮榨的汁,而是用柳絮包裹的种子磨成浆,再用这浆酿成酒,别有风味。
  而黑齿女嘛,其实也是谅山一带山蛮女子们的一种传统,把牙齿染成漆黑,她们以此为美。
第453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杨季元送的这些土特产,虽然名头怪异,但吃起来都还不错,尤其是那柳浆酒,喝起来有股子柳枝的清香,后劲也不算大,有点酸甜,喝前先放到水井或山溪里冰镇上一会再取来饮用,那真跟喝冰啤有的一比了。
  就连那乌龟脚,其实看着怪,吃起来确实鲜。
  老黄一人就吃了五六个。
  杨季元虽然送了不少土特产来,但却并没有受邀前来,说自己年纪大了,天气热不耐动。秦琅才不信呢,这都十月了,还热个屁啊。
  老家伙表面客气,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却还是不肯轻易让步。秦琅请他来,当然不只是观礼喝酒的。他来了,也意味着接受秦琅以后是武安州这片地方的主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就是老家伙的意思,他甚至让人暗示秦琅,其它地方的蛮子也好汉人也罢,他们什么态度他不在乎,但是谅山那百里是他说了算。若秦琅愿意井水不犯河水,他是欢迎秦琅过路的。
  如果秦琅非想要凌驾在杨家之上,那请秦琅换路绕行。
  这就很嚣张了。
  哪怕有金鸡垌前车之鉴在,杨季元也并不畏惧,他认为金鸡垌自老垌主死了后,一个小媳妇当家,牝鸡司晨,不值一提。
  而事实上,杨家一直都在打金鸡垌和门关的主意,杨季元早看中了门关的险要,认为若能控制门关,则等于谅州北面门户在手。老垌主当年被山贼伏击被杀,少垌主受伤瘫痪,本就是杨家暗里做的。
  金鸡垌怀疑,可没证据。
  这几年两家关系也越发紧张,杨家咄咄逼人,冲突不断。
  老杨以为,金鸡垌早晚都是自己的,到时连同阿侬夫人都要抢回来做自己的妾侍,谁料到到嘴的肥肉,如今倒是让半路杀出来的秦琅给抢了去了。
  金鸡垌归附不说,连阿侬也给他做了妾。
  杨季元虽然一把年纪了,可心却不老,一直很觊觎阿侬夫人的美色,如今正呕气的很,岂有可能来参加秦琅跟阿侬的纳妾礼。
  秦琅不得不感叹一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的江湖都不容易。
  这么一片遥远蛮荒的山区里,也一样有复杂的势力关系。
  他与杨季元本无恩怨,可他来了,自然就有了恩怨,再加上阿侬夫人,这个怨于是就大了。
  杨季元一边派人送了几样土产来,说了几句狠话,可另一面,也已经开始在集结坞堡丁勇,正在积极备战。
  这老家伙半生动荡,经历了许多,三十年前还是李佛子的部将,后来被俘降隋,在交州做过校尉,也去长安当过番上侍卫,还曾跟着杨广西巡张掖,北狩突厥,东征高句丽,打过林邑,攻过吐谷浑,也曾参与过平伊吾之战,还曾去西南平过戎夷。
  最后回到交州,夺取了这么一片地方,开创了杨家的新局面。
  是个狠人。
  这种人一般都很自信,甚至有点过于自信,跟杨广那脾气有点像,十分轴。除非打到他痛,他才可能服输。
  想凭三言两语,或以势压人,对这种人不太好使。
  人家啥场面都见过,若不是出身没冯盎好,说不定如今家业比冯盎都还大呢。
  自己辛苦打下的家业,岂愿意就这样让个长安来的贵族纨绔给占了?在他眼里,所谓的宣相秦琅,也不过就又是一个长安轻薄公子宇文化及而已。宇文化及那样的人,他早看透了,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外强中干。
  秦琅在桂州抚越城蛮也好,在门关败金鸡蛮也罢,在他眼里,那都不能显示秦琅的本事,只能说明那些蛮子本来就没用。尤其是金鸡垌这几年的虚实,早被杨季元窥的详细。
  乌龟脚吃了,柳浆酒也喝了,那什么土肉酱秦琅倒没试,黑齿美人也送给阿黄了。
  “姓杨的不来,则好多人也都会跟着观望。再说了,若姓杨的不肯归附,我们连谅山都过不去,要是绕道的话,这山里虽也有不少小道,可咱们这大队人马,大批物资可就十分不便运输了。”
  “就算有其它路,难道我就要绕路了吗?”秦琅反问。
  一入门关,那么便都是他秦琅的封地了,在自己的封地里,若还要绕路,那以后还如何号令封地子民?
  还如何立足。
  所以秦琅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就是从这里到武安州太平县城,他只能一路上这样碾压过去,谁不服,就打服。
  他秦琅不可能长期留在岭南交州的,这趟过来瞧过封地,做些安排后他还要返回长安,甚至以后很难再经常过来。
  若是这次不能把威立下,那以后就更难了。
  “三郎,不如我去一趟谅山坞壁,跟姓杨的谈谈。我听说姓杨的有个孙女长的挺年轻,还是个才女,会做诗。不如我去跟姓杨的代三郎提亲,纳他孙女来做妾。”秦用提出。
  阿黄笑着道,“这主意不错,我觉得光提亲还不够,还可以再授他个官职,安下他的心。”
  秦琅从谏如流。
  “先礼后兵,咱们再给老家伙一个机会。我便授他为谅山县令,授其子为谅山县尉,再表奏他为谅山县子爵。”
  只要姓杨的愿意归顺,秦琅是愿意给他保留一些权力的,比如以杨家地盘为谅山县,跟门县一样设置。
  杨家只须向秦琅缴三分之一的两税便好。
  “若是姓杨的还不满意,我还可以举荐他为武安州司马,仍兼谅山县令。我还愿意用锦绣千匹,黄金百两求纳杨氏为妾。”
  ……
  数日后,亲往谅山的秦用返回了镇南关,带回来不太好的消息,老家伙对于秦琅的提亲,倒是没有驳回,他表示孙女若能嫁给卫国公,就算为妾也是受抬举了。
  只不过老家伙的条件很多。
  老家伙愿意接受武安州司马兼谅山县令的官职,也感谢秦琅为他表奏请封谅山县子的爵位,可是老家伙不肯编户齐民,不肯纳税,三分之一的两税也不肯纳,更不接受谅山设立两套班子,不欢迎秦琅派人去检校县丞县尉主簿录事参军等职。
  而且关于谅山的乡兵整编为谅山乡团一事,他也不肯。
  老家伙的态度很明确,他最大的退让底线就是称秦琅主公,但绝不会交出谅山的控制权。
  不编户不纳税不服役,愿意送孙女给秦琅为妾,也愿意送儿孙到秦琅身边侍从为质。
  这就是他的底线。
  当然,他也说了,以后每年都愿意向秦琅进贡一批土产。
  是进贡,不是纳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